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至于事到临头,束手就缚。<br />
赵埌看着校场上已颇具规模的人手,不知该喜该忧。<br />
“用人时,不至于无人可用便好。不必多做旁的。”<br />
“是。”赵魁应声。他暗地里帮五皇子训练人手,这些人手五皇子也允他用。两厢便利,不敢不上心。<br />
五皇子谨慎,不愿多做一些旁的,皆因他身份使然,但赵魁却不肯放弃。总要做两手准备,明处暗处皆要有人手,总有一天用得上。<br />
不止五皇子用得上,还有他。<br />
平阳王府争爵,明里暗里使的手段,在他看来,甚于宫中。<br />
赵魁看着满校场的人手,两眼闪过冷芒。<br />
二人议完事,又回到戏苑。<br />
此时下人来报,说有几波人来找他。待赵魁问清,知他那生母锲而不舍还让人来找他,顿时火起。<br />
“不见!就说我不在!”<br />
“是。”下人退了出去。<br />
五皇子心软,劝道:“兴许是有什么要事。”<br />
“她能有什么要事。”赵魁不予谈她。<br />
又问来禀事的下人:“祖母让我回去?何事?”<br />
平时他在外做事,祖母从不过问,今日却特特让人来叫他回去?<br />
“是季侯府大姑娘上门,王妃让公子回去见见。”下人偷瞧他神色,小声禀报。<br />
季大姑娘?五皇子揶揄地看他。<br />
季姑娘的名字这两天如雷贯耳,五皇子想忘都忘不掉。母妃见他一回就懊恼一回,嫌之前动作太快了,没发现季姑娘比秦家那位更好一些。<br />
“季侯府这位倒是一个好的人选。”<br />
“你知道她?”<br />
“自然。我还要告诉你,这下手晚了,可不一定轮得到你。”<br />
赵魁略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这话何意,莫非你瞧中了?”<br />
“我还没瞧见人。但我母妃甚为满意。到我父皇面前说了一嘴,想让他做我正妃。”<br />
赵魁眉头轻轻皱了皱。<br />
“不过父皇不同意。先前我母妃与秦家频繁接触,父皇是知道的,也暗中默许。”<br />
赵魁刚要松口气,又听他说:“不过正妃做不了,侧妃还是可以许她的。一样上皇家玉牒。”<br />
“你还是先把正妃娶了吧。”正妃还没娶,就想物色侧妃了。<br />
吃着锅里的倒盯着人家那碗里。什么毛病。<br />
五皇子侧头看他一眼,差点害赵魁坐不住,五皇子见他那模样,哈哈大笑,“行,让你先选。你瞧不中,我再留下。”<br />
赵魁跟着来唤他的下人,从后门出去了。<br />
听说前门蓝氏派来的人还守在那里,脚步走得更快。<br />
回到王府,平阳王妃还把季安澜留着。<br />
往日这个时候平阳王妃都要歇晌了,今日似乎精神头特别好,问了季安澜在陪都的生活,又问她进京适不适应,平日里都会做什么。<br />
还拉着她和沈嬷嬷玩叶子牌。<br />
就是不肯放她回去。<br />
“你这孩子,莫不是偷偷喂我牌了?怎今天净我一人赢了?”<br />
“是我今日出门没看黄历,运气欠了些。不然下回请您到别处玩几局?好把输的钱再赢回来?”季安澜一副此提议甚好的样子。<br />
平阳王妃哈哈大笑,只觉这一日痛快至极。<br />
这季大姑娘属实是个知情识趣的,合她脾气。这要是嫁进来,自己就可以松开手了,劳累这么些年,也想歇歇了。<br />
“好好好,下回咱们另找地方。让你好赢回去。”<br />
“我好久没见王妃这么开心了。”<br />
沈嬷嬷和平阳王妃一样,恨不得今日就把人留在府上了。<br />
赵魁到的时候,远远就听到他祖母笑得开怀的声音。<br />
嘴角也跟着扬了扬,脚步轻快。“祖母今日这么高兴?都有何趣事,也说来让孙儿同乐同乐。”<br />
几人都看向门口。<br />
季安澜见他身量颀长,行进有力又不失风雅,面上虽笑却又有一股隐忍刚毅在其中,身上着装佩饰自有一股皇家贵气。<br />
朝他浅浅笑了笑,点头致意。<br />
