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止是锦城,陕省长安市的的永兴坊,也是“中华老字号+文化ip”的地标项目。<br />
苏市的平江路,那些苏帮菜馆子,也是依靠这条路的地标流量,人气更上一层楼。<br />
宋明瑜甚至能找到完全对标她现在情况的餐饮品牌。<br />
那就是哈市的马迭尔餐厅,早期马迭尔就是靠成为哈市的地标餐厅,城市名牌,才一下跃入了全国人的眼睛。<br />
那时候哈市的文化宣传,旅游宣传,可是一点没少提到马迭尔餐厅。<br />
官方亲自下场带流量,这个牌子不火都难。<br />
宋明瑜眼神有些复杂,骆京明不愧是大领导,做法又和郑氏完全不同。<br />
郑氏再怎么样也是不肯吃亏的,但是南城就不介意“吃亏”,地皮都可以免费送。<br />
虽然这地皮本来就在南城手里,拿给宋明瑜也是为了让明瑜小饭馆在现在人气儿不旺的八一路镇镇场子。<br />
骆市长有意给宋明瑜多一些发展空间,宋明瑜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br />
“谢谢骆市长,我一定会好好经营‘明瑜’,不让您失望。”<br />
两边都是聪明人,又都是直截了当做事情的性格,在八一路开店这件事上既然谈得来,骆京明也就不再浪费时间,让宋明瑜回头和秘书联系。<br />
市里会给“明瑜”优先处理这些事情。<br />
不过又和当年那点人脉开出来的绿灯不同,骆京明有交代,这绿灯可以说是一路畅通无阻。<br />
明瑜小饭馆具体要怎么装修、怎么安排布置也立刻登上了日程。<br />
宋明瑜对小饭馆的规划提前就想过了。<br />
老店用来接待那些念旧的老顾客,也是给游客们观光打卡用。<br />
新店,这个八一店到时候就会是主力。<br />
毕竟它实实在在拥有足足两层楼,接近三百平的面积!<br />
八一路店不缺包房,也不缺大堂的席位,这么富裕的空间,甚至连后厨都可以放心大胆设计。<br />
至于这边到底谁来负责,宋明瑜脑海里转过了许多个适合的人选。<br />
最后主动请缨的是江宛如。<br />
“反正我还会在国内待小一年再走,这段时间,师父不如把八一路店交给我?”<br />
江宛如的确是加盟了岛国的明瑜小饭馆,但是她却没有急急慌慌离开,马上去岛国把店铺做起来。<br />
在港城掌控公司这么多年,江宛如早已明白,要想做起来一个品牌有时候和先后无关,端看是谁准备更充足,谁的眼光更犀利。<br />
要不然,港城那些服装品牌怎么会被venus一下冲散?<br />
要不然明瑜小饭馆在南城凭什么就能力压这些老字号,成为如今最受欢迎的餐厅?<br />
江宛如的想法很简单,她想留在南城,留在宋明瑜身边,她想要学习更多,体会更多。<br />
岛国那家明瑜小饭馆,不仅仅会是她江宛如打出去的漂亮的翻身一仗,更会是明瑜小饭馆在海外打响名气的第一步棋!<br />
她决不允许这个过程中有一点点不完美。<br />
以江宛如如今的水平,当店长是绰绰有余,甚至是大材小用。<br />
但她愿意,宋明瑜完全拒绝不了——<br />
谁能拒绝一个在港城当过大酒楼老板的资深经理人,更别说江宛如如今是一线也呆过,管理层也做过。<br />
她的火眼金睛之下,宋明瑜压根不担心会有浑水摸鱼的人从江宛如眼皮子下逃脱。<br />
至于后厨,这就完全是依靠宋明瑜之前的“无心插柳”。<br />
宋明瑜之前曾经和林香提到过“新x方”厨师烹饪班的事情。<br />
那时候她还忙于自己两个初创的事业,尤其是明瑜酸辣粉,那时候还没完全站稳脚跟。<br />
后来找到了合适的机会,这件事还真让宋明瑜做起来了。<br />
名字特别朴实,就叫“明瑜厨师烹饪集训班”,但是刚开门招生,就意外地收了不少学生。<br />
宋明瑜自己都很惊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来当厨师?”<br />
她想象中人当然也不会太少,否则这个厨师培训开起来就是亏钱,但这么多人来报名,也完全超过了宋明瑜的想象。<br />
最后还是其中一个学生告诉了她真实想法——<br />
“反正也进不去厂子,没有铁饭碗,做啥不是一样?”<br />
“去工地扛大包还朝不保夕的,倒不如学个手艺,以后还能混口饭吃。”<br />
明瑜厨师烹饪集训班当然不是做慈善,虽然学费低廉到跟做慈善差不多,但宋明瑜本来就是把它当做了“明瑜”的后备力量。<br />
