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冢虎降临,司马懿的进化
('\n\t却说张卫在河北传教,因拒不配合将五斗米教纳入官府管控,从而开罪了相府。<br /><br />相府下达最后通牒,<br /><br />要么接受河北政府的领导,要么五斗米教彻底在齐国内部禁止传播。<br /><br />因为河北地区靠近关中,米教要想从齐国传入,自然得先进入河北。<br /><br />然后才是刘备所在的河南地区。<br /><br />对此,河北片区的米教负责人展开了激烈讨论。<br /><br />内部分作两派,一派认为米教要想得到传播,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br /><br />我们不应该和相府作对。<br /><br />另一派却觉得,一旦让官府的人插手,米教的教义就变味了。<br /><br />它便有了官方性质,这与他们初入河北传教的初心有所不同。<br /><br />就在两派争执不下之时,张卫忽然开口了:<br /><br />“诸位祭酒不必再吵了。”<br /><br />“贫道以为,教不能不传。”<br /><br />“河北丁户百万,是人口大宗。”<br /><br />“吾既奉师君之命在此传教,岂能够半道而废?”<br /><br />一名祭酒当即问,“那师君打算与相府合作?”<br /><br />“不。”<br /><br />张卫摇了摇头,“诚如贫道方才所言。”<br /><br />“我米教之教义,唯导人向善而已。”<br /><br />“若附官衙于,则道染吏气。”<br /><br />“异日传经布道,必为其所制。”<br /><br />“强宣非我之训之言,此断不可受!”<br /><br />一名祭酒又问,“那既不愿相府合作,又要在河北传教,如何兼得啊?”<br /><br />张卫站起身来,谓众人道:<br /><br />“吾且回雒阳一趟,与师兄商议。”<br /><br />“期间,尔等只管与贫道保持联系。”<br /><br />“相府不会这么快对米教动手的,毕竟河北教众庞大,相府肯定不忍将之遽尔拔除。”<br /><br />张卫做出精准的分析,既然李翊愿意妥协让步。<br /><br />说明他还是看上了米教背后的教义传播价值,既然如此,就还有回旋的余地。<br /><br />“善!师君宜快去快回。”<br /><br />众祭酒恭送张卫离开。<br /><br />后果不出张卫所料,河北官方虽然催得紧,但并没有采取强制手段,将米教直接拔除。<br /><br />这期间,留在河北的一众高级治头大祭酒,便与河北的行政人员们周旋。<br /><br />主打一个“拖”字诀,全力为张卫争取时间。<br /><br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br /><br />却说张卫星夜驰归雒阳。<br /><br />这里是米教的教会中心。<br /><br />时值清明,道观内桃李纷落,张鲁正于三官殿前主持“谢罪法会”。<br /><br />张卫不及更衣,直入内堂。<br /><br />烛影摇红间,但见他道袍染尘,额角带汗:<br /><br />“师兄,河北李翊欲设\'‘民监\'于各郡道观,凡授箓、布道皆需报备!”<br /><br />“如若不答应,他便禁止我等在河北传教。”<br /><br />哦?<br /><br />张鲁眉梢一扬,手指微颤,问,“可有回转余地?”<br /><br />声音如古井无波。<br /><br />“相府长史甄尧持剑传令。”<br /><br />张卫从怀中取出一卷被割裂的经幡,面上犹怀忧色。<br /><br />“言称若不应允,便效当年镇压太平道旧事。”<br /><br />见张鲁不答,面露为难之色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张卫急道:<br /><br />“师兄,现在该怎么办?”<br /><br />“我等并无武装力量,断不是河北官府敌手。”<br /><br />“如果退出河北,那么齐国之内,都传不得米教了。”<br /><br />齐国疆域幅员辽阔,横跨南北。<br /><br />兼之齐国内一直推崇的是大国海纳百川的包容之风,放弃这样一块优良的传教圣地。<br /><br />对于张氏兄弟而言,是不能接受的。<br /><br />嘶……<br /><br />张鲁倒吸一口凉气,沉吟半晌,缓声道:<br /><br />“或可妥协相商?”<br /><br />“不妨答应李翊的要求,只要其不干涉二十四治,我等或可……”<br /><br />话音未落,阶下忽传来一声冷笑:<br /><br />“张天师何其天真也!”<br /><br />众人循声望去,乃雒阳令司马懿也。<br /><br />司马懿自从河内逃出来以后,就下定决心要报仇雪恨。<br /><br />期间,他死死抱紧曹操的大腿,认为世间只有曹操能与齐国抗衡了。<br /><br />曹操欣赏司马朗,轻视司马懿。<br /><br />所以将司马朗提拔去了长安布政,而留司马懿在雒阳当雒阳令。<br /><br />看起来司马懿的官职比其兄要高一些。<br /><br />但此地毕竟是曹魏的战略缓冲带之一,司马懿接受的依然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br /><br />“原来是雒阳令,贫道有礼了。”