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祈华大会第一日,我曾见你带过发冠,如今为何不带了?”<br/><br/> “啊?”荣焉茫然,认真回想了一下,坦然道,“你说那个……骷髅们觉得我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应该穿的华贵精致,才能镇的住场子。我还没到能加冠的年纪就死了,身体不再成长,没办法行加冠之礼,所以除非场合需要,我都不会带冠的。”<br/><br/> 沈昼眠这才想起,除了缠着荣焉以外,年幼时的自己从未关注过荣焉的生辰。<br/><br/> 他的心无端愧疚自责起来,连忙补救道,“师兄的生辰是在几月份?”<br/><br/> “那种没什么用的事情我怎么记得清楚?”荣焉理所当然道,“你问别人的,我倒还能勉强答上来。”<br/><br/> 娘亲的生辰是正月十八,顾维的生辰是五月初六,无刀先生的生辰是三月二十……还有那二十一个孩子,他都记得清清楚楚。<br/><br/> 沈昼眠长叹一声,吐出胸中郁气,耐心地问,“一点儿也不记得了?”<br/><br/> “唔……”荣焉有些苦恼地皱起眉头,思忖了很久,才犹豫开口,“我记得,我被送走时候,还差一个月就是我的加冠之礼,无刀先生很开心,早早准备了一堆东西,后来都没有用上,还怪可惜的。”<br/><br/> 他记住的不是自己的生辰,而是无刀的欢欣与喜悦。<br/><br/> 被送走的日子……六十年前,八月十五的中秋节。<br/><br/> 所以荣焉的生辰,应该就是九月十五。<br/><br/> 沈昼眠清楚的记得,那天晚上,荣焉做了莲蓉蛋黄馅儿的月饼,却一口都没吃,他含着温和的笑意站在一轮霜雪般的圆月下,可沈昼眠却莫名觉得,他在恐惧,在哭泣。<br/><br/> ——其实,我是有些害怕的。又要去一个从没去过的地方,身边再没有熟悉的人……不过,我应该可以好好活下去的……<br/><br/> ——毕竟我还有点厉害,饿了会做饭,伤了会自己采药……所以不用担心,我会在邪道平平安安的……<br/><br/> ——小十一郎……<br/><br/> 荣焉最终还是没能如他所想的那般平安长大,他死在了十九岁的秋季,离他的加冠之礼,仅差一月。<br/><br/> 他一个人,死在了终年飞雪的雾隐山,六十年来,无人问津。<br/><br/> 沈昼眠握紧双拳,忽然恨起自己的无能。<br/><br/> “少侠?在吗?饭菜做好了,可要送来?”<br/><br/> 敲门声突然响起,岸芷会馆的杂役在门口轻声问询。<br/><br/> 沈昼眠极快地收敛了情绪,伪装成平日冷静的模样,扬声道,“送进来吧。”<br/><br/> 上菜的杂役鱼贯而入,放下菜肴后又守序退离。<br/><br/> 荣焉兴致勃勃的拿起筷子,吃了两三口后突然想起什么,拨弄着碗里的饭菜,装作不经意道,“既然说想要待在我身边,那就好好待着,如果你敢离开,我就……”<br/><br/> 他的话说不下去了。<br/><br/> 他不喜杀人,也不能杀无辜之人,如果沈昼眠离开,他能怎么样呢?<br/><br/> 顶多也就是,坦然放他离去罢了。<br/><br/> 沈昼眠却突然有了眼力见儿,识相地接过话头,郑重道,“若我敢离开,便叫我一生求而不得,痛失所爱。”<br/><br/> 荣焉瞪圆了双眼,活像一只倍受惊吓的猫。<br/><br/> 这样的毒誓未免有些强人算难,可他的心情却卑劣的好了起来,情不自禁地多吃了两碗米饭。<br/><br/> “我们接下来要去哪里?”<br/><br/> “扬州。”<br/><br/> “扬州?”<br/><br/> “去讨债。”荣焉收拾好包袱,片刻后又补充道,“顺便给我母亲扫墓。”<br/><br/> 作者有话要说:<br/><br/> 第一卷的开胃小菜结束了。<br/><br/> 喜欢的话,求收藏求评论求安利求营养液。<br/><br/> 第13章扬州卷一<br/><br/> 六十九年前,扬州城,秦淮河岸。