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的一批人,绝对不会与左派和平共处。你们不交出武器,是正确的选择。而现在盟友有难,我们自然也不能坐视不理。”<br/><br/> 孟陆蹙眉,觉得许宁要是真的心软,派了江北营的士兵去争夺上海,那么金陵的安全才成了问题。就剩下这么点兵守在江北,他许宁怎么保护自己?<br/><br/> 就在孟陆准备不管不顾直谏时,却听见许宁接着道:“我会派一个师去苏州,如果上海有变动,立刻予以支援。”<br/><br/> 听他这么说,蓝志和与孟陆的神情都是一松。<br/><br/> 蓝志和是庆幸许宁不愿意放着他们不管,派军队驻扎苏州,对上海的右派力量来说就等于芒刺在喉,想必他们也不敢擅动。而孟陆则是放下心来,还好许宁没有直接派兵打去上海,将军队驻扎在苏州的话,本身也能加强他们在江南一带的防御。<br/><br/> 想到这里,孟陆不由多看了许宁一眼。数个月之前,许宁还是一个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文盲”,现在却可以如臂指使地调动这些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br/><br/> 究竟是许宁成长得太快,还是现实逼得他不得不如此蜕变。<br/><br/> “我立刻派人将消息用电报发去上海。蓝先生如果不急着回去,可以在金陵略休息几日。”许宁说。显然他也是看出了蓝志和脸色疲惫,大概是多日劳心劳力,身体已经不堪重负。<br/><br/> 蓝志和也不推却,点了点头,同时看向许宁时目光中又多了一丝善意的好奇。<br/><br/> 这个有着满清爱新觉罗氏血统的盟友,似乎和传闻中的哪一种都不太一样。<br/><br/> 许宁注意到他的目光,微微一笑。蓝志和立马红了脸,想,但是果然和传闻中说的那么好看。<br/><br/> 他正想着,突然感觉背后凉飕飕的,抬头一看,许宁身边那个军官正沉着眼睛看着自己。<br/><br/> “蓝先生,要先去客房休息一下吗?”孟陆微笑着说。<br/><br/> 蓝志和愣愣地点了点头。<br/><br/> 十分钟后,他被带到段宅里离许宁卧室最远的一间客房。而在之后两天内,也总是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见到许宁。<br/><br/> 孟陆:将军不在,得替他看好后院。<br/><br/> ……<br/><br/> 局势果然不出所料,在许宁派出江北营出兵驻扎苏州之后,留在上海的北伐军第一军第一师果然不敢再任意妄为。与此同时,在工人武装起义成功后几日,或许是见南方革命势力渐不可挡,东北奉系军阀少帅又一次提出举行南北停战议和会议。<br/><br/> 当时,许宁听见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之前收到的邀请函。而到了四月,传闻再起,似乎南北议和会议真有要召开的趋势。<br/><br/> 可就在这期间,英军舰再一次沿江而上,妄想炮轰金陵,却被温袭改制的军舰接着天时地利人和,挡在了下游,寸步不能进。而这一次金陵守军的胜利,却导致了重大变化。<br/><br/> 4月6日,许宁正在接受医生的定期诊疗,突然听到门前有人争执吵闹的声音,只能放下笔。<br/><br/> “让我进去,我要找许先生!”<br/><br/> “不行,现在不能进。”<br/><br/> “事关重大,我……”<br/><br/> 听着那争吵的声音,竟然像是蓝志和。许宁连忙道:“去看看发生什么事了?”<br/><br/> 身边的亲兵还没来得及走出大门,房门已经被人吱呀一声撞开。只见四五个大兵用手死死抱着蓝志和,可即便是这样也没能阻止他闯进来。<br/><br/> 蓝志和的眼睛是通红的,布满血丝。<br/><br/> 许宁刷的一下坐直了,不知为何,心脏却砰砰急跳起来。<br/><br/> “先生!”