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卖报了!卖报了!
<p> 第49章 卖报了!卖报了!<br />
“老臣谢太子殿下赐茶!”<br />
薛国观赶忙道谢。<br />
不多时,薛国观便带着一包御用的茶叶离开了。<br />
虽然最近两天忙得脚不沾地,每天只能睡两三个时辰,但薛国观却一点也不在意。<br />
因为这代表着皇帝和太子的信任。<br />
等薛国观离开之后,朱慈烺又翻看了一下手中的大明日报,随后这才睡了过去。<br />
第二天早上,上朝的钟声如往日一样响起,众位大臣鱼贯而入,却惊讶的发现本该监国的太子并没有出现。<br />
正当文武百官有些不明所以的时候,站在龙椅旁边的王承恩开口解释道:<br />
“诸位大人,今天太子突感不适,所以不上朝了,请诸位大人自行处理朝政吧!”<br />
周延儒听到这话,随即便站了出来,然后询问道:<br />
“王公公,太子殿下昨天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今天就病了?有没有派太医去看过?”<br />
其他大臣听到这话,也赶忙开口询问道:<br />
“公公,太子殿下到底怎么样了?可否让本官前去探望一下?”<br />
“公公,太医院那边有什么说法吗?太子殿下病得是否严重?”<br />
先是皇帝重病,然后太子又病了,这让文武百官们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br />
这要是皇帝和太子同时出什么事儿的话,大明朝可就摇摇欲坠了。<br />
王承恩看着眼前一脸焦急的文武百官们,也不知道他们是真的关心还是装装样子。<br />
但紧接着,他还是按着朱慈烺之前的吩咐说道:<br />
“诸位大人请放心,太子殿下只是昨夜受了风寒,早上的时候已经让太医看过了,而且已经吃了药。”<br />
“不出意外的话,好好休息一天,明日就可恢复正常了!”<br />
“诸位大人不用担心,各自去忙各自的事情吧!”<br />
在场的文武百官听到这话,也不好再说些什么,随即便各自散去了。<br />
与此同时,京城的大街上,已经换上了常服的朱慈烺正在慢悠悠的转悠着。<br />
身边还跟着马宝、李虎、李若琏以及方正化。<br />
当然,这些只是明面上的。<br />
暗地里,朱慈烺身边还跟随着数百位身穿常服的锦衣卫,他们隐藏在周围的人群中,时时刻刻观察着周围的环境。<br />
一旦发生任何意外,他们会第一时间冲出来护驾!<br />
早上起来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朱慈烺突然就不想上早朝了。<br />
因为他想亲自去看看百姓们见到大明日报时的真实反应。<br />
所以他就让王承恩撒了个谎,说自己生病了没法上朝。<br />
然后就带着几个人出门了。<br />
在朱慈烺看来,自己偶尔偷懒一下也没什么关系,反正他现在还不是皇帝。<br />
此时正是早上,阳光透过稀疏的大树洒在青石铺就的路面上,映出斑驳的光影。<br />
大街上车水马龙,各色人等穿梭其中。<br />
叫卖声、议价声、闲聊声交织成一片热闹的市井气息。<br />
尽管距离大明灭亡的命运的只有短短三年的时间了,但此刻的京城却未曾感受到那股即将席卷而来的风雨飘摇。<br />
街头巷尾,依旧是那副繁华盛景的模样。<br />
突然就在这时,李若琏凑到了朱慈烺面前,然后小声道:<br />
“太子殿下,前面就是大明报社了!”<br />
大明报社,也就是大明日报!朱慈烺抬头望去,随即便看到了一座造型颇为气派的府衙,好似宫殿一般。<br />
正中央的牌匾上书着四个大字:<br />
大明报社!<br />
今天是大明日报正式售卖的日子,就算东林党知道了想要阻止也来不及了,所以也就不需要再隐藏了。<br />
门口处,也有一群人正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全新的衙门。<br />
要知道在几天前,这里还只是一座普通的宅子,怎么突然之间就成了什么‘大明报社’了,而且门口还站着两队士兵,一看就不是普通的衙门。<br />
就在围观的人们一脸狐疑的时候。<br />
一群身着灰色长衣,胸前印着‘大明日报’四个大字的小孩,突然就像一群刚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冲了出来。<br />
他们的身上都挎着一个挎包,挎包里塞满了一份份大明日报,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br />
因为之前官老爷可跟他们说了,只要卖出一份大明日报,他们就能得到一文钱。<br />
现在他们每人都有三十份大明日报,要是全部卖掉的话,他们每个人都能得到三十文钱!<br />