<br/><br/>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br/><br/> 扬州,自古就是九州内最繁华的地段,无论是令文<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人墨客为之倾倒的风景,还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的秦淮歌妓,都足以令人心驰神往。<br/><br/> “客官,这是您刚刚点的龙井茶……”<br/><br/> 小孩子的声音细小微弱,正在谈笑风生的官员低下头,看见一个七八岁的男童,正踮着脚想要把手中拎着的紫砂壶放到桌子上去。<br/><br/> 这孩子穿着一袭整洁青衫,虽然瘦弱,但是却玉雪可爱,猫儿眼包子脸,茶色的双瞳似雨水初洗,唇角左下方还有个芝麻大小的痣,看起来十分讨人欢喜。<br/><br/> 官员好心地替他把茶壶拎到了桌面,忍不住逗弄道,“你是哪家的小朋友?怎么这么小就出来干活儿啦?”<br/><br/> 小荣焉抬起头,奶声奶气,一本正经地回答:“阿娘还在别处忙碌,所以林妈妈叫我来给各位先生送茶,还请各位先生前辈恕罪。”<br/><br/> 官员的同僚们早就被他吸引了视线,纷纷停止交流,加入了逗孩子的队伍。<br/><br/> “你阿娘在哪里呀?”<br/><br/> 小荣焉一板一眼道,“在南边倒数第三个厢房。”<br/><br/> “南边倒数第三个厢房?你阿娘可是那位有名的瘦马,云雨非?”<br/><br/> “不是的。”小荣焉摇摇头,诚实道,“我阿娘只是个倒酒的仕女而已。”<br/><br/> 一个倒酒的仕女,居然能生出这般乖巧可爱的孩子,着实叫人心生好奇。<br/><br/> “那你今年多大了?”<br/><br/> “十岁了。”<br/><br/> 十岁的孩子居然这般矮小瘦弱?官员们面面相觑,生出几分怜悯之心。<br/><br/> 官员叹了口气,将小荣焉抱到怀里,耐心询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吃过饭了吗?”<br/><br/> “我叫荣焉。吃过了。”小荣焉自会走以来就很少被人抱着了,别扭地动了动身子,他仰起头,“客官可不可以把我放下来,我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br/><br/> “阿钱。”文人回过头,唤来了随侍的小厮,“去把林妈妈叫过来,唤朱楼是风月场所,不是什么恶意压榨人的地方,怎么用这么小的孩子来做事?”<br/><br/> 小厮领了命令,匆匆离开,再回来时,带的却不是林妈妈,而是一个穿着低级仕女服的妇人。<br/><br/> 这妇人与荣焉有七分相似,面容姣好,身量窈窕,体格消瘦,神情有些憔悴,鬓角也已花白,她款款上前行礼,隐约可见少时风情,声音轻柔婉转道,“赵大人。”<br/><br/> “阿娘……”<br/><br/> 小荣焉似是被这阵仗吓到了,泪眼汪汪地看着妇人,坚持着没有哭出声音。<br/><br/> 扬州知府赵文祝家中已有妻儿,平日若非应酬,绝不会踏入这种风月场所,见小荣焉神情不对,连忙熟练地拍了拍他的后背,对着妇人道,“本官记得你,阮晴歌,你七弦琴弹的不错,怎得落入这般境地?”<br/><br/> 阮晴歌复行一礼,道,“世事易变,容颜易老。劳大人费心了。还请大人将我孩儿归还。”<br/><br/> “这孩子可曾识文断字?”<br/><br/> “奴一直有教。”<br/><br/> 赵文祝叹了口气,放下了荣焉,道,“我膝下有双子,赵州赵棠,比荣焉年长一岁,正是随教书先生学习的年纪,我观荣焉天资聪慧,不若送到我的府邸,做个书童,也好过在此处做杂工。”<br/><br/> 阮晴歌在心里长舒一口气,双膝跪地,叩首称谢。<br/><br/> 小荣焉牵着他阿娘的手,离开了厢房,走出很远,才小声道,“阿娘,我是不是给你添麻烦了?”<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