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厮低头替唐存礼掀开车帘,唐存礼猫腰钻入车内。<br />
刘洵颇为亲和地替他接过酒壶:“你家老太爷一切可好啊?”<br />
虽说方至中秋,可刘洵车架内已生了暖炉,一时温暖如春。<br />
“老爷无忧,只是贺氏近来不大好过。”<br />
唐存礼坐稳在铺了羊绒的软面车座上,车夫轻轻一抖缰绳,马车便平稳行驶起来。<br />
“哦?”刘洵面露关切之色,“为何不好过?可是因为景阳一案?”<br />
唐存礼面色忧愁:“景阳一案固然棘手,可到底只是二房一脉的家事,危及不了贺氏。”<br />
“是为着陀罗散?”刘洵心下了然,不甚在意,把玩着手上的玉珠串子,“这更是不必忧心,齐州官员,一体同心,谁敢说和这些东西没些关联?都是一条船上的,说什么也不会任由贺氏这个掌舵的落难了。”<br />
唐存礼却只是叹息:“二房那道密令丢了。”<br />
刘洵盘着串的手一顿,转而看向唐存礼,眯起眼:“这么重要的东西也能丢?”<br />
“说是家贼。”唐存礼摇头,“这几日已派人去了霖都告知,有二位侯爷在,东西应是进不了京。怕只怕,那人是先我们一步到京。又或是陛下……”<br />
说到这里,唐存礼不安起来。<br />
七年前明氏的惨案在天下世族的心头都敲了个警钟,人人谨小慎微,惟恐步了明氏后尘。<br />
刘洵眉头紧锁,但还是出言安慰:“陛下对贺氏还是在意的,不然也不会纵容我来当这个钦差。说来,送往霖都的两封信<br />
,其中有什么,你们知道吗?”<br />
唐存礼抬头,显然有些茫然。<br />
刘洵抿了抿唇,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页来:“这是送到中书省的,这页纸被林相扣下了,但门下那封……被谭屹送进宫了。”<br />
纸页入手,唐存礼借着微弱的灯光展开来看。<br />
待其上墨字朱批落入眼中时,他的手颤抖起来:“此人……此人其心可诛啊!”<br />
刘洵叹息,揉了揉额心:“送入宫中的那封信,贴了片瑞龙脑。”<br />
“瑞龙脑?”唐存礼面露疑惑,“是贺坤的?他藏这个做什么?”<br />
刘洵摇头,仰靠在车壁:“你们贺氏啊,迟早被这二房给害了……当断则断吧。”<br />
唐存礼静坐无言,时至今日,他才觉得,有一张大网向贺氏压来,背后之人针对的也许并不是贺玄义、贺坤,而是整个贺氏。<br />
……<br />
明月高悬无声,普照万里山河。<br />
远在千里之外,霖都,玄重宫城。<br />
上清殿外锣鼓声零落,水袖高扬,再落下,收回花旦怀中。<br />
莲步轻移,芳鱼儿嗓音清丽,眉眼婉转。<br />
王宫权贵高坐席上,沉醉戏中。<br />
主位之上,天子神色倦怠,单手支额角,静眼瞧着下边人觥筹交错。<br />
一旁的御前宦官叶康手提银针,将菜品仔仔细细地验完毒后,执起辟毒筷,开始为周桓布菜。<br />
虽说身边皇帝始终恹恹的,但叶康跟在他身边十五年,察觉到此刻他的心情不错。<br />
远处芳鱼儿嗓音悦耳,叶康听不明白这些咿咿呀呀的唱词,但能看出,周桓对这出新戏颇为满意。<br />
一旁的太子周蒙支着脑袋,靠着二公主周珑睡得香甜。<br />
周桓目光扫到自己的一双儿女,显然颇为嫌弃:“没个样子。”<br />
贵妃沈莲菩低头含笑:“太子还小,能撑到这会不容易了。”<br />
