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真正的嬴政猜想
第68章 真正的嬴政猜想
眾秦臣俱都屏息。
他们对此事本身早有所料,然事涉华阳夫人,关係大王权位的正统!
禁忌之事!
居然如此光明正大抖落出来令人惶恐!
扶苏冷汗淋漓。
太复杂了!
他所读史书中,可没人跟他说这些弯弯绕绕之事。
直至此刻,方才隱隱有所领会。
孟未竟思道:“那么大致推断的话,这股楚系外戚势力,应该是从宣太后在朝时,
逐渐壮大。
“华阳夫人,则有可能继承了宣太后这一笔政治遗產,成为楚系外戚在王室中的代言人。
“也正因此,她才有实力说服秦孝文王,推动贏异人继任秦王?”
不是因为华阳夫人是王后,贏异人才顺理成章成为秦王。
而是因为华阳夫人所代表的外戚权势支持,所以贏异人才能成为秦王?
孟未竟之前读史书时,总觉得吕不韦所谓奇货可居,赌的概率太大!
华阳夫人有那么大的权力,能左右君王的人选吗?
况且贏异人有二十几个兄弟!
就没人想著,效仿贏异人吗?
但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感觉豁然开朗!
华阳夫人本身,就代表了秦国朝堂上,一股根深蒂固的政治集团!
乃至秦孝文王和秦昭襄王两代君王,都与这一政治集团密不可分!
再往深了想。
相较其他王子,贏异人身为质子,在朝中毫无根基,是所有王子中,最好掌控的!
是以推他成为秦王,使他不得不依赖外戚势力,便又可再来两朝,外戚权倾朝野的时光!
乃至未来的贏政也是一样!
这帮搞政治的,一个个全都是人精啊!
孟未竟不禁感慨,史书记载太笼统了!
秦奋六世之余烈,可这六世余烈中,到底潜藏有多少爭斗、妥协、权衡之处,是一概未提!
但很快,他就注意到,贏政双眼古並无波,嘴角隱隱勾起一抹淡淡的不屑。
这使他忽然就想到,不对啊!
接下来的剧情,不对劲啊!
按照正常逻辑发展,无论是贏异人、还是贏政,都是孤身之君,在朝堂中並无太多根基!
这种情况,別说先秦这样三家分普、礼崩乐坏的分封时代。
就是在后世根深蒂固的封建时代,这样上来的皇帝,也必將受到各方钳制,只能倚靠外戚势力执政,处处肘制掖才是!
就比如秦二世胡亥,一个赵高,就把他耍的团团转了!
可贏政,却是实打实地,发动了六场灭国之战!
现实可不是小说故事里,大王一句话,底下所有人无条件全部执行。
若没有统合整个朝堂的威望和权势,是不可能调动全国之人力、物力,动员一场灭国之战的!
再看各位朝臣,神色间,同时不自觉露出敬畏和崇敬。
“秦王,那些外戚势力被你剪除了?”
孟未竟直接问道。
贏政看他一眼,淡淡道:“剪除?孟仙君何出此言?此皆忠君爱民之良臣,孤之左膀右臂,何来剪除?”
臥槽?
被你装到了!
“宋教授,上!”
宋教授警他一眼:“下面所说的,也是我的猜测,甚至可以说,臆想,同样不作为学术所用。”
给所有人打了个预防针,宋教授凝声道:“这么说吧,外戚集团打的如意算盘很好,
想要一代一代与秦王,盘根错节地绑定在一起。
“然,华阳太后和她的集团,是做梦都没想到过,他们一不小心,挑中了一个可怕的对手。
“多问个问题,便可明白了。
“秦奋六世之余烈,然,六世君王,为何没有一人,启灭国之战?
“哪怕一国。
“是因为,他们不想吗?”
杀人诛心了啊!
对秦这样的军国主义国家来说,灭一国堪称是莫大的荣耀功勋!
身为军头子的秦王,哪个不想这么干?
“先秦诸君当然想,大约只是不能。
“原因之一,便在外戚权势太大!
