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放走了他俩。<br/><br/> 两人带着行李,一路沉默地走到宿舍。<br/><br/> 殷以乔安排的是单间,但是完全不妨碍他走进律风的宿舍,放下行李箱。<br/><br/> 关上门有了私密空间,律风才觉得压力山大。<br/><br/> 他有很多话想说,又因为殷以乔凝视他的专注视线,哽在喉咙里说不出来。<br/><br/> 这时候好像道歉不对,好像闲聊也不对。<br/><br/> 直到殷以乔伸手,抓了抓律风被风吹乱的短发,叹息一声,才算是打破了宁静。<br/><br/> “你在岛上感冒了,还烧到38.2度?”<br/><br/> “如果不是瞿工告诉我,你是不是想当作没有病过?”<br/><br/> 律风忽然响起瞿飞大声嚷嚷的那通电话,恐怕不是瞿飞努力劝说,师兄说不定会自己驾船来金屿。<br/><br/> 他后背烧灼般涌上热汗,赶紧回答道:“我已经好了。小病,没那么夸张!”<br/><br/> 可惜,他的解释没能让殷以乔释怀,反而愁容更重。<br/><br/> “小风,我总不能回了中国,还像在英国一样离你那么远。”<br/><br/> 殷以乔说得恳切,带着纵容和无奈。<br/><br/> 律风再也忍不住心中涌上来的悲切,好像生病积累的一切病痛,扩散至五脏六腑,病入膏肓。<br/><br/> 他不想丢脸地落泪,于是伸手抱住了殷以乔。<br/><br/> 师兄身上有海风残存的冰凉,可身体那么温暖,氤氲着他的眼帘。<br/><br/> “师兄,因为我不能跟你说。”<br/><br/> 他声音闷闷的藏在殷以乔肩膀,脸颊紧贴着殷以乔脖颈热度。<br/><br/> “如果我告诉你了,我一定会在你的担心关怀里变得软弱。”<br/><br/> 只想不顾一切回到你身边。<br/><br/> 第67章<br/><br/> 律风的声音低沉得像呢喃。<br/><br/> 殷以乔却听得清楚。<br/><br/> 人工岛的宿舍隔音没有那么好,他仍能听到不远处海浪拍击岛屿的哗啦声,还有胸腔传来的沉稳心跳。<br/><br/> 他始终清楚律风的追求。<br/><br/> 更清楚律风没有那么坚强。<br/><br/> 一个人毕生精力只能做好一件事情,两个人在一起,总会有一方妥协和退让。<br/><br/> 律风这样稍稍试探被抓包都会声明彻底退出的家伙,跑路做得比谁都干净利落。<br/><br/> 他的退让,必定是彻底放弃,半点不挣扎。<br/><br/> 殷以乔舍不得。<br/><br/> “嗯,我知道。”殷以乔轻轻吻过他的鬓角,“所以礼尚往来,我也不想告诉你博物馆灯塔揭牌的消息。”<br/><br/> 律风困惑无比。<br/><br/> 只听到耳边轻笑。<br/><br/> “免得你后悔懊恼,不顾一切地放下工作,带病回来。”<br/><br/> 有时候,两个人想法一致。<br/><br/> 只不过,往往是殷以乔在纵容。<br/><br/> 律风的愧疚没有因为师兄的话减轻,反而变得更重。<br/><br/> 幸好,殷以乔总有许多办法,让他忘记愧疚。<br/><br/> 有殷以乔的夜晚,连温度骤降的金屿宿舍都变得温暖。<br/><br/> 律风仿佛浸润在温泉水里,彻夜感受着久违的灼热。<br/><br/> 第二天一早,生物钟没能唤醒律风。<br/><br/> 是殷以乔吻醒的他。<br/><br/> “七点了。”师兄的声音温柔地催促,“今天你还要和翁总工去看桥。”<br/><br/> 瞿飞昨晚叮嘱的话,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br/><br/> 真正的成年人就算放纵自我,早上也得认认真真完成工作。<br/><br/> 律风穿着T恤牛仔裤,拿着笔和速写本按时到岗。<br/><br/> 而殷以乔穿着短袖衬衫西裤,衣冠楚楚的与二建人工岛负责人接洽。<br/><br/> 两人都在同一座人工岛上,为了同一个国家级大项目忙碌,却过上了早晨一起出发,晚上才能碰面的生活。