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徐凌出名了?
<p> 第90章 徐凌出名了?<br />
徐凌终于意识到自己可能出名了,是从一篇围脖文章开始的。<br />
标题为:<br />
《论魔都大学张忠尧教授实验室最新成果的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br />
文章的作者是一名资深的物理学教授,只不过不是魔都大学的,但并不妨碍他对这项研究大书特书:<br />
“从理论上看,这项研究工作有着深远意义,它有助于完善中微子物理理论,探索了新的物理模型,有助于深化对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认识。<br />
……”<br />
文章了四分之三的笔墨叙述了这项研究的意义,而文章后面的四分之一却是让徐凌大跌眼镜——他竟然在介绍和夸赞自己。<br />
“论文的第二作者,是徐凌,一个魔都大学在读的大二学生。<br />
如果网友们还有印象,就能想起,他正是去年热度很高的‘学术造假事件’的主人公,但结论早已明了,他并不是造假。<br />
那么这么一个神奇的学生,在大一证明了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的小初值全局解的问题。<br />
又在大二参与了这样的项目,并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br />
除了天纵奇才,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他了。<br />
……”<br />
我靠!<br />
我这么厉害吗?<br />
徐凌心脏扑通扑通的同时,还有一点尴尬和忸怩的情绪。<br />
文章底下的评论也是让人看了心怒放:<br />
【此子真乃神人也!】<br />
【当时我就知道,他不可能是造假的。】<br />
【膜拜。】<br />
【+1】<br />
【……】<br />
而这一篇围脖文章,和当初萧碧波的文章一样,一经发布就引爆了整个互联网。<br />
无数网友对这个横空出世的天纵奇才充满了好奇。<br />
随后的几天里,各种跟风的文章纷至沓来,纷纷爆料出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br />
《继天才少年曹源之后,又一个旷世奇才?》<br />
《一篇prl,一篇nature子刊,无人能及!》<br />
《魔都大学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br />
……<br />
一时间,徐凌都有些懵了。<br />
“最近感觉怎么样?被这么夸恐怕还是头一次吧。”<br />
张忠尧当然也看到了这些文章,对徐凌的心态,他很是上心。<br />
“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我觉得我没有网络上说的那么厉害。什么天纵奇才,哪有这么夸张?”<br />
徐凌挠了挠头,神色有些苦恼。<br />
“不真实就对了!想想之前prl的那件事,那些评论如何在一夜之间反转的。”<br />
张忠尧顺势说道。<br />
的确,这些评论虽然听起来很不错,但其实很多作出评价的人根本不清楚徐凌到底做了个什么,只是一味地跟风罢了。<br />
“但这也不是坏事,至少你的成就得到了很大的认可。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要沉醉在这种感觉中,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学问。”<br />
张忠尧话锋一转,提醒道。<br />
“我明白!”<br />
徐凌重重地点了点头。<br />
“对了,明天下午,魔都日报的记者会来实验室采访你,你做好心理准备。”<br />
“啊?不应该是采访您吗?”<br />
“我一个老头子谁稀罕。”<br />
“必须接受采访吗?”<br />
“学校点头了的,配合一下。”<br />
“好吧。”徐凌有些不情愿,但也只好应下了,只是心里还是有些忐忑。<br />
采访我,那我要说些什么呢?<br />
……<br />
第二天,日期为六月二十日,徐凌在实验室里等来了采访的记者。<br />
是一个身材瘦长的男子,一身正装,面容看起来矜持含蓄。<br />
“徐凌同学你好,我是魔都青年报的记者白河,很高兴你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br />
白河说着,同时伸出了手。<br />
见此,徐凌立马也伸出了右手,与他握在了一起:<br />
“不客气。”<br />
“那我们正式开始。”<br />
“请便!”<br />
“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实验室刚刚结束的这个课题的意义吗?”<br />