“祖母。”赵魁与平阳王妃打过招呼,目光落在季安澜身上。<br />
“季姑娘这还是初次登门。”<br />
“对,怎么不欢迎?”<br />
“哪里。我要说这样的话,我祖母必得重新捡起搁至多年的柳条,追得我满院子打了。”<br />
平阳王妃和沈嬷嬷乐不可吱。<br />
对季安澜说:“他小时候我没少打他。用细柳条打的。细柳条扎一把。”用手比划。<br />
“真打呀?”季安澜一副惊奇的样子。<br />
“可不真打。小时候,他经常受那几房孩子的气,便喜欢暗地里捣乱。被人告到他祖父那里,他又是个哑的,不肯解释。我当别人的面又不好不教训他。那柳条我可是用了好些年。”<br />
“没想到你小时候还是个皮的。”季安澜笑着打趣。<br />
“他啊,不调皮,乖得很。就是这样,那几房孩子才喜欢惹他。他一得祖父的夸,那几个孩子就合伙欺他。他小时候没少打架。”<br />
平阳王妃说完,转念一想,“要这么说,倒也是个调皮的。”自己又笑了起来。<br />
想起他年少时光,平阳王妃目光有丝许怀念。<br />
看一眼面前的孙儿,一晃都这么大了。都要成家立业的年纪了。<br />
再看一旁大方爽利的季安澜,又看一眼孙子,越看越满意。<br />
赵魁被说得面上有些热,“祖母,都是哪年的事了,你还说。给孙儿留些面子吧。”<br />
“好好,不说不说。我也乏了,你且代祖母好好陪季姑娘吧。”<br />
赵魁点头,目送平阳王妃走远。<br />
“季姑娘,要不要到外头走走?”<br />
第81章 只需你情我愿<br />
含晖院,平阳王妃正要由沈嬷嬷服侍着歇晌。<br />
被子才盖上,眼睛还未及合上,忽又坐起。<br />
“您是又想到什么了?快歇着吧,往常这时候早歇了。放心,外头有三公子呢。”<br />
“我想起一事。”平阳王妃面色一正。<br />
“何事?”沈嬷嬷也正色起来。扶着她靠坐到床头。<br />
平阳王妃目光追忆,“当年我曾听人说虞氏是南边商贾巨富家的独女,是带了偌大一笔嫁妆嫁去温家的。”<br />
“您听谁说的,奴婢怎么没听过这话?”<br />
沈嬷嬷起了谈兴,挨着床沿坐下。<br />
“奴婢倒是听说温家在她手里时,被她经营出许多产业。当年温家被夺爵,还以为家财也要被抄。好在没抄家。才让季大姑娘的母亲带着十里红妆嫁去平凉侯府,羡煞旁人。”<br />
“她要不带着厚厚的嫁妆嫁过去,那刘氏能愿意?”<br />
平阳王妃也还记得当年那场婚事。<br />
“至于虞氏的家财,你当然不知道。这事也是我偷偷听来的。现今估计也没几人知道。”<br />
因她是嫁给平阳王府,所以听说了许多皇家辛秘事。<br />
当年平阳王又兼过一段时间的宗令,她跟着又听说了许多。她隐约记得,是谁说的当年太祖举事的时候,温家是献过偌大一笔钱粮的。<br />
一代郑国公,当年不过是普通庄户,哪来的钱财?<br />
自然是虞氏带去的。<br />
她隐约记得此事。说那虞氏原是商贾家独女,于乱世中护不住绝户财,才选择嫁给族人众多的温家。<br />
她男人虽是普通庄户,但温氏一族在当地可是大族。<br />
虞氏嫁过去,自然就得了温氏一族的庇护。<br />
“真有那许多家财?”<br />
沈嬷嬷觉得都这么多年了,真有那偌大的家财,也没剩几个了。<br />
“定是有的。我隐约记得是谁说过,虞家当年在南边可是有商号的。”<br />
“虞家可没人了。是都带去温家了?可惜温家也绝嗣了。难道都便宜季侯府了?”<br />
“不。”平阳王妃摇头。<br />
“应该是当年温氏嫁到季侯府时,带走了一部分,另一部分……”<br />
当年温氏嫁人的时候,虞氏还没死呢。<br />
“在季大姑娘手里!”沈嬷嬷眼睛一亮。<br />
季大姑娘要真握有虞、温两家绝户财,那得是多大一笔财富!<br />
“王妃!”沈嬷嬷心头火热。<br />
平阳王妃也坐直了些,悄声吩咐:“你让人暗地里去查一查,看看虞温两家的家财都落在谁手里。让人去南边查一查。估摸着一些老人还记得虞家商号的。”
