第80章 思维同频
<p> 第80章 思维同频<br />
“荆棘级可移动载人作战平台。”<br />
“型号:微型机甲。”<br />
“操作方式:方式1思维同频,方式2自动驾驶,方式3远程指令遥控。”<br />
“主战武器:20mm电磁狙击枪x1。”<br />
“副武器:防空激光发射器x1,四联装导弹发射器x2。”<br />
“近战武器:2.5米光刃热能切割刀。”<br />
“附属组件:低空辅助推进器x2,电磁护盾发生器x1,相阵雷达x1,光学隐形仪x1,高级战术电脑x1,隐形无人侦察机x2,自循环维生装置。”<br />
“动力源:高能电池组(2万度)。”<br />
将按住微型机甲的手放下。<br />
苏武念头微动。<br />
这台升级过后,外型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的机甲驾驶舱舱门,当即悄然向上扬起,露出了内部的座椅和操作台。<br />
苏武抬腿跨入进去坐下。<br />
发现坐在驾驶舱内部的感受,基本和坐在家用汽车驾驶位上的体验差不多。<br />
空间说不上太宽敞,但也绝对够用。<br />
能够让人以最舒适的姿态,对微型机甲进行各种操作。<br />
稍微适应了一下驾驶舱的环境,苏武启动了微型机甲的作战模式。<br />
机甲驾驶舱扬起的舱盖,开始缓缓下落闭合。<br />
苏武的视野出现了一瞬间的黑暗,然后又重新恢复正常。<br />
此时。<br />
在他的视野内,依然可以毫无阻碍的看到前方制造中心的墙壁和旁边的工程机器人。<br />
但两侧刷新出来的一行行代表机甲状态的淡绿色数字和符号,以及代表机甲各种附属组件的图标。<br />
却又能让他知道,他已经处在了微型机甲最严密的保护之中。<br />
现在所看到的画面,不过是机甲的摄像头,将外界拍摄到的景象同步投影到舱内的屏幕上而已。<br />
“站起来。”<br />
苏武在心中默念。<br />
随即他眼前的画面略微一动,原本与旁边工程机器人近乎平视的角度,变成了对其轻微俯视的状态。<br />
这是微型机甲的主要操控模式,思维同频。<br />
在微型机甲的驾驶舱内部。<br />
苏武的任何想法,都能够毫无阻碍的实时传递给机甲上的高级战术电脑,让其操纵机甲同步执行对应的动作。<br />
接着,苏武又尝试用这种方式,控制着微型机甲,在控制中心活动了几下。<br />
反馈的结果,给苏武一种极其流畅的感觉。<br />
就好像机甲变成了他身体的延伸,不,甚至比他自己的身体更加的灵活自由。<br />
肉体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力量,体力和强度方面的限制,微型机甲却近乎没有。它的极限,就是机械和材料能够承受的极限。<br />
“出去试一试。”<br />
逐渐熟练了操作以后,苏武开始有些不满意控制中心的狭小空间。<br />
打算去地表测试一下微型机甲的真正性能。<br />
而这个念头一升起。<br />
控制中心通往外边的大门,立刻开始打开。<br />
这是苏武的想法,传递到微型机甲的战术电脑之中,然后战术电脑又转发给控制避难所的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控制避难所打开相关隔离门的结果。<br />
整个流程看似有点复杂,实际表现上却是近乎于毫无迟滞。<br />
这让苏武在这一刻,同样有了一种避难所成为自己身体延伸的感觉。<br />
操纵微型机甲,乘坐升降平台,来到出口通道的尽头。<br />
在等待最外边的闸门打开的时候。苏武激活了机甲的附属组件光学隐形仪。<br />
整台微型机甲外层附近的光线,开始逐渐扭曲,不到半秒间,便彻底融入了周边的环境中,再也看不到任何一丝痕迹。<br />
“只是单纯的扭曲光线,欺骗视觉。”<br />
“机甲本身的质量还在。”<br />
“对部分雷达侦测有一定的屏蔽效果,但这是因为微型机甲本身材料性质的缘故。红外线侦测无效,也是因为自循环维生装置。都和隐形无关。”<br />
连接上避难所出口通道里的一颗摄像头。<br />
苏武从外界观察着进入隐形状态的微型机甲。<br />
单纯从画面上来看,它的隐形几乎毫无瑕疵。就好像真的变成了不存在的幽灵一般。<br />
不过避难所的人工智能,仍然可以通过通道中空气流动的异常。<br />
轻易的锁定微型机甲的位置。<br />