<br/><br/> 跨海大桥环形匝道预制桥面,正在缓缓运达目的地。<br/><br/> 按照<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翁承先的工作安排,这些重达千吨的预制成品抵达前,必须完成桥基建设。<br/><br/> 桥基的设计图是瞿飞抓着项目组和钱旭阳画的。<br/><br/> 律风得一一跟工程师核对确认,以免施工出现疏漏,忙起来就不辨时间。<br/><br/> 但是,他忙碌起来十分轻松,最后的牵挂都沉进了心底。<br/><br/> 因为,殷以乔就在金屿人工岛上,他们自然连互发消息报平安的步骤都省了,忙完工作晚上总会见到。<br/><br/> 专注工作的律风,完美错过了瞿飞一手线报。<br/><br/> 消息里挤满了瞿飞啧啧啧的称赞声,很闲的瞿工,盯着二建来桥梁组的设计师们,仔仔细细地帮他探听消息。<br/><br/> 瞿飞:你师兄不愧是前C.E顶尖建筑师,办事效率简直牛逼。<br/><br/> 瞿飞:二建那群人据说头都吓秃了,正在抓紧改图。<br/><br/> 瞿飞:哼,我就知道他们不靠谱,错过一次居然还错?<br/><br/> 瞿飞:嘿嘿赚大了,你师兄比我想的还要厉害!<br/><br/> 他说的话,当然存在夸大其词的情况。<br/><br/> 但是,二建真的很受伤。<br/><br/> 殷以乔早上一来,结果图纸随手就能圈出三个问题点。<br/><br/>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圈出问题,随手一画,鲜红的笔触又准又快,给出了完美解决方案。<br/><br/> 那双俊朗的剑眉一挑,沉声道:“马上改。”<br/><br/> 平时按部就班略微散漫的二建设计师,立刻提心吊胆重新改图。<br/><br/> 这要是原图带红笔地发给翁承先,他们这群二建公司的设计师,保证回去全员约谈,甚至可能要求重新进行考察,审视他们能力是不是有问题。<br/><br/> 能够独立设计建造成本过亿地标博物馆的建筑师,跟照本宣科只会画图纸的设计师截然不同。<br/><br/> 殷以乔看重的不仅是人工岛屿沿岸的安全、坚固,更是与南海隧道跨海大桥的匹配度。<br/><br/> 不到一天时间,翁承先刚带着律风回来,收到手上的新设计图,又变了一副模样。<br/><br/> 原本普普通通的岛岸线围挡,加高了约十五厘米高度,可是弧形坡度设计,令加高的围挡完美融入了海岸边,成为了跨海大桥的一部分。<br/><br/> 柔和曲线勾勒出黄金海岸角度,不仅完美弥补了拆除栈桥之后的突兀墙围,而且支撑起了容纳环形匝道的天顶。<br/><br/> 律风一看设计图,就知道是师兄的风格。<br/><br/> 他不禁担心道:“这个预算……”<br/><br/> “预算没超。”殷以乔说,“用的材料也是金屿人工岛修建海蚌观景台用过的材料。你放心。”<br/><br/> 殷以乔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挑错找茬做汇报,而是为了解决金屿人工岛的问题。<br/><br/> 他重新要求修改的设计图,基于原本设计上,进行了一点微调,材料和建筑工序不会费事,但是从视觉感官来说,跟换了一种设计似的,充满了海岸线应有的温柔包容。<br/><br/> 图定了、材料选了,那当然是立马开工。<br/><br/> 人工岛热火朝天开工,环形匝道就位立刻动手。<br/><br/> 停滞了近两个多月的项目,再次启动,仍是迅猛得一天一变。<br/><br/> 金屿人工岛作为南海隧道服务区,天生具有临海看桥的优势。<br/><br/> 当跨海大桥完成了环形匝道建设,要进行收尾的桥塔烽火台对接时,国家派来记录、采访的记者们,便汇聚到了金屿海蚌一般的观景台。<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