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第468节
“还差多少,我有个小铺子,卖那个吧。”<br />
“那是你的陪嫁,是傍身之用,哪里能卖掉?”<br />
袁筝连忙道:“自我归家,哥哥都没嫌弃我,我怎么能忍心看你们将房子卖了无家可归?”<br />
“再说那个铺子用在江哥儿身上,我也是心甘情愿的。”<br />
兄妹俩正说着,病房门传来敲门声。<br />
一推开,有人进来道喜。<br />
“袁姐姐,恭喜你考中了!”<br />
“考中了?”<br />
袁筝满脸惊喜。<br />
“是,我们去看了,你排在一百零二名。”<br />
一听这个名次,袁筝笑容凝固。<br />
“这次只录取前两百名,还有未考中,分数又在三百分以上的可以进入皇家女子大学读书。我和林妹妹不准备回乡了,想一起去大学读书。”<br />
“你们不回家,家里人能允许?”<br />
“有什么不允许的,我们家都是商户,习惯了离别,再说在哪里定居都一样,我爹知道我考进了大学,喜的给祖宗烧香,还给了我三百两零花钱。”<br />
“我爹给了我五百两。”<br />
袁筝有些羡慕,商人地位虽然低,但有钱是真有钱。<br />
钱有的时候无用,有的时候却能买回人命。<br />
两人说着各递过来一个红封。<br />
袁筝惊讶,“这是什么?”<br />
两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这是贺银,不是说中举后,需要给贺银吗?那些中举的男人有,咱们女人也不能落下,我爹说这叫提前投资,往后袁姐姐做了女官,一说我们住过一个宿舍,说出去也极有面子。”<br />
袁筝看向兄长,兄长也面露惊讶。<br />
想到侄子的病,她伸手接下来了,不管怎么说,她记下了这次的雪中送炭。<br />
接下来几日又陆陆续续有人送礼,都是同乡。<br />
兄妹俩人将礼单记下,不贵重地收下,未来走人情时还回去,贵重的则奉还回去,她还不起。<br />
就这样竟然也凑足了给侄儿治病的钱。<br />
第319章<br />
袁筝得到了入宫的机会, 在入宫前她还需要培训一个月。<br />
将身上的大部分钱给了哥哥后,袁筝带着迷茫踏上了她的女官生涯。<br />
第一批女官宝音没有放出去的意思,她怕肉包子打狗一去不返, 索性放在了京城各处,还让吏部收拾出一部分适合女子的工作等待她安排人接手。<br />
吏部也没想到自己这边突如其来中了一箭,连忙将消息往上递。<br />
这事他们做不了主。<br />
内阁收到消息, 诸位大学士不由陷入沉思,“可不能开这个头,若是让女官进入六部, 往后岂不是跟女子同朝为官?”<br />
“皇后娘娘开女举选拔女官也就算了, 女官权限应该限制在内朝,而不是将手伸过界, 此风不可长, 我等应该狠狠参上一本!”<br />
参皇后有用吗?<br />
那可是皇后, 是国母, 按照明朝的传统, 辈分大的皇后是有权力越过皇帝抓权的。<br />
更不要说本朝,先帝时期可是被皇太后压制过, 也就本朝, 年迈的太皇太后才主动放手。<br />
仅这样, 皇上不也被权臣欺压过?<br />
“参不参的倒不是我等该在意的事, 参才是我等为臣的本分。”<br />
太子很快收到了一堆奏章, 起先看还以为又是才参女举的,等看清楚后他不由挑眉,也不知想到了什么。<br />
太子心情不错,他手下门人可是主动来报说家中女儿本着试试的心态,没想竟然考中了, 来打探他的态度。<br />
也就是说真要伸进六部,不管男女都有他的人,这对他无疑是有利的,自己那些兄弟们可因伴驾错过了。<br />
太子按下了参本,等吏部迫于压力给出了几个无足轻重的吏员空缺后才将这些本子夹在送进前线的折子里。<br />
不提前线的皇帝看到这些参本是什么想法,本次太子跟宝音打了一个默契配合。<br />
***<br />
六月间,北京不比南边凉快,中午晒的人头皮刺痛。<br />
袁筝已经度过了培训的那一个月,可以说脱胎换骨。<br />
这一个月里,没有人肯退出,走到这一步距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要是退出怕是会后悔一辈子。<br />
她们白天要学习相关的知识,晚上要听官场上的一些潜规则,上峰说那些话都有哪些含义,要学会抓重点。<br />
