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道菜也有出色的地方,就是配在一旁吃的辣椒面。<br />
就连开始转战糟辣椒炒肉的大圈圈也边吃边说:“等会儿问问老板辣椒面在哪买的,我要打包一些回去。”<br />
尝过两道荤菜的禾嫒尺,转而将目标放至桌上唯一的素菜上。<br />
今天大厨给她们配的素菜是一碗烧茄子。<br />
烧茄子也是全国各地都有的菜,而这家店的烧茄子做法,也与禾嫒尺在别处吃的不太一样。<br />
这家店用豌豆烧茄子。<br />
烧茄子酱色不浓,汤水很多。<br />
鲜绿色的豌豆粒配上少量不怎么辣的辣椒和茄子一块烧制,上桌前再撒上一把蒜苗,这些又紫又绿又红的食材躺在碗里,让这道菜瞧着相当复杂。<br />
禾嫒尺给自己碗里打上一勺烧茄子,再用筷子夹起一片送嘴里。<br />
茄子被烧得很烂,这一点,禾嫒尺在用筷子夹它的时候就知道。<br />
香糯的茄子刚入嘴,里头茄肉便在口中缓缓化开,再嚼碎一颗新鲜豌豆。<br />
爽脆的口感会快速给嘴里软绵的茄香带来一阵清新。<br />
禾嫒尺快速将碗里剩下的茄子烧豌豆与米饭拌了拌,再端起碗,就着碗沿把米饭和茄子一块往嘴里扒。<br />
烧茄子的酱汁带着鲜香的酱味,配上米饭,竟然比肉菜吃着满足感还强。<br />
禾嫒尺把碗里剩下的米饭配着茄子吃完,又没忍住给自己再添一碗。<br />
她往嘴里塞进一块爽脆的凉菜,带着她的第二碗米饭,开始攻击最后一道荤菜。<br />
辣子鸡。<br />
平日里说起辣子鸡,可能最先在脑海中浮现的,会是川式辣子鸡。<br />
辣子的量得多,不然鸡就不够味。<br />
鸡也得多,不然吃起来不带劲。最好来上一大盘,边吃边找才是乐趣。<br />
先炸后炒,切得细细碎碎的鸡块藏在大把辣子之间,吃起来麻辣香酥,不管是配饭还是配酒,甚至当零食吃都相当可口。<br />
不过得现做现吃,哪怕想办法用烤箱或是空气炸锅加热,下一顿都没那么香。<br />
而贵州辣子鸡则不同,属于酱烧型,放得越久,吃着就越香。极其适合一次做一大份,吃不完下一顿继续吃。<br />
甚至第二顿用来配米粉米皮吃也是绝品。<br />
贵州辣子鸡用的辣椒和川式辣子鸡也有很大区别,是糍粑辣椒。<br />
糍粑辣椒带糍粑两字,禾嫒尺第一次听说时还很好奇,以为里头加了糯米之类的东西,后来才知道其实糍粑辣椒和平时吃的糍粑完全没关系。<br />
指的的是辣椒的状态。<br />
制作过程不算太复杂,基本就是用不同品种的干辣椒泡软,再烹煮片刻。<br />
等干辣椒完全不干之后,再打碎。软掉的干辣椒在经过这个步骤后,就会变得黏糊糊,看起来又糍又粑。<br />
最后将粘稠的糍粑辣椒与喜欢的调料拌匀,再装罐储存即可。步骤不算复杂,不少当地人都会做。<br />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味道在做辣椒时进行调整。例如只放盐,就是基础的糍粑辣椒。<br />
也可以加豆瓣酱,蒜蓉等调料炒成蒜蓉豆瓣辣椒。<br />
甚至还能在里头加糖加醋做成酸辣口,不过最终成品如何还是得看制作者的手艺。<br />
做一份地道的贵州辣子鸡,最好能从糍粑辣椒开始,晓乐私房菜的糍粑辣椒就是自己做的。<br />
第176章<br />
烧至软糯的鸡肉泡在用糍粑辣椒炒出来的红油里,鸡肉外头裹满已经被熬至絮状的辣椒,乍一看有点像加了红油或郫县豆瓣酱炒的红烧肉。<br />
