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可怕的心机?
第69章 可怕的心机?
宋教授继续称嘆:“至於毒本人—秦王你虽心机如渊,但大概也真没想到,赵姬真会如此胆大包天吧?”
贏政手腕陡然紧,此堪称他一生中,最受辱之事!
尸横遍野,亦不足以平愤!
“史书对这段的记载,太过幼稚。
“毒跟赵姬久居宫中,孩子都生了两个,动静之大,秦王你不可能到最后才知道。
“但彼时你的力量还不足,是以只能一直忍耐。
“甚至还需要,藉助长信候、赵姬、吕不韦的势力,打压分化、收服楚国外戚势力!
“长信候毒再疯狂,可居然敢在大庭广眾之下,说自己是大王的假父!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我看其中,未必单纯是因为长信候自己胆大包天。
“更有可能,也有你秦王自己,纵容、推波助澜之意?”
贏政不禁回想起曾经,甚至当著毒的面,在母亲面前假意恭敬的屈辱回忆呼吸不自觉紊乱了一瞬。
“预先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无论是毒还是赵姬,他们的一举一动,在你眼中不过犹如稚童。
“他们根本没注意到,你就在这几方势力的眼皮子底下,一步步发育,壮大。
“直至终於成功分化、收服了楚国外戚势力,羽翼彻底丰满,方才借冠礼的机会,诱使长信候毒叛乱,一举剪除之!
“是也不是?”
贏政没回答,冷冷看著他。
“依据史实我们可以看到,毒之乱中,昌平君、昌文君二人立了大功!
“昌文君没有记载,只推测是楚国人。
“而昌平君,可是借平乱之功,在你手上做到了丞相的!”
昌平君熊启,辈姓,楚考烈王之子,本是楚国送到秦国的质子,后来被华阳夫人留在秦国,担任秦国要职。
按辈分算下来,是贏政的表叔!
很显然,昌平君,便是秦国朝堂上,楚国外戚势力的一部分!
“在昌平君之前,秦朝堂上,必然也还存在一个或者数个楚国外戚势力的中坚要员。
“然,在秦王临朝之后,楚国外戚势力的中坚,便成为了昌平君。
“他可是从毒之乱后上位的,是你的人吧?
“是以在灭楚之战前,你才可以一句话,就把他贬去南郡。
“由此可以推测,至此为止,秦王你,已然成功分化了楚国外戚势力,並拉拢了昌平君,將外戚势力,牢牢抓握在自己手中!”
酣畅淋漓!
孟未竟感觉,自己像是看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大电影!
观史书记载,他始终有一种感觉,始皇帝种种政策,俱都是雄才伟略、高瞻远瞩。
但他本人,却像一个时刻处於暴躁状態的火药桶,动不动就炸!
仿佛时时刻刻,处在无能狂怒的状態,最后还让儿子亲信给坑了,简直小丑!
人物形象和具体事跡相较,简直矛盾。
而且,记载中始皇帝做任何事情,仿佛都是轻而易举、易如反掌!
就好像,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一句命令下达,底下每一个人,都会自动乖乖听话!
所个人都会无条件,按照他的想法前进!
简直心想事成一样!
赵姬、毒、吕不韦、乃至灭六国之事,在史书记载下来,都有点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的感觉!
就好像,始皇帝的功绩和壮举,全都是依靠他的运气,他的身份,他身处的秦王位置而得来的。
好像隨便换个人上去,也能做到一样的事情!
然,这显然本末倒置了!
凡深刻感受过现实艰难者,都很容易明白,不是有权,底下人就会听你的。
而是底下人都听你的,才有权,才能做成事。
並非因为贏政是秦王,所以所有人都对他言听计从。
反而应该是,所有人都对他言听计从,所以贏政坐稳了秦王,最终成为了秦始皇!
而恰恰,史书中,对於贏政一开始,如何让所有人都对他言听计从,记录得太草率,
太朦朧了!
其中波峰诡、凶险万分,绝非是“成蛟、毒、吕不韦”这简简单单三个词能概括的!