周桓无奈地笑笑,侧首对叶康道:“让人把他带后殿去睡,别把他妹妹压坏了。”<br />
叶康点头,着人去抱起周蒙。<br />
可周蒙去了后殿没多久,周珑便起身跟着跑去后殿了。<br />
周桓一声笑,摇头道:“他俩倒是打的个好配合。”<br />
沈莲菩一笑莞尔:“知子莫若父,还不是得陛下宠他们。”<br />
周桓眉眼笑意愈浓:“我宠的?你这个当母妃的功劳也不小。”<br />
叶康静立一旁,静默不言,只希望陛下时时都能像今日这般愉悦,身子也能快些好起来。<br />
殿外,红台跳上一名二花脸,鼓点音律变化,叶康也能听出剧情出了转折。<br />
只见那净角做道士模样,手执木剑指向护着芳鱼儿扮作狼仙的武生,开口唱词如九天擂鼓,叶康却变了脸色。<br />
“残狼幼缺口难言,一朝得幸冲金殿。<br />
脚踏玉阶吠月明,拂尘抬手欲登天。<br />
文不成、武不就,披上袈裟也禽兽。<br />
仙君不收佛不渡,兽性难消莫成仙。”<br />
须臾间,被奉作真仙的狼仙被打回原形,伏地哭嚎,与芳鱼儿做生离死别。<br />
鼓点密集,将故事推到高峰,王公贵族们都被吸引了视线,可叶康却看向了周桓。<br />
在座无人知晓,周桓幼时是口吃,为顾全皇室颜面,先太妃将其藏于宫中,只说是有喉疾,不可开口。<br />
生母低微,皇子残缺,在宫中这样的地方,自是过的不会太好。<br />
若非是当年明氏女治好他的病,又借天下宴“十年不语,一鸣惊人”,周桓怕是到死都没机会看到先皇。<br />
叶康低头压住自己发颤的手。<br />
事到如今,知道周桓幼时口吃的人都死光了,就连他也是从师父那听来的。<br />
到底是谁胆大包天?<br />
“口难言”、“吠月明”、“仙君不收佛不度”……<br />
谁不知道当今陛下重佛信道?这就差没踩在周桓脸上骂了。<br />
须臾之间,叶康已经汗如雨下。<br />
鼓点落下,戏子退场。<br />
一场大戏缓缓落幕。<br />
天子未语,殿中人皆沉默。<br />
“好!”<br />
周桓似是极为欣悦,拊掌大笑:“当赏!兰戏院上下,赏金百两!”<br />
殿中气氛活跃起来,人皆赞颂天子仁德。<br />
“从泽啊……”周桓起身,叶康连忙抬手扶住帝王,却被他拂开。<br />
康定侯贺兑起身:“陛下,臣在。”<br />
周桓看向他,意味深长,赞赏道:“贺氏此次献戏,做的极好……”<br />
贺兑赶忙跪下叩首:“能得天子一展笑颜,乃贺氏万世之幸!”<br />
周桓笑了,叶康却越发的忧愁,自登基后,周桓便很少大喜大怒,上一次大喜,还是在明氏死后。<br />
可贺兑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仍旧在那说吉祥话。<br />
周桓龙颜大悦,挥手:“天已晚,朕便不留你们了,都回去团圆吧!”<br />
众人伏首,待周桓离开才敢起身离去。<br />
不少人都因为帝王的喜悦而喜悦,三两结伴,离宫而去。<br />
队伍最末的谭屹低头缓步,月华淌过肩,他回首,望向身后雄伟的宫殿,愁眉不展。<br />
上清殿灯火通明,不逊月色。<br />
而殿后的紫阳宫,却并没有太多烛光。<br />
宫外,沈莲菩提着食盒淋着月光,神色关切:“叶公公,我看陛下晚宴未进太多食物,带了些清云汤来。”<br />
叶康摇头:“娘娘,并非奴要拦您,此刻,您怕是不宜面见陛下。”<br />
沈莲菩垂首沉思:“是因为那出戏吗?”<br />
