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江麦、江芽两个小家伙儿打下手。<br />
江纪把重活都揽了过去,像是揉面、剁肉。<br />
其实这也不算重活,但夜里上了炕,江纪非说肩膀酸手臂痛,叫叶厘给他揉一揉。<br />
于是叶厘就顺势和他玩起了按摩普雷。<br />
江纪放假的这小半个月,两人其实夜夜不空。<br />
倒不是两人贪欢。<br />
是感情到了这一步,自然而然就想黏一起。<br />
相聚的时日太少,上了炕,两人不自觉就抱在了一起。<br />
或说些家长里短。<br />
或只是对视——两人对视是不会尴尬的。<br />
但不管干什么,都少不了亲吻这一步。<br />
亲着亲着就走了火。<br />
常规行房的次数多了,叶厘就想玩些新鲜的。<br />
就是冬日的气温限制了两人的发挥,要是搁夏日,赤身裸体的,以两人的身材而言,那才更有情调呢。<br />
腊月二十九,这一日,作坊放假。<br />
早上时将昨日炸的豆腐泡以及今早做的芋泥送去半闲居,之后就没事了。<br />
明个儿的二十斤豆腐泡以及一百斤芋泥,由江大河一家四口顺手给做了。<br />
叶厘没空去县城,昨个儿蒸了馒头包子,今个儿他得炸些鸡块、丸子、面果。<br />
上午,叶两赶着牛车过来,准备接刘饴、叶阿爹回家。<br />
两人年后还要回来,因此衣物之类的不用带回去。<br />
叶厘将今早刚做的二十斤芋泥拎上牛车,叫他们带回去。<br />
反正刘饴、叶阿爹都知道如何用芋泥做饮子、点心,二十斤足够叶家吃上几日了。<br />
其实叶阿爹想留在江家过年的,可如今叶厘的活计只剩下炸东西这一项,于是叶厘就将他劝了回去。<br />
在自家操劳了一整个冬日,除了一套新衣,叶厘还想给他十两银子作为孝敬。<br />
可他不肯收,无论叶厘如何劝都不肯收。<br />
好在叶厘早就想到他会是这个反应,便将为过年准备的花生瓜子桂圆等干果拎出来,叫他带回家去。<br />
之前江福正为作坊挑选肥猪时,他和江纪日日往县城跑,已将过年所需的干果购置齐全。<br />
虽说过了这十日,这些干果已被消耗了一半,但余下的还有二十多斤。<br />
总不好真的叫自己亲阿爹只带着一套衣裳一点芋泥回家。<br />
若是传出去了,那他不得被人戳脊梁骨。<br />
叶阿爹这下没拒绝了。<br />
乐呵呵的将这些干果接了过去。<br />
空闲时嗑一把、剥一把,的确是好享受。<br />
咳,在江家待了这么久,他有些被叶厘同化了。<br />
也染上了“好吃”的毛病。<br />
第102章<br />
年三十这日, 江大河依旧是凌晨就起床了。<br />
原本作坊夜里的值班是轮流的,可他在作坊睡习惯了,于是这俩月他就一直由他值班守夜。<br />
今个儿的二十斤豆腐泡, 昨个儿他们一家四口就已经做好了。<br />
现在要做的,是明日的豆腐泡。<br />
二十斤豆腐泡, 只需要四十斤豆腐。<br />
不过, 过年嘛,豆腐泡拿来炖肉挺香, 叶厘就叫他多做一些, 自家用来吃。<br />
于是昨晚他就多泡了些豆子。<br />
一共二十斤。<br />
出了小屋子, 他习惯性的抬头看天。<br />
今个儿有些冷,而且头顶不见一个星子, 定然又是阴天。<br />
他先用炉子把热水烧上,水开洗漱,刚洗完脸,江柳、江榆牵着牛、骡过来了。<br />
