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李光弼拿下范阳以后,第一时间向李瑄告捷。<br />
    在李光弼征范阳前,他已被李瑄任命为范阳都督。<br />
    感性上,李瑄想让李光弼兼任范阳太守,但理性使李瑄没有这么做。<br />
    一旦有开端,就会有止不住的趋势。<br />
    当今范阳叛乱虽平,但局势依旧糜烂。<br />
    范阳虽然面积广大,实际上人口并不多,在叛乱前有六万七千余户,三十八万余人。<br />
    胡汉杂居,民风彪悍的地方,安禄山依旧有影响力。这家伙生前不吝啬对部下的赏赐,笼络人心。<br />
    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有能力的太守,尤为重要。<br />
    安禄山叛乱后,“范阳”这个词也会变得极为敏感。<br />
    深思熟虑上,李瑄任天下大元帅行军司马李泌为范阳太守,授银青光禄大夫,封邺郡公。<br />
    希望李泌能整饬边疆局势。<br />
    也是为李泌拜相做准备。<br />
    范阳都督李光弼被李瑄授上柱国,封燕国公。<br />
    而以范阳都督为首的范阳军,授兵五万,其中骑三万。卫范阳、密云、上谷等河北郡县军事。<br />
    不足的战马,李瑄会分配给范阳军。<br />
    李瑄相信李光弼会和李泌配合好。<br />
    同时,李瑄提拔仆固怀恩成为范阳副都督。<br />
    他知道仆固怀恩想法很多,但李光弼能压制他。<br />
    李瑄也自信能控制这员虎将。<br />
    在向李光弼传递文书的时候,还密令他整训军中,随时准备出征草原。<br />
    契丹、奚、靺鞨、室韦、同罗等部在安禄山叛乱的时候出大力,残害中原,让李瑄很不痛快。<br />
    李瑄又在北平郡卢龙城,建立平卢都督府。<br />
    以王思礼为平卢都督,刘正臣为副都督。<br />
    平卢军掌兵三万,其中骑兵一万两千。<br />
    李瑄派遣幕僚柳绩为渔阳太守、王滔为北平太守,颜允臧为密云太守。<br />
    配合李泌治理北地四郡。<br />
    实际上,在平卢东北还有一郡,为柳城郡(今辽宁),是安禄山、史思明、李光弼的家乡,在改州为郡前名“营州”。<br />
    虽隶属于河北道,但柳城郡只有柳城这一个县,而且人口也就几百户,共三千余人。<br />
    在安禄山当政的时候,柳城被安排给契丹、奚。<br />
    那块地盘,李瑄迟早要拿回来。<br />
    类似的还有紧邻着范阳西北的妫川郡(今河北北部和内蒙古东部),也被安禄山安排给同罗和铁勒诸胡部落。<br />
    这两个郡地广人稀,朝廷在公文上都往往忽视。<br />
    当前,李瑄最主要还是经营范阳、渔阳、密云、北平四郡,作为出兵东北的最前线。<br />
    四郡以南,为汉人居住地。<br />
    河北道,是天下第一大道,自古以来,就有“天下资重”之称。<br />
    在安禄山叛乱之前,整个河北的人口高达一千万人,特别是魏郡,共十五万户,一百一十万人。<br />
    正因为如此,史思明才屡屡在河北招募到平民百姓为兵,屡败屡战。<br />
    百姓被豪强欺压,活不下去,为一口饭吃,不会在乎是叛军和朝廷。<br />
    此时,河北诸郡虽大部分无大伤,但常山郡、上谷郡、邺郡、赵郡等经过多次战斗,叛军劫掠多次,以至于尸横遍野,和河南道的荥阳、陈留、南阳、颍川等地差不多。<br />
    所以灾害的救治,主要在河南、河北展开。<br />
    这也是李瑄召河南、河北太守到洛阳的原因。<br />
    九月中旬。<br />
    三天前,李瑄刚收到李光弼收复范阳的消息。<br />
    李瑄在七天前回到洛阳城。<br />
    近三十年的岁月中,李瑄来过洛阳城的次数满打满算只有两次。<br />
    而且还是他名气一般的时候,平定海贼吴令光时来回路过。<br />
    但李瑄却在这座最古老的都城中,得到万民的拥戴。<br />
    那一日万人空巷,洛阳城中所有老弱妇孺,都出城迎接平定安禄山的李瑄回来。<br />