“从前,有魏系外戚。
“后来,又有楚系外戚。
“你朝中重臣,不是六国故地之人,就是与六国沾亲带故之人,你如何能一统全国之决心,启灭国之战?
“秦六世君王,或没有实力,或没有威望和权势!
“唯有贏政,实力到了,威望和权势也到了。
“秦能行统一之战,连灭六国,乃至二十万大军灭楚失败,居然还能立刻再征六十万大军,战一年,一举灭之?
“足可说明,秦国內包括外戚势力的各大权利集团,已然被秦王牢牢整合成一块!
“秦国朝政的大权,牢牢握在他的手中!”
一番后世之人的论判,没把贏政说激动,反倒先是让眾秦臣一个个都慷慨激昂起来。
无他,六世君王没做到的丰功伟业,但秦王政,却带领他们做到了!
仅此一项,大王便是当之无愧的,千古君王!
扶苏、荆夫人神情俱都复杂,有这样的大王,对他们而言,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孟未竟的好奇心,已经被彻底勾起来了。
“我看史书记载的时候,就一直很好奇。
“贏政质子出身,无根无基,十三岁登基,一直当的都是傀儡皇帝。
“怎么二十三岁一个冠礼之后,突然一下子就崛起,轻易平定毒叛乱,轻易就免掉了吕不韦的相国之位。
“轻而易举,就让整个朝堂臣服,把秦国的权利抓在手中了!
“像过家家一样!
“中间是不是省略掉了很多东西?”
贏政本不想说这些陈年旧事。
但孟未竟毕竟是仙君“权柄之事,无非臥薪尝胆,拉拢分化,党同伐异之术尔。
“你这说了跟说了一样。有没有具体一点的?”
贏政再次沉默一下。
可能是想到《中华大歷史》。
最终淡淡吐出几个字:“成蛟、毒、吕不韦。”
这三个,都是明確记录在史书中的,秦王用权的案例。
孟未竟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宋庭央却已是目露精光:“竟然真有诸般內情!”
“宋教授,什么意思?”
宋庭央已是又开始打开笔记本记录起来。
一边道:“跟秦王说的一样,权斗之术,无非扶持、拉拢、打压之术。
“楚系外戚势力大,那自然,要扶持相当的势力,与之相抗衡!
“譬如『成蛟”,是贏异人回秦国后,生下的孩子,自小长在咸阳,与贏姓宗室关係必然紧密,倒的確是跟楚系外戚势力打对台的绝佳人选。
“说到这里”
宋教授抬头,盯著贏政。
“我稍微合理怀疑一下。
“当初吕不韦,选择支持你,作为秦庄襄王的继任者,是否也有华阳夫人一干集团,
在背后的影子?”
彼时的吕不韦,依仗华阳夫人立足,显然归属於华阳夫人的楚派系。
贏政眼皮稍稍绷了绷。
“对外戚集团而言,相比较,出生在秦国,从小长在咸阳,与贏姓宗室关係紧密、与秦庄襄王联繫更紧的成蛟。
“自小顛沛流离、八岁才回咸阳、与秦国內各大势力毫无干係的贏政,才是清清白白、最好掌控的那一个!
“这也能侧面佐证,成蛟后来,为何会无缘无故地叛乱。
“因为在他看来,王位本该是他的!”
孟未竟有点不敢相信:“宋教授你的意思是,『成蛟”叛乱,是贏政促成的?”
“促成应当不是。
“但在此事件中,秦王或有推波助澜、借势打压外戚、安插心腹等等举措。
“具体如何,便只有秦王本人才知道了。”
所有人都看向贏政。
提到成蛟,贏政的呼吸明显略微急促了几分,又很快平静下来。
他嘴角勾起一抹自嘲:“孤可没有那等本事。不过顺势而为,火中取栗罢了。”
大瓜!
惊天大瓜!
成蛟叛乱,居然有贏政在其中运动的影子!
简直阴谋论本论了!