毕业的厨师要和“明瑜”签十年的工作合同,在这十年中,如果学生单方面想要解约,那就要赔一笔违约费。<br />
这笔钱不少,比报名费可贵得多,但是在这些学生眼里,却跟白捡的一样。<br />
毕竟这年头流行的还是学徒制呢,要是按照学徒的那种说法,学徒帮师父工作甚至都不能要工钱,还得卖苦力,干杂活。<br />
而集训班呢,说是要签十年合同,可反过来想——那就是十年的铁饭碗啊!<br />
现在宋明瑜的事业做得有多大大家都看在眼里,这班多少人想报都报不上!<br />
傻子才违约呢,这十年的合同,拿钱给他们都不换好不好!<br />
所以,宋明瑜开始猜测可能会出现的没多少人报班这件事压根没出现,不仅人多到爆满,不得不多开了几个新的班次,甚至还有人拿着钱来求宋明瑜。<br />
“给钱都行,只要能让孩子学个手艺,以后能进明瑜!”<br />
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来历是宋明瑜也没想到的。<br />
那就是以前这些餐厅的墩子和打杂的小帮厨们。<br />
他们在餐厅的地位是相当低,如果说学徒制里面的学徒好歹还能学点东西,那这些人无疑就更惨。<br />
他们压根没有师父,日子好不好过就靠上头那些大厨子们一句话的事儿。<br />
而且因为终年都只是在边缘做做杂活儿、累活儿、脏活儿,厨师水平也是不可能得到提升的。<br />
想靠近灶台?想都别想,后厨那都是人家大厨子的地盘,是压根不会让这些小角色碰的。<br />
“以前是没有选择,现在有了培训班,疯了才继续受那气!”<br />
第154章 改头换面<br />
钱没有可以借, 可是手艺学到了可就是自己的了!<br />
就在这种种的原因,层层叠加之下,明瑜厨师培训班可以说是完全不缺生源,开班到现在, 还真给宋明瑜挑了不少好苗子!<br />
其中一部分宋明瑜安排去了各家酸辣粉门店。<br />
还有一些手艺突出有过厨师经验, 或者是学习能力特别强的, 她就带在了身边,给八一路做准备。<br />
宋明瑜只有一个人, 自然不可能分身去两家店当主厨。<br />
所以八一店, 宋明瑜打算执行主厨轮班制。<br />
简单来说,明瑜小饭馆会有不止一个主厨,保证餐厅无论是在什么时间段都有一个经验丰富的主厨负责。<br />
他们会像工人到岗一样轮换班次, 不同班次的主厨负责的内容不同, 这样既可以全方面地保证餐厅的运行,又可以节约主厨的精力。<br />
最大的好处就是出品稳定。<br />
明瑜小饭馆的这些主厨, 宋明瑜会亲自培训他们——<br />
地狱级集训。<br />
保证他们的出品水平完全稳定,保证客人无论什么时候到明瑜小饭馆吃饭,哪怕人再多, 菜品再复杂。<br />
吃到的都一定是最巅峰、最完美的一餐。<br />
内地极少有餐厅尝试这种方法, 哪怕有, 也基本都是酒店的宴会部门。<br />
其他的餐厅不是不想,而是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而且这么一来成本也会高出去许多。<br />
但宋明瑜压根不在乎这个。<br />
她的主厨们全是培训班出来, 又经过她亲自调.教的“入室弟子”, 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这些人会没办法上手——宋明瑜一开始教的就是明瑜餐饮的那一套。<br />
至于成本,十年的合同,还都和宋明瑜深度绑定, 和明瑜餐厅绑在了一起……能有什么成本?<br />
宋明瑜压根不担心他们跳槽,真的跳槽了,后悔的只会是这群学生,不会是她宋明瑜。<br />
主厨轮班制这个东西算是港城先行一步的尝试,在国际上也是很常见的。<br />
尤其是那些米其林餐厅,五星级酒店,许多都会采用这种做法。<br />
宋明瑜这个举动可谓是非常大胆,但同时也的确是最符合明瑜小饭馆经营的特点。<br />
毕竟老店她一个人都搞不定了,新店可是在八一路上那么大一家店铺,不调整一下方法,谁来当这个主厨都得累晕过去。<br />
对江宛如这个店长也非常友好。<br />
大多数时候都她也用不着去后厨盯着亲力亲为,忙前忙后,后厨自己有轮班制度,这些主厨之间会彼此监督——<br />
开玩笑,谁要是在大师姐面前露了怯犯了错,大师姐可比师父还严格!<br />
而且,师父愿意看重他们,给他们这个机会,他们恨不得拿回家里供着呢,谁要是在这种事情上敢堕了明瑜的名字,那都用不着江宛如亲自出马,这些主厨自己都先羞愧欲死了!
