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p> 柳氏饭馆近来风头正盛,俨然是汴京城诸多酒楼、饭馆里杀出来的一匹黑马。<br />
甚至连隐世不出的孟相,也闻名去柳氏饭馆用过膳,还有学子为饭馆编过诗集。<br />
所以,樊楼想要稳稳拿到第一怕是不易。<br />
但就是这样,这场比赛才有看点!<br />
大家眼里都带上了隐隐的兴奋,目光在场上余下的三人之间来回移动,好似要从他们脸上看出任何一点怯懦、害怕和紧张。<br />
这种情绪能够极度的取悦所有旁观者。<br />
但三人的面色都很沉稳。<br />
特别是他们以为最容易露怯的柳金枝,双眸深沉如潭水,面色沉静,体态放松,有着“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强大定力。<br />
本来觉得她赢面最小的人,此时心中不由也多了一丝猜想。<br />
柳氏饭馆最后能不能赢?<br />
赵王爷等一众评委开始用膳。<br />
西湖苑的茯苓饼是第一个。<br />
这类饼要将茯苓粉与糯米粉、白糖等一起混合,分次加水搅拌至无颗粒糊状。<br />
再将锅底烧辣、刷上一层薄薄的清油,以小火加热,舀一勺面糊摊开成圆形薄片。<br />
直到边缘微翘,便可盛起放进盘子里。<br />
味道咸香,色泽金黄酥脆,很是不错。<br />
但可惜,赵王爷接过侍女递上来的茶水漱了漱口,道:“最好的茯苓饼能做到饼薄如纸,本王也曾有幸在江南见过。”<br />
说着,他将西湖苑递上来的茯苓饼夹起来。<br />
大家可以很明显看见,这张饼与“饼薄如纸”这个说法差距颇大。<br />
其余评委都点头,虽然也有不同意的,但人数不多。<br />
在多数胜少数的情况下,西湖苑这道茯苓饼只得了“甲中”。<br />
随后尝的就是樊楼的“酥皮甜饼。”<br />
山西是面食的老家,人人都会些面食手艺。<br />
所以这道酥皮甜饼做的<br />
外酥里脆,撒进去的白糖得到了充分融化,成了热乎乎的糖浆,均匀附着在饼的深处。<br />
吃上一口,可以感受到甜滋滋的味道在口腔弥漫开始,却又不觉得腻。<br />
配上蒸得松软的面饼,确实好吃。<br />
评委们商量一阵,却没有第一时间给出评分,而是又转向柳金枝的薄饼。<br />
薄饼可以单吃,也可以裹上蔬菜、肉食一块吃,就像现代的蔬菜包肉,又或者是北京烤鸭。<br />
这就要求薄饼的面皮要做到包菜不破、薄厚均匀、味有回甘。<br />
赵王爷叫人送上几盘热乎乎的肉食,夹起一些裹进面饼之中,见面饼能够很好包下,就又夹上一些包进去。<br />
直到面饼的容纳范围到了极致,也没有被撑破的现象,赵王爷才点点头,表示不错,配了些蔬菜,吃进了嘴里。<br />
所有的面食都一样,需要趁热吃才算好吃。<br />
但前面评委们品鉴其他酒楼膳食时,花费了较多的时间,所以到了柳金枝时,薄饼已经凉的差不多了。<br />
现在吃进嘴里,虽然味道也不错,但还是比不上热的时候。<br />
因此,赵王爷吃过之后,流露出一丝可惜的神色。<br />
就差了一点点。<br />
其他评委也是遗憾摇头。<br />
看他们的神色,旁观之人心里也有了数。<br />
傅钗华忍不住咬住下唇,皱起眉头,连她最喜欢的涧碧羹都喝不下去了。<br />
樊楼众人则流露出一丝喜色。<br />