对他们而言,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钱!<br />
“卖报啦!卖报啦!两文钱一份,国家大事,尽在掌握!”<br />
冲出大明报社的瞬间,孩子们清脆的嗓音就响了起来。<br />
此时正是早上最热闹的时候,马路上人来人往,商贩们叫卖声此起彼伏,但却压不住这群孩子们的叫卖声。<br />
更何况大明报社门口早就围了一群人,所以当下,一个卖报的小孩就被一群人围了起来。<br />
随后众人七嘴八舌地问道:<br />
“小孩,这是什么东西?”<br />
“真的是两文钱一份吗?”<br />
“这上面都写了些啥?”<br />
面对众人的询问,小孩则是耐心地解释道:<br />
“这是大明日报,是由朝廷出的,上面还有皇上的圣旨呢!只卖两文钱一份!”<br />
围观的人听到这话,顿时都吓了一跳。<br />
圣旨?<br />
这玩意儿不是那些官老爷们才能看到吗?<br />
他们要是看到了的话,会不会被杀头?<br />
卖报的小孩看出了众人的震惊,随后笑着解释道:<br />
“怕什么?这就是朝廷让我们卖的!”<br />
“这报纸上不仅有圣旨,还有朝廷的最新政策、官员的任免和调动、诗词文集,总之你想知道什么,这上面都有!“<br />
众人一听这话,这才放下心来。<br />
毕竟他们刚才可是看得清清楚楚,这群卖报的小孩就是从大明报社里面跑出来的,如果不是得到了官老爷的允许,他们怎么能光明正大的进出衙门呢?<br />
可是话说回来,两文钱虽然不多,他们也都拿得出来,可问题是他们都不认识字啊,买来也看不懂!<br />
眼看着周围没有人掏钱,卖报的小孩这会儿也有点不耐烦了。<br />
“你们买不买啊?不买我可就走了!”<br />
小孩说着,就准备离开。<br />
“等等!”<br />
伴随着一声呼喊,一个穿着破旧长衫的穷书生挤进了人群,他先是摸了摸自己干瘪的口袋,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掏出两文钱,买了一份大明日报。<br />
小孩喜滋滋的将钱收下,又将一份大明日报递给了书生。<br />
紧接着,眼看没有人再买,他随即便跑开了。<br />
书生拿着大明日报,刚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慢慢看,就被之前的一群人围了起来。<br />
(本章完)</p>
“老臣谢太子殿下赐茶!”<br />
薛国观赶忙道谢。<br />
不多时,薛国观便带着一包御用的茶叶离开了。<br />
虽然最近两天忙得脚不沾地,每天只能睡两三个时辰,但薛国观却一点也不在意。<br />
因为这代表着皇帝和太子的信任。<br />
等薛国观离开之后,朱慈烺又翻看了一下手中的大明日报,随后这才睡了过去。<br />
第二天早上,上朝的钟声如往日一样响起,众位大臣鱼贯而入,却惊讶的发现本该监国的太子并没有出现。<br />
正当文武百官有些不明所以的时候,站在龙椅旁边的王承恩开口解释道:<br />
“诸位大人,今天太子突感不适,所以不上朝了,请诸位大人自行处理朝政吧!”<br />
周延儒听到这话,随即便站了出来,然后询问道:<br />
“王公公,太子殿下昨天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今天就病了?有没有派太医去看过?”<br />
其他大臣听到这话,也赶忙开口询问道:<br />
“公公,太子殿下到底怎么样了?可否让本官前去探望一下?”<br />
“公公,太医院那边有什么说法吗?太子殿下病得是否严重?”<br />
先是皇帝重病,然后太子又病了,这让文武百官们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br />
这要是皇帝和太子同时出什么事儿的话,大明朝可就摇摇欲坠了。<br />
王承恩看着眼前一脸焦急的文武百官们,也不知道他们是真的关心还是装装样子。<br />
但紧接着,他还是按着朱慈烺之前的吩咐说道:<br />
“诸位大人请放心,太子殿下只是昨夜受了风寒,早上的时候已经让太医看过了,而且已经吃了药。”<br />
“不出意外的话,好好休息一天,明日就可恢复正常了!”<br />
“诸位大人不用担心,各自去忙各自的事情吧!”<br />
在场的文武百官听到这话,也不好再说些什么,随即便各自散去了。<br />
与此同时,京城的大街上,已经换上了常服的朱慈烺正在慢悠悠的转悠着。<br />
身边还跟着马宝、李虎、李若琏以及方正化。<br />
当然,这些只是明面上的。<br />
暗地里,朱慈烺身边还跟随着数百位身穿常服的锦衣卫,他们隐藏在周围的人群中,时时刻刻观察着周围的环境。<br />
一旦发生任何意外,他们会第一时间冲出来护驾!<br />
