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n          <p> “要!”赵婉蓉没犹豫,直接选了一匹嫩黄色的丝绸。</p><p> 赵淩看她小小的个子抱着两匹布:“你放边上,我让常妈妈给你送回去。”</p><p> “不用了,我能拿得动。”赵婉蓉的小短手勉强抱住两匹布,很轻松地一甩,把布匹扛到肩膀上,健步如飞就出去了。</p><p> “哎?”赵淩目瞪口呆,还是叫了常娘子,“常妈妈,你跟在后头看看。”</p><p> 常娘子不用赵淩吩咐,已经追了出去:“五姑娘,我来帮你拿。”</p><p> 常威帮着赵淩把小库房重新收拾好,问:“要不要拿一匹布给老爷?”</p><p> 赵淩冷哼:“不给!他偷拿我马鞭!”</p><p> 常威一听,立马认错:“昨日院里都出去了,没想到老爷会来。我瞧了,就少了一根马鞭。”</p><p> 昨天来福大喜,小院里人全都去帮忙了。</p><p> 谁能想到会招来家贼呢?</p><p> 赵淩摆摆手:“没事。”</p><p> 这事情不怪任何人。</p><p> 昨天就算小院里有人在,赵骅想要拿走一根马鞭,难道还有人能制止?</p><p> 切,臭老爹,今年的新年礼物没了!</p><p> 赵淩嘴上说着没事,实际把老爹臭不要脸的行为记在日记里,进行了长达两张纸的狠狠批判。</p><p> 来福不在,给赵淩当书童的常威悄咪咪看着等着晾干的纸张,假装自己是个文盲。</p><p> 天气渐冷,年关将近,文华殿里的学习氛围也比平时要淡了很多。</p><p> 文华殿里的先生都有好几位已经提前回老家过年了。</p><p> 顾棱觉得自己现在和赵淩比较熟,就问他:“你怎么不回老家过年?”</p><p> “老家太远了,一来一回,路上就得两个多月。”他长这么大,还没回过老家呢。</p><p> 顾棱顿时就瞪大了眼睛:“那不是比去凉州还远?我说太子殿下他们怎么还不回来,原来是太远了。”</p><p> 太子他们的劳军队伍不回来,可不是因为单纯的路远。</p><p> 人家是真的军训去的,比他们这种去京畿的军营锻炼要正式多了。</p><p> 他都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上了战场。</p><p> 毕竟凉州位处西北,几乎每年冬天都会有日子过不下去的北方外族过来入侵。</p><p> 大规模战争比较少,但小规模骚扰不断。</p><p> 边境线漫长,那边又没有像样的险可以守。</p><p> 赵淩不想跟他聊这个话题,见他不准备走,就问他:“你过年有什么打算?还得上几天课?”</p><p> 虽说大家都在一个地方上课,但各人上课进度不一样,像赵淩这样上课内容也不一样,假期安排自然都不一样。</p><p> 顾棱嘿嘿一笑:“我今天就结束了。过年安排……”自从身边的狐朋狗友都没了之后,他的生活就没什么安排了。</p><p> 本来天气热还能钓钓鱼骑骑马,现在天寒地冻的,“只有在家打打毛线了。”</p><p> 赵淩都不知道打毛线这个兴趣爱好是怎么扩散开来的:“你还会打毛线?”</p><p> “会啊,还挺简单的,我还会钩针。我给姐妹们勾的花可好看了。对了,你还得上课?”</p><p> 赵淩只觉得如魔似幻:“嗯,这边还得上两天。姑外祖母那儿还不知道怎么安排。”</p><p> 给他主讲的裴先生是京城本地人,不用回老家,不过能早点休假谁不想?</p><p> 今天给他上课的时候,就很放羊,就坐那儿指点他怎么抠字眼。</p><p> 同样的问题到了王太后那里,也差不太多。</p><p> 快过年了,王太后现在虽然已经不再管理后宫,但手头产业不少,需要忙的事情更多。</p><p> 见赵淩过来,她也不上课,把他摁着给自己当小童工。</p><p> 赵淩:行叭。</p><p> 这几天赵家也是差不多的氛围。</p><p> 过年要休市,需要准备的东西有很多。</p><p> 赵家在京城没什么亲戚,但赵骅有很多师兄弟。</p><p> 赵骅的师门中多是清流,还是那种清到两袖清风的清流,平时也就算了,过年走礼得更加讲究一点。</p><p> 赵淩在宫里头给太后打了半天工,回家看到赵王氏拉着家里的兄弟姐妹跟着一起在边上忙活。</p><p> “娘,您带着姨娘他们忙也就算了,带着大哥他们不是添乱嘛。”他那些兄弟书都背不齐,能干啥?</p><p> 赵王氏一手拽住要扑过去打弟弟的赵辰,一手扯过挑事的赵淩给了他后背一下:“就你能是吧?过来,帮着一起清点。你明天不用去上学了吧?跟着去走礼。”</p><p> 赵淩躲过赵辰飞过来的一脚,接过赵王氏手上的单子,就去帮着核对,一边说道:“没呢。裴先生让我再上两天。姑外祖母那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放人。”</p><p> “都过年了,还能有什么事情?”