“那毒、吕不韦—·
贏政面色更加冷然。
宋教授解释道:“毒之事,实际指的是秦王的生母赵姬。
“赵姬本是一歌姬,从她后期的种种举措来看,她本人,其实根本不善权谋。
“但偏偏能仰借秦王母后的身份,一步步聚拢权势,直至可与华阳夫人的外戚势力相抗衡!
“这其中,要说没有秦王你的暗中谋略和支持,我是不信的。”
贏政手掌不自觉紧。
“还有吕不韦,本该归属於楚系外戚势力,但却一度是权倾朝野,制衡天下。
“是不是你故意推助他的权势,令他生出了不甘居於华阳夫人之下的心思?”
贏政眼若刀锋,不承认,也不否认。
“等吕不韦权势增长,你便可藉助他的权势,反过来打压楚系外戚,平衡二者势力,
拉拢关键人物,步步壮大自己的权柄?
“也正是如此,吕不韦身具相国之权,又是秦王你的仲父之尊!
“两相加持之下,居然可以被你几句话,轻而易举剪除?
“因为他的权势,相当程度上,本就是来自於你的支持!”
贏政还是没有说话,不承认,也不否认。
但这个时候,不说话,本身也是一种態度。
孟未竟听得是背后发毛。
他读史书时,就有个巨大的疑问。
相邦吕不韦,又是秦王的仲父、老师!
古人称天地君亲师,两重身份加持下,吕不韦本人又没犯谋逆、叛乱等原则性的大罪!
轻而易举就被擼了?
他可不是后世的东西厂等的宦官之流,而是实打实的权臣!
这般卸磨杀驴,若没有充足的威望权势支撑,底下肯定是要人心惶惶的!
还有,史书记载的,秦王质问吕不韦,送毒给赵姬的记载,也很古怪。
这根本不像是,一个刚刚行冠礼的傀儡,对一个手眼通天的仲父权臣在说话。
更像是一个,大权在握的君王,对一个空有仲父之名,而无相邦之权的臣子在说话!
所以..
在此时此刻,秦王在整个秦国朝堂中,必然已经有了相当的威望和权势!
才能不费吹灰之力,剪除吕不韦!
眾秦臣俱都屏息。
他们对此事本身早有所料,然事涉华阳夫人,关係大王权位的正统!
禁忌之事!
居然如此光明正大抖落出来令人惶恐!
扶苏冷汗淋漓。
太复杂了!
他所读史书中,可没人跟他说这些弯弯绕绕之事。
直至此刻,方才隱隱有所领会。
孟未竟思道:“那么大致推断的话,这股楚系外戚势力,应该是从宣太后在朝时,
逐渐壮大。
“华阳夫人,则有可能继承了宣太后这一笔政治遗產,成为楚系外戚在王室中的代言人。
“也正因此,她才有实力说服秦孝文王,推动贏异人继任秦王?”
不是因为华阳夫人是王后,贏异人才顺理成章成为秦王。
而是因为华阳夫人所代表的外戚权势支持,所以贏异人才能成为秦王?
孟未竟之前读史书时,总觉得吕不韦所谓奇货可居,赌的概率太大!
华阳夫人有那么大的权力,能左右君王的人选吗?
况且贏异人有二十几个兄弟!
就没人想著,效仿贏异人吗?
但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感觉豁然开朗!
华阳夫人本身,就代表了秦国朝堂上,一股根深蒂固的政治集团!
乃至秦孝文王和秦昭襄王两代君王,都与这一政治集团密不可分!
再往深了想。
相较其他王子,贏异人身为质子,在朝中毫无根基,是所有王子中,最好掌控的!
是以推他成为秦王,使他不得不依赖外戚势力,便又可再来两朝,外戚权倾朝野的时光!
乃至未来的贏政也是一样!
这帮搞政治的,一个个全都是人精啊!
孟未竟不禁感慨,史书记载太笼统了!
秦奋六世之余烈,可这六世余烈中,到底潜藏有多少爭斗、妥协、权衡之处,是一概未提!
但很快,他就注意到,贏政双眼古並无波,嘴角隱隱勾起一抹淡淡的不屑。
这使他忽然就想到,不对啊!