二十斤豆子, 爷仨一起开工, 很快就将豆子给磨完了。<br />
之后江大河自个儿过滤豆渣, 江柳、江榆去叶厘家做芋泥。<br />
此刻,天还没亮。<br />
叶厘和两个小家伙照旧没起床。<br />
今个儿刘饴、叶阿爹不在, 但江纪不赖床,江柳江榆到时,他已将两锅芋头给蒸上了。<br />
今个儿只做一百斤芋泥。<br />
所需的炼乳,昨个儿下午也已做好。<br />
因此任务很轻。<br />
待芋头蒸好, 江柳、江榆两人做芋泥,江纪进灶房做早饭。<br />
于是等叶厘慢腾腾起床,芋泥做好了, 早饭也好了。<br />
江纪煮了红枣小米粥,特别粘稠。<br />
他还将昨个儿炸的鸡块、肉丸子馏了馏,往里边放些醋、葱姜,甭管是鸡块还是肉丸子都没了刚出锅时的油腻,叶厘一人就能干半碗。<br />
另外,还有一个凉拌萝卜丝。<br />
也算是碳水蔬菜蛋白质都有了。<br />
早饭吃完,江纪去后院喂猪喂鸡,叶厘则是将二十斤豆腐泡以及一百斤芋泥装车。<br />
今个儿由他送货。<br />
顺便去将江顺、鲍北元两人接回来。<br />
昨个儿半闲居正常营业,下午还要做饮子,因此只能今个儿去接人。<br />
大过年的,他和江纪肯定不能让鲍北元一人孤零零的在小院子里守岁。<br />
他早就和鲍北元打了招呼,要他来江家过年。<br />
其实龚力生也想让鲍北元去龚家过年,但鲍北元选择了江家,比起年长几岁的生哥,他与江纪这个同窗更有共同话题。<br />
很快,一家四口收拾妥当,他们坐上牛车,前往县城。<br />
今个儿有些冷,除了自身火力旺的江纪,叶厘同江麦江芽都裹得圆圆似企鹅。<br />
不一会儿,牛车晃晃悠悠进了城。<br />
家家户户的年货基本上都置备齐了,一些店铺也已经关门。<br />
比起往日,街上的行人少了些。<br />
四人到了半闲居,里边除了伙计,没有一个食客。<br />
是罕见的冷清。<br />
半闲居今个儿也放假了,只留下一半的伙计。<br />
到了夜里,更是只留下五人值班。<br />
余采不在,叶厘江纪把东西交给邢管事,瞧见彭希明,他们与彭希明唠了几句,之后一家子出发去干果店。<br />
今个儿还得再买些干果。<br />
从干果店出来,四人去了鲍北元的小院。<br />
鲍北元已收拾好了,他两手都拎着背篓,一个放的是日常用品,另一个叶厘定睛一瞧,里边竟是腊肉、腊肠。<br />
这两样吃食加一起得有二十多斤,叶厘不由道:“你买这些干啥?家里不缺肉的。”<br />
北阳县本地没有晒腊肉灌腊肠的习惯。<br />
这东西比起普通猪肉要贵上不少。<br />
别看少,但估摸着得有二两银子才能买到。<br />
鲍北元笑道:“多个下酒菜,这不挺好?”<br />
“就是,厘哥,这个腊肠可好吃了,麻辣味的,就着饼子吃特别过瘾。”<br />
一旁同样拎着背篓的江顺笑呵呵的道。<br />
于是叶厘朝他的背篓瞧去,见里边也放着一串腊肠,就道:“不错,长大了,知道给家里添东西了。”<br />
江顺一听,立马晃了晃手中的背篓,高兴道:“下边还有一些糯米粉,我学会了怎么包汤圆,明天包些汤圆吃,到时候给你和纪哥送一些。”<br />
要知道他们一家子,只有他吃过汤圆呢。<br />
现在要回家过年,家里不缺肉,于是他灵机一动,就打算包些汤圆。<br />
叶厘听了这话,笑道:“那你多准备几样馅料,除了黑芝麻的,再来一些豆沙的芋泥的。”<br />