周桓素来喜怒无常,可这么些年,沈莲菩心细如发,还是摸出些规律来:“陛下身子不好,可莫要为了些戏言伤了心……”<br />
叶康叹息,摇头道:“娘娘,听奴一句劝,今日,这宫里,最见不得陛下的,便是您了……”<br />
沈莲菩不解,但还是向殿内福身,将食盒递给叶康:“那便劳烦您了。”<br />
“不敢……不敢……”叶康弯着腰,连忙接过沈莲菩手中的食盒。<br />
月下,贵妃一步三回首,峨眉微颦,目光中尽是担忧。<br />
叶康看着月下人的身影行远,那一道清影渐渐与记忆中那人的背影重合。<br />
他摇摇头,提着食盒入了殿内。<br />
都是孽缘啊。<br />
……<br />
中秋之日,清月朗照,入京的戏团却遭了匪祸。<br />
待次日官兵开门时,便只见满院横尸,还有一地黄金了。<br />
同年次月,齐州城北淮安庙里,多了位名叫清泉的僧人。<br />
齐州景阳一案迟迟不定,百姓入州府,声声冤鸣,三十行述陈于衙前。<br />
天子震怒,罢了钦差刘洵的官。<br />
新任钦差到任,再查却不是景阳知县案。<br />
……<br />
陀罗散一案大白于天下时,举国震惊。<br />
翟扬贺氏将贺坤父子一脉自族谱除名。<br />
贺老太爷不顾七十高龄进京陈言其过,镇北将军贺呈引咎离职。<br />
齐州一路官员悉数落马,贺府抄家。<br />
贺氏父子被押往京中斩首。<br />
谁也没想到,小小一个景阳县,竟能牵扯出这么些风波来。<br />
可事还未尽,唐存礼所担心的事应验。<br />
幕后之人并不想放过翟扬贺氏。<br />
贺氏父子人头落地之日,民间流言四起。<br />
“今朝贺,昨月明。”<br />
密令之语传入民间,说书馆内野史横生,皆是对明氏案有疑。
刘洵颇为亲和地替他接过酒壶:“你家老太爷一切可好啊?”<br />
虽说方至中秋,可刘洵车架内已生了暖炉,一时温暖如春。<br />
“老爷无忧,只是贺氏近来不大好过。”<br />
唐存礼坐稳在铺了羊绒的软面车座上,车夫轻轻一抖缰绳,马车便平稳行驶起来。<br />
“哦?”刘洵面露关切之色,“为何不好过?可是因为景阳一案?”<br />
唐存礼面色忧愁:“景阳一案固然棘手,可到底只是二房一脉的家事,危及不了贺氏。”<br />
“是为着陀罗散?”刘洵心下了然,不甚在意,把玩着手上的玉珠串子,“这更是不必忧心,齐州官员,一体同心,谁敢说和这些东西没些关联?都是一条船上的,说什么也不会任由贺氏这个掌舵的落难了。”<br />
唐存礼却只是叹息:“二房那道密令丢了。”<br />
刘洵盘着串的手一顿,转而看向唐存礼,眯起眼:“这么重要的东西也能丢?”<br />
“说是家贼。”唐存礼摇头,“这几日已派人去了霖都告知,有二位侯爷在,东西应是进不了京。怕只怕,那人是先我们一步到京。又或是陛下……”<br />
说到这里,唐存礼不安起来。<br />
七年前明氏的惨案在天下世族的心头都敲了个警钟,人人谨小慎微,惟恐步了明氏后尘。<br />
刘洵眉头紧锁,但还是出言安慰:“陛下对贺氏还是在意的,不然也不会纵容我来当这个钦差。说来,送往霖都的两封信<br />
,其中有什么,你们知道吗?”<br />
唐存礼抬头,显然有些茫然。<br />
刘洵抿了抿唇,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页来:“这是送到中书省的,这页纸被林相扣下了,但门下那封……被谭屹送进宫了。”<br />