    安禄山在洛阳的时候,起初还装得人模狗样,一副为人君的气派,约束士卒不残害洛阳百姓。<br />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安禄山麾下的骄兵悍将见抢不了洛阳,就去抢洛阳周边乡里。<br />
    甚至能一口气跑到颍川、荥阳这些地方。<br />
    无数百姓亲人被劫掠、杀死。<br />
    其中,一个叫孙孝哲的叛将更是率兽食人,他劫掠以后,烧毁房屋,将良民杀死,以“逆贼首级”向安禄山讨要赏赐。<br />
    那些村落的妇女,皆以反贼家人的名义,充为军妓。<br />
    以至于洛阳周边的百姓纷纷跑入崤山、邙山。<br />
    当安禄山逃离洛阳的时候,便不再装模作样,士卒在城中到处劫掠。<br />
    幸亏他们逃得急,只劫富人、权贵的金银珠宝,平民百姓的铜钱他们看不上。<br />
    安禄山的死,叛乱平定,使洛阳百姓由衷感激秦王,是以全城欢迎。<br />
    那些权贵士族虽来迎接李瑄,但皆哭笑不得。<br />
    他们想着自己的家产刚被劫走不久,还能否找回来。<br />
    李瑄可顾及不到过气贵族们和富商们的感受,他只是感觉责任重大。<br />
    如何才能完成变革,令百姓吃饱穿暖,才是李瑄要考虑的。<br />
    洛阳,紫薇城,中书省。<br />
    李瑄与李泌在堂中交谈论政。<br />
    他已经告诉李泌前往范阳任太守的事宜。<br />
    李泌没有拒绝。<br />
    既已平定叛乱,李瑄一心强国富民,他愿助一臂之力,稳固北地四郡局势。<br />
    等河南、河北诸郡太守到洛阳经过一番商议后,李泌就会出发。<br />
    这段时间,李瑄令锦衣卫指挥使廖峥嵘加紧构建河北地区的锦衣卫体系。<br />
    锦衣卫可以仅次于边关军情,动用驿站,将消息传递到李瑄手中。<br />
    “河西走廊已传来消息,回纥以为安禄山被杀,果然不敢继续南下河西走廊和西进西域。默延啜只是召诸部在郁督军山举行盟会,并派使入唐。”<br />
    召李泌入洛阳中书堂后,李瑄将刚得到的军令分享给李泌。<br />
    默延啜还和历史上一样,非常谨慎。<br />
    不久前,李瑄本想让敦煌都督郭虚己、武威都督李朱师一起,对付随时南下的回纥。<br />
    李泌略施小计,就吓唬住默延啜,使其投鼠忌器,不敢南下。<br />
    如果挑衅大唐,恰值安禄山覆灭,李瑄一定会进攻回纥。<br />
    即便占领河西走廊也无法守住。<br />
    主要是默延啜被“天将军”的气势吓住,打心底认为安禄山难以挡住李瑄的十几万铁骑。<br />
    “回纥派使为试探,可惜我大唐已经剿灭安禄山,回纥错过取河西走廊的最佳时机。不过他们也是幸运的,如果真占领河西走廊,将承受秦王雷霆之怒。”<br />
    李泌向李瑄说道。<br />
    “多事之秋,少几战也是好事。格定天下的时候,大唐需要处理内部事宜,休养生息。”<br />
    李瑄向李泌回答道。<br />
    安禄山之乱,使大唐的矛盾直接浮于表面。<br />
    李瑄不希望大刀阔斧改革的时候,再进行一次调兵遣将的大战。<br />
    即便是一些征伐,仅靠边军都督足矣。<br />
    “秦王有此心意,大唐中兴指日可待。”<br />
    李泌虽是道家,但推崇“强干”、“务实”。<br />
    他不单单精研易象,也博涉经史,善作文章,尤工于诗。<br />
    因此,李泌在谋略和随机应变上十分强。<br />
    如李泌这样的臣子,一定要遇到伯乐。<br />
    如果建言献策不听,君主又听信谗言,李泌会很被动。<br />
    也正是因为道家无为,使李泌不善于辩解,更不善于为自己辩解。也不会工于心计,用阴谋算计别人。<br />
    这使得历史上的贪官、权臣,动不动都能踩李泌一脚。<br />
    “最近有人劝说我处死投降安禄山的太守、县令,以及在东都洛阳为官的达奚珣等官吏,先生如何看?”<br />
    李瑄向李泌问道。<br />
    李隆基执政生涯中五次到达洛阳,累计长达十年时间,那时朝廷的中枢会从长安迁至洛阳,包括科举、典礼全部在洛阳进行,是名副其实的东都。<br />