“哎呀,这主意好!”<br />
江顺顿时眼睛闪亮。<br />
糯米本就糯。<br />
芋泥也超软。<br />
这两者一结合,那汤圆的滋味不得美死了!<br />
江芽听得已经有些流口水,忙道:“顺哥,那明个儿我去帮你包汤圆吧?”<br />
此言一出,满院子的人都乐了。<br />
叶厘揉揉他带着狐皮帽子的小脑袋:“成,明个儿将芋泥送过去时,你顺便包几个。”<br />
有了此话,小家伙高兴了。<br />
他颠颠朝江顺跑去,要帮着江顺拎背篓。<br />
这殷勤的小模样,看得叶厘不禁去捏他的小脸蛋。<br />
小馋猫,真真生错了时代啊。<br />
闲聊几句,鲍北元、江顺上了牛车。<br />
此刻回家,正好做午饭。<br />
不过,他们还没出城,天空就飘起了小雪花,这下子更冷了。<br />
叶厘将脖子里的围巾往上扯了扯,将大半张脸都遮住。<br />
其实这个时候下雪挺好的。<br />
不然的话,年后初六初七农人就得下地去灌溉麦子了。<br />
这是真正的瑞雪兆丰年。<br />
牛车进村之后,江顺拎着背篓回家。<br />
江纪把牛车赶回家,叶厘没去管牛车上的东西,他跑进灶房,将炉子通风口的盖子取下来,准备用炉子去一去身上的寒气。<br />
鲍北元住在西屋,江纪把他领过去。<br />
炕上的被褥已经晒过了。<br />
不过,晚上烧炕,肯定不冷的。<br />
叶厘等冻僵的手暖和之后,就撸起袖子,准备做饭。<br />
年货都备好了,午饭很好做。<br />
而且,今晚还有年夜饭,午饭简单吃些就好了。<br />
早上是小米粥,这会儿来个大米粥。<br />
猪头肉卤得极为软烂,他切下来一块,配着花生米凉拌。
江纪把重活都揽了过去,像是揉面、剁肉。<br />
其实这也不算重活,但夜里上了炕,江纪非说肩膀酸手臂痛,叫叶厘给他揉一揉。<br />
于是叶厘就顺势和他玩起了按摩普雷。<br />
江纪放假的这小半个月,两人其实夜夜不空。<br />
倒不是两人贪欢。<br />
是感情到了这一步,自然而然就想黏一起。<br />
相聚的时日太少,上了炕,两人不自觉就抱在了一起。<br />
或说些家长里短。<br />
或只是对视——两人对视是不会尴尬的。<br />
但不管干什么,都少不了亲吻这一步。<br />
亲着亲着就走了火。<br />
常规行房的次数多了,叶厘就想玩些新鲜的。<br />
就是冬日的气温限制了两人的发挥,要是搁夏日,赤身裸体的,以两人的身材而言,那才更有情调呢。<br />
腊月二十九,这一日,作坊放假。<br />
早上时将昨日炸的豆腐泡以及今早做的芋泥送去半闲居,之后就没事了。<br />
明个儿的二十斤豆腐泡以及一百斤芋泥,由江大河一家四口顺手给做了。<br />
叶厘没空去县城,昨个儿蒸了馒头包子,今个儿他得炸些鸡块、丸子、面果。<br />
上午,叶两赶着牛车过来,准备接刘饴、叶阿爹回家。<br />
两人年后还要回来,因此衣物之类的不用带回去。<br />
叶厘将今早刚做的二十斤芋泥拎上牛车,叫他们带回去。<br />
反正刘饴、叶阿爹都知道如何用芋泥做饮子、点心,二十斤足够叶家吃上几日了。<br />
其实叶阿爹想留在江家过年的,可如今叶厘的活计只剩下炸东西这一项,于是叶厘就将他劝了回去。<br />
在自家操劳了一整个冬日,除了一套新衣,叶厘还想给他十两银子作为孝敬。<br />