唯有柳金枝表情依旧冷静,静静的等待王爷和一众评委宣判最后结果。<br />
“此次大赛,樊楼甲上,西湖苑、柳氏饭馆甲中,理应由樊楼摘下桂冠!”<br />
话音落下,众皆震动。<br />
西湖苑的膳食他们也吃了,若得个甲中也是理所应当。<br />
但是柳氏饭馆的膳食做的不错,只是运气不好,排在了最后品鉴,如若不然,味道定然与樊楼不相上下。<br />
柳金枝倒没什么表情,她自知自己只是运道不好,不是棋差一招,因此并不伤心。<br />
倒是樊楼的那位膳工有些君子风范,还特意走过来诚心实意安慰柳金枝。<br />
不过让他惊奇的是,柳金枝虽然输了比赛,拿了第二,脸上却没有任何不快之色,反而看了一眼阁楼,笑得眯起了眼睛。<br />
他不由也往二楼看了一眼。<br />
却见二楼都是宾客,一边吃喝,一边与同伴讨论这次比赛的最终结果。<br />
其中还有小厮、奴仆、侍女端着盘子来回穿梭,为他们奉上刚做好的膳食。<br />
除此之外,没什么特别的。<br />
他疑惑地收回视线。<br />
柳金枝笑道:“多谢您宽慰。”<br />
继而福身一拜,朝二楼走去了。<br />
傅钗华起身来接她,二人在楼梯上站着说话。<br />
“你的饼送来时还热着,我们这些女眷都吃过了,觉得比樊楼的好吃,但就是运气不好,赵王爷他们吃着的时候是冷的。”<br />
傅钗华撇撇嘴,但又很高兴:“王妃正要去和王爷说说,看能不能改换结果呢。”<br />
柳金枝讶异:“王妃替我说话?”<br />
“是呢,王妃虽然也很倾向樊楼,但谁让你做的东西好吃呢。更何况,王府一连比了多日的赛,来宾们的吃吃喝喝可都是你的饭馆提供的。”<br />
傅钗华笑道。<br />
这就是柳金枝特意来信请她做的事情。<br />
凡事有人在的地方,就要注意衣食住行。<br />
更何况这么多人齐聚王府,若吃喝都要王府包揽,财政上就要大亏一笔。若要客人们自费,王府的面子往哪儿搁?<br />
柳金枝就是看中了这一点,请求傅钗华去帮她牵线。<br />
柳氏饭馆可以帮忙提供比赛期间给客人们的饮食,人多还可以给折扣。<br />
既能省钱,人又是傅钗华帮忙介绍的,王妃也没多想,就答应下来了。<br />
所以柳金枝每次来比赛时,都要抬头看一看二楼宾客情况,见随着赛况越来越激烈,人数只多不少,小饭馆又能因此大赚一笔,不由高兴。<br />
当初她想参加比赛,不也是为了出名然后赚大钱嘛。<br />
但王妃能喜欢上她做的菜,并且还愿意为此去向王爷说情是她没想到的。<br />
“主家,还请你帮我转告王妃,她的好意我心领了,但众目睽睽之下做出来的判定,也不能说改就改,这也让王爷没面子,折损了王妃与王爷之前的感情。”<br />
柳金枝笑眯眯的说。<br />
若能和王妃打好关系,也能给小饭馆带来好处。<br />
不必因为一时的名头叫王妃下不来台。<br />
傅钗华也懂柳金枝的意思,笑道:“行,我去帮你劝和劝和,你且在此处等我。”<br />
说完,又提着裙子上了阁楼。<br />
因为柳金枝身份不够,没有觐见王妃的资格,有什么话只能让傅钗华帮忙传递。<br />
也还好傅钗华脾气好,不怕这些劳累,很是尽心尽力。<br />
柳金枝心中承傅钗华的情,想着将来找个机会报答。<br />
天边浮云西移,小半个时辰后,傅钗华回了来,眉眼间有些喜色,道:<br />
“王妃说她明白你的意思,喜欢你是个识趣儿的人。府里头不请你主办宴席那边罢,但王妃的院儿里还差个能主小席的,想请你来试试。”<br />
