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余采点头。<br />
他将茶盏送到嘴边,又抿了一口。<br />
脑中显出彭希明的样子来。<br />
其实彭希明生的浓眉大眼,五官端正,猛一瞧觉得普通,但看久了,还挺顺眼。<br />
身子板瞧着也结实。<br />
不跟一些书生似的,手无缚鸡之力。<br />
还是个秀才——别看彭希明混的差,可秀才功名有多难考,他是知道的。<br />
更关键的是,彭希明不是那种死读书、不通一点庶务和人情世故的酸腐书生。<br />
只要彭希明离了县学,在县城寻一份月入二三两的活计其实挺容易的。<br />
彭家的人,瞧着也通情达理。<br />
这综合来看,比他阿爹要求的“读过书、家风正、人好”这三条好的不是一点半点。<br />
这不比那些镖师、军户强?<br />
更重要的是,对方不想上进了。<br />
而他,最怕的就是对方太想上进将来会变脸。<br />
不怪厘哥儿撮合,他也觉得这事儿的确巧。<br />
但是,如他所说,合适归合适,就目前来看,他对彭希明还没生出男、哥儿的之间的私情。<br />
他只有同情。<br />
况且,有了上次被拒的经历,他就算死,也绝不会先主动的。<br />
万一彭希明瞧不上他呢?<br />
总之,再观察观察吧。<br />
余采这般想法,叫叶厘没了主意。<br />
为了余采的名声着想,他也不能向彭希明挑明。<br />
万一彭希明之前只是口嗨或有自己的审美、考量呢?<br />
于是,等江纪买了干果回来,他还是一丝头绪都没有。<br />
时候不早,两人坐上牛车回家。<br />
出了城,他将此事同江纪一说,江纪倒是看得开,劝他道:“左右彭希明两三年内不会娶亲,等时日久了,说不定余掌柜的想法就改了。”<br />
“……也是。”<br />
叶厘点头。<br />
既然彭希明没钱娶亲。<br />
那这事就不用急啊。<br />
他肯定是站在余采这边的,以余采的感觉为准。<br />
但他也没亏待彭希明,靠着变蛋,彭家的日子在好转。<br />
这么一想,他登时将这事抛到了脑后。<br />
他抓过身后的背篓,里边放着江纪买的桂圆干。<br />
他抓了把桂圆干,剥了一粒送到江纪嘴边,这玩意除了贵,真的没缺点。<br />
甜滋滋的。<br />
还很耐嚼。<br />
他一直觉得新鲜桂圆有一种青草味,但桂圆干就没这股怪味。<br />
真的,除了贵,没任何毛病。<br />
即便这会儿月入一百多两,他也不敢经常买。<br />
毕竟家里的肉、核桃粉一直没断过,要是再加上这么贵重的干果,那一个月的开支就太大了。<br />
说到底,还是挣的钱太少。<br />
可这一时半会,也没新的挣钱路子。<br />
而且,芋泥也是个季节性的东西。<br />
这一批卖完,下一批只有四万斤,卖完就得等明年秋了。<br />
想了想,他对江纪道:“进村之后,先去江伯家一趟,看买地一事有没有进展。”<br />
还是得当地主啊。<br />
以江福正的人脉,最近没打探到有谁要卖地。<br />
不过,大过年的,这其实是好事——走到卖地这一步的,通常都是家中出了变故。<br />
叶厘便将心急按下。<br />
算了,此事待过了年再说。<br />
他同江福正说起了年礼的事儿。<br />
他想买几头猪杀了,肉分给作坊里的员工,他要猪头、猪蹄、猪杂这些部位。<br />
说真的,平日他都吃腻了五花肉,更别说是过年了。<br />
他宁愿多备些猪头肉、猪蹄、猪杂。<br />
反正他家棚子里有五口灶呢。<br />
到时候五口灶一起炖肉,那不得把人给香迷糊了。<br />
而且,过年嘛,大家聚一起热热闹闹的看杀猪,这不比直接买肉有过年的氛围嘛?<br />
叶厘这一建议,得到了江福正的大力支持。<br />
江福正还夸他会吃会享受,比起五花肉,肯定还是猪头肉猪耳朵这些部位下酒!<br />
不过,江福正预定了一个猪头。<br />
他打算过年祭祖时用。<br />
前些年村里穷,过年祭祖时大家兑钱买上几斤肉,在大年初一那日聚一起给祖宗磕个头,再把肉分了,这仪式也就完了。<br />
今年全村都挣了些钱,那他就给祖宗供个大猪头。<br />
届时同村人们兑钱买的肉一起分了。<br />