晓乐私房菜的老板似乎很喜欢用蒜苗,辣子鸡里也搁了不少作点缀。<br />
已经吃到半饱的禾嫒尺现在已经没刚才那么急着想吃东西。<br />
她甚至有闲情用上自己多年使用筷子的功力,一筷子把鸡块和蒜苗夹起,将肉块凑到镜头前拍个特写,好将鸡肉外头裹的糍粑辣椒絮也拍清楚,才将它放进嘴里。<br />
用糍粑辣椒熬的辣子鸡吃起来软糯油香,鸡肉在焖煮之前估计过了一道油,嚼着虽软,却不散,还挺紧实,鸡皮更是微焦软糯。<br />
糍粑辣椒虽然红,加的量也多,实际上不算很辣。被泡软再搅烂的干辣椒似乎不再完全是调味料的一种,它甚至能配着辣子鸡吃下去。<br />
随着咀嚼,口中半生的蒜苗碎开,透出一阵清新香气,能恰好将辣子鸡浓厚的酱味中和。<br />
这样的辣子鸡,最好再配上一碗热乎乎的大米饭。<br />
……<br />
肚子好涨,家常菜太下饭,一不小心吃得太多。四菜一汤一凉菜已经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只剩菜汁。<br />
吃饱喝足,干正事的时候到了。<br />
禾嫒尺找到店私房菜的老板,想找他取材试试。<br />
人称老罗的老板兼大厨答应得倒是爽快,“行,你想拍啥随便拍。”<br />
结果转头又呆厨房里炒菜去,禾嫒尺只好多拍些他炒菜的画面,然后找看起来稍微闲一些的老板娘取材去。<br />
老板娘其实也很忙,不过她能一心二用,忙起来不耽误聊天。<br />
大致把自家私房菜的发家史给禾嫒尺说了一遍。<br />
“老罗以前是酒店大厨,后来没干了才回来开私房菜的。”<br />
“二十年前我们还开过火锅店,太忙了,私房菜好,做街坊邻居生意,炒啥大家吃啥。”<br />
“我俩多大?我俩五十多奔六的人囖,也不知道还能干几年,以后就交给年轻人啦。”<br />
这头禾嫒尺在取材,那头大圈圈在包厢里开直播跟她的粉丝聊天玩,还有粉丝问她今天中午去的青年养老院怎么样。<br />
播着播着也不知粉丝跟提了些什么要求,她居然下楼在人家小区里溜达着播上了。<br />
被巡逻的保安逮着之后,对保安大叔使出她的社交忽悠大法。<br />
等禾嫒尺拍完素材下楼找她的时候,发现保安大叔不光没再抓她毛病,还在旁边和她一块陪网友聊天,网友还给他刷礼物来着(虽然都刷到了大圈圈的号里)。<br />
逗得大叔乐呵呵,红光满面。<br />
知道大圈圈要下播时还有些依依不舍,看得禾嫒尺一愣一愣。<br />
正当禾嫒尺想仔细问问她到底跟大叔说些啥时,大圈圈已经飞快把话题带跑。<br />
“刚才那碗菌菇汤好鲜啊,我看汤里好像也没放啥别的吧,怎么这么鲜?”<br />
禾嫒尺想了想,“估计就是菌子鲜,云南现在就正是吃菌子的时节,这里距离云南近,说不定菌子也不错?”<br />
“哈哈哈,说起云南菌子,估计现在云南居民应该已经开始收到各种不要乱吃野生菌的短信了吧?我也有云南粉丝……”<br />
“小区门在哪来着?哦,这边。”<br />
……<br />
打车回民宿的路上,两人因为吃得有些撑,担心坐车说话容易晕车,就连大圈圈也变得沉默,就怕刚才用实力吃的饭菜又再飞出来。<br />
不说话,不玩手机,为了打发时间,脑子就会自己开始思考事情。<br />
这时想的,大多是目前最感兴趣的事。<br />
禾嫒尺最感兴趣的,当然还是刚吃完的那顿饭。<br />
