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李世民一下就听懂他的意思了,这是何等纯真无邪的赤子之心啊!<br />
他的眼泪一下就夺眶而出了,也伸出小手紧紧抱住了扶苏的小身板,一句话安慰的话还没说出来,与扶苏的感应就驱使着他嚎啕大哭起来。<br />
这一世的阿兄,真的很好很好啊。有他在,谁也别想再来害扶苏!<br />
秦王静静站在一旁看着他们,没有出声打扰这两个相亲相爱的孩子。<br />
...<br />
王翦父子找到了被捆着塞住嘴、扔进一个大缸的常嬷,还撬开了几个韩国细作的嘴。<br />
这件事的幕后主谋果然是韩王和靳呈,而据细作称,韩国这些年还往秦国塞了不少人。<br />
靳呈被押上来时,早就想好了一番完美的说辞,自信有把握把自己清白摘出来。<br />
哪知秦王根本就不想听他的狡辩,在当众宣布罪证后,就直接让人将他和韩国那帮使臣侍卫、还有宫中找出的细作全拉下去处死了。<br />
在命人继续搜查韩国细作的同时,秦王还下诏在关中旧地征募宫人宦者,打算全面替换掉吕不韦先前招进宫的人。<br />
与此同时,他又找来太史令占卜,最后,决定将处理朝政事务和起居的宫殿,改到渭水南岸的章台宫。<br />
章台宫是惠文王时期修建的,还得修缮整理一番才能择日迁往,少府立刻开始忙碌了起来。<br />
而在短短三个月内,就经历了两趟差点失去孩子惊险事件的秦王,还做出了另外一个重大决定:<br />
他要把两个孩子接到身边亲自来看管。<br />
这天下间,总不会有狂徒敢来秦王的寝宫偷孩子吧?<br />
第21章<br />
秦王告诉李世民,同意他拜荀子为师,并且已经为他备好了拜师礼。<br />
正蹲在地上教扶苏用草叶编虫子的李世民,兴奋得一下就高高蹦了起来——<br />
为拯救秦国命运迈出的第一步,终于成功了!<br />
扶苏以为他在玩游戏,马上跟着起身高高往上一蹦,“啪叽”一声摔在了地上。<br />
他立刻做出一副要哭不哭的样子,嘤嘤嘤地委屈望向李世民。<br />
秦王看得直摇头,抢先上前一把拎起他,往小屁股上拍了一巴掌,<br />
“摔倒了爬起来就是,你一个大秦男儿假哭做什么?”<br />
扶苏怒了,立刻停下假哭朝父亲噗起口水攻击,手脚乱踢乱拍个不停,<br />
“俘俘坏坏,窝不稀饭泥啦!走走,泥走开开丫...”<br />
秦王处理这事的技巧已经很娴熟了,立刻把他往前举了八尺远,再放回地上。<br />
真拿这小子没办法!<br />
讲道理又听不懂,一不高兴就冲他噗口水,一个个的,目无君父,放肆极了!<br />
李世民就爱看秦王“一怒之下、只能怒了一下”的怒状,站在一旁指着他的衣襟温馨提醒,<br />
“阿父,这里...日月纹的这里,有口水哦!”<br />
秦王低头一看,玄金交错的衣襟处,果然有湿漉漉的一大滩口水痕迹,脸顿时更黑了。<br />
这件不是常服,是他刚换来准备带孩子出门拜师的礼袍,穿脱极为繁复!<br />
秦王怒气冲冲又去换衣裳了,顺手撤回了一座大山那么多的父爱。<br />
他决定,必须要给扶苏也找个老师,不然,自己迟早要被他气死!<br />
扶苏这会儿,才没空关心父亲的心情呢。<br />
他一回到地上,就滚着小胖身子往地上一趴,继续做出一副要哭不哭的样子,可怜巴巴地望着李世民,嘴里还嘤嘤地假哭着。<br />
李世民终于看懂他想做什么了,立刻上前把他抱起来,还很配合地安慰着,<br />
“阿兄摔痛了吗?”<br />
扶苏立刻露出一秒得逞的笑容,急忙点点头,皱起小眉头指着自己的左脸,一脸正气地瞎编,<br />
“窝好特特(痛)哦,要cheichei(吹)丫...”<br />
李世民忍着笑,把扶苏“被摔痛”的左脸右脸、左手右手全呼呼了一遍,两人很快又嘻嘻哈哈闹作一团。<br />
很快,秦王就命人来为他们换衣裳。<br />
扶苏知道要出门,原本是很兴奋的,然而等他一听是去见老师的,立刻就挣脱宫人跑出了老远,怎么也不肯再回来换衣裳。<br />
李世民只好跑过来劝他,<br />
“我们是去见荀子的哦,他是很好很好的老师。”<br />
扶苏假装很忙碌地摆着小手,<br />
“窝不思思(不要老师),窝不写写(学学)!泥去去哦,窝不去去...”<br />
太可怕了,竟然是去见老师!<br />