叶厘听了此话,当即便表示他也供个猪头。<br />
反正他不差这点钱。<br />
于是,腊月十七,江福正趁着员工们干活,做起了调查。<br />
看这节礼,每家想要哪个部位。<br />
反正一个员工的预算是五百文。<br />
他这也算是提前宣布三倍节礼以及三百文年终奖这一喜事。<br />
员工们高兴坏了。<br />
艾玛,这加一起,每人能拿到八百文诶!<br />
厘哥儿大方的真真叫人不知该如何回报!<br />
因是过年,大家不再只盯着有肥膘的部位,大肉片子吃起来过瘾,但大骨头啃起来也香!<br />
众员工回家一商议,在腊月十八这日给了江福正回答。<br />
这些答案五花八门,江福正就做了些协调,忙碌两日才将最终结果敲定。<br />
这期间,石义、石老爹父子俩来了。<br />
如今家家户户都在备年货,变蛋很好卖,石老爹腊月初拿的一批,只花了半个月就卖完了。<br />
趁着离过年还有几日,他们就准备再买一千个。<br />
这叫叶厘不由也关心起了彭家。<br />
可惜,此时没有电话,彭希明也不知自家的变蛋卖得如何了。<br />
腊月二十一这日,江福正去别村买猪、寻杀猪匠。<br />
临近过年,杀猪匠的档期排得满满的,他加了钱,这才将人给定下。<br />
作坊不算江芽这个折现的小家伙,余下共二十九人——多的那一人是远在县城卖饮子的江顺。<br />
一人十五斤猪肉,那就需要四百三十五斤猪肉。<br />
这时代的猪都是吃草、吃粮食长大,体重也就是一百斤出头,其中出肉率在六—七成之间浮动。<br />
也就是说,一头一百斤的猪,杀了之后,能得六七十斤的肉——包括排骨这种带骨头的部位,但不包括猪头猪蹄猪杂。<br />
江福正精挑细选,买了五头重达一百四十余斤的大肥猪,在腊月二十六这日,在作坊宰杀了,分给了众人。<br />
叶厘也在这一日将腊月的工钱还有年终奖发给了众人。<br />
这一日村中热闹极了,凡是作坊里的员工,每人都能领十五斤的肉,若是按照从前过年的标准,那家中就无需再买肉了。<br />
还有十五斤白面,这一下子包饺子包子的面粉也有了。<br />
至于大米,这也是好东西,熬得稠糊糊的,再放些糖,天呐,不愧是能和小麦同价位的粮食,好喝!<br />
当然,还有这个月的九百文工钱以及三百文的年终奖。<br />
领了这两份银钱,对一些较为节俭的人家而言,那这个新年就几乎不用再花钱了。<br />
肉、面都有了,自家再宰两只鸡。<br />
这一千二百文买些瓜子花生点心,足够自家食用和去走亲访友了——至于压岁钱,嗐,包上几文意思一下就可以了。<br />
众人喜悦得一个劲向叶厘道谢,真的,搁从前真没想过世上还有过年无需花钱这种美事。<br />
可有了叶厘,做梦都没想过的好事竟成了现实!<br />
不识大字的他们,说不出什么高雅的词,他们只一个劲的叮嘱叶厘,今后凡是用得上他们的地方,尽管开口。<br />
一定要开口!<br />
吕大娘更是拉着叶厘的手念叨:她生是叶厘的人,死是叶厘的鬼,听得叶厘哭笑不得。<br />
吕大娘等人只拿了一份年礼,就高兴成了这样,像是江大河这般拿四份的,那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br />
他家才是真正的一文都不用花。<br />
六十斤肉,还有四两八钱的现银。<br />
他们还额外拿了份做芋泥的工钱。<br />
除此之外,叶厘又早早买了布料叫梁二香、江柳江榆做新衣裳。<br />
真真是什么都有了。<br />
因此,当叶厘询问,大年三十、大年初一这两日作坊谁值班时,他毫不犹豫就举手了。<br />
这种事儿肯定交给他啊。<br />
他对作坊最尽心了。<br />
他也不要三倍工钱。<br />
真的,没脸拿。<br />
叶厘这个侄夫郎给的已经够多了。<br />
左右在村中也无其他事,不如去做豆腐泡和芋泥。<br />
将此事敲定,叶厘也就放了心。<br />
他用牛车将猪头猪蹄猪杂拉回家,开始炖肉。<br />
这可都是好东西,得好好料理。<br />
该洗的洗、该炖的炖,一直忙活到腊月二十七晚上,才算是收拾完了。<br />
肉炖好了,接下来就该蒸馒头包子了。<br />
按照北阳县的习俗,年前要蒸一些主食,这样过年那几天就不用忙碌了。<br />