<br /><br />张鲁见司马懿来到,跟着弟弟一起,起身施礼。<br /><br />人毕竟是雒阳的一把手长官,在人家的地盘,张鲁肯定对其客客气气。<br /><br />曹魏对待张氏家族算是非常好的,几乎是允许其在魏国内部任何一个地方传教。<br /><br />并且下令,教传到哪里,便由哪里的最高长官出面配合。<br /><br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张鲁兵败前干了一件非常政治正确的事。<br /><br />那就是封存了府库,没有动里面的任何财物。<br /><br />等于魏兵一到,便得到了一个汉中国库大礼包。<br /><br />这令曹操十分满意。<br /><br />另一方面,米教毕竟不是太平道教,它的教义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br /><br />但凡是个有追求的统治者,没有不希望社会不稳定的。<br /><br />“适才不知雒阳令所言何谓?”<br /><br />张鲁一本正经地问道。<br /><br />哼。<br /><br />司马懿轻哼一声,獬豸般的身躯在日光的照耀下森然欲动。<br /><br />“我深谙李翊为人,此人权力熏心,心狠手辣。”<br /><br />“如果你们不配合他,他势必会诛你们满门!”<br /><br />这……<br /><br />张卫与张鲁对视一眼,怔怔道:<br /><br />“雒阳令此言是否有欠妥当,李翊性子虽然霸道强势了些。”<br /><br />“但毕竟出于齐国,我兄弟闻齐人多以仁义治人,”<br /><br />“断还不至于便要诛我等满门吧?”<br /><br />“汝道我为戏言乎!”<br /><br />司马懿面目忽然狰狞,勃然大怒,箭步上前,大吼:<br /><br />“我河内司马氏传承四百年,一朝全灭,此非李贼所为乎!”<br /><br />张鲁、张卫对视一眼,面面相觑。<br /><br />汉中闭塞,消息传播缓慢。<br /><br />自到雒阳以后,他们又专心于传教,倒还真没怎么听说过此事。<br /><br />倘若司马懿所言是真,那这李翊的胆子也确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实不小。<br /><br />传承了四百年的世家大族,说灭就灭,不怕搞得天下豪强人心惶惶吗?<br /><br />“其他世家若何?”张鲁问。<br /><br />“虽未遭屠灭,但亦有不少被官府侵占了田产的,日子也不好过。”<br /><br />“至少据我所知,河北众世家豪强,大多人人自危,渴望寻求援助。”<br /><br />“这岂非是两位天师的好机会么?”<br /><br />“……什么机会?”<br /><br />两兄弟异口同声地问。<br /><br />“若是能够联络河北众世家豪强,趁机推翻李翊在河北的统治。”<br /><br />“汝兄弟二人,便能够将五斗米教传遍河北大地,将其发扬光大了。”<br /><br />司马懿眼睛微眯,意味深长地说道。<br /><br />这……<br /><br />两兄弟面色惨白,对司马懿的这个提议皆是一惊。<br /><br />他们只想安心传教,颠覆河北政权的统治,这就有些骇人听闻了。<br /><br />况且五斗米教严格意义上讲,都是依附于曹魏的。<br /><br />而你曹魏就是从河北被赶出来的。<br /><br />居然让我们去颠覆河北的政权,这未免就太强人所难了。<br /><br />司马懿看出两兄弟的犹豫之色,便道:<br /><br />“两位天师不必疑惑,李翊自上任河北以来,对当地的世家豪强,一直采取打压政策。”<br /><br />“只不过其拿捏的恰到好处,并不止于逼反众世家。”<br /><br />“但河北豪强们也苦其高压统治久矣,一旦有一个合适的契机。”<br /><br />“他们一定乐于襄助。”<br /><br />张卫连忙开口,“雒阳令的意思——”<br /><br />“这个契机就是我们?”<br /><br />“正是。”<br /><br />司马懿不假思索地点了点头,背着手,缓缓走上阶来。<br /><br />“如今尔等在河北传教,已有百万教众。”<br /><br />“只要振臂一呼,群起响应,推翻李翊相府不难也。”<br /><br />此言一出,底下有祭酒当即出声反驳:<br /><br />“雒阳令此话未免太过华而不实,空口大言了!”<br /><br />“当年张角三兄弟,麾下黄巾军何止百万?”<br /><br />“不也照样被大汉朝廷给灭了么?”<br /><br />“如今河北兵强马壮,百姓丰衣足食,何必跟着我们去造反?”<br /><br />司马懿嘴角微微翘起,冷声笑道:<br /><br />“此言差矣!”<br /><br />“民者,愚也。”<br /><br />“其教众既然信奉尔等,只要你们用教义去感化他们,未尝不能成功。”<br /><br />言外之意,就是在暗示你们该蛊惑人心了。<br /><br />毕竟在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组织后,煽动叛乱并不困难。<br /><br />“师兄,您觉得如何?”