白河提出了第一个问题。<br />
徐凌摆了摆手,说道:“首先,我想说的是,我们这个课题并未结束,我们只是发表了一个阶段性成果。<br />
然后,从理论上看,意义在于……从现实角度来看,意义在于……”<br />
“那么第二个问题,你能分享一下你的学习经验吗?你认为如何才能取得你这样的成就呢?”<br />
白河本人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br />
如何像我这样?<br />
那你需要一个系统。<br />
徐凌心中不由得想到,但场面话还是要说的:<br />
“我认为天赋与努力并重吧!<br />
……”<br />
此番回答,中规中矩,让人挑不出毛病。<br />
紧接着,白河又问了几个无关痛痒的问题,采访终于结束。<br />
徐凌紧绷的心情瞬间放松了下来。<br />
而采访的内容最终会通过录像和文字叙述同时发布。<br />
对此,徐凌也没什么感觉,反正网上已经有了那么多文章,也不差这么一篇新的了。<br />
……<br />
俗话说,人红是非多,徐凌第一次体验到这样的困扰。<br />
出了名之后,徐凌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学院乃至学校的香饽饽。<br />
每天都有许多学生络绎不绝地来到实验室,对徐凌这个近在咫尺的神人进行瞻仰。<br />
最让徐凌哭笑不得的是,有人把他当成了文曲星来拜,希望期末能得个好成绩。<br />
而这样的后果就是,来拜的人越来越多。<br />
而作为和徐凌同住一间房的好友,杨超杰、覃凯和王瑞这段时间也是颇为神气。<br />
逢人就会说:“徐凌知道吗?天才少年!我室友,我哥们儿!”<br />
引得无数学生惊呼不已。<br />
更可恶的是,杨超杰这小子打着徐凌的名号,要了数不胜数的学姐学妹的企鹅号。<br />
覃凯和王瑞想要,他甚至还不愿意给,引得一阵鸡飞狗跳。<br />
徐凌表示:心很累,早知道不当这个第二作者了。<br />
其实对于室友这种神气的行为,徐凌是有些不理解的。<br />
只是自己很厉害,但最后好像却是整个寝室都很厉害一样。<br />
不过互联网热度这个东西,好就好在它来得快,去得也快。<br />
半个月时间不到,互联网上以及学校内部对徐凌的讨论就敛声熄鼓了。<br />
一切归于平静,实验室又回到了之前那副冷清的模样,门可罗雀。<br />
这下,徐凌终于可以继续安安心心地做研究了。<br />
(本章完)</p>
徐凌终于意识到自己可能出名了,是从一篇围脖文章开始的。<br />
标题为:<br />
《论魔都大学张忠尧教授实验室最新成果的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br />
文章的作者是一名资深的物理学教授,只不过不是魔都大学的,但并不妨碍他对这项研究大书特书:<br />
“从理论上看,这项研究工作有着深远意义,它有助于完善中微子物理理论,探索了新的物理模型,有助于深化对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认识。<br />
……”<br />
文章了四分之三的笔墨叙述了这项研究的意义,而文章后面的四分之一却是让徐凌大跌眼镜——他竟然在介绍和夸赞自己。<br />
“论文的第二作者,是徐凌,一个魔都大学在读的大二学生。<br />
如果网友们还有印象,就能想起,他正是去年热度很高的‘学术造假事件’的主人公,但结论早已明了,他并不是造假。<br />
那么这么一个神奇的学生,在大一证明了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的小初值全局解的问题。<br />
又在大二参与了这样的项目,并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br />
除了天纵奇才,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他了。<br />
……”<br />
我靠!<br />
我这么厉害吗?<br />
徐凌心脏扑通扑通的同时,还有一点尴尬和忸怩的情绪。<br />
文章底下的评论也是让人看了心怒放:<br />
【此子真乃神人也!】<br />
【当时我就知道,他不可能是造假的。】<br />
【膜拜。】<br />
【+1】<br />
【……】<br />
而这一篇围脖文章,和当初萧碧波的文章一样,一经发布就引爆了整个互联网。<br />
无数网友对这个横空出世的天纵奇才充满了好奇。<br />
随后的几天里,各种跟风的文章纷至沓来,纷纷爆料出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br />
《继天才少年曹源之后,又一个旷世奇才?》<br />
《一篇prl,一篇nature子刊,无人能及!》<br />