    只是开元后期以后,广运潭的出现,缓解了长安粮食压力,而且李隆基“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连早朝都不上,根本没有心思再长途跋涉。<br />
    洛阳不仅有众多李隆基遗落、忘掉的妃子、宫女,还有众多官吏。<br />
    这些官吏中除了比较刚烈洛阳留守李憕、中丞卢奕、采访使判官蒋清已经被安禄山砍头。<br />
    剩下的河南尹达奚珣等洛阳官吏,还有一些退休在洛阳养老,但凡有点威望,都被安禄山拉出当伪官。<br />
    抗旨不尊,就一刀砍死。<br />
    许多人裹挟之中,不得不成为伪官。<br />
    “如张介然、崔无诐那样名垂青史的官吏自然要追封。但国家不可能都是这样宁死不屈的高尚者。如果没有犯下罪恶,罢官即可。”<br />
    不管是什么时候,李泌从来不会提倡杀戮。<br />
    这种问题问李泌,李瑄大概已经猜出李泌要说什么。<br />
    “本王也这么认为。如果不是彻底依附安禄山,我不会杀他们,但也不会再用他们。”<br />
    李瑄点了点头。<br />
    他和达奚珣是政敌,他当宰相的时候老小子一直和他作为。<br />
    但李瑄没有趁机报复。<br />
    把这些东都官吏清退,李瑄会裁剪一些不必要的官员。<br />
    主要是洛阳令、河南尹这几个衙门全备。<br />
    “秦王英明!”李泌难得恭惟李瑄一声。<br />
    “此次平定安禄山叛乱,意义重大,更主要是去掉节度使,防止藩镇割据的局面发生。为防止将领权势过大,我会逐步收回将领都召兵权,军饷由朝廷发放,粮食周围诸郡县供应。都督不能长守,任期满调离更换。”<br />
    “然天高皇帝远,再周密的计划,也会出现疏漏。我准备创立报纸,每一期报纸,都会优先发放诸军,由军中典军,向士卒宣读报纸上的内容。”<br />
    李瑄提出他的忧虑,又从桌上展开一份“报纸”。<br />
    此报纸宽一尺八寸,高一尺两寸。<br />
    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大小字体,甚至还有红色的字体。<br />
    最上方是李瑄用“天骨鹤体”写的“大唐月报”四个大字。<br />
    其他字体,都楷书,有隶书,而且明显不是一个人写的。<br />
    在李瑄的示意下,李泌拿起报纸观看。<br />
    报纸概念最早出现在汉朝,具体形式为《邸报》。《邸报》是汉朝官府用以抄发皇帝谕旨和臣僚奏议等文件及有关政治情况的刊物。<br />
    到了大唐,报纸的形式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进奏院状》,这是最早的“报纸”。<br />
    开元年间,长安皇宫每日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这些简报被称为“开元杂报”。<br />
    但这些报纸规模小,且都是官吏阶级,不能到达军中,更不能到达民间。<br />
    即便到了,普通文人也没有兴趣读。<br />
    而李瑄这几日让秘书监规划的报纸不同,李泌一眼就沉浸进入。<br />
    首先就是“头版头条”,九月一日,安禄山叛乱结束。<br />
    包括安禄山是怎么被李猪儿杀死,都记录地清清楚楚。<br />
    大唐士卒从进兵洛阳以来,描述大唐士卒英勇,惟妙惟肖。<br />
    还有排兵布阵,精密的布置。<br />
    其中在安禄山叛乱结束后,还有一个篇幅描述李瑄以秦王之尊,阵斩叛将李归仁、田乾真、王武俊、安太清等人,在战场上左冲右突,万夫莫当。<br />
    几日几时,李瑄发表的演讲,都以文言文的方式记录。包括李瑄祭祀战死士卒的时间、地点、位置、祭品等都有描述。<br />
    到九月八,秦王从荥阳归洛阳,百姓夹道迎接,又赠军粮于百姓,使万民感激涕零,高呼“万岁”。<br />
    ……<br />
    头版头条占据大报纸四分之一篇幅。<br />
    接下来字体较小,描述了三位将领的英勇画面,并对他们的履历、籍贯有介绍。<br />