早上还得起床跑步,一日下来几乎没有空闲时间,袁筝和其他人一样往往都是倒头就睡。<br />
半梦半醒间反应过来这边不太像培训女官,更像是培训细作。<br />
这其实是另类的锦衣卫吧?<br />
锦衣卫的大名没有一个人不知晓,乡间往常会吓唬哭闹的孩子,“再哭让锦衣卫把你抓走。”<br />
当然这个词也不是没更换过,同样的句子,词换了几茬鞑子,到如今的鬼怪。<br />
想到还在住院,等着医药费的侄子,袁筝就算察觉到也没有说出来。<br />
她还等着这份女官俸禄来缴药费。<br />
很快培训结束,第一批培训合格的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至于未能合格的还得进行第二次培训直到合格为止。<br />
袁筝以为自己会被分到哪个王府,替上面收集消息,没想到是被带去了工部。<br />
未来她们的工作是核算数字,工部那边分了她们一个小房间就不管了,连拿到手需要计算的资料都是十多年前的。<br />
更像是找个地方打发她们,白养着她们。<br />
袁筝她们互相打气,之后开始按照培训学来的办法重新誊抄计算。<br />
这样的日子过得忙忙碌碌,工部这边就派了一个人时不时扔一批需要计算的资料过来,就像是将她们孤立了一样。<br />
宝音看着好像也忘记了这批人。<br />
但是一个月后她的举动告诉大家她没有忘,这次剩下的几部都被迫出让了几个空缺出来。<br />
要知道六部的官职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把前面的人调走,后面的谁也别想塞人进来。<br />
那空缺早被人盯上的,谁能想到一下子被皇后端走了?<br />
不满的人肯定有,对付不了皇后,刁难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女官还不是手到擒来?<br />
一些麻烦枯燥不重要的工作都丢给了这些女官。<br />
袁筝等人在京城有住所,上面安排的专门的宿舍。<br />
白天上职,办的事有弄不懂的就回来问别人,还不知道还有老师可以请教。<br />
才三个月,六部某些人意识到这些女官竟然很好用。<br />
让办一些事不会拖拖拉拉,公文也写得赏心悦目,关键是安排的工作全都完工了,不需要打回去重做,也不要盯着对方做完。<br />
有些人改变了策略,丢过去更多工作,也有的根本没发现变化,将更久远的材料扔过去。<br />
***<br />
十月北京开始下雪,皇帝也终于带着皇子们从前线回来。<br />
火车穿梭在铁路上,茫茫的雪地间只有一辆冒着烟气的火车在行驶。<br />
车入站正是深夜时分,皇帝一跨出车门就看到裹得皮袄,被冻得鼻子发红的太子站在月台上。<br />
皇帝走过去,摘掉手套,将脖子上缠着的羊绒围巾解下来给儿子缠上。<br />
“这么冷的天,你过来等什么?怎么不留在宫里?”<br />
太子吸了吸鼻子道:“儿臣并没有等很久,汗阿玛快上车,别被冻着。”<br />
皇帝拉住了儿子的手,喜的是眉开眼笑。<br />
他身后几位晚一步出来的阿哥们正挤眉弄眼,有的还露出受不了的表情。<br />
大半年不见,跟太子亲香了一阵子,皇帝扫向其他恭迎圣驾的臣子们。<br />
喜色收回,他轻道一声,“免礼,冬日苦寒,众位爱卿且退下吧。”<br />
太子瞅了几眼长高不少的弟弟们,忙道:“园子那边已经烧了炭,汗阿玛您看是等到白日回宫,还是连夜回宫?”<br />
皇帝看周围大家都是一脸疲惫,便道:“不急着回宫,先去园子,休息两日再重整回宫。”<br />
畅春园里雪景别有一番趣味。<br />
只是这会儿皇帝没有心思观赏,烫了个脚后就疲惫地睡去了。<br />
隔日没人打扰,醒来时已经天色大亮。<br />
外面的宫女们进来帮他更衣,皇帝一看都是新做的衣服就知道是从宫里取来的。<br />
“阿哥们都在何处?”<br />
有太监回答。<br />
“阿哥们刚用过膳,可是要奴才请阿哥们过来?”<br />
“他们也跟着累一年,让他们且休息一日。”<br />
皇帝又问京中有什么新奇的事,太监一一说了,还说了另一件事。<br />
“小汤山别院已经修成,这几日太子爷多是住在那边。”<br />