可他不肯收,无论叶厘如何劝都不肯收。<br />
好在叶厘早就想到他会是这个反应,便将为过年准备的花生瓜子桂圆等干果拎出来,叫他带回家去。<br />
之前江福正为作坊挑选肥猪时,他和江纪日日往县城跑,已将过年所需的干果购置齐全。<br />
虽说过了这十日,这些干果已被消耗了一半,但余下的还有二十多斤。<br />
总不好真的叫自己亲阿爹只带着一套衣裳一点芋泥回家。<br />
若是传出去了,那他不得被人戳脊梁骨。<br />
叶阿爹这下没拒绝了。<br />
乐呵呵的将这些干果接了过去。<br />
空闲时嗑一把、剥一把,的确是好享受。<br />
咳,在江家待了这么久,他有些被叶厘同化了。<br />
也染上了“好吃”的毛病。<br />
第102章<br />
年三十这日, 江大河依旧是凌晨就起床了。<br />
原本作坊夜里的值班是轮流的,可他在作坊睡习惯了,于是这俩月他就一直由他值班守夜。<br />
今个儿的二十斤豆腐泡, 昨个儿他们一家四口就已经做好了。<br />
现在要做的,是明日的豆腐泡。<br />
二十斤豆腐泡, 只需要四十斤豆腐。<br />
不过, 过年嘛,豆腐泡拿来炖肉挺香, 叶厘就叫他多做一些, 自家用来吃。<br />
于是昨晚他就多泡了些豆子。<br />
一共二十斤。<br />
出了小屋子, 他习惯性的抬头看天。<br />
今个儿有些冷,而且头顶不见一个星子, 定然又是阴天。<br />
他先用炉子把热水烧上,水开洗漱,刚洗完脸,江柳、江榆牵着牛、骡过来了。<br />
二十斤豆子, 爷仨一起开工, 很快就将豆子给磨完了。<br />
之后江大河自个儿过滤豆渣, 江柳、江榆去叶厘家做芋泥。<br />
此刻,天还没亮。<br />
叶厘和两个小家伙照旧没起床。<br />
今个儿刘饴、叶阿爹不在, 但江纪不赖床,江柳江榆到时,他已将两锅芋头给蒸上了。<br />
今个儿只做一百斤芋泥。<br />
所需的炼乳,昨个儿下午也已做好。<br />
因此任务很轻。<br />
待芋头蒸好, 江柳、江榆两人做芋泥,江纪进灶房做早饭。<br />
于是等叶厘慢腾腾起床,芋泥做好了, 早饭也好了。<br />
江纪煮了红枣小米粥,特别粘稠。<br />
他还将昨个儿炸的鸡块、肉丸子馏了馏,往里边放些醋、葱姜,甭管是鸡块还是肉丸子都没了刚出锅时的油腻,叶厘一人就能干半碗。<br />
另外,还有一个凉拌萝卜丝。<br />
也算是碳水蔬菜蛋白质都有了。<br />
早饭吃完,江纪去后院喂猪喂鸡,叶厘则是将二十斤豆腐泡以及一百斤芋泥装车。<br />
今个儿由他送货。<br />
顺便去将江顺、鲍北元两人接回来。<br />
昨个儿半闲居正常营业,下午还要做饮子,因此只能今个儿去接人。<br />
大过年的,他和江纪肯定不能让鲍北元一人孤零零的在小院子里守岁。<br />
他早就和鲍北元打了招呼,要他来江家过年。<br />
其实龚力生也想让鲍北元去龚家过年,但鲍北元选择了江家,比起年长几岁的生哥,他与江纪这个同窗更有共同话题。<br />
很快,一家四口收拾妥当,他们坐上牛车,前往县城。<br />
今个儿有些冷,除了自身火力旺的江纪,叶厘同江麦江芽都裹得圆圆似企鹅。<br />
不一会儿,牛车晃晃悠悠进了城。<br />
家家户户的年货基本上都置备齐了,一些店铺也已经关门。<br />
比起往日,街上的行人少了些。<br />