李世民自从“神速学会认字”后,就央求秦王送了些书简给他看,有时,他还会拿着毛笔勾勾画画训练手腕力气。<br />
扶苏见了自然有样学样,不是趁他不注意抱着本竹简倒拿着看,就是悄悄拿支毛笔到处乱戳乱画。<br />
李世民一看他这么好学,索性就主动教他认起字来,连宫人都戏称二公子是小老师——<br />
可这简直成了扶苏的噩梦,他再也不想去悄悄摸竹简和毛笔啦!<br />
他只想每天跟阿弟一起跳高高,摘花花,喂兔兔,玩泥巴...他们小孩子,根本就不想认识那些张牙舞爪的字!<br />
秦王回来听了此事也没勉强扶苏,命人把他送去交给芈夫人,就带着李世民出了咸阳宫。<br />
...<br />
荀子看着面前的秦王父子,一贯冷静的声音激动不已,<br />
“秦王当真愿意,让老夫当世民的老师?”<br />
虽然他一开始拒绝过李世民,但跟这小小孩童相处的时间越久,他就越被对方的各种品质深深吸引——<br />
他不只非常聪明灵动、常有惊人的独特见解、常怀悲悯的善良心肠,整个人更仿若一颗光芒四射的小太阳,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迅速带来蓬勃的生机点亮四周。<br />
这也是他在咸阳一住下来就不舍得离开的原因。<br />
想到一回去,这辈子再也不会见到这小家伙了,他竟生出一种“老夫若能晚生数十年,定要第一时间抢他为弟子,以毕生所学滋其荣茂,养护这棵小树苗蓊郁生长”的无尽遗憾。<br />
没想到,秦王竟然不嫌他已垂垂老矣,愿亲自登门为世民拜他为师!<br />
在得到秦王肯定的答复后,荀子立刻高兴地收下了这名关门小弟子。<br />
拜师仪式也是必不可少的。<br />
秦王早备齐了要用到的东西,待仪式结束时,李世民按礼制规规矩矩给荀子磕了三个响头,心中暗暗振奋不已。<br />
从现在开始,他也是有老师的人了,他的计划终于踏出了第一步!<br />
荀子拿起一支朱砂笔,在他眉心点了一个圆,语重心长道,<br />
“自古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1)<br />
你如今是一块待琢的璞玉,要想成为一块大放光彩的美玉,必须做到勤学苦读、精诚专一、持之以恒...,方能成就一番大业。”<br />
李世民认真点头,<br />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学生一定会牢记老师的教诲,认真勤学,文武兼修,成为大秦的美玉和明珠,成为老师和阿父的骄傲!”(2)<br />
成为让秦国避开悲剧命运的改道人!<br />
荀子欣慰抚须点头,<br />
“好孩子,你年纪不大,却志存高远,孺子可教也!”<br />
秦王含笑看着孩子,目光中有满满的骄傲和喜悦。<br />
世民先前说要当秦王,他以为是孩子随口一提的戏言。<br />
没想到,这孩子的志向,竟是成为守护大秦、滋养大秦的美玉和明珠!<br />
这一刻,秦王认真生出了想立李世民为储君的念头。<br />
虽然扶苏才是长子,虽然他以后还会有很多孩子,但早在李世民提出要驯养野兔给秦国开源时,秦王就无比清醒地知晓:<br />
像世民这样早慧聪颖、胆大心细、洞察力绝佳、又一心牵挂朝堂的孩子,纵观古今,实在是可遇不可求。<br />
他是上苍赐给秦国的社稷之礼,也是极合自己心意的继承人,只是,孩子如今还太小了些...<br />
这时,李世民提来一只小灰野兔,乖巧递上送给荀子,<br />
“这是学生为您准备的礼物,我养的母兔生了七只小兔,这是最大最壮的一只,还请老师收下。”<br />
秦王当然备了拜师礼,但李世民也想表达一番自己的心意,总得先把哄荀子开心了,他才会甘愿留在咸阳久居嘛!<br />
荀子立刻惊喜地接过兔笼,打量着里面龇着牙警惕看他的野兔,乐呵呵道,<br />
“好!这小兔看起来野性未驯,生猛活泼,为师很喜欢你这礼物!”<br />
李世民又取出一份宅契,双手呈给荀子,<br />
“这是上回阿父赐给我的宅子,就在咸阳城中,不过只有三间,世民想把它也送给老师!请老师不要嫌弃,我以后一定会努力立功,挣一座更大的宅子送给老师!”<br />
荀子一生仕途不顺,如今赋闲游历,手头也并不宽裕,刚才他坚决拒绝了秦王赠送的大宅,可是,在咸阳没个稳定的居所哪行呢?就把这个送给老师先住着吧。