皇帝闻言有些意动。<br />
西北苦寒呐。
“那是你的陪嫁,是傍身之用,哪里能卖掉?”<br />
袁筝连忙道:“自我归家,哥哥都没嫌弃我,我怎么能忍心看你们将房子卖了无家可归?”<br />
“再说那个铺子用在江哥儿身上,我也是心甘情愿的。”<br />
兄妹俩正说着,病房门传来敲门声。<br />
一推开,有人进来道喜。<br />
“袁姐姐,恭喜你考中了!”<br />
“考中了?”<br />
袁筝满脸惊喜。<br />
“是,我们去看了,你排在一百零二名。”<br />
一听这个名次,袁筝笑容凝固。<br />
“这次只录取前两百名,还有未考中,分数又在三百分以上的可以进入皇家女子大学读书。我和林妹妹不准备回乡了,想一起去大学读书。”<br />
“你们不回家,家里人能允许?”<br />
“有什么不允许的,我们家都是商户,习惯了离别,再说在哪里定居都一样,我爹知道我考进了大学,喜的给祖宗烧香,还给了我三百两零花钱。”<br />
“我爹给了我五百两。”<br />
袁筝有些羡慕,商人地位虽然低,但有钱是真有钱。<br />
钱有的时候无用,有的时候却能买回人命。<br />
两人说着各递过来一个红封。<br />
袁筝惊讶,“这是什么?”<br />
两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这是贺银,不是说中举后,需要给贺银吗?那些中举的男人有,咱们女人也不能落下,我爹说这叫提前投资,往后袁姐姐做了女官,一说我们住过一个宿舍,说出去也极有面子。”<br />
袁筝看向兄长,兄长也面露惊讶。<br />
想到侄子的病,她伸手接下来了,不管怎么说,她记下了这次的雪中送炭。<br />
接下来几日又陆陆续续有人送礼,都是同乡。<br />
兄妹俩人将礼单记下,不贵重地收下,未来走人情时还回去,贵重的则奉还回去,她还不起。<br />
就这样竟然也凑足了给侄儿治病的钱。<br />
第319章<br />
袁筝得到了入宫的机会, 在入宫前她还需要培训一个月。<br />
将身上的大部分钱给了哥哥后,袁筝带着迷茫踏上了她的女官生涯。<br />
第一批女官宝音没有放出去的意思,她怕肉包子打狗一去不返, 索性放在了京城各处,还让吏部收拾出一部分适合女子的工作等待她安排人接手。<br />
吏部也没想到自己这边突如其来中了一箭,连忙将消息往上递。<br />
这事他们做不了主。<br />
内阁收到消息, 诸位大学士不由陷入沉思,“可不能开这个头,若是让女官进入六部, 往后岂不是跟女子同朝为官?”<br />
“皇后娘娘开女举选拔女官也就算了, 女官权限应该限制在内朝,而不是将手伸过界, 此风不可长, 我等应该狠狠参上一本!”<br />
参皇后有用吗?<br />
那可是皇后, 是国母, 按照明朝的传统, 辈分大的皇后是有权力越过皇帝抓权的。<br />
更不要说本朝,先帝时期可是被皇太后压制过, 也就本朝, 年迈的太皇太后才主动放手。<br />
仅这样, 皇上不也被权臣欺压过?<br />
“参不参的倒不是我等该在意的事, 参才是我等为臣的本分。”<br />
太子很快收到了一堆奏章, 起先看还以为又是才参女举的,等看清楚后他不由挑眉,也不知想到了什么。<br />
太子心情不错,他手下门人可是主动来报说家中女儿本着试试的心态,没想竟然考中了, 来打探他的态度。<br />
也就是说真要伸进六部,不管男女都有他的人,这对他无疑是有利的,自己那些兄弟们可因伴驾错过了。<br />
太子按下了参本,等吏部迫于压力给出了几个无足轻重的吏员空缺后才将这些本子夹在送进前线的折子里。<br />
不提前线的皇帝看到这些参本是什么想法,本次太子跟宝音打了一个默契配合。<br />
***<br />
六月间,北京不比南边凉快,中午晒的人头皮刺痛。<br />
袁筝已经度过了培训的那一个月,可以说脱胎换骨。<br />
这一个月里,没有人肯退出,走到这一步距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要是退出怕是会后悔一辈子。<br />
她们白天要学习相关的知识,晚上要听官场上的一些潜规则,上峰说那些话都有哪些含义,要学会抓重点。<br />
早上还得起床跑步,一日下来几乎没有空闲时间,袁筝和其他人一样往往都是倒头就睡。<br />
