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儿想要解释的念头被打断了,方才兴冲冲的劲头也没有了,只剩下满面的慌张,她赶紧摆了摆手,道:“我方才去倒水了,未曾听到声音。”<br />
声音紧张,忘记那盆还抱在自己怀里,“咣啷”一声,铜盆落地,车儿又慌忙去捡。<br />
刘琮一手手里捏着一面红色的小旗帜,他在手里轻轻搓动,似是真的在考虑司马瓒的话,车儿看着那面不断晃动的小旗子,深怕刘琮误会自己。<br />
她抠紧铜盆的边缘,苦着脸道:“我真的未曾偷听。”<br />
刘琮当然知道她未曾偷听,他和司马瓒交谈之时百步之内,未曾有人。<br />
他将那面小红旗放在沙阵,沙阵上地势起伏,明显勾勒出附近的山川,而那小旗帜所放之地,明显是黄河、官渡之水的交汇处。<br />
车儿知道,刘琮应是明白自己方才所讲。<br />
刘琮直起身子,讲车儿盯着,面无表情,问她道:“胡近侍倒是说来听听,如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br />
被人冤枉,车儿已经没有了方才的兴头,她恹恹的道:“两河汇一河,水淹平城。”<br />
司马瓒惊叹,他往刘琮面上一看,看见刘琮似笑非笑的盯着车儿又问道:“水淹平城?”<br />
其实司马瓒也仅仅是一问,让他疑惑的时,文昌公主居然说出了和将军一般的话。<br />
车儿听到刘琮这么问,点了点头,道:“我们可以加固黄河上游的河岸,黄河河床教之官渡河床较高,如若在两河分汇处,堵了官渡的河口,黄河水位猛涨,定会冲出河床,彼时,我们可以不废吹灰之力,水淹平城。”<br />
刘琮目光沉沉,将车儿看着,车儿惧怕他这般眼神,磕磕巴巴道:“大……大将军,小的……小的这样说可明了?”<br />
刘琮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很明了,很明了,本将只是没有想到胡近侍也有这般的雄才伟略,倒是本将小嘘了你。”<br />
这应该是夸奖她的话吧,可车儿有点笑不出来,看着刘琮的这眼神,她有点怵。<br />
刘琮吩咐司马瓒道:“司马大人,你吩咐下去,就按照胡近侍方才所说那般做,鸡鸣之时,堤坝必须修好。”<br />
司马瓒领命退了。<br />
“咦?”车儿疑惑,“就这般简单,真的这般相信自己?”<br />
哈哈,这般的毫不犹豫,看来这计策真真的好啊,能为刘琮解这般的燃眉之急,想来刘琮日后不能小看她了吧,日后可能不会将她使唤的如同牛马一般了吧?<br />
车儿心里窃喜,脸上丝毫不会掩饰。<br />
刘琮看了她一会儿,问道:“胡近侍怎么会想到这般的计策。”<br />
哈哈,要来请教自己的,车儿挺了挺被铜盆扣着的胸膛道:“小的将将出去倒水,看所流之水由两股汇成一股,水势加大,淹了周边的地方,小的就想起小的时候玩的小游戏,就想到了这个计策。”<br />
刘琮又道:“小的时候玩的游戏?”<br />
车儿:“小的少时顽皮,经常和兄长在阿爹阿娘不知道的情况下偷跑出去玩耍,小的家里不远处有条河流,小的经常和兄长去哪里玩耍,地势低平,河流亦容易引出,小的和兄长会引出河流,看谁的河流可以流的更远。”<br />
车儿谈起幼时的经历,满面开心,就连刘琮的心情都被影响。<br />
他知道那条河,绕长安城而过,河上画舫游船,络绎不绝,夜夜笙歌,繁华如斯。<br />