宋教授缓缓总结道:“应当说,秦王匯集权力的过程,是极其艰难的。
“包括楚系外戚集团,迄今仍然,还存在於秦国朝堂之上吧?”
眾臣皆默。
“按照原本的歷史,要等到灭楚之战时,携灭国之威,方才能够彻底摧跨清算,达到权力的完全集中。
“经歷了如此艰难的过程,方才集中起来的权力,秦王自然不会轻易再分出去。
“可偏偏,扶苏和荆夫人,你们的身份太敏感了!”
扶苏、荆夫人俱都沉默。
“荆夫人是楚国贵女。
“扶苏,同样也被楚国人,视为半个儿子!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为何要举扶苏和项燕的名字?
“只因扶苏在楚地,本就拥有极高的名望!
“对楚人而言,秦王政是楚国人的女婿,扶苏,则相当半个楚国人!”
扶苏、荆夫人面色惨然。
“若立扶苏,则辛辛苦苦匯拢的权柄,再次分拨出去。
“外戚必將捲土重来!
“分权,是始皇帝一生的大忌。
“所以我推测,始皇帝很可能一开始就不打算立扶苏。
“便是对扶苏多有期许,也可能是安抚朝堂內,外戚势力的残部!”
荆夫人惨然一笑:“吾儿命苦。”
扶苏更是颤巍巍差点儿站不住:“父,父王,果真如此吗?”
小房间內,渐渐陷入长久的沉默。
群臣俱都一言不发,屏气凝神。
良久之后。
贏政轻轻拍手:“好故事,好小说。
“连孤也不知,自己竟有如此,运筹帷、神机妙算之本领——-扶苏!”
扶苏一震:“儿臣在!”
“你现在,可是太子?”
扶苏一愣:“儿臣,儿臣——“
是啊,父王一进来,直接先立了他当太子了!
什么不想立他,完全无稽之谈,不攻自破矣!
贏政推开椅子缓缓站起,朝宋教授轻轻一拜:“故事不错。但孤,区区一届凡人君王罢了,可没有你所说的,孤身闔朝堂之本领。
“宫廷权变,也不过隨波逐流,做力所能及耳。
“你要孤参谋,这便是孤的答案。
“若无其他事情,孤要去接著看书了。
《中华大歷史》,莫忘了!”
这个回答,居然让扶苏、荆夫人以及朝堂眾臣,俱都露出心安的表情。
一不管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这確实是一个所有人都认可了的台阶,顺著台阶就下去了。
贏政即走。
眾朝臣也跟著一併离开,贏曼、扶苏,则也扶著荆夫人,出去透透空气。
片刻后。
房间里只剩下孟未竟、宋教授二人。
“宋教授,您觉得,贏政刚才的否认,是真,还是假?”
“谁知道呢?”
宋教授的表情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只是专注地盯著自己手中的笔记本,视若珍宝。
“那换个问题。你觉得荆夫人和几个秦臣,真的信贏政说的话吗?”
“不好说啊。”宋教授仍然看笔记本。
“那最后一个问题,您觉得,刚才贏政立扶苏为太子,到底是为了,证明歷史可改,
避免恐慌,还是—
“他一开始就料到,我们会提到外戚、立太子一事?!”
宋教授顿了一下,抬起头来,直视孟未竟。
孟未竟沉声道:“如果他从一开始就预料,並做了防范那这个人,就太可怕了!”
心机如渊,深似海!
宋教授深深看了孟未竟一眼。
再次低下头,看看笔记本。
“我不知道。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
“那再追问几句呢?”
“事涉华阳夫人,关乎王位正统,他不会多说的。宫廷记载,也被刪削得一乾二净了。”
宋教授头也没抬。
孟未竟看出来,宋教授不愿意分享他內心的答案。
或者说,身为一名歷史学教授,他不愿意提出一个,没有任何史料证据支撑的回答。
但当初,宋伟民主任,问他,“对始皇帝痴迷的核心支撑是什么”,那个问题,现如今,或许可以有另外一个答案“歷史啊这就是所谓的,建构歷史?
