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起居注用纸讲究,藏青的封面上还粘了金箔,灯烛下熠熠生辉。<br />
    一向端着体面微笑的沈帝师,此时表情也严肃起来,扬起脸,目光带上了些俯视意味:<br />
    “姚太从,你要想好。”<br />
    “无论你能否找到你所说之事的记录,惠王闯宫的罪名都是解不掉的。”<br />
    “我虽能理解,但孰是孰非、是否值得……还要你自己来决定。<br />
    姚伏沉默良久,朝对方一揖:<br />
    “……谢过帝师关怀。”<br />
    “但伏在京城苟且七年,利害早已算清。个中轻重,心中自然有数。”<br />
    他接过那本起居注,依着记忆中的日子翻找起来,很快找到了那一条。<br />
    字不多,也不显眼,却与他反复描刻在心的印象全然重叠:<br />
    “初十日,亥时一刻,惠王持金印入见。子时离宫。”<br />
    他想捧给沈厌卿看,捧给小皇帝看;<br />
    可他的手却剧烈地抖起来,脚下一步也挪不动,好像泣过的血在此刻都回流到他心里,烫得他开不了口。<br />
    他等的够久了,愿望却还是实现得太早,还没有到真正能心如死灰而处变不惊的时候。<br />
    所幸,所幸……<br />
    帝师不知何时已走到他背后,嗓音和缓响起。<br />
    “亥时不是入宫的时候,持金印也不是觐见的礼节。”<br />
    “你要给陛下看这件事,我明白了。”<br />
    有些事情不能明说,就会以春秋笔法藏在文字中。<br />
    “那么——惠亲王当时说了什么,你可还记得么?”<br />
    皇帝睁开了眼。<br />
    ……<br />
    姚伏随口糊弄了杨驻景,对自己在宫中留至子时的原因绝口不提。<br />
    话音却一转,反问道:<br />
    “你去北境的事情已定了么?连甲都穿上了?”<br />
    这身甲胄护心镜磨得雪亮,但有很重的磨损痕迹。规格很高,起码要军中的副将才有资格穿。<br />
    果然杨驻景说:<br />
    “我爹的。”<br />
    姚伏点头,手上又动起来,勾出了几个音。<br />
    杨驻景忽忽悠悠听出,是首破碎不成调子的十面埋伏。他也不去细想,只道:<br />
    “你有多少年没弹了……这么生疏?<br />
    姚伏无奈,停了手,将一根手指抵在唇前:<br />
    “三更半夜的,都演将起来,别人睡也不睡?”<br />
    银色月光下,这人少了些白日的锋锐不饶人,五官柔和了许多。<br />
    这样来看,除了眼尾往高处挑,也不至于全是刻薄相。<br />
    不知他们师门到底是何方神圣,竟和沈帝师一样不显年纪,过了三旬还貌若少年。<br />
    杨驻景觉得没趣,转回身专心喂鱼。<br />
    “我爹说陛下这几日早朝难得态度明显,八成是要抓我去了;”<br />
    “所以把甲借我玩两天,说:”<br />
    “等玩够了,到前线去就老老实实窝着……”<br />
    别想着往前冲,更别妄想什么建功立业。<br />
    沙场上刀剑无眼,杨府折不起这个养了十九年的继承人,一点儿风险也不能冒。<br />
    朝臣们白日不显,回去都道:<br />
    陛下连抽杨府两代嫡长往北边送,令父子同上阵,其中深意……<br />
    即使当今圣上一向仁慈,但帝王权衡之术常人哪能揣测?<br />
    总之,许多人都以为,杨家此去怕是只能留一人回来。<br />
    至于留下的那个;<br />
    是主事侯府十余年,处事有道的杨戎生;<br />
    还是纨绔之名远扬,毫无正形,很可能上位两天就把家业败光的杨驻景……?<br />
    哈哈,对圣人来说,还真是不好选呢。<br />
    据说许多与杨国舅交好的官员已经在暗中筹谋营救,奈何这是圣人的意思,实在是动摇不了分毫。<br />
    鱼食撒干净了,杨驻景拍了拍手,拄起脸,眼神仍无聚焦:<br />
    “但我不信。”<br />
    “陛下……表哥他才比我大一岁,怎么会想着杀自己的舅舅?”<br />
    他说完也觉得这理由不足,苦笑了一下,眉头皱得更紧。<br />
    “况且……这一战是国事,陛下怎么会分不清轻重缓急呢。”<br />
    杨驻景抱住膝盖,将头埋了下去,甲片硌得他很疼。<br />
    他还是不能相信。<br />
    不能相信皇帝有这样心狠,不能相信杨家多年的忠心毫无用处;<br />
    也不能相信自己承袭侯位的时机来的这样快,代价还是父亲的命……<br />
    这名字声称着要让太阳也留驻的小侯爷,此时此刻竟一点办法也没有;<br />
    没人可说话,没人能求问,只能夜半来花园喂这些曾喂过千百次的鱼。<br />
    他脸埋在膝头,黑暗中听见了琵琶落进草丛的声音。<br />
    旁边的人站起了身。<br />