这个活儿,由叶厘、江纪两人做。
他将茶盏送到嘴边,又抿了一口。<br />
脑中显出彭希明的样子来。<br />
其实彭希明生的浓眉大眼,五官端正,猛一瞧觉得普通,但看久了,还挺顺眼。<br />
身子板瞧着也结实。<br />
不跟一些书生似的,手无缚鸡之力。<br />
还是个秀才——别看彭希明混的差,可秀才功名有多难考,他是知道的。<br />
更关键的是,彭希明不是那种死读书、不通一点庶务和人情世故的酸腐书生。<br />
只要彭希明离了县学,在县城寻一份月入二三两的活计其实挺容易的。<br />
彭家的人,瞧着也通情达理。<br />
这综合来看,比他阿爹要求的“读过书、家风正、人好”这三条好的不是一点半点。<br />
这不比那些镖师、军户强?<br />
更重要的是,对方不想上进了。<br />
而他,最怕的就是对方太想上进将来会变脸。<br />
不怪厘哥儿撮合,他也觉得这事儿的确巧。<br />
但是,如他所说,合适归合适,就目前来看,他对彭希明还没生出男、哥儿的之间的私情。<br />
他只有同情。<br />
况且,有了上次被拒的经历,他就算死,也绝不会先主动的。<br />
万一彭希明瞧不上他呢?<br />
总之,再观察观察吧。<br />
余采这般想法,叫叶厘没了主意。<br />
为了余采的名声着想,他也不能向彭希明挑明。<br />
万一彭希明之前只是口嗨或有自己的审美、考量呢?<br />
于是,等江纪买了干果回来,他还是一丝头绪都没有。<br />
时候不早,两人坐上牛车回家。<br />
出了城,他将此事同江纪一说,江纪倒是看得开,劝他道:“左右彭希明两三年内不会娶亲,等时日久了,说不定余掌柜的想法就改了。”<br />
“……也是。”<br />
叶厘点头。<br />
既然彭希明没钱娶亲。<br />
那这事就不用急啊。<br />
他肯定是站在余采这边的,以余采的感觉为准。<br />
但他也没亏待彭希明,靠着变蛋,彭家的日子在好转。<br />
这么一想,他登时将这事抛到了脑后。<br />
他抓过身后的背篓,里边放着江纪买的桂圆干。<br />
他抓了把桂圆干,剥了一粒送到江纪嘴边,这玩意除了贵,真的没缺点。<br />
甜滋滋的。<br />
还很耐嚼。<br />
他一直觉得新鲜桂圆有一种青草味,但桂圆干就没这股怪味。<br />
真的,除了贵,没任何毛病。<br />
即便这会儿月入一百多两,他也不敢经常买。<br />
毕竟家里的肉、核桃粉一直没断过,要是再加上这么贵重的干果,那一个月的开支就太大了。<br />
说到底,还是挣的钱太少。<br />
可这一时半会,也没新的挣钱路子。<br />
而且,芋泥也是个季节性的东西。<br />
这一批卖完,下一批只有四万斤,卖完就得等明年秋了。<br />
想了想,他对江纪道:“进村之后,先去江伯家一趟,看买地一事有没有进展。”<br />
还是得当地主啊。<br />
以江福正的人脉,最近没打探到有谁要卖地。<br />
不过,大过年的,这其实是好事——走到卖地这一步的,通常都是家中出了变故。<br />
叶厘便将心急按下。<br />
算了,此事待过了年再说。<br />
他同江福正说起了年礼的事儿。<br />
他想买几头猪杀了,肉分给作坊里的员工,他要猪头、猪蹄、猪杂这些部位。<br />
说真的,平日他都吃腻了五花肉,更别说是过年了。<br />
他宁愿多备些猪头肉、猪蹄、猪杂。<br />
反正他家棚子里有五口灶呢。<br />
到时候五口灶一起炖肉,那不得把人给香迷糊了。<br />
而且,过年嘛,大家聚一起热热闹闹的看杀猪,这不比直接买肉有过年的氛围嘛?<br />
叶厘这一建议,得到了江福正的大力支持。<br />
江福正还夸他会吃会享受,比起五花肉,肯定还是猪头肉猪耳朵这些部位下酒!<br />
不过,江福正预定了一个猪头。<br />
他打算过年祭祖时用。<br />
前些年村里穷,过年祭祖时大家兑钱买上几斤肉,在大年初一那日聚一起给祖宗磕个头,再把肉分了,这仪式也就完了。<br />
今年全村都挣了些钱,那他就给祖宗供个大猪头。<br />
届时同村人们兑钱买的肉一起分了。<br />
叶厘听了此话,当即便表示他也供个猪头。<br />
反正他不差这点钱。<br />
于是,腊月十七,江福正趁着员工们干活,做起了调查。<br />