只是不知这文昌幼时这般顽皮。<br />
车儿眼里有星光,讲刘琮看着,刘琮矮身坐在案几后头,吩咐车儿道:“去将卧榻铺好,本将要就寝。”<br />
车儿面上的笑容渐渐垮了下来,她缓缓将铜盆置在原地,脑子离闪过自己方才所想:“看来这真真是有些痴人说梦了。”<br />
也罢!她本就不指望刘琮这厮能善待她。<br />
第35章 从军行(十三) 刘琮镇定自若,立于战……<br />
但是出乎车儿的预料, 攻取平城的仗打的并不是很顺利。<br />
鸡鸣之时,刘琮整军出击,黄河官渡之水行成的筒子河波涛汹涌, 阻了去路。<br />
刘琮带了五万兵马,集聚在河的对岸。<br />
平城鼓楼上, 那个年轻<br />
将士高居高台, 俯视着下方。<br />
远远望去, 他嘴里说着什么, 却被滔滔的河水淹没。<br />
那年轻将士见和对岸乌泱泱的军队动静,他吩咐旗手挥指物旗。<br />
对方还是不为所动, 看来, 并没有和谈的意思。<br />
双方并未开战,两两僵持,谁也不退。<br />
启明星隐去之时,刘琮一挥手, 军令传达, 西北高低处传来石破天惊般的响动。<br />
滚滚黄河之水,携带泥沙, 翻滚着、咆哮着由西北高地汇进筒子河, 汹涌而来,气势不可阻挡。<br />
与上次的水声相比有过之而不及。<br />
刘琮所带领的五万步卒,早已急不可耐,摩拳擦掌,随时等待战机到来。<br />
平城鼓楼的将士还被蒙在鼓里, 一脸不知所措,探着身子往外张望,不知梁军此举何意。<br />
那年轻将士亦是一脸迷茫, 眼见平城下方的筒子河水势越来越高,越流越快。<br />
他眉头一皱,厉声喊道:“传弓箭手上城,备战!”<br />
副将不解,问道:“将军,梁军并未攻城,为何备战,是否为时稍早?”<br />
“为时稍早?梁军马上就要攻城了。”<br />
那将士还有话要问,这人暴怒,一脚将将士踹倒在地,大骂道:“废物,你难道没有看到护城河要决堤了吗?”<br />
那将士似是早已熟知此人脾性,从地上慌忙爬起,往下望去,果见新成的护城河周边有溢出的水流,这才猛然惊醒。<br />
他一边往鼓楼下跑去,一边大喊:“快快快,弓箭手上城,弓箭手上城!”<br />
转瞬,平城城楼上,已经围满了手持长弓的士兵,摩肩擦踵,蓄势待发,只待梁军进攻。<br />
只用了短短两个时辰,护城河水便由南往北泄往平城城前,地毯一般铺了一层。借着初升的太阳,泛着粼粼波光。<br />
边塞日出日落之时,是一日最冷的时刻。滴水成冰,据湖成坚。<br />
刘琮下令,撤了官渡的堤口,让河道恢复正常,没有水源补充,不出一刻,那决堤的护城河,定会成为一片坚硬的冰地。<br />
李域远在留城,牵绊着晋国的兵力,平城此刻就是一座没有外援的空城。<br />
内无将迎战,外无兵补给。<br />
除非投降弃城,否则绝无生还的可能。<br />
刘琮这是要生生的困死他们。<br />
日上中天之时,刘琮结束了僵持的局面,下令第一轮的进攻开始。<br />
一千步卒手执盾牌,站在一块块扁平的盾牌之上,身后各站一千将士,推着地上的盾牌,往前滑去,在盾牌可以自己往前滑走之时,便跳上盾牌,以盾代足。<br />
两人踩盾,前人持盾,仿佛驾舟的两人,借着独到的优势,行进在平静的湖面。<br />