她已经想好等会儿应该给这家私房菜写什么好评,甚至连日后准备剪辑的视频也有基础方案啦!<br />
结果回到民宿,打开点评的禾嫒尺才发现,刚才那家私房菜在点评上居然查无此店。<br />
禾嫒尺:“……老一辈做生意是真不做一点宣传吗?”<br />
不错,这下她更高兴。<br />
又可以久违地薅一次日常登记任务的羊毛啦!<br />
填写店名、地址、电话、发图……<br />
资料齐全,500外快到手,登记成功!<br />
这下可以写评价啦。<br />
对了,安顺饮食笔记也发一下吧,顺便吐槽中午青年养老院的那顿饭。<br />
……<br />
晚上两人回到民宿后各干各的,第二天却都要按时起床。<br />
因为她们订了龙宫漂流的票。<br />
旺季去景区当然要赶早,不然到地方时排起队来是真够呛。<br />
为了赶早,换上衣服,下楼草草吃过早餐,甚至都没去坐景区接驳车,打上滴滴便直接出发。<br />
到景区时,才刚过八点,她俩平时起得晚,醒到现在还糊涂着,而排队进景区的游客已经陆续到达。<br />
大多是跟团的游客,一辆大巴能载好几十个。<br />
不过好在暂时不算很多。<br />
毕竟大部分来龙宫玩的游客都住贵阳,从那过来一百多公里,还有许多挤在路上没到地。<br />
原本按照这个状况,其实她俩直接进景区,按照指引玩就行。<br />
不过——<br />
早就做好准备的大圈圈表示她要走不寻常路。<br />
“来来来,我们试试网上搜到的这个逆行玩法,进景区先不坐摆渡车,走这边去看龙字梯田对吧?”<br />
说着,她便拉上禾嫒尺脱离人群,往另外一条道路上走。<br />
龙宫景区很大,作为和黄果树瀑布同一批成为5a景区的景点,里头也有专属于这里的特点。
就连开始转战糟辣椒炒肉的大圈圈也边吃边说:“等会儿问问老板辣椒面在哪买的,我要打包一些回去。”<br />
尝过两道荤菜的禾嫒尺,转而将目标放至桌上唯一的素菜上。<br />
今天大厨给她们配的素菜是一碗烧茄子。<br />
烧茄子也是全国各地都有的菜,而这家店的烧茄子做法,也与禾嫒尺在别处吃的不太一样。<br />
这家店用豌豆烧茄子。<br />
烧茄子酱色不浓,汤水很多。<br />
鲜绿色的豌豆粒配上少量不怎么辣的辣椒和茄子一块烧制,上桌前再撒上一把蒜苗,这些又紫又绿又红的食材躺在碗里,让这道菜瞧着相当复杂。<br />
禾嫒尺给自己碗里打上一勺烧茄子,再用筷子夹起一片送嘴里。<br />
茄子被烧得很烂,这一点,禾嫒尺在用筷子夹它的时候就知道。<br />
香糯的茄子刚入嘴,里头茄肉便在口中缓缓化开,再嚼碎一颗新鲜豌豆。<br />
爽脆的口感会快速给嘴里软绵的茄香带来一阵清新。<br />
禾嫒尺快速将碗里剩下的茄子烧豌豆与米饭拌了拌,再端起碗,就着碗沿把米饭和茄子一块往嘴里扒。<br />
烧茄子的酱汁带着鲜香的酱味,配上米饭,竟然比肉菜吃着满足感还强。<br />
禾嫒尺把碗里剩下的米饭配着茄子吃完,又没忍住给自己再添一碗。<br />
她往嘴里塞进一块爽脆的凉菜,带着她的第二碗米饭,开始攻击最后一道荤菜。<br />
辣子鸡。<br />
平日里说起辣子鸡,可能最先在脑海中浮现的,会是川式辣子鸡。<br />
辣子的量得多,不然鸡就不够味。<br />
鸡也得多,不然吃起来不带劲。最好来上一大盘,边吃边找才是乐趣。<br />
