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4)下邑在梁地,今河南东北部。而济北谷城山,在东阿县,东阿县隶属聊城,聊城在今山东省西部,山东省西部与河南省东北部大致相接,所以我推测谷城山和下邑靠在一起。而且《史记》中记载张良这一年确实到过济北,但这一年又发生了彭城之战,张良一直留在刘邦身边,所以我觉得他应该是随刘邦逃到下邑后去的济北找到了那块黄石。当然,这些只是我的推测,如果有谁知道准确的史实,欢迎指正。对于一个路痴而言,你们要理解我地理知识的匮乏<br/><br/> 第二十五章出走<br/><br/> 两年之后,项羽乌江自刎,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终于结束。第二年,刘邦即皇帝位。汉五年,张良受封为留侯。九年,刘邦定都长安,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张良见天下已定,便想要功成身退,辞官归隐。可刘邦说什么也不同意他的要求,还任命他为太子少傅,(注1)并在长安赐了一座府邸给他。<br/><br/> 连续多年的奔波之后,总算是安定了下来,颜路每日只在府中修身养 xi_ng ,或是到长安城里逛逛。张良除了处理朝堂之事外,也基本上都陪着他。艾逍遥就更加没什么事情可做了,虽然不在绿水青山之间,到也算得上是逍遥自在。<br/><br/> 只是美好的日子总是让人觉得短暂,时间总是将幸福缩短,将痛苦拉长。<br/><br/> 张良和颜路每日的一举一动都甚为亲密,留侯府人多口杂,加之他们也没有刻意回避,渐渐的府中上下都知道了他们的关系。起先他们都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张良早就说过他们不可能一辈子藏着掖着。可是时间长了,不仅府里的人知道,长安城内也是流言四起,将他们比作魏安王与龙阳君。以张良如今留侯的身份,大家都只是私底下议论,但还是人言可畏。<br/><br/> 一天,颜路在城内闲逛,路过一个茶摊,无意中又听到有两人在议论他和张良,那两人并不认识他,看到他后仍然自顾自地说着。<br/><br/> "这么说是真的咯,他们真的是那种关系?"其中一人面带鄙夷地向另一人问道。<br/><br/> 那一人肯定地回答:"可不是,我可是亲耳听留侯府里的下人说的,他们每日同食同宿,恩爱甚常。"<br/><br/> "我还听说了啊,他们原本是师兄弟,说不定他们早就好上了。"又有一人加入了谈话,"听说他们俩原本还有一个师兄,后来却不明不白地死了,说不定也跟这件事情有关,毕竟这种事传出去不光彩啊。"<br/><br/> 茶摊的老板听到客人的对话后也来了兴趣,跟着说道:"不对不对,我听说他们因为这件事被逐出了师门,所以后来才跟着陛下打天下的。"<br/><br/> 渐渐地整个茶摊上的人都开始议论起他们,众人你一言我一语:<br/><br/> "这留侯也是长安城里名气响当当的人物,怎么会做出这种事。"<br/><br/> "我看他们自己根本不在乎,否则哪能整个长安都知道了。"<br/><br/> "要是这事传到陛下耳朵里,不知道会怎么样呢?说不定会责罚留侯。"<br/><br/> "留侯身为帝师,又是太子少傅,这种有伤国体的事让陛下知道了还不龙颜大怒。"<br/><br/> "也不一定,自古以来这种事情也不少。依我看?,陛下很器重留侯,说不定不但不会惩罚留侯,反而为他们两人赐婚呢。"<br/><br/> "啊哈哈哈……"众人哄堂大笑。<br/><br/> 颜路再也听不下去了,他原本以为都只是私下议论,没想到这些人毫无顾忌到如此地步,竟把他们当做了茶余饭后的笑料,连伏念的死都算在了他们头上。<br/><br/> 颜路闷闷不乐地回到府中,径直向自己的房间走去。到了门口发现张良已经从宫里回来了,正坐在房内等他。<br/><br/> "师兄回来啦,我听小妹说你去街上闲逛了。我买了你最喜欢吃的点心,逛了一圈应该也饿了,过来吃一点吧。"张良看着颜路温和地笑着说。