四人到了半闲居,里边除了伙计,没有一个食客。<br />
是罕见的冷清。<br />
半闲居今个儿也放假了,只留下一半的伙计。<br />
到了夜里,更是只留下五人值班。<br />
余采不在,叶厘江纪把东西交给邢管事,瞧见彭希明,他们与彭希明唠了几句,之后一家子出发去干果店。<br />
今个儿还得再买些干果。<br />
从干果店出来,四人去了鲍北元的小院。<br />
鲍北元已收拾好了,他两手都拎着背篓,一个放的是日常用品,另一个叶厘定睛一瞧,里边竟是腊肉、腊肠。<br />
这两样吃食加一起得有二十多斤,叶厘不由道:“你买这些干啥?家里不缺肉的。”<br />
北阳县本地没有晒腊肉灌腊肠的习惯。<br />
这东西比起普通猪肉要贵上不少。<br />
别看少,但估摸着得有二两银子才能买到。<br />
鲍北元笑道:“多个下酒菜,这不挺好?”<br />
“就是,厘哥,这个腊肠可好吃了,麻辣味的,就着饼子吃特别过瘾。”<br />
一旁同样拎着背篓的江顺笑呵呵的道。<br />
于是叶厘朝他的背篓瞧去,见里边也放着一串腊肠,就道:“不错,长大了,知道给家里添东西了。”<br />
江顺一听,立马晃了晃手中的背篓,高兴道:“下边还有一些糯米粉,我学会了怎么包汤圆,明天包些汤圆吃,到时候给你和纪哥送一些。”<br />
要知道他们一家子,只有他吃过汤圆呢。<br />
现在要回家过年,家里不缺肉,于是他灵机一动,就打算包些汤圆。<br />
叶厘听了这话,笑道:“那你多准备几样馅料,除了黑芝麻的,再来一些豆沙的芋泥的。”<br />
“哎呀,这主意好!”<br />
江顺顿时眼睛闪亮。<br />
糯米本就糯。<br />
芋泥也超软。<br />
这两者一结合,那汤圆的滋味不得美死了!<br />
江芽听得已经有些流口水,忙道:“顺哥,那明个儿我去帮你包汤圆吧?”<br />
此言一出,满院子的人都乐了。<br />
叶厘揉揉他带着狐皮帽子的小脑袋:“成,明个儿将芋泥送过去时,你顺便包几个。”<br />
有了此话,小家伙高兴了。<br />
他颠颠朝江顺跑去,要帮着江顺拎背篓。<br />
这殷勤的小模样,看得叶厘不禁去捏他的小脸蛋。<br />
小馋猫,真真生错了时代啊。<br />
闲聊几句,鲍北元、江顺上了牛车。<br />
此刻回家,正好做午饭。<br />
不过,他们还没出城,天空就飘起了小雪花,这下子更冷了。<br />
叶厘将脖子里的围巾往上扯了扯,将大半张脸都遮住。<br />
其实这个时候下雪挺好的。<br />
不然的话,年后初六初七农人就得下地去灌溉麦子了。<br />
这是真正的瑞雪兆丰年。<br />
牛车进村之后,江顺拎着背篓回家。<br />
江纪把牛车赶回家,叶厘没去管牛车上的东西,他跑进灶房,将炉子通风口的盖子取下来,准备用炉子去一去身上的寒气。<br />
鲍北元住在西屋,江纪把他领过去。<br />
炕上的被褥已经晒过了。<br />
不过,晚上烧炕,肯定不冷的。<br />
叶厘等冻僵的手暖和之后,就撸起袖子,准备做饭。<br />
年货都备好了,午饭很好做。<br />
而且,今晚还有年夜饭,午饭简单吃些就好了。<br />
早上是小米粥,这会儿来个大米粥。<br />
猪头肉卤得极为软烂,他切下来一块,配着花生米凉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