府里头办的是大席,请往来宾客们用膳,不拘是谁。<br />
但院里面办的是小席,由王妃宴请,来的都是与王府关系密切的夫人、小姐们。<br />
柳金枝知道这是王妃喜欢她的膳食,给的一份恩典,连忙福身拜谢,笑道:“多谢王妃。”<br />
*<br />
轰动一时的厨艺比赛落下帷幕,王府宴席的最终举办权还是归了樊楼,引得众人纷纷议论。<br />
不过柳金枝也主理了王妃小院儿里的席面,叫人羡慕。<br />
于是这两处一时间风头无俩,汴京城里不少好吃、好喝的富家子弟,都来这两处尝尝味道。<br />
柳金枝准备的高粱坛子,也因此呈火箭速度被装满。<br />
她算了算,大概在完成王妃这一单后,她就能把小饭馆扩大一倍,改造成三层小酒楼!<br />
离梦想又近了一步,柳金枝格外有干劲儿。<br />
与王府管事定好小席开场时间之后,就于十日后到达了王府。<br />
彼时已快冬月,再过一日就是冬至,算是迫近年关,王府上下为了过个好年都很忙碌。<br />
而王妃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拉着好友们聚一聚,再往后,众姐妹就要进宫拜会妃嫔们,到时就没这么自在了。<br />
傅钗华因为有傅家、柴家做靠山,所以也在邀请之列。<br />
众位贵妇坐在暖厅里面,厅中摆放着一只六角兽攀花火炉,炉火烧的正旺,时不时发出些噼里啪啦的声音。<br />
王妃与众姐妹凑在一块儿说笑,因为不在意虚礼,所以小饭桌就摆在暖厅里,正有丫头端着餐盘鱼贯而入。<br />
傅钗华秉持着父亲教导,向来不多说,只听着,偶尔遇到要表态的,便微笑点头,存在感并不高。<br />
这时,前边儿来了个丫头,进了门,先与王妃叩头,又与众人问好,才道:</p>
甚至连隐世不出的孟相,也闻名去柳氏饭馆用过膳,还有学子为饭馆编过诗集。<br />
所以,樊楼想要稳稳拿到第一怕是不易。<br />
但就是这样,这场比赛才有看点!<br />
大家眼里都带上了隐隐的兴奋,目光在场上余下的三人之间来回移动,好似要从他们脸上看出任何一点怯懦、害怕和紧张。<br />
这种情绪能够极度的取悦所有旁观者。<br />
但三人的面色都很沉稳。<br />
特别是他们以为最容易露怯的柳金枝,双眸深沉如潭水,面色沉静,体态放松,有着“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强大定力。<br />
本来觉得她赢面最小的人,此时心中不由也多了一丝猜想。<br />
柳氏饭馆最后能不能赢?<br />
赵王爷等一众评委开始用膳。<br />
西湖苑的茯苓饼是第一个。<br />
这类饼要将茯苓粉与糯米粉、白糖等一起混合,分次加水搅拌至无颗粒糊状。<br />
再将锅底烧辣、刷上一层薄薄的清油,以小火加热,舀一勺面糊摊开成圆形薄片。<br />
直到边缘微翘,便可盛起放进盘子里。<br />
味道咸香,色泽金黄酥脆,很是不错。<br />
但可惜,赵王爷接过侍女递上来的茶水漱了漱口,道:“最好的茯苓饼能做到饼薄如纸,本王也曾有幸在江南见过。”<br />
说着,他将西湖苑递上来的茯苓饼夹起来。<br />
大家可以很明显看见,这张饼与“饼薄如纸”这个说法差距颇大。<br />
其余评委都点头,虽然也有不同意的,但人数不多。<br />
在多数胜少数的情况下,西湖苑这道茯苓饼只得了“甲中”。<br />