接下来的剧情,不对劲啊!
按照正常逻辑发展,无论是贏异人、还是贏政,都是孤身之君,在朝堂中並无太多根基!
这种情况,別说先秦这样三家分普、礼崩乐坏的分封时代。
就是在后世根深蒂固的封建时代,这样上来的皇帝,也必將受到各方钳制,只能倚靠外戚势力执政,处处肘制掖才是!
就比如秦二世胡亥,一个赵高,就把他耍的团团转了!
可贏政,却是实打实地,发动了六场灭国之战!
现实可不是小说故事里,大王一句话,底下所有人无条件全部执行。
若没有统合整个朝堂的威望和权势,是不可能调动全国之人力、物力,动员一场灭国之战的!
再看各位朝臣,神色间,同时不自觉露出敬畏和崇敬。
“秦王,那些外戚势力被你剪除了?”
孟未竟直接问道。
贏政看他一眼,淡淡道:“剪除?孟仙君何出此言?此皆忠君爱民之良臣,孤之左膀右臂,何来剪除?”
臥槽?
被你装到了!
“宋教授,上!”
宋教授警他一眼:“下面所说的,也是我的猜测,甚至可以说,臆想,同样不作为学术所用。”
给所有人打了个预防针,宋教授凝声道:“这么说吧,外戚集团打的如意算盘很好,
想要一代一代与秦王,盘根错节地绑定在一起。
“然,华阳太后和她的集团,是做梦都没想到过,他们一不小心,挑中了一个可怕的对手。
“多问个问题,便可明白了。
“秦奋六世之余烈,然,六世君王,为何没有一人,启灭国之战?
“哪怕一国。
“是因为,他们不想吗?”
杀人诛心了啊!
对秦这样的军国主义国家来说,灭一国堪称是莫大的荣耀功勋!
身为军头子的秦王,哪个不想这么干?
“先秦诸君当然想,大约只是不能。
“原因之一,便在外戚权势太大!
“从前,有魏系外戚。
“后来,又有楚系外戚。
“你朝中重臣,不是六国故地之人,就是与六国沾亲带故之人,你如何能一统全国之决心,启灭国之战?
“秦六世君王,或没有实力,或没有威望和权势!
“唯有贏政,实力到了,威望和权势也到了。
“秦能行统一之战,连灭六国,乃至二十万大军灭楚失败,居然还能立刻再征六十万大军,战一年,一举灭之?
“足可说明,秦国內包括外戚势力的各大权利集团,已然被秦王牢牢整合成一块!
“秦国朝政的大权,牢牢握在他的手中!”
一番后世之人的论判,没把贏政说激动,反倒先是让眾秦臣一个个都慷慨激昂起来。
无他,六世君王没做到的丰功伟业,但秦王政,却带领他们做到了!
仅此一项,大王便是当之无愧的,千古君王!
扶苏、荆夫人神情俱都复杂,有这样的大王,对他们而言,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孟未竟的好奇心,已经被彻底勾起来了。
“我看史书记载的时候,就一直很好奇。
“贏政质子出身,无根无基,十三岁登基,一直当的都是傀儡皇帝。
“怎么二十三岁一个冠礼之后,突然一下子就崛起,轻易平定毒叛乱,轻易就免掉了吕不韦的相国之位。
“轻而易举,就让整个朝堂臣服,把秦国的权利抓在手中了!
“像过家家一样!
“中间是不是省略掉了很多东西?”
贏政本不想说这些陈年旧事。
但孟未竟毕竟是仙君“权柄之事,无非臥薪尝胆,拉拢分化,党同伐异之术尔。
“你这说了跟说了一样。有没有具体一点的?”
贏政再次沉默一下。
可能是想到《中华大歷史》。
最终淡淡吐出几个字:“成蛟、毒、吕不韦。”
这三个,都是明確记录在史书中的,秦王用权的案例。
孟未竟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宋庭央却已是目露精光:“竟然真有诸般內情!”
“宋教授,什么意思?”