苏市的平江路,那些苏帮菜馆子,也是依靠这条路的地标流量,人气更上一层楼。<br />
宋明瑜甚至能找到完全对标她现在情况的餐饮品牌。<br />
那就是哈市的马迭尔餐厅,早期马迭尔就是靠成为哈市的地标餐厅,城市名牌,才一下跃入了全国人的眼睛。<br />
那时候哈市的文化宣传,旅游宣传,可是一点没少提到马迭尔餐厅。<br />
官方亲自下场带流量,这个牌子不火都难。<br />
宋明瑜眼神有些复杂,骆京明不愧是大领导,做法又和郑氏完全不同。<br />
郑氏再怎么样也是不肯吃亏的,但是南城就不介意“吃亏”,地皮都可以免费送。<br />
虽然这地皮本来就在南城手里,拿给宋明瑜也是为了让明瑜小饭馆在现在人气儿不旺的八一路镇镇场子。<br />
骆市长有意给宋明瑜多一些发展空间,宋明瑜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br />
“谢谢骆市长,我一定会好好经营‘明瑜’,不让您失望。”<br />
两边都是聪明人,又都是直截了当做事情的性格,在八一路开店这件事上既然谈得来,骆京明也就不再浪费时间,让宋明瑜回头和秘书联系。<br />
市里会给“明瑜”优先处理这些事情。<br />
不过又和当年那点人脉开出来的绿灯不同,骆京明有交代,这绿灯可以说是一路畅通无阻。<br />
明瑜小饭馆具体要怎么装修、怎么安排布置也立刻登上了日程。<br />
宋明瑜对小饭馆的规划提前就想过了。<br />
老店用来接待那些念旧的老顾客,也是给游客们观光打卡用。<br />
新店,这个八一店到时候就会是主力。<br />
毕竟它实实在在拥有足足两层楼,接近三百平的面积!<br />
八一路店不缺包房,也不缺大堂的席位,这么富裕的空间,甚至连后厨都可以放心大胆设计。<br />
至于这边到底谁来负责,宋明瑜脑海里转过了许多个适合的人选。<br />
最后主动请缨的是江宛如。<br />
“反正我还会在国内待小一年再走,这段时间,师父不如把八一路店交给我?”<br />
江宛如的确是加盟了岛国的明瑜小饭馆,但是她却没有急急慌慌离开,马上去岛国把店铺做起来。<br />
在港城掌控公司这么多年,江宛如早已明白,要想做起来一个品牌有时候和先后无关,端看是谁准备更充足,谁的眼光更犀利。<br />
要不然,港城那些服装品牌怎么会被venus一下冲散?<br />
要不然明瑜小饭馆在南城凭什么就能力压这些老字号,成为如今最受欢迎的餐厅?<br />
江宛如的想法很简单,她想留在南城,留在宋明瑜身边,她想要学习更多,体会更多。<br />
岛国那家明瑜小饭馆,不仅仅会是她江宛如打出去的漂亮的翻身一仗,更会是明瑜小饭馆在海外打响名气的第一步棋!<br />
她决不允许这个过程中有一点点不完美。<br />
以江宛如如今的水平,当店长是绰绰有余,甚至是大材小用。<br />
但她愿意,宋明瑜完全拒绝不了——<br />
谁能拒绝一个在港城当过大酒楼老板的资深经理人,更别说江宛如如今是一线也呆过,管理层也做过。<br />
她的火眼金睛之下,宋明瑜压根不担心会有浑水摸鱼的人从江宛如眼皮子下逃脱。<br />
至于后厨,这就完全是依靠宋明瑜之前的“无心插柳”。<br />
宋明瑜之前曾经和林香提到过“新x方”厨师烹饪班的事情。<br />
那时候她还忙于自己两个初创的事业,尤其是明瑜酸辣粉,那时候还没完全站稳脚跟。<br />
后来找到了合适的机会,这件事还真让宋明瑜做起来了。<br />
名字特别朴实,就叫“明瑜厨师烹饪集训班”,但是刚开门招生,就意外地收了不少学生。<br />
宋明瑜自己都很惊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来当厨师?”<br />
她想象中人当然也不会太少,否则这个厨师培训开起来就是亏钱,但这么多人来报名,也完全超过了宋明瑜的想象。<br />
最后还是其中一个学生告诉了她真实想法——<br />
“反正也进不去厂子,没有铁饭碗,做啥不是一样?”<br />
“去工地扛大包还朝不保夕的,倒不如学个手艺,以后还能混口饭吃。”<br />
明瑜厨师烹饪集训班当然不是做慈善,虽然学费低廉到跟做慈善差不多,但宋明瑜本来就是把它当做了“明瑜”的后备力量。<br />
毕业的厨师要和“明瑜”签十年的工作合同,在这十年中,如果学生单方面想要解约,那就要赔一笔违约费。<br />
这笔钱不少,比报名费可贵得多,但是在这些学生眼里,却跟白捡的一样。<br />