他的眼泪一下就夺眶而出了,也伸出小手紧紧抱住了扶苏的小身板,一句话安慰的话还没说出来,与扶苏的感应就驱使着他嚎啕大哭起来。<br />
这一世的阿兄,真的很好很好啊。有他在,谁也别想再来害扶苏!<br />
秦王静静站在一旁看着他们,没有出声打扰这两个相亲相爱的孩子。<br />
...<br />
王翦父子找到了被捆着塞住嘴、扔进一个大缸的常嬷,还撬开了几个韩国细作的嘴。<br />
这件事的幕后主谋果然是韩王和靳呈,而据细作称,韩国这些年还往秦国塞了不少人。<br />
靳呈被押上来时,早就想好了一番完美的说辞,自信有把握把自己清白摘出来。<br />
哪知秦王根本就不想听他的狡辩,在当众宣布罪证后,就直接让人将他和韩国那帮使臣侍卫、还有宫中找出的细作全拉下去处死了。<br />
在命人继续搜查韩国细作的同时,秦王还下诏在关中旧地征募宫人宦者,打算全面替换掉吕不韦先前招进宫的人。<br />
与此同时,他又找来太史令占卜,最后,决定将处理朝政事务和起居的宫殿,改到渭水南岸的章台宫。<br />
章台宫是惠文王时期修建的,还得修缮整理一番才能择日迁往,少府立刻开始忙碌了起来。<br />
而在短短三个月内,就经历了两趟差点失去孩子惊险事件的秦王,还做出了另外一个重大决定:<br />
他要把两个孩子接到身边亲自来看管。<br />
这天下间,总不会有狂徒敢来秦王的寝宫偷孩子吧?<br />
第21章<br />
秦王告诉李世民,同意他拜荀子为师,并且已经为他备好了拜师礼。<br />
正蹲在地上教扶苏用草叶编虫子的李世民,兴奋得一下就高高蹦了起来——<br />
为拯救秦国命运迈出的第一步,终于成功了!<br />
扶苏以为他在玩游戏,马上跟着起身高高往上一蹦,“啪叽”一声摔在了地上。<br />
他立刻做出一副要哭不哭的样子,嘤嘤嘤地委屈望向李世民。<br />
秦王看得直摇头,抢先上前一把拎起他,往小屁股上拍了一巴掌,<br />
“摔倒了爬起来就是,你一个大秦男儿假哭做什么?”<br />
扶苏怒了,立刻停下假哭朝父亲噗起口水攻击,手脚乱踢乱拍个不停,<br />
“俘俘坏坏,窝不稀饭泥啦!走走,泥走开开丫...”<br />
秦王处理这事的技巧已经很娴熟了,立刻把他往前举了八尺远,再放回地上。<br />
真拿这小子没办法!<br />
讲道理又听不懂,一不高兴就冲他噗口水,一个个的,目无君父,放肆极了!<br />
李世民就爱看秦王“一怒之下、只能怒了一下”的怒状,站在一旁指着他的衣襟温馨提醒,<br />
“阿父,这里...日月纹的这里,有口水哦!”<br />
秦王低头一看,玄金交错的衣襟处,果然有湿漉漉的一大滩口水痕迹,脸顿时更黑了。<br />
这件不是常服,是他刚换来准备带孩子出门拜师的礼袍,穿脱极为繁复!<br />
秦王怒气冲冲又去换衣裳了,顺手撤回了一座大山那么多的父爱。<br />
他决定,必须要给扶苏也找个老师,不然,自己迟早要被他气死!<br />
扶苏这会儿,才没空关心父亲的心情呢。<br />
他一回到地上,就滚着小胖身子往地上一趴,继续做出一副要哭不哭的样子,可怜巴巴地望着李世民,嘴里还嘤嘤地假哭着。<br />
李世民终于看懂他想做什么了,立刻上前把他抱起来,还很配合地安慰着,<br />
“阿兄摔痛了吗?”<br />
扶苏立刻露出一秒得逞的笑容,急忙点点头,皱起小眉头指着自己的左脸,一脸正气地瞎编,<br />
“窝好特特(痛)哦,要cheichei(吹)丫...”<br />
李世民忍着笑,把扶苏“被摔痛”的左脸右脸、左手右手全呼呼了一遍,两人很快又嘻嘻哈哈闹作一团。<br />
很快,秦王就命人来为他们换衣裳。<br />
扶苏知道要出门,原本是很兴奋的,然而等他一听是去见老师的,立刻就挣脱宫人跑出了老远,怎么也不肯再回来换衣裳。<br />
李世民只好跑过来劝他,<br />
“我们是去见荀子的哦,他是很好很好的老师。”<br />
扶苏假装很忙碌地摆着小手,<br />
“窝不思思(不要老师),窝不写写(学学)!泥去去哦,窝不去去...”<br />
太可怕了,竟然是去见老师!<br />
李世民自从“神速学会认字”后,就央求秦王送了些书简给他看,有时,他还会拿着毛笔勾勾画画训练手腕力气。<br />