早上起来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朱慈烺突然就不想上早朝了。<br />
因为他想亲自去看看百姓们见到大明日报时的真实反应。<br />
所以他就让王承恩撒了个谎,说自己生病了没法上朝。<br />
然后就带着几个人出门了。<br />
在朱慈烺看来,自己偶尔偷懒一下也没什么关系,反正他现在还不是皇帝。<br />
此时正是早上,阳光透过稀疏的大树洒在青石铺就的路面上,映出斑驳的光影。<br />
大街上车水马龙,各色人等穿梭其中。<br />
叫卖声、议价声、闲聊声交织成一片热闹的市井气息。<br />
尽管距离大明灭亡的命运的只有短短三年的时间了,但此刻的京城却未曾感受到那股即将席卷而来的风雨飘摇。<br />
街头巷尾,依旧是那副繁华盛景的模样。<br />
突然就在这时,李若琏凑到了朱慈烺面前,然后小声道:<br />
“太子殿下,前面就是大明报社了!”<br />
大明报社,也就是大明日报!朱慈烺抬头望去,随即便看到了一座造型颇为气派的府衙,好似宫殿一般。<br />
正中央的牌匾上书着四个大字:<br />
大明报社!<br />
今天是大明日报正式售卖的日子,就算东林党知道了想要阻止也来不及了,所以也就不需要再隐藏了。<br />
门口处,也有一群人正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全新的衙门。<br />
要知道在几天前,这里还只是一座普通的宅子,怎么突然之间就成了什么‘大明报社’了,而且门口还站着两队士兵,一看就不是普通的衙门。<br />
就在围观的人们一脸狐疑的时候。<br />
一群身着灰色长衣,胸前印着‘大明日报’四个大字的小孩,突然就像一群刚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冲了出来。<br />
他们的身上都挎着一个挎包,挎包里塞满了一份份大明日报,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br />
因为之前官老爷可跟他们说了,只要卖出一份大明日报,他们就能得到一文钱。<br />
现在他们每人都有三十份大明日报,要是全部卖掉的话,他们每个人都能得到三十文钱!<br />
对他们而言,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钱!<br />
“卖报啦!卖报啦!两文钱一份,国家大事,尽在掌握!”<br />
冲出大明报社的瞬间,孩子们清脆的嗓音就响了起来。<br />
此时正是早上最热闹的时候,马路上人来人往,商贩们叫卖声此起彼伏,但却压不住这群孩子们的叫卖声。<br />
更何况大明报社门口早就围了一群人,所以当下,一个卖报的小孩就被一群人围了起来。<br />
随后众人七嘴八舌地问道:<br />
“小孩,这是什么东西?”<br />
“真的是两文钱一份吗?”<br />
“这上面都写了些啥?”<br />
面对众人的询问,小孩则是耐心地解释道:<br />
“这是大明日报,是由朝廷出的,上面还有皇上的圣旨呢!只卖两文钱一份!”<br />
围观的人听到这话,顿时都吓了一跳。<br />
圣旨?<br />
这玩意儿不是那些官老爷们才能看到吗?<br />
他们要是看到了的话,会不会被杀头?<br />
卖报的小孩看出了众人的震惊,随后笑着解释道:<br />
“怕什么?这就是朝廷让我们卖的!”<br />
“这报纸上不仅有圣旨,还有朝廷的最新政策、官员的任免和调动、诗词文集,总之你想知道什么,这上面都有!“<br />
众人一听这话,这才放下心来。<br />
毕竟他们刚才可是看得清清楚楚,这群卖报的小孩就是从大明报社里面跑出来的,如果不是得到了官老爷的允许,他们怎么能光明正大的进出衙门呢?<br />
可是话说回来,两文钱虽然不多,他们也都拿得出来,可问题是他们都不认识字啊,买来也看不懂!<br />
眼看着周围没有人掏钱,卖报的小孩这会儿也有点不耐烦了。<br />
“你们买不买啊?不买我可就走了!”<br />
小孩说着,就准备离开。<br />
“等等!”<br />
伴随着一声呼喊,一个穿着破旧长衫的穷书生挤进了人群,他先是摸了摸自己干瘪的口袋,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掏出两文钱,买了一份大明日报。<br />
小孩喜滋滋的将钱收下,又将一份大明日报递给了书生。<br />
紧接着,眼看没有人再买,他随即便跑开了。<br />
书生拿着大明日报,刚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慢慢看,就被之前的一群人围了起来。<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