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感慨了一番“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计诚下楼跟着学生小跑了几圈来到教室。<br/><br/> 早操跑完学生都还没喘利索,教室里一片“热火朝天”,铃声还没打,计诚没有布置任务,就站在讲台边看语文书。<br/><br/> “老师,听说你们昨晚被锁在楼下一夜没回啊?”坐在第一排的男孩子好奇问道。<br/><br/> “你们消息还挺灵通,怎么知道的?”计诚头都没抬。<br/><br/> “嘿嘿嘿,我们自有办法,老师你就说是真的吗?”周围有不少同学都支棱起耳朵来。<br/><br/> “假的,半小时就修好了,而且锁的也不是我的宿舍。三人成虎,下课来告诉我这个成语什么意思,出自哪。”计诚放下语文书看了那男孩子一眼。<br/><br/> 那男孩迅速脖子一缩回到座位,拿出厚厚的现代汉语词典开始查。<br/><br/> 一节早自习很快过去,计诚端着饭碗去了食堂,一边给马上起草的国旗下讲话稿子打腹稿。在食堂门口他遇到了赵如鹤。<br/><br/> 赵如鹤端着自己的白瓷便当碗,和计诚墨色的碗除了颜色外一模一样。<br/><br/> “又这么迟?赶上过小菜没啊,我还指望你帮我看看是什么好吃的呢。”计诚开玩笑。<br/><br/> “在等你。”赵如鹤答。<br/><br/> 计诚和赵如鹤并肩走进食堂,计诚开始思索是不是昨晚自己太唐突了,导致赵如鹤从昨晚到现在的状态都很奇怪……就像是在用各种回答告诉计诚“他很认真”一样。<br/><br/> 计诚在心里叹了口气,有些后悔自己昨晚说了那句话,又不知道怎么找补,只能说运气着实不好。他甚至觉得这场景简直可以写一出喜剧:大学生计某送男友赵某回宿舍,宿舍门禁关门,两人正打算出去开房一起住,热情的看门老大爷翻出了梯子,护送赵某翻了进去。<br/><br/> 想到这他没忍住把自己逗笑了,被赵如鹤一句话唤回神:“在想什么?”<br/><br/> “在想瓷碗果然比较好洗。”计诚说瞎话随口就来,两人一起吃完饭,赵如鹤去听九年级一位老教师的课,计诚则去办公室改作文。<br/><br/> 改学生作文这件事,可以放进语文老师最不想做的事排行榜前几。阅读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但是阅读学生结构混乱、错字满篇的作文并不能给人带来笑容。<br/><br/> 有时候他真的想问问学生,到底是怎样天才的脑瓜才能让他写出这种东西来。明明是训练写景写校园一角,写着写着就写到了校园趣事,花了几百字来介绍宿舍同学外号的来源。更有甚者写我最喜欢的季节,标题写“我最喜欢夏天”,第一段夏天写完实在是编不出来,笔锋一转把春夏秋冬写了个遍。<br/><br/> 看到这篇作文的计诚叹了口气,脑子里全是前几天网上很火的表情包——“我是这么教的吗?”<br/><br/> 计诚曾经对学生说:“我鼓励你们进行写作,去发散自己的灵感,描绘自己的心情。但是真正写在考场上的作文,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够把它当做一道试题。”<br/><br/> 说来有点可悲,但是却又是这样的大环境下无法阻止的可悲——还是要拿分的,只有分数才能相对公平的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br/><br/> 语文课本质不是为了培养文学家,最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说简单点就是让学生好好说话。为什么让学生判断病句、判断成语能不能用、判断对方话中什么意思,都是出于这个理念。而后在此基础上考验学生更拔高的能力。<br/><br/> 接下来的日子便没什么大事,赵如鹤和计诚在校历一天天翻过中迎接月考,改卷登分发卷子讲卷子,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找学生谈话。