先炸后炒,切得细细碎碎的鸡块藏在大把辣子之间,吃起来麻辣香酥,不管是配饭还是配酒,甚至当零食吃都相当可口。<br />
不过得现做现吃,哪怕想办法用烤箱或是空气炸锅加热,下一顿都没那么香。<br />
而贵州辣子鸡则不同,属于酱烧型,放得越久,吃着就越香。极其适合一次做一大份,吃不完下一顿继续吃。<br />
甚至第二顿用来配米粉米皮吃也是绝品。<br />
贵州辣子鸡用的辣椒和川式辣子鸡也有很大区别,是糍粑辣椒。<br />
糍粑辣椒带糍粑两字,禾嫒尺第一次听说时还很好奇,以为里头加了糯米之类的东西,后来才知道其实糍粑辣椒和平时吃的糍粑完全没关系。<br />
指的的是辣椒的状态。<br />
制作过程不算太复杂,基本就是用不同品种的干辣椒泡软,再烹煮片刻。<br />
等干辣椒完全不干之后,再打碎。软掉的干辣椒在经过这个步骤后,就会变得黏糊糊,看起来又糍又粑。<br />
最后将粘稠的糍粑辣椒与喜欢的调料拌匀,再装罐储存即可。步骤不算复杂,不少当地人都会做。<br />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味道在做辣椒时进行调整。例如只放盐,就是基础的糍粑辣椒。<br />
也可以加豆瓣酱,蒜蓉等调料炒成蒜蓉豆瓣辣椒。<br />
甚至还能在里头加糖加醋做成酸辣口,不过最终成品如何还是得看制作者的手艺。<br />
做一份地道的贵州辣子鸡,最好能从糍粑辣椒开始,晓乐私房菜的糍粑辣椒就是自己做的。<br />
第176章<br />
烧至软糯的鸡肉泡在用糍粑辣椒炒出来的红油里,鸡肉外头裹满已经被熬至絮状的辣椒,乍一看有点像加了红油或郫县豆瓣酱炒的红烧肉。<br />
晓乐私房菜的老板似乎很喜欢用蒜苗,辣子鸡里也搁了不少作点缀。<br />
已经吃到半饱的禾嫒尺现在已经没刚才那么急着想吃东西。<br />
她甚至有闲情用上自己多年使用筷子的功力,一筷子把鸡块和蒜苗夹起,将肉块凑到镜头前拍个特写,好将鸡肉外头裹的糍粑辣椒絮也拍清楚,才将它放进嘴里。<br />
用糍粑辣椒熬的辣子鸡吃起来软糯油香,鸡肉在焖煮之前估计过了一道油,嚼着虽软,却不散,还挺紧实,鸡皮更是微焦软糯。<br />
糍粑辣椒虽然红,加的量也多,实际上不算很辣。被泡软再搅烂的干辣椒似乎不再完全是调味料的一种,它甚至能配着辣子鸡吃下去。<br />
随着咀嚼,口中半生的蒜苗碎开,透出一阵清新香气,能恰好将辣子鸡浓厚的酱味中和。<br />
这样的辣子鸡,最好再配上一碗热乎乎的大米饭。<br />
……<br />
肚子好涨,家常菜太下饭,一不小心吃得太多。四菜一汤一凉菜已经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只剩菜汁。<br />
吃饱喝足,干正事的时候到了。<br />
禾嫒尺找到店私房菜的老板,想找他取材试试。<br />
人称老罗的老板兼大厨答应得倒是爽快,“行,你想拍啥随便拍。”<br />
结果转头又呆厨房里炒菜去,禾嫒尺只好多拍些他炒菜的画面,然后找看起来稍微闲一些的老板娘取材去。<br />
老板娘其实也很忙,不过她能一心二用,忙起来不耽误聊天。<br />
大致把自家私房菜的发家史给禾嫒尺说了一遍。<br />
“老罗以前是酒店大厨,后来没干了才回来开私房菜的。”<br />
“二十年前我们还开过火锅店,太忙了,私房菜好,做街坊邻居生意,炒啥大家吃啥。”<br />
“我俩多大?我俩五十多奔六的人囖,也不知道还能干几年,以后就交给年轻人啦。”<br />
