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遇,届时,便是你们的死期。”<br/><br/> 朱慈烺怒极,拔出宝剑,狠狠地刺向了朱棣。朱棣挥剑挡开,紧接着,朱慈烺便觉项间一痛,失去了知觉……<br/><br/> 朱慈烺乍然从梦中惊醒,只觉冷汗涔涔。左臂和手腕处的剑伤隐隐作痛,后背处被灼伤的地方亦是火辣一片。<br/><br/> 朱慈烺的脸惨白一片,完好的左手在车上 m-o 索着想要找到一个依托物。<br/><br/> “对了,那个人,他自称‘朕’……”<br/><br/> 朱慈烺的瞳孔猛然收缩,脑海中一道闪电穿过,一幅熟悉的画像有如晴天霹雳般地挂于他的心间!<br/><br/> 说不定,说不定那个人真的是……不过,他是不会承认的!他们,不会承认!!!<br/><br/> 严格来说朱棣所受的伤较之朱慈烺要严重的多。<br/><br/> 当康熙和侍卫们找到他的时候,他正独自坐卧于一处偏僻的角落,冷静而自持地处理着伤口。<br/><br/> 袖口以被烧开了半截,焦黑的布料包裹不住里面淤青的手臂,隔着老远,康熙便能闻到自他身上传来的烤焦的味道。<br/><br/> 若不是朱棣紧蹙着眉,脸色苍白,一步也动弹不得,任谁也不会想到,面前之人从大腿到后辈已布满伤痕。<br/><br/> 看到康熙,他仿佛松了口气般,疲惫地道:“父皇,你来了。”<br/><br/> 一种难言的感情在 x_io_ng 中灼烧,朱棣缓缓地,瘫倒在地。<br/><br/> 如今,为了护着朱慈烺逃出,他已是筋疲力尽。经过这些日子的了解,他有把握康熙不会对受伤的儿子做什么,故而放心地将后背交给了康熙。<br/><br/> “胤礽!醒醒,不要睡!先同朕回去让太医看过再睡!”康熙眼见着朱棣瘫倒在地,双目紧闭,心中一紧,冲上去便狠命地摇晃着他的身体。<br/><br/> 引来的,自然是朱棣隐忍的抽气,一旁的康熙却缓缓地舒了口气。<br/><br/> 可此时康熙又犯了难,方才走得匆忙,出来的时候什么辅助的物事都没带,如今胤礽又是这情形……可怎么是好?<br/><br/> 正在这时,康熙感到自己的袖口被轻微地扯动。<br/><br/> ‘扶我起来,’朱棣以口型这么说道。<br/><br/> “胡闹,你现在这样,如何能随意走动?”康熙不假思索地断然拒绝。<br/><br/> 朱棣深吸了口气,猛然张开双眼,手攀上了康熙的肩,努力地将自己的身体支撑起,拉扯间,又是一阵短暂而急促的痛楚,令朱棣不由得要咬紧了牙关。<br/><br/> 朱棣回头,深深地望向康熙。康熙也仿佛才认识朱棣般的,眸中写满了震惊,还有一丝,释然。<br/><br/> 面前的青年,有着如此倔强的眼神,定然不会轻易放弃生存。<br/><br/> 他的眼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给人以一种必胜的信念,仿佛对手是谁,他都能战胜,哪怕是死神。<br/><br/> 清凉的目光扫过,康熙登时觉得心下一阵宁谧,先头心中叫嚣着的些许的躁动,此刻也尽数平静了下来。<br/><br/> 很不可思议。<br/><br/> 但或许,他的保成,本来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br/><br/> 康熙望着朱棣的目光逐渐软和,却又凝固着些许来不及散去的复杂。<br/><br/> 作者有话要说:继续修ing……<br/><br/> 第十四章(修)<br/><br/> “这么快就放弃了吗?被他的一番话打动,被他的身份所震慑,被他的救命之恩所感动,然后,放弃复国?”老者斜睨着他,眸中尽是冰冷和试探。<br/><br/> “你不要这样……”朱慈烺见此,蹙了蹙眉,“你明知,父皇的遗愿对我来说重于一切。”<br/><br/> “不这样,还怎么?对清狗们感恩戴德吗?感谢他们将我凌迟?”老者的眸光中迸发着森然恨意,那滔天的黑暗,几乎要将朱慈烺吞噬。<br/><br/> 朱慈烺忍不住错开了眸,眉宇间尽是隐忍。