    最先是守卫陈留,城破而死的张介然,歌颂其大义凌然,完成“文死谏,武死战”的英雄事迹。<br />
    然后是李嗣业,记录他在荥阳的时候,看到骑兵陷入劣势,与百名陌刀手,脱下沉重的鱼鳞甲,跨马前去支援,连斩敌将,神通大将,名不虚传。<br />
    最后是马璘活捉孙孝哲的故事,先是描述孙孝哲的邪恶,又描述马璘生擒孙孝哲的壮举。<br />
    不单单是将领,还有“小兵的故事”,一共三则,是从军中统计而来。<br />
    一个小兵在平定叛军中斩杀二十七名敌人,李瑄在九月十二日,亲自召见封为郎将,授六品勋官,勇士勋章。文章的开头描述小兵自幼家贫,苦练武艺,保家卫国,毅然从边。然后才开始步入正题。<br />
    一个是李瑄天策卫,游侠出身,远涉西域,成为李瑄的亲卫,在此战同样杀敌二十多人,勇武过人。<br />
    还有一名比较特殊,他没有杀几个敌人,但因为拯救战友,痛失一臂。李瑄亲自去军医所看望他,授予勇士勋章,奖励家乡良田百亩,绢百匹,并任命他为家乡的锦衣卫千总,鼓励这种精神,宣扬战友如兄弟。为国奋战,国家不会亏待。<br />
    除此之外,连平民百姓的事例都被搜罗。如一名荥阳百姓为大军箪食壶浆,是为国大义。<br />
    一名颍川父亲哭着将儿子送到战场上,感人肺腑。<br />
    除了这些真实的故事。<br />
    报纸上还有对官吏的任命,比如李瑄刚任命的太守,封李光弼的爵位,都在其上。<br />
    还有一篇《常平新法纪要》,似乎是某个文人写给朝廷的,建议常平新法的改革,如何才能做到尽善尽美。<br />
    背面专门有“诗词”展览位。<br />
    李瑄还搞了一首诗上去。<br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br />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br />
    他得知裴灵溪、姜月瑶等女已经回到长安。<br />
    他们已经一年未见,在回洛阳城后,李瑄第一时间向长安写信。<br />
    其他的诗文,有几首歌颂李瑄的,也有最近洛阳诗人的新篇,不怕侵权。<br />
    报纸背面,还有“开元宰相”的专栏,讲述从姚崇开始的宰相,分析盛世是如何而成,又如何衰落的。<br />
    这是连载的专栏,需要数十版报纸才能写完。作者是李瑄的麾下孙逖和史学家韦述,实际上李瑄也要修改。<br />
    李瑄知道这些人会写盛世兴起,不一定敢写大唐衰落。<br />
    另外,也有“军魂”的专栏,纯粹李瑄亲自执笔。<br />
    他准备用循序渐进的思想,给军队植入种子,引经据典,强调荣誉和使命,宣扬铁血与职责。<br />
    李瑄不知道有没有用,但他的信仰者非常多,一支军队的改变,是思想上的改变。<br />
    特别是“暴兵”的苗头已经出现。<br />
    李瑄能军令如山,是因为他赏罚分明,对士卒的赏赐历史之最。<br />
    许多士卒已经产生“功利心”。<br />
    这种李瑄还不能强行压制,只能通过报纸,将他的“军魂”宣扬至军中。<br />
    报纸也描述安禄山叛乱以来的祸害,几月几日,李瑄派遣的“记者”到某地拜访,记者与百姓的对话,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br />
    报纸背面,还描述一些文化习俗。<br />
    背面的边角,有几道奇怪的“数学题”,但没有答案。<br />
    让一些有兴趣的文人,自己去猜解吧,潜移默化使一些人关注数学。<br />
    当然,也少不了一些天文地理的知识,虽然都是最基本的,但会让有兴趣的人忍不住去探索。<br />
    背面报纸的右上角,有一个小红框,写着“逸闻趣事”。<br />
    李瑄为丑化杨国忠,把长安的一种不知真假的事情写上去。<br />
    故事名为:梦中有孕。<br />
    国忠出使于江浙,其妻思念至深,荏苒成疾,忽昼梦与国忠交因而有孕,后生男名朏。洎至国忠使归,其妻具述梦中之事。国忠曰:“此盖夫妻相念,情感所致。”<br />
    实际上杨国忠根本没有去过江浙,李瑄明知道是假的。<br />