半梦半醒间反应过来这边不太像培训女官,更像是培训细作。<br />
这其实是另类的锦衣卫吧?<br />
锦衣卫的大名没有一个人不知晓,乡间往常会吓唬哭闹的孩子,“再哭让锦衣卫把你抓走。”<br />
当然这个词也不是没更换过,同样的句子,词换了几茬鞑子,到如今的鬼怪。<br />
想到还在住院,等着医药费的侄子,袁筝就算察觉到也没有说出来。<br />
她还等着这份女官俸禄来缴药费。<br />
很快培训结束,第一批培训合格的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至于未能合格的还得进行第二次培训直到合格为止。<br />
袁筝以为自己会被分到哪个王府,替上面收集消息,没想到是被带去了工部。<br />
未来她们的工作是核算数字,工部那边分了她们一个小房间就不管了,连拿到手需要计算的资料都是十多年前的。<br />
更像是找个地方打发她们,白养着她们。<br />
袁筝她们互相打气,之后开始按照培训学来的办法重新誊抄计算。<br />
这样的日子过得忙忙碌碌,工部这边就派了一个人时不时扔一批需要计算的资料过来,就像是将她们孤立了一样。<br />
宝音看着好像也忘记了这批人。<br />
但是一个月后她的举动告诉大家她没有忘,这次剩下的几部都被迫出让了几个空缺出来。<br />
要知道六部的官职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把前面的人调走,后面的谁也别想塞人进来。<br />
那空缺早被人盯上的,谁能想到一下子被皇后端走了?<br />
不满的人肯定有,对付不了皇后,刁难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女官还不是手到擒来?<br />
一些麻烦枯燥不重要的工作都丢给了这些女官。<br />
袁筝等人在京城有住所,上面安排的专门的宿舍。<br />
白天上职,办的事有弄不懂的就回来问别人,还不知道还有老师可以请教。<br />
才三个月,六部某些人意识到这些女官竟然很好用。<br />
让办一些事不会拖拖拉拉,公文也写得赏心悦目,关键是安排的工作全都完工了,不需要打回去重做,也不要盯着对方做完。<br />
有些人改变了策略,丢过去更多工作,也有的根本没发现变化,将更久远的材料扔过去。<br />
***<br />
十月北京开始下雪,皇帝也终于带着皇子们从前线回来。<br />
火车穿梭在铁路上,茫茫的雪地间只有一辆冒着烟气的火车在行驶。<br />
车入站正是深夜时分,皇帝一跨出车门就看到裹得皮袄,被冻得鼻子发红的太子站在月台上。<br />
皇帝走过去,摘掉手套,将脖子上缠着的羊绒围巾解下来给儿子缠上。<br />
“这么冷的天,你过来等什么?怎么不留在宫里?”<br />
太子吸了吸鼻子道:“儿臣并没有等很久,汗阿玛快上车,别被冻着。”<br />
皇帝拉住了儿子的手,喜的是眉开眼笑。<br />
他身后几位晚一步出来的阿哥们正挤眉弄眼,有的还露出受不了的表情。<br />
大半年不见,跟太子亲香了一阵子,皇帝扫向其他恭迎圣驾的臣子们。<br />
喜色收回,他轻道一声,“免礼,冬日苦寒,众位爱卿且退下吧。”<br />
太子瞅了几眼长高不少的弟弟们,忙道:“园子那边已经烧了炭,汗阿玛您看是等到白日回宫,还是连夜回宫?”<br />
皇帝看周围大家都是一脸疲惫,便道:“不急着回宫,先去园子,休息两日再重整回宫。”<br />
畅春园里雪景别有一番趣味。<br />
只是这会儿皇帝没有心思观赏,烫了个脚后就疲惫地睡去了。<br />
隔日没人打扰,醒来时已经天色大亮。<br />
外面的宫女们进来帮他更衣,皇帝一看都是新做的衣服就知道是从宫里取来的。<br />
“阿哥们都在何处?”<br />
有太监回答。<br />
“阿哥们刚用过膳,可是要奴才请阿哥们过来?”<br />
“他们也跟着累一年,让他们且休息一日。”<br />
皇帝又问京中有什么新奇的事,太监一一说了,还说了另一件事。<br />
“小汤山别院已经修成,这几日太子爷多是住在那边。”<br />
皇帝闻言有些意动。<br />
西北苦寒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