滑行的盾牌是昨夜刘琮命人加急赶制的,此种盾牌,没有普通防御的盾牌那般厚重,没有雕刻花纹,只是扁平的一块生铁,浸透了生水,在猎猎冬日里头早已冻了一层坚冰,与地面的冰面相触,滑动行走,速度惊人。<br />
平城鼓楼的年轻将士看下方的进攻士兵的速度如此之快,知道现在发箭根本射不到他们,但还是不死心。<br />
不搏一把,怎知结局?<br />
他下令:“放箭!”<br />
密密麻麻的箭矢,雨点一般,密集的朝着城下设去,可梁军的士兵立于盾,滑行速度惊人,在箭还未落地之时,早已远远的离了原地。<br />
一时之间“当当当” 箭矢射入冰面的声音不绝于耳。<br />
有比较机灵的晋军,将箭往前射去,但均被站于前方手执盾牌的将士挡了出去。<br />
首批将士,竟无一人倒下,便到了平城城下。<br />
张辽骑着自己的战马,勒停在刘琮身侧,看着镜面一般的平城地界上扎满了密集的箭矢,而竟无一人倒下。<br />
哈哈大笑:“他娘的,真是痛快,我看着晋国小儿还有什么能耐。”<br />
张辽此前受了平城年轻将领的鸟气,此刻看到他们自己的护城河,反倒助他们攻取平城,开心的轮着双锤,在哪里“哇哇哇”大叫。<br />
刘琮第二次指物旗一挥,携擂木的百名将士再次攻城。<br />
平城的将领又命将士往城下投掷滚石、金汤,以免他们攻上城墙。<br />
这恰恰合了刘琮的心意。<br />
撤了的弓箭手变为投掷滚石金汤的步卒,刘琮的第二波进攻士兵,没有任何阻力,便到了平城城门。<br />
擂木撞击城门的的声响传到那年轻将士的耳朵之时,他并未料到,梁军竟使的暗度成仓之计。<br />
第一轮将士,即使过了他们的箭地,他们区区两千人,也只是手执盾牌而已,并未有攻城的武器,上不了城墙,难成威胁。<br />
他们反倒是引起了自己的注意,让他们将击杀的目标放在这些士兵身上,而忽略后头的将士。
声音紧张,忘记那盆还抱在自己怀里,“咣啷”一声,铜盆落地,车儿又慌忙去捡。<br />
刘琮一手手里捏着一面红色的小旗帜,他在手里轻轻搓动,似是真的在考虑司马瓒的话,车儿看着那面不断晃动的小旗子,深怕刘琮误会自己。<br />
她抠紧铜盆的边缘,苦着脸道:“我真的未曾偷听。”<br />
刘琮当然知道她未曾偷听,他和司马瓒交谈之时百步之内,未曾有人。<br />
他将那面小红旗放在沙阵,沙阵上地势起伏,明显勾勒出附近的山川,而那小旗帜所放之地,明显是黄河、官渡之水的交汇处。<br />
车儿知道,刘琮应是明白自己方才所讲。<br />
刘琮直起身子,讲车儿盯着,面无表情,问她道:“胡近侍倒是说来听听,如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br />
被人冤枉,车儿已经没有了方才的兴头,她恹恹的道:“两河汇一河,水淹平城。”<br />
司马瓒惊叹,他往刘琮面上一看,看见刘琮似笑非笑的盯着车儿又问道:“水淹平城?”<br />
其实司马瓒也仅仅是一问,让他疑惑的时,文昌公主居然说出了和将军一般的话。<br />
车儿听到刘琮这么问,点了点头,道:“我们可以加固黄河上游的河岸,黄河河床教之官渡河床较高,如若在两河分汇处,堵了官渡的河口,黄河水位猛涨,定会冲出河床,彼时,我们可以不废吹灰之力,水淹平城。”<br />
刘琮目光沉沉,将车儿看着,车儿惧怕他这般眼神,磕磕巴巴道:“大……大将军,小的……小的这样说可明了?”<br />