纸页入手,唐存礼借着微弱的灯光展开来看。<br />
待其上墨字朱批落入眼中时,他的手颤抖起来:“此人……此人其心可诛啊!”<br />
刘洵叹息,揉了揉额心:“送入宫中的那封信,贴了片瑞龙脑。”<br />
“瑞龙脑?”唐存礼面露疑惑,“是贺坤的?他藏这个做什么?”<br />
刘洵摇头,仰靠在车壁:“你们贺氏啊,迟早被这二房给害了……当断则断吧。”<br />
唐存礼静坐无言,时至今日,他才觉得,有一张大网向贺氏压来,背后之人针对的也许并不是贺玄义、贺坤,而是整个贺氏。<br />
……<br />
明月高悬无声,普照万里山河。<br />
远在千里之外,霖都,玄重宫城。<br />
上清殿外锣鼓声零落,水袖高扬,再落下,收回花旦怀中。<br />
莲步轻移,芳鱼儿嗓音清丽,眉眼婉转。<br />
王宫权贵高坐席上,沉醉戏中。<br />
主位之上,天子神色倦怠,单手支额角,静眼瞧着下边人觥筹交错。<br />
一旁的御前宦官叶康手提银针,将菜品仔仔细细地验完毒后,执起辟毒筷,开始为周桓布菜。<br />
虽说身边皇帝始终恹恹的,但叶康跟在他身边十五年,察觉到此刻他的心情不错。<br />
远处芳鱼儿嗓音悦耳,叶康听不明白这些咿咿呀呀的唱词,但能看出,周桓对这出新戏颇为满意。<br />
一旁的太子周蒙支着脑袋,靠着二公主周珑睡得香甜。<br />
周桓目光扫到自己的一双儿女,显然颇为嫌弃:“没个样子。”<br />
贵妃沈莲菩低头含笑:“太子还小,能撑到这会不容易了。”<br />
周桓无奈地笑笑,侧首对叶康道:“让人把他带后殿去睡,别把他妹妹压坏了。”<br />
叶康点头,着人去抱起周蒙。<br />
可周蒙去了后殿没多久,周珑便起身跟着跑去后殿了。<br />
周桓一声笑,摇头道:“他俩倒是打的个好配合。”<br />
沈莲菩一笑莞尔:“知子莫若父,还不是得陛下宠他们。”<br />
周桓眉眼笑意愈浓:“我宠的?你这个当母妃的功劳也不小。”<br />
叶康静立一旁,静默不言,只希望陛下时时都能像今日这般愉悦,身子也能快些好起来。<br />
殿外,红台跳上一名二花脸,鼓点音律变化,叶康也能听出剧情出了转折。<br />
只见那净角做道士模样,手执木剑指向护着芳鱼儿扮作狼仙的武生,开口唱词如九天擂鼓,叶康却变了脸色。<br />
“残狼幼缺口难言,一朝得幸冲金殿。<br />
脚踏玉阶吠月明,拂尘抬手欲登天。<br />
文不成、武不就,披上袈裟也禽兽。<br />
仙君不收佛不渡,兽性难消莫成仙。”<br />
须臾间,被奉作真仙的狼仙被打回原形,伏地哭嚎,与芳鱼儿做生离死别。<br />
鼓点密集,将故事推到高峰,王公贵族们都被吸引了视线,可叶康却看向了周桓。<br />
在座无人知晓,周桓幼时是口吃,为顾全皇室颜面,先太妃将其藏于宫中,只说是有喉疾,不可开口。<br />
生母低微,皇子残缺,在宫中这样的地方,自是过的不会太好。<br />
若非是当年明氏女治好他的病,又借天下宴“十年不语,一鸣惊人”,周桓怕是到死都没机会看到先皇。<br />
叶康低头压住自己发颤的手。<br />
事到如今,知道周桓幼时口吃的人都死光了,就连他也是从师父那听来的。<br />
到底是谁胆大包天?<br />
“口难言”、“吠月明”、“仙君不收佛不度”……<br />
谁不知道当今陛下重佛信道?这就差没踩在周桓脸上骂了。<br />
须臾之间,叶康已经汗如雨下。<br />