扶苏见了自然有样学样,不是趁他不注意抱着本竹简倒拿着看,就是悄悄拿支毛笔到处乱戳乱画。<br />
李世民一看他这么好学,索性就主动教他认起字来,连宫人都戏称二公子是小老师——<br />
可这简直成了扶苏的噩梦,他再也不想去悄悄摸竹简和毛笔啦!<br />
他只想每天跟阿弟一起跳高高,摘花花,喂兔兔,玩泥巴...他们小孩子,根本就不想认识那些张牙舞爪的字!<br />
秦王回来听了此事也没勉强扶苏,命人把他送去交给芈夫人,就带着李世民出了咸阳宫。<br />
...<br />
荀子看着面前的秦王父子,一贯冷静的声音激动不已,<br />
“秦王当真愿意,让老夫当世民的老师?”<br />
虽然他一开始拒绝过李世民,但跟这小小孩童相处的时间越久,他就越被对方的各种品质深深吸引——<br />
他不只非常聪明灵动、常有惊人的独特见解、常怀悲悯的善良心肠,整个人更仿若一颗光芒四射的小太阳,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迅速带来蓬勃的生机点亮四周。<br />
这也是他在咸阳一住下来就不舍得离开的原因。<br />
想到一回去,这辈子再也不会见到这小家伙了,他竟生出一种“老夫若能晚生数十年,定要第一时间抢他为弟子,以毕生所学滋其荣茂,养护这棵小树苗蓊郁生长”的无尽遗憾。<br />
没想到,秦王竟然不嫌他已垂垂老矣,愿亲自登门为世民拜他为师!<br />
在得到秦王肯定的答复后,荀子立刻高兴地收下了这名关门小弟子。<br />
拜师仪式也是必不可少的。<br />
秦王早备齐了要用到的东西,待仪式结束时,李世民按礼制规规矩矩给荀子磕了三个响头,心中暗暗振奋不已。<br />
从现在开始,他也是有老师的人了,他的计划终于踏出了第一步!<br />
荀子拿起一支朱砂笔,在他眉心点了一个圆,语重心长道,<br />
“自古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1)<br />
你如今是一块待琢的璞玉,要想成为一块大放光彩的美玉,必须做到勤学苦读、精诚专一、持之以恒...,方能成就一番大业。”<br />
李世民认真点头,<br />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学生一定会牢记老师的教诲,认真勤学,文武兼修,成为大秦的美玉和明珠,成为老师和阿父的骄傲!”(2)<br />
成为让秦国避开悲剧命运的改道人!<br />
荀子欣慰抚须点头,<br />
“好孩子,你年纪不大,却志存高远,孺子可教也!”<br />
秦王含笑看着孩子,目光中有满满的骄傲和喜悦。<br />
世民先前说要当秦王,他以为是孩子随口一提的戏言。<br />
没想到,这孩子的志向,竟是成为守护大秦、滋养大秦的美玉和明珠!<br />
这一刻,秦王认真生出了想立李世民为储君的念头。<br />
虽然扶苏才是长子,虽然他以后还会有很多孩子,但早在李世民提出要驯养野兔给秦国开源时,秦王就无比清醒地知晓:<br />
像世民这样早慧聪颖、胆大心细、洞察力绝佳、又一心牵挂朝堂的孩子,纵观古今,实在是可遇不可求。<br />
他是上苍赐给秦国的社稷之礼,也是极合自己心意的继承人,只是,孩子如今还太小了些...<br />
这时,李世民提来一只小灰野兔,乖巧递上送给荀子,<br />
“这是学生为您准备的礼物,我养的母兔生了七只小兔,这是最大最壮的一只,还请老师收下。”<br />
秦王当然备了拜师礼,但李世民也想表达一番自己的心意,总得先把哄荀子开心了,他才会甘愿留在咸阳久居嘛!<br />
荀子立刻惊喜地接过兔笼,打量着里面龇着牙警惕看他的野兔,乐呵呵道,<br />
“好!这小兔看起来野性未驯,生猛活泼,为师很喜欢你这礼物!”<br />
李世民又取出一份宅契,双手呈给荀子,<br />
“这是上回阿父赐给我的宅子,就在咸阳城中,不过只有三间,世民想把它也送给老师!请老师不要嫌弃,我以后一定会努力立功,挣一座更大的宅子送给老师!”<br />
荀子一生仕途不顺,如今赋闲游历,手头也并不宽裕,刚才他坚决拒绝了秦王赠送的大宅,可是,在咸阳没个稳定的居所哪行呢?就把这个送给老师先住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