刘琮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很明了,很明了,本将只是没有想到胡近侍也有这般的雄才伟略,倒是本将小嘘了你。”<br />
这应该是夸奖她的话吧,可车儿有点笑不出来,看着刘琮的这眼神,她有点怵。<br />
刘琮吩咐司马瓒道:“司马大人,你吩咐下去,就按照胡近侍方才所说那般做,鸡鸣之时,堤坝必须修好。”<br />
司马瓒领命退了。<br />
“咦?”车儿疑惑,“就这般简单,真的这般相信自己?”<br />
哈哈,这般的毫不犹豫,看来这计策真真的好啊,能为刘琮解这般的燃眉之急,想来刘琮日后不能小看她了吧,日后可能不会将她使唤的如同牛马一般了吧?<br />
车儿心里窃喜,脸上丝毫不会掩饰。<br />
刘琮看了她一会儿,问道:“胡近侍怎么会想到这般的计策。”<br />
哈哈,要来请教自己的,车儿挺了挺被铜盆扣着的胸膛道:“小的将将出去倒水,看所流之水由两股汇成一股,水势加大,淹了周边的地方,小的就想起小的时候玩的小游戏,就想到了这个计策。”<br />
刘琮又道:“小的时候玩的游戏?”<br />
车儿:“小的少时顽皮,经常和兄长在阿爹阿娘不知道的情况下偷跑出去玩耍,小的家里不远处有条河流,小的经常和兄长去哪里玩耍,地势低平,河流亦容易引出,小的和兄长会引出河流,看谁的河流可以流的更远。”<br />
车儿谈起幼时的经历,满面开心,就连刘琮的心情都被影响。<br />
他知道那条河,绕长安城而过,河上画舫游船,络绎不绝,夜夜笙歌,繁华如斯。<br />
只是不知这文昌幼时这般顽皮。<br />
车儿眼里有星光,讲刘琮看着,刘琮矮身坐在案几后头,吩咐车儿道:“去将卧榻铺好,本将要就寝。”<br />
车儿面上的笑容渐渐垮了下来,她缓缓将铜盆置在原地,脑子离闪过自己方才所想:“看来这真真是有些痴人说梦了。”<br />
也罢!她本就不指望刘琮这厮能善待她。<br />
第35章 从军行(十三) 刘琮镇定自若,立于战……<br />
但是出乎车儿的预料, 攻取平城的仗打的并不是很顺利。<br />
鸡鸣之时,刘琮整军出击,黄河官渡之水行成的筒子河波涛汹涌, 阻了去路。<br />
刘琮带了五万兵马,集聚在河的对岸。<br />
平城鼓楼上, 那个年轻<br />
将士高居高台, 俯视着下方。<br />
远远望去, 他嘴里说着什么, 却被滔滔的河水淹没。<br />
那年轻将士见和对岸乌泱泱的军队动静,他吩咐旗手挥指物旗。<br />
对方还是不为所动, 看来, 并没有和谈的意思。<br />
双方并未开战,两两僵持,谁也不退。<br />
启明星隐去之时,刘琮一挥手, 军令传达, 西北高低处传来石破天惊般的响动。<br />
滚滚黄河之水,携带泥沙, 翻滚着、咆哮着由西北高地汇进筒子河, 汹涌而来,气势不可阻挡。<br />
与上次的水声相比有过之而不及。<br />
刘琮所带领的五万步卒,早已急不可耐,摩拳擦掌,随时等待战机到来。<br />
平城鼓楼的将士还被蒙在鼓里, 一脸不知所措,探着身子往外张望,不知梁军此举何意。<br />
那年轻将士亦是一脸迷茫, 眼见平城下方的筒子河水势越来越高,越流越快。<br />
他眉头一皱,厉声喊道:“传弓箭手上城,备战!”<br />
副将不解,问道:“将军,梁军并未攻城,为何备战,是否为时稍早?”<br />
“为时稍早?梁军马上就要攻城了。”<br />