鼓点落下,戏子退场。<br />
一场大戏缓缓落幕。<br />
天子未语,殿中人皆沉默。<br />
“好!”<br />
周桓似是极为欣悦,拊掌大笑:“当赏!兰戏院上下,赏金百两!”<br />
殿中气氛活跃起来,人皆赞颂天子仁德。<br />
“从泽啊……”周桓起身,叶康连忙抬手扶住帝王,却被他拂开。<br />
康定侯贺兑起身:“陛下,臣在。”<br />
周桓看向他,意味深长,赞赏道:“贺氏此次献戏,做的极好……”<br />
贺兑赶忙跪下叩首:“能得天子一展笑颜,乃贺氏万世之幸!”<br />
周桓笑了,叶康却越发的忧愁,自登基后,周桓便很少大喜大怒,上一次大喜,还是在明氏死后。<br />
可贺兑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仍旧在那说吉祥话。<br />
周桓龙颜大悦,挥手:“天已晚,朕便不留你们了,都回去团圆吧!”<br />
众人伏首,待周桓离开才敢起身离去。<br />
不少人都因为帝王的喜悦而喜悦,三两结伴,离宫而去。<br />
队伍最末的谭屹低头缓步,月华淌过肩,他回首,望向身后雄伟的宫殿,愁眉不展。<br />
上清殿灯火通明,不逊月色。<br />
而殿后的紫阳宫,却并没有太多烛光。<br />
宫外,沈莲菩提着食盒淋着月光,神色关切:“叶公公,我看陛下晚宴未进太多食物,带了些清云汤来。”<br />
叶康摇头:“娘娘,并非奴要拦您,此刻,您怕是不宜面见陛下。”<br />
沈莲菩垂首沉思:“是因为那出戏吗?”<br />
周桓素来喜怒无常,可这么些年,沈莲菩心细如发,还是摸出些规律来:“陛下身子不好,可莫要为了些戏言伤了心……”<br />
叶康叹息,摇头道:“娘娘,听奴一句劝,今日,这宫里,最见不得陛下的,便是您了……”<br />
沈莲菩不解,但还是向殿内福身,将食盒递给叶康:“那便劳烦您了。”<br />
“不敢……不敢……”叶康弯着腰,连忙接过沈莲菩手中的食盒。<br />
月下,贵妃一步三回首,峨眉微颦,目光中尽是担忧。<br />
叶康看着月下人的身影行远,那一道清影渐渐与记忆中那人的背影重合。<br />
他摇摇头,提着食盒入了殿内。<br />
都是孽缘啊。<br />
……<br />
中秋之日,清月朗照,入京的戏团却遭了匪祸。<br />
待次日官兵开门时,便只见满院横尸,还有一地黄金了。<br />
同年次月,齐州城北淮安庙里,多了位名叫清泉的僧人。<br />
齐州景阳一案迟迟不定,百姓入州府,声声冤鸣,三十行述陈于衙前。<br />
天子震怒,罢了钦差刘洵的官。<br />
新任钦差到任,再查却不是景阳知县案。<br />
……<br />
陀罗散一案大白于天下时,举国震惊。<br />
翟扬贺氏将贺坤父子一脉自族谱除名。<br />
贺老太爷不顾七十高龄进京陈言其过,镇北将军贺呈引咎离职。<br />
齐州一路官员悉数落马,贺府抄家。<br />
贺氏父子被押往京中斩首。<br />
谁也没想到,小小一个景阳县,竟能牵扯出这么些风波来。<br />
可事还未尽,唐存礼所担心的事应验。<br />
幕后之人并不想放过翟扬贺氏。<br />
贺氏父子人头落地之日,民间流言四起。<br />
“今朝贺,昨月明。”<br />
密令之语传入民间,说书馆内野史横生,皆是对明氏案有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