宋庭央已是又开始打开笔记本记录起来。
一边道:“跟秦王说的一样,权斗之术,无非扶持、拉拢、打压之术。
“楚系外戚势力大,那自然,要扶持相当的势力,与之相抗衡!
“譬如『成蛟”,是贏异人回秦国后,生下的孩子,自小长在咸阳,与贏姓宗室关係必然紧密,倒的確是跟楚系外戚势力打对台的绝佳人选。
“说到这里”
宋教授抬头,盯著贏政。
“我稍微合理怀疑一下。
“当初吕不韦,选择支持你,作为秦庄襄王的继任者,是否也有华阳夫人一干集团,
在背后的影子?”
彼时的吕不韦,依仗华阳夫人立足,显然归属於华阳夫人的楚派系。
贏政眼皮稍稍绷了绷。
“对外戚集团而言,相比较,出生在秦国,从小长在咸阳,与贏姓宗室关係紧密、与秦庄襄王联繫更紧的成蛟。
“自小顛沛流离、八岁才回咸阳、与秦国內各大势力毫无干係的贏政,才是清清白白、最好掌控的那一个!
“这也能侧面佐证,成蛟后来,为何会无缘无故地叛乱。
“因为在他看来,王位本该是他的!”
孟未竟有点不敢相信:“宋教授你的意思是,『成蛟”叛乱,是贏政促成的?”
“促成应当不是。
“但在此事件中,秦王或有推波助澜、借势打压外戚、安插心腹等等举措。
“具体如何,便只有秦王本人才知道了。”
所有人都看向贏政。
提到成蛟,贏政的呼吸明显略微急促了几分,又很快平静下来。
他嘴角勾起一抹自嘲:“孤可没有那等本事。不过顺势而为,火中取栗罢了。”
大瓜!
惊天大瓜!
成蛟叛乱,居然有贏政在其中运动的影子!
简直阴谋论本论了!
“那毒、吕不韦—·
贏政面色更加冷然。
宋教授解释道:“毒之事,实际指的是秦王的生母赵姬。
“赵姬本是一歌姬,从她后期的种种举措来看,她本人,其实根本不善权谋。
“但偏偏能仰借秦王母后的身份,一步步聚拢权势,直至可与华阳夫人的外戚势力相抗衡!
“这其中,要说没有秦王你的暗中谋略和支持,我是不信的。”
贏政手掌不自觉紧。
“还有吕不韦,本该归属於楚系外戚势力,但却一度是权倾朝野,制衡天下。
“是不是你故意推助他的权势,令他生出了不甘居於华阳夫人之下的心思?”
贏政眼若刀锋,不承认,也不否认。
“等吕不韦权势增长,你便可藉助他的权势,反过来打压楚系外戚,平衡二者势力,
拉拢关键人物,步步壮大自己的权柄?
“也正是如此,吕不韦身具相国之权,又是秦王你的仲父之尊!
“两相加持之下,居然可以被你几句话,轻而易举剪除?
“因为他的权势,相当程度上,本就是来自於你的支持!”
贏政还是没有说话,不承认,也不否认。
但这个时候,不说话,本身也是一种態度。
孟未竟听得是背后发毛。
他读史书时,就有个巨大的疑问。
相邦吕不韦,又是秦王的仲父、老师!
古人称天地君亲师,两重身份加持下,吕不韦本人又没犯谋逆、叛乱等原则性的大罪!
轻而易举就被擼了?
他可不是后世的东西厂等的宦官之流,而是实打实的权臣!
这般卸磨杀驴,若没有充足的威望权势支撑,底下肯定是要人心惶惶的!
还有,史书记载的,秦王质问吕不韦,送毒给赵姬的记载,也很古怪。
这根本不像是,一个刚刚行冠礼的傀儡,对一个手眼通天的仲父权臣在说话。
更像是一个,大权在握的君王,对一个空有仲父之名,而无相邦之权的臣子在说话!
所以..
在此时此刻,秦王在整个秦国朝堂中,必然已经有了相当的威望和权势!
才能不费吹灰之力,剪除吕不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