<br/><br/> “你也不必再做出这副样子了。”老者微微偏过头,眸光中尽是不屑和无畏,“从重生之时起,我的目的便只有一个,复<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仇!为此,我将倾尽我的所有!”<br/><br/> “掌握了未来的历史,我的手中便多了一层筹码……你看着罢,我会成功的!”<br/><br/> “胆敢阻挡我道路的,哪怕是明成祖,我也不会手下留情!”<br/><br/> 朱慈烺看着面容扭曲的老者,表情愈发担忧。<br/><br/> ‘我究竟,该拿他怎么办,父皇?\'<br/><br/> 太子负伤了,作为兄弟,诸位阿哥纵使再不情缘也是要来探望的,更遑论这一次他是为了营救老四与老八而负的伤。<br/><br/> 诸人望向侧躺在榻上面色苍白的朱棣之时,心头不约而同地涌起了一阵复杂的情感。<br/><br/> 面前之人,是他们的兄长,同时也是他们的敌人,他们所必须击倒的人。这么多年来,对他的情报分析,无一不是建立在敌我分明的基础之上。像如今般正视他,以一个弟弟的眸光来审视自己的兄长,还是第一次。<br/><br/> 朱棣他,从来不是个好兄长,一如从前的胤礽。<br/><br/> 如若当初不是侄子建文帝收拾掉了“九王”中的绝大多数藩王,他继位后,怕是也少不了一场腥风血雨。<br/><br/> 重生一次,只是为了确认一个与朱家相关的事实,不想,却被诸人看做是友爱弟弟的好兄长,不知朱棣知道了,会是何等样的反应。<br/><br/> 总之那一天,诸人就这样静静地来了,又静静地离开。<br/><br/> 半月后,皇太子伤势转好,一行人在停滞了许久之后终于也踏上了回京的路。<br/><br/> 十四喜爱兵书,自幼崇拜强者,此时正别别扭扭地噌到朱棣身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br/><br/> 胤禛与胤禩与他的关系也有缓和之相。<br/><br/> 不过,朱棣明白,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回了京,谁也说不清楚,是敌是友,什么时候,便会往你身后捅刀子。<br/><br/> 救命之恩固然可贵,但这些,终归还是比不上那个位置。<br/><br/> 因为只有那个位置,才能够保证长久的生命以及各种利益。<br/><br/> 在这一方面,不得不说,朱棣的父皇洪武帝给他带来的影响很大,他肆无忌惮地诛杀曾救过他命的或者立下过大功的开国功臣,没有兄弟义气,没有任何仁义。<br/><br/> 幼时的耳濡目染,战火与鲜血,再加上朱元璋开国后的一些举动朱棣从此明白了,想要做一个好皇帝,就需要变得足够冷酷。<br/><br/> 于是他真的这么做了,不相信父子亲情,不相信所谓的仁义,所信奉的,便只有那把位子。<br/><br/> 对于帝王来说,总是有一些十分特殊的存在,或许,’胤礽‘对于康熙来说算一个?<br/><br/>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其中绝对不包括他。<br/><br/> 为了得到信任,从而获得更多的权力,朱棣加大了感情投资的力度,康熙因为朱棣救助兄弟一事对朱棣颇多赞赏,对他的这些“儒慕父亲”的举动自是极为高兴,照单全收。<br/><br/> 朱棣没有考虑过收不收得回来的问题,因为他一向自负于自己收放自如的感情;康熙也没有考虑过要还回去,在他看来,给他的东西,就是他的了,只要他不点头,无需奉还。<br/><br/> 回到京城之后,自是有一堆的事物要忙,康亲王椿泰薨了,要安排其子袭爵。之后又搞了次围猎,朱棣毫无意外地猎到了最多的猎物。为表孝心,自然是奉了张虎皮给康熙。<br/><br/> 此后,八月份,康熙又出了趟京城,只是出人意料的,此番并未带上朱棣,反而命其留下监政。<br/><br/> 很<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