<br/><br/> 颜路却眼神空洞地盯着桌上的茶盏,有些无力地说:"子房……我们……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br/><br/> <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张良一听便猜到他是在外面听说了什么,连忙轻怕着他的背安 we_i 道:"你理那些的话做什么,别人爱怎么说是别人的事,日子还不是我们自己过。我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师兄你也不要在意,可好?"<br/><br/> 颜路没有说话,他是不在乎别人对他自己的看法,可是他在乎别人对张良的看法。毕竟张良是留侯,城里传得沸沸扬扬,他要如何在朝堂上立足,更重要的是万一刘邦知道了这件事,会不会对他不利,颜路越想越难过,也越想越害怕,一个决定在他脑海中形成。<br/><br/> 第二天一早,张良将醒未醒之中伸出手去搂颜路, m-o 索了半天却发现身边已经空无一人,张良心中疑惑颜路今天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br/><br/> 张良起身却发现桌子上放着一块素帕,似乎还写着字,心中顿时升起一股害怕。张良赶紧拿起素帕,一小束用红线绑好的头发包在帕子里,帕上只写了一行字:子房,对不起,我走了。<br/><br/> "师兄你怎么这么傻!"张良握着素帕和颜路的头发,着急地自语道,连忙去找艾逍遥。<br/><br/> 张良跑到艾逍遥屋子前边敲门边喊道:"小妹,快开门,快开门……"<br/><br/> 艾逍遥也才刚刚起来,正在梳洗,听到张良的急切的喊声估 m-o 着是出了什么事,立刻开了门问道:"三哥,出什么事了?"<br/><br/> "师兄他走了,早上我一起来就发现他不见了。"张良把颜路留下素的帕递给艾逍遥。此时他恨死自己了,昨天颜路从街上回来后就一直心情不好,到了晚上更是神情异常,他恨自己怎么没能有所警觉。<br/><br/> "三哥先别着急,二哥应该是今天一早趁我们都没醒的时候偷偷离开的。三哥你先去上朝,我即刻带着府中的家丁出去找二哥。"艾逍遥还算冷静地说道。<br/><br/> 张良心烦意乱,苦笑着说:"我哪里还有心思去上朝。我和你一起去找师兄。"<br/><br/> 艾逍遥劝说道:"三哥难道还不相信小妹,小妹一定帮你把二哥找回来。这件事最好不要让陛下知道,所以三哥还是赶紧进宫吧。"<br/><br/> 张良觉得艾逍遥说的有道理,只得照常去参加朝会。可是他人站在大殿上,心却在颜路身上,刘邦和朝臣的议论的国事他一句也没有听进去。<br/><br/> 刘邦注意到张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不禁有些奇怪,"子房,子房,子房……"刘邦一连喊了张良三声,张良都没有反应。<br/><br/> 站在张良旁边的陈平忍不住轻轻推了他一下,小声提醒道:"子房,陛下在叫你。"<br/><br/> 张良这才"啊"了一声回过神来,恭敬地回答:"臣在。"<br/><br/> "爱卿今日怎么了,怎么魂不守舍的样子?"刘邦微皱着眉头问。<br/><br/> "臣……臣近日来身体不太好,精神有些不济,殿前失仪,望陛下恕罪。"张良寻着借口说道。<br/><br/> 刘邦心中并不相信张良的说辞,但也没有再说什么。下朝后,刘邦唤来近身内侍,"去查一查,留侯府上今日发生什么事了。记住,不要声张。"<br/><br/> 张良以最快地速度回到府中,艾逍遥仍然在城内寻找颜路没有回来。张良本也想出去寻找,又想着说不定艾逍遥马上就找回颜路,担心自己与他们错过,只得站在府门前向外张望。不多久,张良看到艾逍遥朝这边走来,心中一喜,目光在她周围搜寻,却没有看到他想要看到的那一抹熟悉的身影,心情再次跌落到谷底。<br/><br/> 艾逍遥<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