“永远蒙著面纱,永远没有真相——”
宋教授继续称嘆:“至於毒本人—秦王你虽心机如渊,但大概也真没想到,赵姬真会如此胆大包天吧?”
贏政手腕陡然紧,此堪称他一生中,最受辱之事!
尸横遍野,亦不足以平愤!
“史书对这段的记载,太过幼稚。
“毒跟赵姬久居宫中,孩子都生了两个,动静之大,秦王你不可能到最后才知道。
“但彼时你的力量还不足,是以只能一直忍耐。
“甚至还需要,藉助长信候、赵姬、吕不韦的势力,打压分化、收服楚国外戚势力!
“长信候毒再疯狂,可居然敢在大庭广眾之下,说自己是大王的假父!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我看其中,未必单纯是因为长信候自己胆大包天。
“更有可能,也有你秦王自己,纵容、推波助澜之意?”
贏政不禁回想起曾经,甚至当著毒的面,在母亲面前假意恭敬的屈辱回忆呼吸不自觉紊乱了一瞬。
“预先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无论是毒还是赵姬,他们的一举一动,在你眼中不过犹如稚童。
“他们根本没注意到,你就在这几方势力的眼皮子底下,一步步发育,壮大。
“直至终於成功分化、收服了楚国外戚势力,羽翼彻底丰满,方才借冠礼的机会,诱使长信候毒叛乱,一举剪除之!
“是也不是?”
贏政没回答,冷冷看著他。
“依据史实我们可以看到,毒之乱中,昌平君、昌文君二人立了大功!
“昌文君没有记载,只推测是楚国人。
“而昌平君,可是借平乱之功,在你手上做到了丞相的!”
昌平君熊启,辈姓,楚考烈王之子,本是楚国送到秦国的质子,后来被华阳夫人留在秦国,担任秦国要职。
按辈分算下来,是贏政的表叔!
很显然,昌平君,便是秦国朝堂上,楚国外戚势力的一部分!
“在昌平君之前,秦朝堂上,必然也还存在一个或者数个楚国外戚势力的中坚要员。
“然,在秦王临朝之后,楚国外戚势力的中坚,便成为了昌平君。
“他可是从毒之乱后上位的,是你的人吧?
“是以在灭楚之战前,你才可以一句话,就把他贬去南郡。
“由此可以推测,至此为止,秦王你,已然成功分化了楚国外戚势力,並拉拢了昌平君,將外戚势力,牢牢抓握在自己手中!”
酣畅淋漓!
孟未竟感觉,自己像是看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大电影!
观史书记载,他始终有一种感觉,始皇帝种种政策,俱都是雄才伟略、高瞻远瞩。
但他本人,却像一个时刻处於暴躁状態的火药桶,动不动就炸!
仿佛时时刻刻,处在无能狂怒的状態,最后还让儿子亲信给坑了,简直小丑!
人物形象和具体事跡相较,简直矛盾。
而且,记载中始皇帝做任何事情,仿佛都是轻而易举、易如反掌!
就好像,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一句命令下达,底下每一个人,都会自动乖乖听话!
所个人都会无条件,按照他的想法前进!
简直心想事成一样!
赵姬、毒、吕不韦、乃至灭六国之事,在史书记载下来,都有点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的感觉!
就好像,始皇帝的功绩和壮举,全都是依靠他的运气,他的身份,他身处的秦王位置而得来的。
好像隨便换个人上去,也能做到一样的事情!
然,这显然本末倒置了!
凡深刻感受过现实艰难者,都很容易明白,不是有权,底下人就会听你的。
而是底下人都听你的,才有权,才能做成事。
並非因为贏政是秦王,所以所有人都对他言听计从。
反而应该是,所有人都对他言听计从,所以贏政坐稳了秦王,最终成为了秦始皇!
而恰恰,史书中,对於贏政一开始,如何让所有人都对他言听计从,记录得太草率,
太朦朧了!
其中波峰诡、凶险万分,绝非是“成蛟、毒、吕不韦”这简简单单三个词能概括的!
