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n <p> 扶昌话语满含感激:“臣家中遭难,是姚大人不嫌弃臣,带臣入尚书府得此庇佑,臣甚是感激。然而臣亦不能见姚大人误入歧途,不知悔改,因此臣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p><p> 他转而面对姚宁德接着道:“大人,莫要怪扶昌,扶昌都是为大人着想。”</p><p> 姚宁德听到众朝臣话语的转变,气得脸色涨红,半天说不出话来:“你……你……”</p><p> “大人,臣对不住你!”</p><p> 扶昌朝姚宁德深深行上一礼,随即他面朝皇帝再度行礼:“陛下,臣多年跟随姚大人左右,手上亦有些证据,陛下可派人去取。”</p><p> 姚大人,我们之间终于快要结束了,是时候该回去了。</p><p> 证据不久便被取来,皇帝看着新呈上的证据愤怒至极。</p><p> “好你个姚宁德,竟然背着朕做这么多的事情!”</p><p> 姚宁德面色煞白,他跪地不断求饶:“陛下饶过臣这次吧,臣再也不敢!”</p><p> 皇帝冷哼:“饶过?你肆意妄为,谋害忠良,朕怎能饶恕!”</p><p> 周听澜见状,姚宁德彻底要完蛋了,她眼神一转:“陛下,臣适才想到家父还给过臣一张纸,但是臣一直没能打开,臣猜想与姚大人也有关系。”</p><p> “何处?”</p><p> “它被臣藏于首饰之中,陛下稍等,臣这便将其取出。”</p><p> 周听澜摘下耳朵上的耳珰,耳珰的设计极为精巧,内部空心。</p><p> 她将其拆开,耳珰的中间赫然是一张纸。</p><p> 纸张很快被公公递到皇帝面前。</p><p> “姚宁德,朕原以为你只是谋害忠良,未曾料到你的胆子竟然大到欲谋反篡位!”</p><p> 姚宁德脱力地瘫坐在原地。</p><p> “姚宁德,朕问你话!如实回答!”</p><p> 姚宁德连滚带爬地朝皇帝方向而去:“陛下!臣真的没有!陛下!”</p><p> “还敢狡辩,证据确凿,你当朕的眼睛是真的瞎了吗?”</p><p> 皇帝怒不可遏,当即下令:“将此人拖出,打到招认为止!”</p><p> 姚宁德被带下去的时候,他歇斯底里地怒吼:“狗奴才!本官那时候就该让你惨死在街上,就你这种背信弃义之徒,不得善终!”</p><p> 扶昌淡淡看他一眼:“大人,您老实招供,也好免受些苦头。”</p><p> “本官绝不!哎呦——啊!”</p><p> “陛下!臣冤枉!陛下!”</p><p> “臣真的是被冤枉的啊!痛!”</p><p> “臣……臣之道错了!”</p><p> 姚宁德的惨叫声响彻整个大殿,周听澜不禁捂住耳朵,叫得和鸭子发/情般一样的难听。</p><p> 皇帝扫过站在下方的众朝官:“诸卿是否与姚宁德沆瀣一气,即刻坦诚告之,朕恕你们不死!”</p><p> “陛……下。”</p><p> 与姚宁德有往来的朝官皆站不稳,沈侍郎扑通一下直接跪倒在地。</p><p> “陛下,臣有罪!”</p><p> 众朝臣纷纷跪地请罪。</p><p> 皇帝见此情形,眼底带上一抹笑意:“诸卿皆来,向朕述说尔等做了什么朕不知之事?”</p><p> 从沈侍郎开始,众朝臣开始依次述说近年来与姚宁德勾结,犯下的滔天罪行。</p><p> “皆是好样的,竟敢欺君!岂不畏朕将尔等尽数诛连九族?”</p><p> “求陛下饶命!”</p><p> “……”</p><p> 朝臣们将头磕得砰砰响,周听澜隐约瞧见几名朝官的额头上渗出鲜血。</p><p> 周听澜实在看不下去,上前行礼:“陛下,臣有一言。”</p><p> “说!”</p><p> “诸位大臣虽有错,然挑事者现已被捉拿,大臣们此番亦知陛下的用意,不敢再犯,其次,诸位大臣皆是大昭国不可少栋梁,乃是大昭国根本,万不能寒了臣子们的心。”</p><p> “那依周爱卿所言,朕身为堂堂天子,岂有不能罚之理?”</p><p> 周听澜劝说道:“陛下,您自然可以惩治诸位大臣,臣的意思是略施小惩,既能展示您的皇威,又能保全大昭国根本。”</p><p> 太子在旁附和:“儿臣觉得周铁官说得在理,父皇可莫要气坏身子。”</p><p> 皇帝赞同颔首:“那便依周爱卿所言,罚俸三月,诸爱卿皆起!”</p><p> “谢陛下。”</p><p> 朝臣们哆哆嗦嗦起身,他们皆向周听澜投来感激的目光。</p><p> “事情亦当有所终。”</p><p> 皇帝最后宣布:“前丞相贪墨军饷之罪,实为兵部尚书诬陷所致,朕判其无罪,谢国公府亦然。。”</p><p> 他望向太子:“太子此次立下大功,朕必重赏之,稍后命公公将圣旨送至东宫。”</p><p> 太子行礼谢恩:“多谢父皇赏赐,儿臣定会加倍努力。”</p><p> “周爱卿,你想什么赏赐?”</p><p> “陛下,臣的父母虽已在北疆住上一段时日,却仍不太适应北疆的气候,臣恳请陛下让臣的父母重返上京城。”</p><p> 父亲的官位定是无法恢复,周听澜忆起父母初至北疆城曾出现的水土不服症状,很是心疼。</p> ', ' ')('\n <p>皇帝思索片刻,反问道:“周爱卿的婚事,亦已定下有段时日?”</p><p> 周听澜讶异,皇帝他这是?</p><p> “回陛下,是的。”</p><p> “趁谢将军出司狱之际,即办其婚事,以祛晦气。朕命钦天监择吉日。至于前丞相,既已昭雪,便返上京吧。”</p><p> 周听澜大喜,忙谢恩:“谢陛下赏赐,臣稍后再锻几把好刀呈给陛下。”</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