赵王氏提起王太后,心气还是有点不顺。</p><p> 老太……姑姑抢了她教养儿子的权力,今年更过分,临过年了还不放人。</p><p> 赵婉清、赵婉蓉跟在母亲身边学着掌家,送礼也是一门学问。</p><p> 本来像是新年礼,他</p>        ', ' ')('\n          <p>们得在新年的时候送去,但谁叫赵骅师门里的那些个都不会过日子。</p><p> 他们真要是新年的时候送礼,赵骅的师傅和师兄弟们除夕都未必吃得上肉。</p><p> 特别会过日子的赵王氏,完全不理解一个个都是当官的,怎么就能把日子过成这样。</p><p> 她爹就一个地方上的六品小官,家里日子也不至于此。</p><p> 赵淩看赵王氏准备的年礼都是一些寻常吃喝和衣物,含糊地说道:“还不就是那些事情呗。”</p><p> 赵王氏白了他一眼,倒没再追问下去。</p><p> 赵淩倒是问:“就送这些?会不会太轻了?”都是一些冻得梆硬的肉丸鱼丸饺子包子,整块的大肉都没影子,整只的鸡鸭更没有,礼单上只有一条鱼,个头也不算大。布匹也都是细棉布,不是丝绸锦缎。</p><p> 赵王氏冷哼:“我倒是想送贵重点,他们收吗?你都不知道你师母去年的手脚都长了多少冻疮,哪里像个官夫人?”</p><p> 赵骅在边上缩着脖子装鹌鹑。</p><p> 他的师傅和师兄弟们,在一起针砭时弊谈诗论道都是很开心的。</p><p> 但过日子,他们不会,他们清高。</p><p> 今年好一些,他让赵喜带着工匠给这一家家的都盘了炕,送了些碳,应该能好些。</p><p> 还得是烧炕的碳不用太好,价格不贵,他们才收下的。</p><p> 去年送一床羊毛被,他都被他师傅念叨了一个时辰。</p><p> 赵辰抬了抬下巴:“我给师母送我自己织的手套袜子!”</p><p> 赵淩想着,确实大人不好送什么,但他们这些小朋友可以送一些不贵重的自制小礼品,就说道:“那你到时候帮我也送一份点心盒子去。”</p><p> 点心这种东西,可贵可便宜,走礼的时候也能带。</p><p> 赵辰斜眼看他:“让我帮忙,你叫我什么?”</p><p> “大哥!”</p><p> “这还差不多。”</p><p> 赵缙琢磨着自己能送什么,问赵淩:“你送什么点心?”</p><p> 赵淩想着常娘子新实验出来的各种点心:“还是那些桃酥、蛋黄酥、一口酥之类的东西。”倒是可以放一些猪肉脯、小香肠什么的。</p><p> 赵缙懒得想送什么,觉得点心就很好:“那我也送一些糖果糕点吧。”</p><p> 赵婉蓉送自己调的香膏,赵婉清准备送自己织的毛线帽。</p><p> 赵王氏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觉得倒是欣慰:“你们也别分开送,让你们许妈妈整个小箱子,到时候一起放里面。”</p><p> “好。”</p><p> 赵王氏又叮嘱子女:“你们自己的先生那儿想好送什么东西,这几天一起去送掉。”</p><p> “好~”</p><p> 王太后倒是没真的让赵淩帮忙到年根, 没过几天就把人放了回家,一起送回去的,还有好几车满满当当的新年礼物。</p><p> 赵淩挑拣了一些不怎么贵重的干果糕点, 跟着兄长们一起去送礼。</p><p> 他爹这会儿还没放假。</p><p> 以前这个事情是赵王氏去做的, 今年交给了小兄弟几个, 显然是把他们当半个大人了。</p><p> 几天下来, 三兄弟从刚开始成为大人的兴奋中迅速萎靡, 晚上吃饭的胃口都不是很好,看得赵骅皱眉:“怎么吃这么少?着凉了?”</p><p> 赵辰担起大哥的责任, 代表发言:“送礼的时候吃多了。”</p><p> 赵缙看着面前的菜,恹恹的没什么胃口:“我们说不吃, 非得往我们嘴巴里塞。”</p><p> 赵淩也差不多,几乎没动面前的饭菜, 只慢慢喝菜汤。</p><p> 赵骅师门中人的经济条件确实都比不上赵家,也不怎么会过日子, 但到底都是当官的, 日子比起寻常百姓家肯定是要好一些的,过年准备的花生板栗榛子松子核桃之类的坚果一抓一大把。</p><p> 刚开始吃的时候不觉得,还越吃越香,但送一家吃一家的, 到现在就积食了。</p><p> 赵王氏没好气地让人给他们泡了山楂水:“早知道你们这幅样子, 就不让给你们准备晚膳了。”</p><p> 赵淩看到山楂,心思又活泛了起来,第二天就去买了许多山楂做山楂条。</p><p> 这种零食, 在常娘子这里几乎没有难度。</p>        ', ' ')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月明朝汐

香草芋圆

楚汉争鼎

寂寞剑客

死对头总想独占我

町右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雨天下雨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