随后尝的就是樊楼的“酥皮甜饼。”<br />
山西是面食的老家,人人都会些面食手艺。<br />
所以这道酥皮甜饼做的<br />
外酥里脆,撒进去的白糖得到了充分融化,成了热乎乎的糖浆,均匀附着在饼的深处。<br />
吃上一口,可以感受到甜滋滋的味道在口腔弥漫开始,却又不觉得腻。<br />
配上蒸得松软的面饼,确实好吃。<br />
评委们商量一阵,却没有第一时间给出评分,而是又转向柳金枝的薄饼。<br />
薄饼可以单吃,也可以裹上蔬菜、肉食一块吃,就像现代的蔬菜包肉,又或者是北京烤鸭。<br />
这就要求薄饼的面皮要做到包菜不破、薄厚均匀、味有回甘。<br />
赵王爷叫人送上几盘热乎乎的肉食,夹起一些裹进面饼之中,见面饼能够很好包下,就又夹上一些包进去。<br />
直到面饼的容纳范围到了极致,也没有被撑破的现象,赵王爷才点点头,表示不错,配了些蔬菜,吃进了嘴里。<br />
所有的面食都一样,需要趁热吃才算好吃。<br />
但前面评委们品鉴其他酒楼膳食时,花费了较多的时间,所以到了柳金枝时,薄饼已经凉的差不多了。<br />
现在吃进嘴里,虽然味道也不错,但还是比不上热的时候。<br />
因此,赵王爷吃过之后,流露出一丝可惜的神色。<br />
就差了一点点。<br />
其他评委也是遗憾摇头。<br />
看他们的神色,旁观之人心里也有了数。<br />
傅钗华忍不住咬住下唇,皱起眉头,连她最喜欢的涧碧羹都喝不下去了。<br />
樊楼众人则流露出一丝喜色。<br />
唯有柳金枝表情依旧冷静,静静的等待王爷和一众评委宣判最后结果。<br />
“此次大赛,樊楼甲上,西湖苑、柳氏饭馆甲中,理应由樊楼摘下桂冠!”<br />
话音落下,众皆震动。<br />
西湖苑的膳食他们也吃了,若得个甲中也是理所应当。<br />
但是柳氏饭馆的膳食做的不错,只是运气不好,排在了最后品鉴,如若不然,味道定然与樊楼不相上下。<br />
柳金枝倒没什么表情,她自知自己只是运道不好,不是棋差一招,因此并不伤心。<br />
倒是樊楼的那位膳工有些君子风范,还特意走过来诚心实意安慰柳金枝。<br />
不过让他惊奇的是,柳金枝虽然输了比赛,拿了第二,脸上却没有任何不快之色,反而看了一眼阁楼,笑得眯起了眼睛。<br />
他不由也往二楼看了一眼。<br />
却见二楼都是宾客,一边吃喝,一边与同伴讨论这次比赛的最终结果。<br />
其中还有小厮、奴仆、侍女端着盘子来回穿梭,为他们奉上刚做好的膳食。<br />
除此之外,没什么特别的。<br />
他疑惑地收回视线。<br />
柳金枝笑道:“多谢您宽慰。”<br />
继而福身一拜,朝二楼走去了。<br />
傅钗华起身来接她,二人在楼梯上站着说话。<br />
“你的饼送来时还热着,我们这些女眷都吃过了,觉得比樊楼的好吃,但就是运气不好,赵王爷他们吃着的时候是冷的。”<br />
傅钗华撇撇嘴,但又很高兴:“王妃正要去和王爷说说,看能不能改换结果呢。”<br />
柳金枝讶异:“王妃替我说话?”<br />
“是呢,王妃虽然也很倾向樊楼,但谁让你做的东西好吃呢。更何况,王府一连比了多日的赛,来宾们的吃吃喝喝可都是你的饭馆提供的。”<br />
傅钗华笑道。<br />
这就是柳金枝特意来信请她做的事情。<br />
凡事有人在的地方,就要注意衣食住行。<br />
更何况这么多人齐聚王府,若吃喝都要王府包揽,财政上就要大亏一笔。若要客人们自费,王府的面子往哪儿搁?<br />