赵埌看着校场上已颇具规模的人手,不知该喜该忧。<br />
“用人时,不至于无人可用便好。不必多做旁的。”<br />
“是。”赵魁应声。他暗地里帮五皇子训练人手,这些人手五皇子也允他用。两厢便利,不敢不上心。<br />
五皇子谨慎,不愿多做一些旁的,皆因他身份使然,但赵魁却不肯放弃。总要做两手准备,明处暗处皆要有人手,总有一天用得上。<br />
不止五皇子用得上,还有他。<br />
平阳王府争爵,明里暗里使的手段,在他看来,甚于宫中。<br />
赵魁看着满校场的人手,两眼闪过冷芒。<br />
二人议完事,又回到戏苑。<br />
此时下人来报,说有几波人来找他。待赵魁问清,知他那生母锲而不舍还让人来找他,顿时火起。<br />
“不见!就说我不在!”<br />
“是。”下人退了出去。<br />
五皇子心软,劝道:“兴许是有什么要事。”<br />
“她能有什么要事。”赵魁不予谈她。<br />
又问来禀事的下人:“祖母让我回去?何事?”<br />
平时他在外做事,祖母从不过问,今日却特特让人来叫他回去?<br />
“是季侯府大姑娘上门,王妃让公子回去见见。”下人偷瞧他神色,小声禀报。<br />
季大姑娘?五皇子揶揄地看他。<br />
季姑娘的名字这两天如雷贯耳,五皇子想忘都忘不掉。母妃见他一回就懊恼一回,嫌之前动作太快了,没发现季姑娘比秦家那位更好一些。<br />
“季侯府这位倒是一个好的人选。”<br />
“你知道她?”<br />
“自然。我还要告诉你,这下手晚了,可不一定轮得到你。”<br />
赵魁略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这话何意,莫非你瞧中了?”<br />
“我还没瞧见人。但我母妃甚为满意。到我父皇面前说了一嘴,想让他做我正妃。”<br />
赵魁眉头轻轻皱了皱。<br />
“不过父皇不同意。先前我母妃与秦家频繁接触,父皇是知道的,也暗中默许。”<br />
赵魁刚要松口气,又听他说:“不过正妃做不了,侧妃还是可以许她的。一样上皇家玉牒。”<br />
“你还是先把正妃娶了吧。”正妃还没娶,就想物色侧妃了。<br />
吃着锅里的倒盯着人家那碗里。什么毛病。<br />
五皇子侧头看他一眼,差点害赵魁坐不住,五皇子见他那模样,哈哈大笑,“行,让你先选。你瞧不中,我再留下。”<br />
赵魁跟着来唤他的下人,从后门出去了。<br />
听说前门蓝氏派来的人还守在那里,脚步走得更快。<br />
回到王府,平阳王妃还把季安澜留着。<br />
往日这个时候平阳王妃都要歇晌了,今日似乎精神头特别好,问了季安澜在陪都的生活,又问她进京适不适应,平日里都会做什么。<br />
还拉着她和沈嬷嬷玩叶子牌。<br />
就是不肯放她回去。<br />
“你这孩子,莫不是偷偷喂我牌了?怎今天净我一人赢了?”<br />
“是我今日出门没看黄历,运气欠了些。不然下回请您到别处玩几局?好把输的钱再赢回来?”季安澜一副此提议甚好的样子。<br />
平阳王妃哈哈大笑,只觉这一日痛快至极。<br />
这季大姑娘属实是个知情识趣的,合她脾气。这要是嫁进来,自己就可以松开手了,劳累这么些年,也想歇歇了。<br />
“好好好,下回咱们另找地方。让你好赢回去。”<br />
“我好久没见王妃这么开心了。”<br />
沈嬷嬷和平阳王妃一样,恨不得今日就把人留在府上了。<br />
赵魁到的时候,远远就听到他祖母笑得开怀的声音。<br />
嘴角也跟着扬了扬,脚步轻快。“祖母今日这么高兴?都有何趣事,也说来让孙儿同乐同乐。”<br />
几人都看向门口。<br />
季安澜见他身量颀长,行进有力又不失风雅,面上虽笑却又有一股隐忍刚毅在其中,身上着装佩饰自有一股皇家贵气。<br />
朝他浅浅笑了笑,点头致意。<br />
“祖母。”赵魁与平阳王妃打过招呼,目光落在季安澜身上。<br />
“季姑娘这还是初次登门。”<br />