    但“逸闻”本就是真真假假,逗人一笑。<br />
    报纸的后半段,则是神魔小说《西游记》的第一回。<br />
    李瑄当然记不得名著西游记的内容,他用适合大唐的文笔,稍一改进,重新发布。也有寓意。<br />
    历史上吴承恩受制于眼界,有一些逻辑不符的地方,李瑄有所改进,场面描述更宏伟。<br />
    李瑄计划用十年的时候,完成《西游记》的连载。<br />
    虽然李瑄执掌大权,但太上老君毕竟是李唐名义上的先祖。<br />
    李唐皇帝们经常去鹿邑的太清宫祭祀太上老君,所以大概还是按照讲给李玉莹的模式。<br />
    “小说”,对文人雅士来说,是“俗”。<br />
    李瑄的身份,应该写诗,应该填词谱乐。<br />
    但恰恰“俗”却比“雅”更有受众,哪怕后世人人识字,也更喜欢通俗易懂的大众化。<br />
    雅俗共赏,不一定要比个高下。<br />
    李泌几乎一字一句地将两面报纸看完。<br />
    李瑄也不着急,拿着一本公文观看。<br />
    “此错落故事,奇才也。不单为军旅所设。”<br />
    李泌知自己让李瑄久等,他向李瑄一礼后,感慨道。<br />
    虽然有不少军旅内容,但从民生到诗文,再到杂谈,还有最后面的《西游记》小说,也有趣的紧。<br />
    李泌信奉道家,本能克制欲望,但他看过《西游记》后,竟然有一种期待感。<br />
    报纸上,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作者,以及作者的身份。<br />
    如李瑄的诗、文章、小说,署名:秦王、尚书令、天策上将李瑄。<br />
    “大唐需要短时间内让百姓知道天下事。我希望有朝一日,每月的月报,用一个月时间,就能传递到大部分郡县。”<br />
    李瑄缓缓说道。<br />
    新报纸的本意,是向军中宣扬他的思想。<br />
    但李瑄后来觉得这样太刻意了,所以就准备发行全面的报纸。<br />
    每个月,他都会从军中搜罗故事,特别是小兵的励志故事。<br />
    甚至如卫伯玉、马璘、郝廷玉等从小兵升迁到“都督”的故事,也可以拿出来宣扬。<br />
    再加上李瑄的军魂,期盼完成思想建设。<br />
    李瑄也希望通过发行大唐月报,来发掘一批特殊人才。<br />
    “有不小的难度。”<br />
    报纸想传到郡县,最大的困难是运输。<br />
    “活字印刷术的普及,经过现在的手工艺技术,可以快速完成拓印。朝廷会增加“信使”和驿站,向郡县售卖报纸,并不会增加财政负担。”<br />
    李瑄向李泌说道。<br />
    他已经去实施,让工匠开始制作小号的活字,并按照报纸的大小准备模具。<br />
    大唐日报想要快速传递到天下,总部一定不能设立在长安。<br />
    洛阳漕运、陆运四通八达,更容易收集信息,在报纸印刷出后,也能更快运送出去。<br />
    “有《西游记》故事,买报纸的人一定不少。”<br />
    李泌笑道。<br />
    报纸兼顾方方面面,诗人、官吏、文人、百姓、将士等,面面俱到。李泌相信会供不应求。<br />
    “先生有什么大作,可以提前留下,下一期为你登报。”<br />
    大唐一个月发生的事情太多了,想上月报可不容易。<br />
    七天一报,目前没有能力搞出来。<br />
    所以除了李瑄外,都会经过层层审核。<br />
    连头版头条,也要看谁写得更好。<br />
    除非经过李瑄批准,连载类似于“开元宰相”的专栏。<br />
    “谢秦王……”<br />
    李泌应道,看到报纸后,他确实想写一篇对道德经的新理解,让道友们知晓。<br />
    (本章完)</p>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正义利剑

佚名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官场:平步青云

佚名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