柳金枝就是看中了这一点,请求傅钗华去帮她牵线。<br />
柳氏饭馆可以帮忙提供比赛期间给客人们的饮食,人多还可以给折扣。<br />
既能省钱,人又是傅钗华帮忙介绍的,王妃也没多想,就答应下来了。<br />
所以柳金枝每次来比赛时,都要抬头看一看二楼宾客情况,见随着赛况越来越激烈,人数只多不少,小饭馆又能因此大赚一笔,不由高兴。<br />
当初她想参加比赛,不也是为了出名然后赚大钱嘛。<br />
但王妃能喜欢上她做的菜,并且还愿意为此去向王爷说情是她没想到的。<br />
“主家,还请你帮我转告王妃,她的好意我心领了,但众目睽睽之下做出来的判定,也不能说改就改,这也让王爷没面子,折损了王妃与王爷之前的感情。”<br />
柳金枝笑眯眯的说。<br />
若能和王妃打好关系,也能给小饭馆带来好处。<br />
不必因为一时的名头叫王妃下不来台。<br />
傅钗华也懂柳金枝的意思,笑道:“行,我去帮你劝和劝和,你且在此处等我。”<br />
说完,又提着裙子上了阁楼。<br />
因为柳金枝身份不够,没有觐见王妃的资格,有什么话只能让傅钗华帮忙传递。<br />
也还好傅钗华脾气好,不怕这些劳累,很是尽心尽力。<br />
柳金枝心中承傅钗华的情,想着将来找个机会报答。<br />
天边浮云西移,小半个时辰后,傅钗华回了来,眉眼间有些喜色,道:<br />
“王妃说她明白你的意思,喜欢你是个识趣儿的人。府里头不请你主办宴席那边罢,但王妃的院儿里还差个能主小席的,想请你来试试。”<br />
府里头办的是大席,请往来宾客们用膳,不拘是谁。<br />
但院里面办的是小席,由王妃宴请,来的都是与王府关系密切的夫人、小姐们。<br />
柳金枝知道这是王妃喜欢她的膳食,给的一份恩典,连忙福身拜谢,笑道:“多谢王妃。”<br />
*<br />
轰动一时的厨艺比赛落下帷幕,王府宴席的最终举办权还是归了樊楼,引得众人纷纷议论。<br />
不过柳金枝也主理了王妃小院儿里的席面,叫人羡慕。<br />
于是这两处一时间风头无俩,汴京城里不少好吃、好喝的富家子弟,都来这两处尝尝味道。<br />
柳金枝准备的高粱坛子,也因此呈火箭速度被装满。<br />
她算了算,大概在完成王妃这一单后,她就能把小饭馆扩大一倍,改造成三层小酒楼!<br />
离梦想又近了一步,柳金枝格外有干劲儿。<br />
与王府管事定好小席开场时间之后,就于十日后到达了王府。<br />
彼时已快冬月,再过一日就是冬至,算是迫近年关,王府上下为了过个好年都很忙碌。<br />
而王妃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拉着好友们聚一聚,再往后,众姐妹就要进宫拜会妃嫔们,到时就没这么自在了。<br />
傅钗华因为有傅家、柴家做靠山,所以也在邀请之列。<br />
众位贵妇坐在暖厅里面,厅中摆放着一只六角兽攀花火炉,炉火烧的正旺,时不时发出些噼里啪啦的声音。<br />
王妃与众姐妹凑在一块儿说笑,因为不在意虚礼,所以小饭桌就摆在暖厅里,正有丫头端着餐盘鱼贯而入。<br />
傅钗华秉持着父亲教导,向来不多说,只听着,偶尔遇到要表态的,便微笑点头,存在感并不高。<br />
这时,前边儿来了个丫头,进了门,先与王妃叩头,又与众人问好,才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