这头禾嫒尺在取材,那头大圈圈在包厢里开直播跟她的粉丝聊天玩,还有粉丝问她今天中午去的青年养老院怎么样。<br />
播着播着也不知粉丝跟提了些什么要求,她居然下楼在人家小区里溜达着播上了。<br />
被巡逻的保安逮着之后,对保安大叔使出她的社交忽悠大法。<br />
等禾嫒尺拍完素材下楼找她的时候,发现保安大叔不光没再抓她毛病,还在旁边和她一块陪网友聊天,网友还给他刷礼物来着(虽然都刷到了大圈圈的号里)。<br />
逗得大叔乐呵呵,红光满面。<br />
知道大圈圈要下播时还有些依依不舍,看得禾嫒尺一愣一愣。<br />
正当禾嫒尺想仔细问问她到底跟大叔说些啥时,大圈圈已经飞快把话题带跑。<br />
“刚才那碗菌菇汤好鲜啊,我看汤里好像也没放啥别的吧,怎么这么鲜?”<br />
禾嫒尺想了想,“估计就是菌子鲜,云南现在就正是吃菌子的时节,这里距离云南近,说不定菌子也不错?”<br />
“哈哈哈,说起云南菌子,估计现在云南居民应该已经开始收到各种不要乱吃野生菌的短信了吧?我也有云南粉丝……”<br />
“小区门在哪来着?哦,这边。”<br />
……<br />
打车回民宿的路上,两人因为吃得有些撑,担心坐车说话容易晕车,就连大圈圈也变得沉默,就怕刚才用实力吃的饭菜又再飞出来。<br />
不说话,不玩手机,为了打发时间,脑子就会自己开始思考事情。<br />
这时想的,大多是目前最感兴趣的事。<br />
禾嫒尺最感兴趣的,当然还是刚吃完的那顿饭。<br />
她已经想好等会儿应该给这家私房菜写什么好评,甚至连日后准备剪辑的视频也有基础方案啦!<br />
结果回到民宿,打开点评的禾嫒尺才发现,刚才那家私房菜在点评上居然查无此店。<br />
禾嫒尺:“……老一辈做生意是真不做一点宣传吗?”<br />
不错,这下她更高兴。<br />
又可以久违地薅一次日常登记任务的羊毛啦!<br />
填写店名、地址、电话、发图……<br />
资料齐全,500外快到手,登记成功!<br />
这下可以写评价啦。<br />
对了,安顺饮食笔记也发一下吧,顺便吐槽中午青年养老院的那顿饭。<br />
……<br />
晚上两人回到民宿后各干各的,第二天却都要按时起床。<br />
因为她们订了龙宫漂流的票。<br />
旺季去景区当然要赶早,不然到地方时排起队来是真够呛。<br />
为了赶早,换上衣服,下楼草草吃过早餐,甚至都没去坐景区接驳车,打上滴滴便直接出发。<br />
到景区时,才刚过八点,她俩平时起得晚,醒到现在还糊涂着,而排队进景区的游客已经陆续到达。<br />
大多是跟团的游客,一辆大巴能载好几十个。<br />
不过好在暂时不算很多。<br />
毕竟大部分来龙宫玩的游客都住贵阳,从那过来一百多公里,还有许多挤在路上没到地。<br />
原本按照这个状况,其实她俩直接进景区,按照指引玩就行。<br />
不过——<br />
早就做好准备的大圈圈表示她要走不寻常路。<br />
“来来来,我们试试网上搜到的这个逆行玩法,进景区先不坐摆渡车,走这边去看龙字梯田对吧?”<br />
说着,她便拉上禾嫒尺脱离人群,往另外一条道路上走。<br />
龙宫景区很大,作为和黄果树瀑布同一批成为5a景区的景点,里头也有专属于这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