赵如鹤参加了数学组组织的水平测验,以满分的成绩和另一位老师并列第一。计诚则做完了他的国旗下讲话,讲话后高中部有女生给他塞纸条,打开是一个联系方式,计诚委婉地将纸条当面还给了那个女孩子。<br/><br/> 忙忙碌碌之中时间很快过去,又是一个周末,计诚和赵如鹤端着便当碗坐在学校小花园吃<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饭——今天食堂有家长来访,太挤了。计诚又忙,便当盒都是赵如鹤打好给他带来的。<br/><br/> 已是仲春时节,学校的花开了大半。日本晚樱开得正盛,入目一片灿烂的、团簇的粉,中间夹杂新生的嫩叶。<br/><br/> “你吃这个肉吗?”刚打开便当盒,计诚擦拭着筷子看了眼今天的菜色。<br/><br/> 一起吃了这么久的饭,赵如鹤早知道计诚有些挑食,只是没想到连鸭肉都挑。他把自己的便当碗往那边推了推,计诚坦然地把鸭肉全部挑出来夹进了赵如鹤的碗里,一边挑一边在心里感慨赵如鹤贤惠。<br/><br/> 饭吃到一半,计诚问:“对了,刘主任跟你说周一怎么出发来着?”<br/><br/> 周一他们便要去C校参加优课大赛,C校离他们说远不远,但要说近也不是很近。赵如鹤停下将酱菜拌在饭里的菜:“说是C校会派专车早上来我们学校门口来接。”<br/><br/> “那就好。”计诚答。<br/><br/> 两人坐在树荫下吃完了饭,合上便当盒闲聊,黑白两个饭盒一上一下堆叠在桌上。赵如鹤问起计诚的课的准备情况,计诚说感觉一般,就是去试试看。赵如鹤拿不准他是谦虚还是真的心里没底——计诚把这堂课拿去在班上试讲的时候他正好有事,没有机会去听。<br/><br/> “今天下午你什么时候回去?回去之前我再听一遍吗?”赵如鹤提议。计诚是本地人,几乎每周都会回家陪父亲小住。<br/><br/> 计诚正趴在桌上犯懒,半眯着眼看着赵如鹤,阳光从树缝里漏下来,洒在赵如鹤脸上,闻言他想了想:“要不这周我不回去了。反正我爸几个月前就让我少回去几次,说他懒得给我做饭。”<br/><br/> 赵如鹤:“……”<br/><br/> 计诚带着点笑,伸出手靠近赵如鹤的脸,赵如鹤看着他的手慢慢靠近,什么动作都没有,任由他这样做。<br/><br/> 计诚替他拂去了肩上的晚樱花瓣。<br/><br/> 沉默片刻后赵如鹤看着计诚:“那你没事的话,来我宿舍讲吧,怎么样?”<br/><br/> 计诚捏着那片花瓣,饱含水分但柔嫩的花瓣经不起捻,很快在指腹的温度中软下去。春光正好,天高云白,红叶碧桃生长得烂漫自由,今春那场倒春寒摧折了早开的花朵,但该开的花终究还是在对的时节葳蕤起来。计诚将花瓣吹去,笑道:“我没有拒绝的理由吧,赵老师。”<br/><br/> 第十一章<br/><br/> 如果不是长期放假,老师的生物钟很难转过来。赵如鹤和计诚约好了今天下午见,计诚早上七点多醒了,一直在床上躺到九点,把《月亮与六便士》又看了一遍。<br/><br/> 有些书常看常新,有些人也是。计诚点开赵如鹤的微信对话框:“起了没赵老师?”<br/><br/> 赵如鹤给他回了张学校小花园的玉兰花。粉白深深浅浅的花瓣像缀在蓝天上的水粉笔触,计诚欣赏了一下图片,拇指在屏幕上快速点了几下。<br/><br/> 屏幕上绿色对话框跳出:“拍得真好,构图不错。”<br/><br/> 过了一会赵如鹤又把这张图发给了他,上面用微信自带的图片编辑记号笔画了几条辅助线。<br/><br/> 赵如鹤:“黄金分割。”<br/><br/> 计诚丢了手机莫名其妙在床上笑起来。<br/><br/> 中午计诚收拾了一下东西,背着电脑包来到赵如鹤楼下给他发消息,赵如鹤下楼给他开门。两人沿着宿舍楼梯往上走,计诚上次来时还是开学帮赵如鹤搬东西,现在再来颇有点一月如一年的感觉。<br/><br/> 周末的学校安静<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