《魔都大学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br />
……<br />
一时间,徐凌都有些懵了。<br />
“最近感觉怎么样?被这么夸恐怕还是头一次吧。”<br />
张忠尧当然也看到了这些文章,对徐凌的心态,他很是上心。<br />
“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我觉得我没有网络上说的那么厉害。什么天纵奇才,哪有这么夸张?”<br />
徐凌挠了挠头,神色有些苦恼。<br />
“不真实就对了!想想之前prl的那件事,那些评论如何在一夜之间反转的。”<br />
张忠尧顺势说道。<br />
的确,这些评论虽然听起来很不错,但其实很多作出评价的人根本不清楚徐凌到底做了个什么,只是一味地跟风罢了。<br />
“但这也不是坏事,至少你的成就得到了很大的认可。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要沉醉在这种感觉中,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学问。”<br />
张忠尧话锋一转,提醒道。<br />
“我明白!”<br />
徐凌重重地点了点头。<br />
“对了,明天下午,魔都日报的记者会来实验室采访你,你做好心理准备。”<br />
“啊?不应该是采访您吗?”<br />
“我一个老头子谁稀罕。”<br />
“必须接受采访吗?”<br />
“学校点头了的,配合一下。”<br />
“好吧。”徐凌有些不情愿,但也只好应下了,只是心里还是有些忐忑。<br />
采访我,那我要说些什么呢?<br />
……<br />
第二天,日期为六月二十日,徐凌在实验室里等来了采访的记者。<br />
是一个身材瘦长的男子,一身正装,面容看起来矜持含蓄。<br />
“徐凌同学你好,我是魔都青年报的记者白河,很高兴你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br />
白河说着,同时伸出了手。<br />
见此,徐凌立马也伸出了右手,与他握在了一起:<br />
“不客气。”<br />
“那我们正式开始。”<br />
“请便!”<br />
“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实验室刚刚结束的这个课题的意义吗?”<br />
白河提出了第一个问题。<br />
徐凌摆了摆手,说道:“首先,我想说的是,我们这个课题并未结束,我们只是发表了一个阶段性成果。<br />
然后,从理论上看,意义在于……从现实角度来看,意义在于……”<br />
“那么第二个问题,你能分享一下你的学习经验吗?你认为如何才能取得你这样的成就呢?”<br />
白河本人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br />
如何像我这样?<br />
那你需要一个系统。<br />
徐凌心中不由得想到,但场面话还是要说的:<br />
“我认为天赋与努力并重吧!<br />
……”<br />
此番回答,中规中矩,让人挑不出毛病。<br />
紧接着,白河又问了几个无关痛痒的问题,采访终于结束。<br />
徐凌紧绷的心情瞬间放松了下来。<br />
而采访的内容最终会通过录像和文字叙述同时发布。<br />
对此,徐凌也没什么感觉,反正网上已经有了那么多文章,也不差这么一篇新的了。<br />
……<br />
俗话说,人红是非多,徐凌第一次体验到这样的困扰。<br />
出了名之后,徐凌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学院乃至学校的香饽饽。<br />
每天都有许多学生络绎不绝地来到实验室,对徐凌这个近在咫尺的神人进行瞻仰。<br />
最让徐凌哭笑不得的是,有人把他当成了文曲星来拜,希望期末能得个好成绩。<br />
而这样的后果就是,来拜的人越来越多。<br />
而作为和徐凌同住一间房的好友,杨超杰、覃凯和王瑞这段时间也是颇为神气。<br />
逢人就会说:“徐凌知道吗?天才少年!我室友,我哥们儿!”<br />
引得无数学生惊呼不已。<br />
更可恶的是,杨超杰这小子打着徐凌的名号,要了数不胜数的学姐学妹的企鹅号。<br />
覃凯和王瑞想要,他甚至还不愿意给,引得一阵鸡飞狗跳。<br />
徐凌表示:心很累,早知道不当这个第二作者了。<br />
其实对于室友这种神气的行为,徐凌是有些不理解的。<br />
只是自己很厉害,但最后好像却是整个寝室都很厉害一样。<br />
不过互联网热度这个东西,好就好在它来得快,去得也快。<br />
半个月时间不到,互联网上以及学校内部对徐凌的讨论就敛声熄鼓了。<br />
一切归于平静,实验室又回到了之前那副冷清的模样,门可罗雀。<br />
这下,徐凌终于可以继续安安心心地做研究了。<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