“还有,隐形状态下,移动速度不能过快。”<br />
“启动武器后,隐形也会失效。”<br />
这是战术电脑自带的资料库里,相关的操作手册上给出的说明。<br />
整体上来说。<br />
光学隐形仪的效果,没有初看之下那么让人惊艳。<br />
各种限制非常多。<br />
不过仍然属于一种远远超越时代的科技,迈入了科幻的范畴。<br />
掌握了这种隐形能力。<br />
苏武的微型机甲,在以后任何与战斗相关的地方,都将会占有极大的主动权和先手优势。<br />
只要不是太过大意,基本没有人能拿他怎么样。<br />
保持着隐形状态。<br />
从出口掩体里走出。<br />
地表上忙碌的人群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察觉到他的出现。<br />
苏武随意找了个方向,以平均两米每秒的低速离开。<br />
然后在脱离所有人的视线之后,立刻将微型机甲的速度拉到最大。<br />
瞬间,微型机甲的运行功率飙升。<br />
像是一只人形的金属怪兽一般,在崎岖遍布的丘陵和乱石间狂奔起来。<br />
而笼罩在它身上的隐形效果,也随着速度的拉起当场失效。<br />
“最高速度70公里每小时。”<br />
看了一眼屏幕中的实时速度。<br />
这个速度其实已经不低。<br />
尤其是在遍布障碍物的乱石滩上,就更给人一种风驰电掣的感觉。<br />
不过由于微型机甲本身过于出色的减震系统,苏武丝毫感受不到自己正处于高速的行进之中。<br />
只有在攀爬,或者从丘陵上垂直降落下来的时候,才能从略微失重的体感上,察觉到机甲的运动状态。<br />
操控着微型机甲,在陆地上奔跑了一会儿。<br />
苏武开始有些不满足的启动了微型机甲的两台低空辅助推进器。<br />
伴随着一股明显的推力出现。<br />
苏武前方的视角迅速的往上拔高,下方的一切景物都开始快速往后倒退。<br />
他的微型机甲,在低空辅助推进器的推动下。<br />
从地面跃入进了数十米高的空中。然后又以超过300公里的时速,短暂的往前滑翔出了将近一公里的距离,才重新落入地面。<br />
(本章完)</p>
“荆棘级可移动载人作战平台。”<br />
“型号:微型机甲。”<br />
“操作方式:方式1思维同频,方式2自动驾驶,方式3远程指令遥控。”<br />
“主战武器:20mm电磁狙击枪x1。”<br />
“副武器:防空激光发射器x1,四联装导弹发射器x2。”<br />
“近战武器:2.5米光刃热能切割刀。”<br />
“附属组件:低空辅助推进器x2,电磁护盾发生器x1,相阵雷达x1,光学隐形仪x1,高级战术电脑x1,隐形无人侦察机x2,自循环维生装置。”<br />
“动力源:高能电池组(2万度)。”<br />
将按住微型机甲的手放下。<br />
苏武念头微动。<br />
这台升级过后,外型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的机甲驾驶舱舱门,当即悄然向上扬起,露出了内部的座椅和操作台。<br />
苏武抬腿跨入进去坐下。<br />
发现坐在驾驶舱内部的感受,基本和坐在家用汽车驾驶位上的体验差不多。<br />
空间说不上太宽敞,但也绝对够用。<br />
能够让人以最舒适的姿态,对微型机甲进行各种操作。<br />
稍微适应了一下驾驶舱的环境,苏武启动了微型机甲的作战模式。<br />
机甲驾驶舱扬起的舱盖,开始缓缓下落闭合。<br />
苏武的视野出现了一瞬间的黑暗,然后又重新恢复正常。<br />
此时。<br />
在他的视野内,依然可以毫无阻碍的看到前方制造中心的墙壁和旁边的工程机器人。<br />
但两侧刷新出来的一行行代表机甲状态的淡绿色数字和符号,以及代表机甲各种附属组件的图标。<br />
却又能让他知道,他已经处在了微型机甲最严密的保护之中。<br />
现在所看到的画面,不过是机甲的摄像头,将外界拍摄到的景象同步投影到舱内的屏幕上而已。<br />
“站起来。”<br />
苏武在心中默念。<br />
随即他眼前的画面略微一动,原本与旁边工程机器人近乎平视的角度,变成了对其轻微俯视的状态。<br />
这是微型机甲的主要操控模式,思维同频。<br />
在微型机甲的驾驶舱内部。<br />
苏武的任何想法,都能够毫无阻碍的实时传递给机甲上的高级战术电脑,让其操纵机甲同步执行对应的动作。<br />