宋教授缓缓总结道:“应当说,秦王匯集权力的过程,是极其艰难的。
“包括楚系外戚集团,迄今仍然,还存在於秦国朝堂之上吧?”
眾臣皆默。
“按照原本的歷史,要等到灭楚之战时,携灭国之威,方才能够彻底摧跨清算,达到权力的完全集中。
“经歷了如此艰难的过程,方才集中起来的权力,秦王自然不会轻易再分出去。
“可偏偏,扶苏和荆夫人,你们的身份太敏感了!”
扶苏、荆夫人俱都沉默。
“荆夫人是楚国贵女。
“扶苏,同样也被楚国人,视为半个儿子!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为何要举扶苏和项燕的名字?
“只因扶苏在楚地,本就拥有极高的名望!
“对楚人而言,秦王政是楚国人的女婿,扶苏,则相当半个楚国人!”
扶苏、荆夫人面色惨然。
“若立扶苏,则辛辛苦苦匯拢的权柄,再次分拨出去。
“外戚必將捲土重来!
“分权,是始皇帝一生的大忌。
“所以我推测,始皇帝很可能一开始就不打算立扶苏。
“便是对扶苏多有期许,也可能是安抚朝堂內,外戚势力的残部!”
荆夫人惨然一笑:“吾儿命苦。”
扶苏更是颤巍巍差点儿站不住:“父,父王,果真如此吗?”
小房间內,渐渐陷入长久的沉默。
群臣俱都一言不发,屏气凝神。
良久之后。
贏政轻轻拍手:“好故事,好小说。
“连孤也不知,自己竟有如此,运筹帷、神机妙算之本领——-扶苏!”
扶苏一震:“儿臣在!”
“你现在,可是太子?”
扶苏一愣:“儿臣,儿臣——“
是啊,父王一进来,直接先立了他当太子了!
什么不想立他,完全无稽之谈,不攻自破矣!
贏政推开椅子缓缓站起,朝宋教授轻轻一拜:“故事不错。但孤,区区一届凡人君王罢了,可没有你所说的,孤身闔朝堂之本领。
“宫廷权变,也不过隨波逐流,做力所能及耳。
“你要孤参谋,这便是孤的答案。
“若无其他事情,孤要去接著看书了。
《中华大歷史》,莫忘了!”
这个回答,居然让扶苏、荆夫人以及朝堂眾臣,俱都露出心安的表情。
一不管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这確实是一个所有人都认可了的台阶,顺著台阶就下去了。
贏政即走。
眾朝臣也跟著一併离开,贏曼、扶苏,则也扶著荆夫人,出去透透空气。
片刻后。
房间里只剩下孟未竟、宋教授二人。
“宋教授,您觉得,贏政刚才的否认,是真,还是假?”
“谁知道呢?”
宋教授的表情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只是专注地盯著自己手中的笔记本,视若珍宝。
“那换个问题。你觉得荆夫人和几个秦臣,真的信贏政说的话吗?”
“不好说啊。”宋教授仍然看笔记本。
“那最后一个问题,您觉得,刚才贏政立扶苏为太子,到底是为了,证明歷史可改,
避免恐慌,还是—
“他一开始就料到,我们会提到外戚、立太子一事?!”
宋教授顿了一下,抬起头来,直视孟未竟。
孟未竟沉声道:“如果他从一开始就预料,並做了防范那这个人,就太可怕了!”
心机如渊,深似海!
宋教授深深看了孟未竟一眼。
再次低下头,看看笔记本。
“我不知道。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
“那再追问几句呢?”
“事涉华阳夫人,关乎王位正统,他不会多说的。宫廷记载,也被刪削得一乾二净了。”
宋教授头也没抬。
孟未竟看出来,宋教授不愿意分享他內心的答案。
或者说,身为一名歷史学教授,他不愿意提出一个,没有任何史料证据支撑的回答。
但当初,宋伟民主任,问他,“对始皇帝痴迷的核心支撑是什么”,那个问题,现如今,或许可以有另外一个答案“歷史啊这就是所谓的,建构歷史?
“永远蒙著面纱,永远没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