<br/><br/> 蓝志和凄厉大喊:“求你去救救先生吧,求你!”<br/><br/> 许宁这才意识到,原来他开口的那一句“先生”喊的不是自己。他手指收紧,指骨透白,听见自己沙哑的声音再问。<br/><br/> “你说……救谁?”<br/><br/>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毫无预兆地闯入北平苏联大使馆,将在内正进行会议的李大钊等<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35人全部擒拿,投入狱中。消息一出,人心惶惑,全国非议。一想到之前邵飘萍和林白水两人在奉系手中的下场,担忧李先生等人安危的人们就惶惶不可终日。<br/><br/> 最先行动的是两党的左派成员,他们想方设法要与张作霖谈判,要求他释放捉拿的人员。然后,一些并不相关的人士也加入声援,指出北平政府不可无罪而冤人下狱。此时,奉系军阀代表走出来堂而皇之地说:李大钊等人里通外合,犯了卖国之罪,理应收监。<br/><br/> 从这群勾结英美日本的军阀嘴里吐出“里通外国”这个词,真是滑稽可笑。而在救援中,有人提出可以向开明的东北军少帅寻求支持,以期能说服他的父亲,却被别人冷冷驳回。之前邵飘萍和林白水死时,不是没有人去求过这位少帅,可结果呢?再怎么被称道为开明的人,做决定时也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先。而这位少帅,还是奉系军阀的继承人呵。<br/><br/> 在这一切救援行动中,以金陵许宁的动作最引人瞩目。他联合左派,多次与奉系提出谈判要求,又一次次被拒绝;他甚至去与右派谈条件,许下诺言,只要求至少保下这一批人的 xi_ng 命,依旧没能实现。听说许宁还多次想要动身北上,亲自参与救援,被身边的人死死劝下。<br/><br/> 4月28日,张作霖在北平处刑李大钊。为了延长被处刑人的痛苦,处刑时甚至特地选用了“三绞处刑法”。听说施刑足足有四十分钟,李先生受尽折磨才含恨离世。而同一批被处死的人中,还有一位名为张兰的女学生,一共二十人,死于奉张爪牙之下。<br/><br/> 更讽刺的是,处刑结束没多久,北方再次发来通电要求举行“南北和平会议”。与此同时,孙传芳卷土重来,在浙江一带兴风作浪,与掌握着嘉兴等地的左派遥遥对峙。<br/><br/> 他们像是拿着血淋淋的人头在威胁,你若不坐下来谈判,我们就制造更多的屠杀。<br/><br/> 四月的最后一日,许宁南下杭县,参加这一次的“南北议和”。<br/><br/> 那一天,浙江这一座县城,成了全国瞩目的一地。来自北方和南方的各位代表早早聚集在此,看似和睦地握手言谈。而众人皆知,在表面的平静之下却是暗 ch_ao 涌动。<br/><br/> 会议当天,临时准备的会议大厅门口,许多人驻足长望。<br/><br/> 他们在等一个人。<br/><br/> 没过多久,一道瘦长的人影出现在众人视线中。<br/><br/> 明明已经是四月末,他却穿着初冬的衣服,甚至还披着厚实的大裘。修长的身影,苍白的面容,他单薄像是随时都会倾倒下去,却依旧一步一步向众人走来。他的背脊挺立得笔直,步伐毫无犹豫,似乎在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这是一个不会退缩的人,是一柄不愿蒙尘的利剑,是一面高挂墙头的旗帜。他可以被寒风戏弄,却永远不会飘落。<br/><br/> 许宁走到大厅门前,脱下大裘。他最近格外畏寒,他人感觉暖意融融的春风,却像是刀割一般刺在他皮肤上。<br/><br/> 他从未想到,再次踏上故土,竟然是会是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噩耗频传,强敌环饲。<br/><br/> 就像此时寒风朔朔,铭肌镂骨。<br/><br/> 作者有话要说:<br/><br/> ——<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