接着,苏武又尝试用这种方式,控制着微型机甲,在控制中心活动了几下。<br />
反馈的结果,给苏武一种极其流畅的感觉。<br />
就好像机甲变成了他身体的延伸,不,甚至比他自己的身体更加的灵活自由。<br />
肉体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力量,体力和强度方面的限制,微型机甲却近乎没有。它的极限,就是机械和材料能够承受的极限。<br />
“出去试一试。”<br />
逐渐熟练了操作以后,苏武开始有些不满意控制中心的狭小空间。<br />
打算去地表测试一下微型机甲的真正性能。<br />
而这个念头一升起。<br />
控制中心通往外边的大门,立刻开始打开。<br />
这是苏武的想法,传递到微型机甲的战术电脑之中,然后战术电脑又转发给控制避难所的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控制避难所打开相关隔离门的结果。<br />
整个流程看似有点复杂,实际表现上却是近乎于毫无迟滞。<br />
这让苏武在这一刻,同样有了一种避难所成为自己身体延伸的感觉。<br />
操纵微型机甲,乘坐升降平台,来到出口通道的尽头。<br />
在等待最外边的闸门打开的时候。苏武激活了机甲的附属组件光学隐形仪。<br />
整台微型机甲外层附近的光线,开始逐渐扭曲,不到半秒间,便彻底融入了周边的环境中,再也看不到任何一丝痕迹。<br />
“只是单纯的扭曲光线,欺骗视觉。”<br />
“机甲本身的质量还在。”<br />
“对部分雷达侦测有一定的屏蔽效果,但这是因为微型机甲本身材料性质的缘故。红外线侦测无效,也是因为自循环维生装置。都和隐形无关。”<br />
连接上避难所出口通道里的一颗摄像头。<br />
苏武从外界观察着进入隐形状态的微型机甲。<br />
单纯从画面上来看,它的隐形几乎毫无瑕疵。就好像真的变成了不存在的幽灵一般。<br />
不过避难所的人工智能,仍然可以通过通道中空气流动的异常。<br />
轻易的锁定微型机甲的位置。<br />
“还有,隐形状态下,移动速度不能过快。”<br />
“启动武器后,隐形也会失效。”<br />
这是战术电脑自带的资料库里,相关的操作手册上给出的说明。<br />
整体上来说。<br />
光学隐形仪的效果,没有初看之下那么让人惊艳。<br />
各种限制非常多。<br />
不过仍然属于一种远远超越时代的科技,迈入了科幻的范畴。<br />
掌握了这种隐形能力。<br />
苏武的微型机甲,在以后任何与战斗相关的地方,都将会占有极大的主动权和先手优势。<br />
只要不是太过大意,基本没有人能拿他怎么样。<br />
保持着隐形状态。<br />
从出口掩体里走出。<br />
地表上忙碌的人群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察觉到他的出现。<br />
苏武随意找了个方向,以平均两米每秒的低速离开。<br />
然后在脱离所有人的视线之后,立刻将微型机甲的速度拉到最大。<br />
瞬间,微型机甲的运行功率飙升。<br />
像是一只人形的金属怪兽一般,在崎岖遍布的丘陵和乱石间狂奔起来。<br />
而笼罩在它身上的隐形效果,也随着速度的拉起当场失效。<br />
“最高速度70公里每小时。”<br />
看了一眼屏幕中的实时速度。<br />
这个速度其实已经不低。<br />
尤其是在遍布障碍物的乱石滩上,就更给人一种风驰电掣的感觉。<br />
不过由于微型机甲本身过于出色的减震系统,苏武丝毫感受不到自己正处于高速的行进之中。<br />
只有在攀爬,或者从丘陵上垂直降落下来的时候,才能从略微失重的体感上,察觉到机甲的运动状态。<br />
操控着微型机甲,在陆地上奔跑了一会儿。<br />
苏武开始有些不满足的启动了微型机甲的两台低空辅助推进器。<br />
伴随着一股明显的推力出现。<br />
苏武前方的视角迅速的往上拔高,下方的一切景物都开始快速往后倒退。<br />
他的微型机甲,在低空辅助推进器的推动下。<br />
从地面跃入进了数十米高的空中。然后又以超过300公里的时速,短暂的往前滑翔出了将近一公里的距离,才重新落入地面。<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