“对,怎么不欢迎?”<br />
“哪里。我要说这样的话,我祖母必得重新捡起搁至多年的柳条,追得我满院子打了。”<br />
平阳王妃和沈嬷嬷乐不可吱。<br />
对季安澜说:“他小时候我没少打他。用细柳条打的。细柳条扎一把。”用手比划。<br />
“真打呀?”季安澜一副惊奇的样子。<br />
“可不真打。小时候,他经常受那几房孩子的气,便喜欢暗地里捣乱。被人告到他祖父那里,他又是个哑的,不肯解释。我当别人的面又不好不教训他。那柳条我可是用了好些年。”<br />
“没想到你小时候还是个皮的。”季安澜笑着打趣。<br />
“他啊,不调皮,乖得很。就是这样,那几房孩子才喜欢惹他。他一得祖父的夸,那几个孩子就合伙欺他。他小时候没少打架。”<br />
平阳王妃说完,转念一想,“要这么说,倒也是个调皮的。”自己又笑了起来。<br />
想起他年少时光,平阳王妃目光有丝许怀念。<br />
看一眼面前的孙儿,一晃都这么大了。都要成家立业的年纪了。<br />
再看一旁大方爽利的季安澜,又看一眼孙子,越看越满意。<br />
赵魁被说得面上有些热,“祖母,都是哪年的事了,你还说。给孙儿留些面子吧。”<br />
“好好,不说不说。我也乏了,你且代祖母好好陪季姑娘吧。”<br />
赵魁点头,目送平阳王妃走远。<br />
“季姑娘,要不要到外头走走?”<br />
第81章 只需你情我愿<br />
含晖院,平阳王妃正要由沈嬷嬷服侍着歇晌。<br />
被子才盖上,眼睛还未及合上,忽又坐起。<br />
“您是又想到什么了?快歇着吧,往常这时候早歇了。放心,外头有三公子呢。”<br />
“我想起一事。”平阳王妃面色一正。<br />
“何事?”沈嬷嬷也正色起来。扶着她靠坐到床头。<br />
平阳王妃目光追忆,“当年我曾听人说虞氏是南边商贾巨富家的独女,是带了偌大一笔嫁妆嫁去温家的。”<br />
“您听谁说的,奴婢怎么没听过这话?”<br />
沈嬷嬷起了谈兴,挨着床沿坐下。<br />
“奴婢倒是听说温家在她手里时,被她经营出许多产业。当年温家被夺爵,还以为家财也要被抄。好在没抄家。才让季大姑娘的母亲带着十里红妆嫁去平凉侯府,羡煞旁人。”<br />
“她要不带着厚厚的嫁妆嫁过去,那刘氏能愿意?”<br />
平阳王妃也还记得当年那场婚事。<br />
“至于虞氏的家财,你当然不知道。这事也是我偷偷听来的。现今估计也没几人知道。”<br />
因她是嫁给平阳王府,所以听说了许多皇家辛秘事。<br />
当年平阳王又兼过一段时间的宗令,她跟着又听说了许多。她隐约记得,是谁说的当年太祖举事的时候,温家是献过偌大一笔钱粮的。<br />
一代郑国公,当年不过是普通庄户,哪来的钱财?<br />
自然是虞氏带去的。<br />
她隐约记得此事。说那虞氏原是商贾家独女,于乱世中护不住绝户财,才选择嫁给族人众多的温家。<br />
她男人虽是普通庄户,但温氏一族在当地可是大族。<br />
虞氏嫁过去,自然就得了温氏一族的庇护。<br />
“真有那许多家财?”<br />
沈嬷嬷觉得都这么多年了,真有那偌大的家财,也没剩几个了。<br />
“定是有的。我隐约记得是谁说过,虞家当年在南边可是有商号的。”<br />
“虞家可没人了。是都带去温家了?可惜温家也绝嗣了。难道都便宜季侯府了?”<br />
“不。”平阳王妃摇头。<br />
“应该是当年温氏嫁到季侯府时,带走了一部分,另一部分……”<br />
当年温氏嫁人的时候,虞氏还没死呢。<br />
“在季大姑娘手里!”沈嬷嬷眼睛一亮。<br />
季大姑娘要真握有虞、温两家绝户财,那得是多大一笔财富!<br />
“王妃!”沈嬷嬷心头火热。<br />
平阳王妃也坐直了些,悄声吩咐:“你让人暗地里去查一查,看看虞温两家的家财都落在谁手里。让人去南边查一查。估摸着一些老人还记得虞家商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