那将士还有话要问,这人暴怒,一脚将将士踹倒在地,大骂道:“废物,你难道没有看到护城河要决堤了吗?”<br />
那将士似是早已熟知此人脾性,从地上慌忙爬起,往下望去,果见新成的护城河周边有溢出的水流,这才猛然惊醒。<br />
他一边往鼓楼下跑去,一边大喊:“快快快,弓箭手上城,弓箭手上城!”<br />
转瞬,平城城楼上,已经围满了手持长弓的士兵,摩肩擦踵,蓄势待发,只待梁军进攻。<br />
只用了短短两个时辰,护城河水便由南往北泄往平城城前,地毯一般铺了一层。借着初升的太阳,泛着粼粼波光。<br />
边塞日出日落之时,是一日最冷的时刻。滴水成冰,据湖成坚。<br />
刘琮下令,撤了官渡的堤口,让河道恢复正常,没有水源补充,不出一刻,那决堤的护城河,定会成为一片坚硬的冰地。<br />
李域远在留城,牵绊着晋国的兵力,平城此刻就是一座没有外援的空城。<br />
内无将迎战,外无兵补给。<br />
除非投降弃城,否则绝无生还的可能。<br />
刘琮这是要生生的困死他们。<br />
日上中天之时,刘琮结束了僵持的局面,下令第一轮的进攻开始。<br />
一千步卒手执盾牌,站在一块块扁平的盾牌之上,身后各站一千将士,推着地上的盾牌,往前滑去,在盾牌可以自己往前滑走之时,便跳上盾牌,以盾代足。<br />
两人踩盾,前人持盾,仿佛驾舟的两人,借着独到的优势,行进在平静的湖面。<br />
滑行的盾牌是昨夜刘琮命人加急赶制的,此种盾牌,没有普通防御的盾牌那般厚重,没有雕刻花纹,只是扁平的一块生铁,浸透了生水,在猎猎冬日里头早已冻了一层坚冰,与地面的冰面相触,滑动行走,速度惊人。<br />
平城鼓楼的年轻将士看下方的进攻士兵的速度如此之快,知道现在发箭根本射不到他们,但还是不死心。<br />
不搏一把,怎知结局?<br />
他下令:“放箭!”<br />
密密麻麻的箭矢,雨点一般,密集的朝着城下设去,可梁军的士兵立于盾,滑行速度惊人,在箭还未落地之时,早已远远的离了原地。<br />
一时之间“当当当” 箭矢射入冰面的声音不绝于耳。<br />
有比较机灵的晋军,将箭往前射去,但均被站于前方手执盾牌的将士挡了出去。<br />
首批将士,竟无一人倒下,便到了平城城下。<br />
张辽骑着自己的战马,勒停在刘琮身侧,看着镜面一般的平城地界上扎满了密集的箭矢,而竟无一人倒下。<br />
哈哈大笑:“他娘的,真是痛快,我看着晋国小儿还有什么能耐。”<br />
张辽此前受了平城年轻将领的鸟气,此刻看到他们自己的护城河,反倒助他们攻取平城,开心的轮着双锤,在哪里“哇哇哇”大叫。<br />
刘琮第二次指物旗一挥,携擂木的百名将士再次攻城。<br />
平城的将领又命将士往城下投掷滚石、金汤,以免他们攻上城墙。<br />
这恰恰合了刘琮的心意。<br />
撤了的弓箭手变为投掷滚石金汤的步卒,刘琮的第二波进攻士兵,没有任何阻力,便到了平城城门。<br />
擂木撞击城门的的声响传到那年轻将士的耳朵之时,他并未料到,梁军竟使的暗度成仓之计。<br />
第一轮将士,即使过了他们的箭地,他们区区两千人,也只是手执盾牌而已,并未有攻城的武器,上不了城墙,难成威胁。<br />
他们反倒是引起了自己的注意,让他们将击杀的目标放在这些士兵身上,而忽略后头的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