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n <p> “那真是巧。”皇帝赞叹道:“就是不知太子适才说的周爱卿握有的罪证在哪儿?”</p><p> “陛下稍等。”周听澜转身朝带他们上殿的公公:“公公能否将我带来的箱子送来。”</p><p> “奴家这就送来。”</p><p> 公公是昭阳公主宫里的人。</p><p> 周听澜昨夜将证据的所在位置写在信里,拜托昭阳公主派暗卫去成衣铺子寻苏明卓,将证据与她之前锻造的刀具一并取来。</p><p> 箱子被公公抬上大殿,周听澜嘴角勾起一抹笑,她望向姚宁德,打开箱子。</p><p> “陛下,箱子里便是臣为陛下打造的御刀,其他刀则是送给诸位大臣的,而箱子里的信件文书,正是臣搜集姚尚书的罪证。”</p><p> 公公将刀具与证据呈到皇帝面前,皇帝翻过那些证据后,脸色越发难看。</p><p> “姚尚书,你有什么想同朕说的!”</p><p> 信件被皇帝重重摔在桌上。</p><p> 姚宁德跪地:“陛下明鉴,桌上的罪证恐怕是周铁官伪造的,要知晓周铁官曾假扮成沈侍郎家的小厮潜入臣府上,偷溜进臣的书房中,上面臣的官印也可能是她私自偷改的!”</p><p> 真是不要脸,死到临头还要狡辩,她说姚宁德怎会如此淡定,原来在等着玩这出!</p><p> “沈侍郎,此事当真?”</p><p> 沈侍郎出列行礼:“回陛下,臣是带了一名新来的小厮去姚尚书府上赴宴,他是替表兄来臣府上当值的,依臣看,周铁官的样貌确实与那名小厮有几分相似。”</p><p> 周听澜暗道事情不妙,她既已经站在殿上,万没有退缩之由。</p><p> 该如何才能破这局呢?</p><p> 忽然,有道声音在她身侧响起。</p><p> “陛下,臣想请奏,臣能作证周铁官所言皆是实话。”</p><p> 话出,整个大殿上朝官齐齐望去。</p><p> 事终 “求陛下饶命!”</p><p> “不知爱卿有何证据证明周铁官方才所言皆实?”</p><p> 皇帝狐疑地摆手示意扶昌说话。</p><p> 扶昌上前朝皇帝行礼:“陛下, 臣有罪?”</p><p> 听到扶昌的话,皇帝面露诧异神色:“哎——爱卿不是与朕说有证据吗,为何不说, 先请罪?”</p><p> 姚宁德赶忙行礼:“陛下,莫要听这奴才的一堂之言啊!”</p><p> 他转为望向扶昌, 怒骂道:“扶昌,曾经身为本官最得力的随从,是本官平日里待你不薄吗?竟敢在圣上面前公然诋毁本官!”</p><p> 要把扶昌尽快吓住,他之前将扶昌捡回来时,瞧他老实本分, 做事能干, 没少在扶昌面前提起那些他所做的腌臜之事。</p><p> 扶昌知晓他太多秘密, 下朝之后,他定要好生处置扶昌。</p><p> 现下想来扶昌来他府上前,同他说家里遭逢劫难, 只剩他一人的事情恐亦有蹊跷。</p><p> “姚爱卿所言当真?”</p><p> 扶昌再度行礼:“姚大人所言都是真的, 臣确实曾在兵部尚书府中担任姚大人的贴身随从, 现下已不在。”</p><p> “为何,莫非姚大人在府上对你不好?”</p><p> “陛下!”姚宁德此时再次开口。</p><p> “陛下您有所不知,这奴才是当年臣在街上捡回来的, 平日里在尚书府上深受臣的器重, 他的月俸都是府里的头一份,可臣万万没想到,万万没想啊!他竟然会背叛臣, 甚至还敢在陛下面前诋毁污蔑臣!”</p><p> 大殿之中,众朝臣彼此间小声议论着:“本官想起来了,他不就是经常跟在姚大人身旁的那个随从吗?”</p><p> “可是本官听说他十分忠心于姚大人, 你是不是记错了。”</p><p> “夫妻都能一夜之中反目成仇,更何况是随从呢?”</p><p> “……”</p><p> 皇帝听着下面嘈杂的声讨声,他不耐地望向身侧的公公。</p><p> 公公尖锐的嗓音乍然在大殿上响起:“肃静!”</p><p> 大殿上顿时鸦雀无声。</p><p> “身为尚书府的随从,上谏主子,以下犯上,不忠之徒,该知晓先要做什么吧?”</p><p> “臣知晓。”</p><p> “好,来人,将人带出,施以五十/大板,一板皆不可缺!”</p><p> 扶昌这么拼的吗,为了帮她状告姚宁德,竟连命都不要了。</p><p> 周听澜见扶昌挺直腰板便要跟着上前的公公出门。</p><p> 周听澜喊住他:“扶昌,要不我自己来也行,你不必如此?”</p><p> “周姑娘放心,扶昌没事。”</p><p> 板子重重拍打在肉/体的声音自殿外传来,周听澜始终没听见扶昌的声音。</p><p> 扶昌该不会真的被打死在大殿外吧!</p><p> “陛下,奴才觉得人快不行了。”</p><p> 扶昌全身衣裳已满血痕,他被公公重新扶回大殿中。</p><p> 他径直跪下,朝皇帝行上一礼。</p><p> “你仍执意要献上所谓治姚尚书的证据吗?”</p><p> “臣坚持。”</p><p> “好!你说,朕听着,究竟是何证据,使卿冒死亦欲上谏于朕!”</p><p> “回</p> ', ' ')('\n <p>陛下,姚大人在府中对臣的确不错,不错到臣难以消受。”</p><p> “此话怎讲?”</p><p> 他眼下就是要寻个合适的理由将姚宁德关入牢狱之中。</p><p> 虽然他是天子,然而若是无故将臣子押入大牢,执意行刑,恐那些聒噪的史官会给他记上一笔。</p><p> “陛下,臣过去身为姚大人最为器重的随从,每次姚大人行下等之事时,臣皆在场,甚至朝中有些忠臣还是臣替姚大人去抓的。”</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