    随后他后领被人拎住,竟是就这么被连人带甲揪了起来。<br />
    他偏头,又看见姚伏脸上熟悉的冷笑表情。<br />
    与平常不同的是,周身水雾相映之下,那双眼睛带了些灰色,又盈了些亮光。<br />
    姚伏皮笑肉不笑,眯起眼睛问他:<br />
    “——你知道他们要让你二弟也去么?”<br />
    第76章<br />
    杨驻景陡然站直了:<br />
    “怎么可能!荣清和我不是只会去一个吗!”<br />
    圣人最早示意忠瑞侯携一子同去北境之时, 大多数人揣度过:<br />
    陛下想要的,应该是那个有些贤名,听起来比起长兄强了不知多少的杨家二子杨荣清。<br />
    毕竟还是这样听起来比较合理:<br />
    长子坐镇侯府保险, 次子也得到了锻炼。<br />
    况且,据说这位二公子熟读兵书, 于兵法一道颇有见地。也许随军出谋划策, 还能献些奇计。<br />
    为了迎合圣心, 大多数人也是这么谏议的。<br />
    小皇帝却不即刻点头,只说再看看,要大家都说说自己意见。<br />
    这一下热闹起来了。<br />
    杨国舅在朝中一向还算吃得开, 再加上站在这儿的都是有心眼儿的,都向着他说话;<br />
    从杨二公子数到杨七公子,再又拎了几个堂亲出来,愣是没一个提杨驻景大名的。<br />
    有那些个和忠瑞侯有点旧怨又为人狠毒些的,还不及张嘴就被旁边人按了下去。<br />
    就这么拖着, 拖了两三天。早朝又不能光探讨兵部这点事,往往论个一两炷香就一带而过了。<br />
    圣人也不说什么,只是不肯放过去——也不必亲自操心,只要在那坐着,自会有人替他提起来。<br />
    拖到姚伏进宫的那一天,终于有人冒出头来:<br />
    “陛下以为,杨驻景如何?”<br />
    朝堂一片哗然,都待要看看是谁如此要命, 要把国舅爷往死里整。<br />
    分明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 难道就你长嘴了!<br />
    好事的, 不好事的,都抻着脖子转了一圈, 没能在人堆里把这人揪出来。<br />
    却听那人又高声道:<br />
    “虽然性情急躁些,但还勉强算是有勇在骨,孝悌双全——”<br />
    ……哇,敢当着所有人说杨小侯爷的不是,胆子不小啊。<br />
    不对。<br />
    有人听出来声音来自前方,隔太远看不清,但至少也是个二品的。<br />
    二品的再往前一看——这不正是杨国舅吗!<br />
    感情人家国舅爷不好意思再耽误大家时间,领了诸位的情,竟自己把自己端进局里去了!<br />
    众人都噤了声,要等着看看圣人的态度。<br />
    圣人先前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br />
    给朝臣们急得简直恨不能蹲到御位前面去,凑近了,放大了,看看圣人的表情有没有什么细微变化。<br />
    御史台那边却突然出列一个,也高声说话,数点起杨二公子的优点来。言辞有力,句句掷地有声。<br />
    虽然态度上是把人吹捧得天上有地下无,用词却字字谨慎,听起来是一点儿偏颇也没有,全是客观评价。<br />
    百官正慨叹御史台的语言艺术真是越发臻于化境,实在是前途无量蒸蒸日上;<br />
    再一看,出列之人六品服制,补子上是鸳鸯——不是五品的侍御史,也不是七品的监察御史。<br />
    御史台的六品,可是只有附属部门的官职,都是管文书管后勤的,品级又不够上朝,平日只驻扎台里。<br />
    唯一一个能让台端为其破例,拎上早朝的例外,便是……<br />
    ……<br />
    “风采青。”<br />
    姚伏颇惊讶地看了杨驻景一眼:<br />
    “你对朝局原来还蛮清楚的嘛。”<br />
    ……<br />
    一见是这位,众人比见了哑巴说话还惊奇。<br />
    六年来,风经历虽蛰伏不言,可上的唯二两封折子都办了大事。论及事成难度,堪比用牛毛撬动石狮子,但偏偏圣人就都点了头。<br />
    因此朝中大员一见这位站出来,哪怕是手上算干净的也肝颤,唯恐他一张口就指向自己。<br />
    福兮祸兮,祸兮福兮……<br />
    不过,这一次议论的是杨家二子的问题,大概也扫不到别人。<br />
    群臣都盼着,这个不怕死的多骂两句杨小侯爷,把人往后撤一撤。即使未必能打动圣人,多少也是一份相救的心意了。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正义利剑

佚名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官场:平步青云

佚名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