毕竟这年头流行的还是学徒制呢,要是按照学徒的那种说法,学徒帮师父工作甚至都不能要工钱,还得卖苦力,干杂活。<br />
而集训班呢,说是要签十年合同,可反过来想——那就是十年的铁饭碗啊!<br />
现在宋明瑜的事业做得有多大大家都看在眼里,这班多少人想报都报不上!<br />
傻子才违约呢,这十年的合同,拿钱给他们都不换好不好!<br />
所以,宋明瑜开始猜测可能会出现的没多少人报班这件事压根没出现,不仅人多到爆满,不得不多开了几个新的班次,甚至还有人拿着钱来求宋明瑜。<br />
“给钱都行,只要能让孩子学个手艺,以后能进明瑜!”<br />
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来历是宋明瑜也没想到的。<br />
那就是以前这些餐厅的墩子和打杂的小帮厨们。<br />
他们在餐厅的地位是相当低,如果说学徒制里面的学徒好歹还能学点东西,那这些人无疑就更惨。<br />
他们压根没有师父,日子好不好过就靠上头那些大厨子们一句话的事儿。<br />
而且因为终年都只是在边缘做做杂活儿、累活儿、脏活儿,厨师水平也是不可能得到提升的。<br />
想靠近灶台?想都别想,后厨那都是人家大厨子的地盘,是压根不会让这些小角色碰的。<br />
“以前是没有选择,现在有了培训班,疯了才继续受那气!”<br />
第154章 改头换面<br />
钱没有可以借, 可是手艺学到了可就是自己的了!<br />
就在这种种的原因,层层叠加之下,明瑜厨师培训班可以说是完全不缺生源,开班到现在, 还真给宋明瑜挑了不少好苗子!<br />
其中一部分宋明瑜安排去了各家酸辣粉门店。<br />
还有一些手艺突出有过厨师经验, 或者是学习能力特别强的, 她就带在了身边,给八一路做准备。<br />
宋明瑜只有一个人, 自然不可能分身去两家店当主厨。<br />
所以八一店, 宋明瑜打算执行主厨轮班制。<br />
简单来说,明瑜小饭馆会有不止一个主厨,保证餐厅无论是在什么时间段都有一个经验丰富的主厨负责。<br />
他们会像工人到岗一样轮换班次, 不同班次的主厨负责的内容不同, 这样既可以全方面地保证餐厅的运行,又可以节约主厨的精力。<br />
最大的好处就是出品稳定。<br />
明瑜小饭馆的这些主厨, 宋明瑜会亲自培训他们——<br />
地狱级集训。<br />
保证他们的出品水平完全稳定,保证客人无论什么时候到明瑜小饭馆吃饭,哪怕人再多, 菜品再复杂。<br />
吃到的都一定是最巅峰、最完美的一餐。<br />
内地极少有餐厅尝试这种方法, 哪怕有, 也基本都是酒店的宴会部门。<br />
其他的餐厅不是不想,而是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而且这么一来成本也会高出去许多。<br />
但宋明瑜压根不在乎这个。<br />
她的主厨们全是培训班出来, 又经过她亲自调.教的“入室弟子”, 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这些人会没办法上手——宋明瑜一开始教的就是明瑜餐饮的那一套。<br />
至于成本,十年的合同,还都和宋明瑜深度绑定, 和明瑜餐厅绑在了一起……能有什么成本?<br />
宋明瑜压根不担心他们跳槽,真的跳槽了,后悔的只会是这群学生,不会是她宋明瑜。<br />
主厨轮班制这个东西算是港城先行一步的尝试,在国际上也是很常见的。<br />
尤其是那些米其林餐厅,五星级酒店,许多都会采用这种做法。<br />
宋明瑜这个举动可谓是非常大胆,但同时也的确是最符合明瑜小饭馆经营的特点。<br />
毕竟老店她一个人都搞不定了,新店可是在八一路上那么大一家店铺,不调整一下方法,谁来当这个主厨都得累晕过去。<br />
对江宛如这个店长也非常友好。<br />
大多数时候都她也用不着去后厨盯着亲力亲为,忙前忙后,后厨自己有轮班制度,这些主厨之间会彼此监督——<br />
开玩笑,谁要是在大师姐面前露了怯犯了错,大师姐可比师父还严格!<br />
而且,师父愿意看重他们,给他们这个机会,他们恨不得拿回家里供着呢,谁要是在这种事情上敢堕了明瑜的名字,那都用不着江宛如亲自出马,这些主厨自己都先羞愧欲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