看这节礼,每家想要哪个部位。<br />
反正一个员工的预算是五百文。<br />
他这也算是提前宣布三倍节礼以及三百文年终奖这一喜事。<br />
员工们高兴坏了。<br />
艾玛,这加一起,每人能拿到八百文诶!<br />
厘哥儿大方的真真叫人不知该如何回报!<br />
因是过年,大家不再只盯着有肥膘的部位,大肉片子吃起来过瘾,但大骨头啃起来也香!<br />
众员工回家一商议,在腊月十八这日给了江福正回答。<br />
这些答案五花八门,江福正就做了些协调,忙碌两日才将最终结果敲定。<br />
这期间,石义、石老爹父子俩来了。<br />
如今家家户户都在备年货,变蛋很好卖,石老爹腊月初拿的一批,只花了半个月就卖完了。<br />
趁着离过年还有几日,他们就准备再买一千个。<br />
这叫叶厘不由也关心起了彭家。<br />
可惜,此时没有电话,彭希明也不知自家的变蛋卖得如何了。<br />
腊月二十一这日,江福正去别村买猪、寻杀猪匠。<br />
临近过年,杀猪匠的档期排得满满的,他加了钱,这才将人给定下。<br />
作坊不算江芽这个折现的小家伙,余下共二十九人——多的那一人是远在县城卖饮子的江顺。<br />
一人十五斤猪肉,那就需要四百三十五斤猪肉。<br />
这时代的猪都是吃草、吃粮食长大,体重也就是一百斤出头,其中出肉率在六—七成之间浮动。<br />
也就是说,一头一百斤的猪,杀了之后,能得六七十斤的肉——包括排骨这种带骨头的部位,但不包括猪头猪蹄猪杂。<br />
江福正精挑细选,买了五头重达一百四十余斤的大肥猪,在腊月二十六这日,在作坊宰杀了,分给了众人。<br />
叶厘也在这一日将腊月的工钱还有年终奖发给了众人。<br />
这一日村中热闹极了,凡是作坊里的员工,每人都能领十五斤的肉,若是按照从前过年的标准,那家中就无需再买肉了。<br />
还有十五斤白面,这一下子包饺子包子的面粉也有了。<br />
至于大米,这也是好东西,熬得稠糊糊的,再放些糖,天呐,不愧是能和小麦同价位的粮食,好喝!<br />
当然,还有这个月的九百文工钱以及三百文的年终奖。<br />
领了这两份银钱,对一些较为节俭的人家而言,那这个新年就几乎不用再花钱了。<br />
肉、面都有了,自家再宰两只鸡。<br />
这一千二百文买些瓜子花生点心,足够自家食用和去走亲访友了——至于压岁钱,嗐,包上几文意思一下就可以了。<br />
众人喜悦得一个劲向叶厘道谢,真的,搁从前真没想过世上还有过年无需花钱这种美事。<br />
可有了叶厘,做梦都没想过的好事竟成了现实!<br />
不识大字的他们,说不出什么高雅的词,他们只一个劲的叮嘱叶厘,今后凡是用得上他们的地方,尽管开口。<br />
一定要开口!<br />
吕大娘更是拉着叶厘的手念叨:她生是叶厘的人,死是叶厘的鬼,听得叶厘哭笑不得。<br />
吕大娘等人只拿了一份年礼,就高兴成了这样,像是江大河这般拿四份的,那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br />
他家才是真正的一文都不用花。<br />
六十斤肉,还有四两八钱的现银。<br />
他们还额外拿了份做芋泥的工钱。<br />
除此之外,叶厘又早早买了布料叫梁二香、江柳江榆做新衣裳。<br />
真真是什么都有了。<br />
因此,当叶厘询问,大年三十、大年初一这两日作坊谁值班时,他毫不犹豫就举手了。<br />
这种事儿肯定交给他啊。<br />
他对作坊最尽心了。<br />
他也不要三倍工钱。<br />
真的,没脸拿。<br />
叶厘这个侄夫郎给的已经够多了。<br />
左右在村中也无其他事,不如去做豆腐泡和芋泥。<br />
将此事敲定,叶厘也就放了心。<br />
他用牛车将猪头猪蹄猪杂拉回家,开始炖肉。<br />
这可都是好东西,得好好料理。<br />
该洗的洗、该炖的炖,一直忙活到腊月二十七晚上,才算是收拾完了。<br />
肉炖好了,接下来就该蒸馒头包子了。<br />
按照北阳县的习俗,年前要蒸一些主食,这样过年那几天就不用忙碌了。<br />
这个活儿,由叶厘、江纪两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