<br /><br />张卫拿不定主意,转而去问张鲁的意见。<br /><br />张鲁阖上双目,深吸一口气,沉声道:<br /><br />“……唉,吾传教本义,是为了引人向善。”<br /><br />“非是要多造杀孽,此意断不可行。”<br /><br />“杀孽?”<br /><br />司马懿眉梢一扬,愤然道:<br /><br />“那李贼所造的杀孽难道还少?”<br /><br />“我敢保证,自李贼随刘备起兵以来,其所造之杀孽。”<br /><br />“天下无出其右!”<br /><br />话锋一转,司马懿接着说道:<br /><br />“只要张天师答应,我怕是使人联络河北众世家。”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br /><br />“他们苦李贼久矣,你们两家合力,推翻其统治,并不困难。”<br /><br />“纵然掀不倒,河北亦必然生乱,此如断刘备一臂。”<br /><br />“到时候魏公也已拿下西川,到时候合关中之兵,克复中原之地。”<br /><br />“天下终为魏公所有也。”<br /><br />“届时,以你二兄弟的功绩,少说也得封个三公之位。”<br /><br />“说不定五斗米教还能成为我大魏的国教,此非美事乎?”<br /><br />然而,任凭司马懿说的如何天花乱坠,张鲁都不为之所动。<br /><br />坚决不肯煽动河北米教教徒反叛,去与官府作对。<br /><br />反倒是张卫有些心动了,见司马懿面露不悦之色,乃小声地在张鲁耳边说道:<br /><br />“师兄,我等教会尚在雒阳,多少给司马仲达一些面子。”<br /><br />“不然,我米教可当真没有立足之地了。”<br /><br />张鲁瞥他一眼,淡淡回道:<br /><br />“汝哪里晓得?”<br /><br />“李子玉在河北深得人心,想凭借我等传播不到一年的米教。”<br /><br />“便煽动其民,与官府作对,这无疑是痴人做梦。”<br /><br />“况司马懿与李子玉有灭族之仇,吾等断不可为其所利用。”<br /><br />司马懿见张鲁坚决不肯答应,愤怒地走了出来,望一眼身后的牌匾,气道:<br /><br />“张鲁鬼儿竟如此无礼,吾早晚杀之。”<br /><br />随行而来的侍者,小心翼翼地问道:<br /><br />“莫非张鲁他不肯么?”<br /><br />“……嗯。”<br /><br />司马懿点了点头。<br /><br />“唉,可惜。”<br /><br />“张鲁在河北已有百万教众,若他肯配合我等,说不定真有机会重夺冀州。”<br /><br />“……哈哈。”<br /><br />听到这话,司马懿反倒笑了。<br /><br />“汝未免太小看李翊了!”<br /><br />“啊?雒阳令这话是什么意思?”<br /><br />“李贼虽然可恶,但其在河北深耕多年,岂是靠几只蝼蚁便能撼动河北根基的?”<br /><br />“蝼蚁之所以为蝼蚁,就是因其眼界低,目光狭隘。”<br /><br />“终其一生,也不外乎如是!”<br /><br />一听这话,那侍者更加不明所以。<br /><br />“既然如此,雒阳令为何还要煽动其在河北滋事。”<br /><br />“嗯?”<br /><br />司马懿睨他一眼,并不说话。<br /><br />那侍者“哦”了一声,马上闭嘴。<br /><br />对于司马懿而言,眼下心中只有复仇二字。<br /><br />虽然曹魏还在猥琐发育,往西川方向苟,司马氏的复仇机会只能往后迁延。<br /><br />但并不代表这期间,司马懿不能在河北给李翊找不痛快。<br /><br />不错,<br /><br />以李翊对河北的控制力,其对权力的把控。<br /><br />司马懿认为即便米教真的掀起叛乱来,最终依然会以失败告终。<br /><br />可哪怕是乱一下,能给李翊制造麻烦,增加他的工作量,消耗他的身体。<br /><br />那也算成功!<br /><br />“……哈哈。”<br /><br />念及此,司马懿反倒是释怀的笑了。<br /><br />他捻须,轻轻哂道:<br /><br />“我闻李翊旦暮居于相府,事无巨细,咸决于己。”<br /><br />“今又复亲课子女,形劳神弊,岂能持久乎?”<br /><br />复正色对身旁侍者说道:<br /><br />“夫谋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国者,当养浩然之气,活得长久。”<br /><br />“昔戏志才夭,郭奉孝殁,皆短祚之鉴也。”<br /><br />“足以见,非寿考无以成非常之功。”<br /><br />司马懿认为长寿才是一个政治人物成功的终极秘诀。<br /><br />这话其实话粗理不粗。<br /><br />就比如说张郃。<br /><br />历史上的张郃,作为曹魏外姓将领。<br /><br />之所以在后期能够成为五子良将之首,曹魏武将第一人,甚至不逊色曹魏宗室将领。<br /><br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能活。<br /><br />毕竟其他四子都给熬死了嘛,又赶上曹丕执政打压宗室。<br /><br />所以张郃后期成为了魏国第一将,这跟他能活能熬是脱不开关系的。<br /><br />如果不是张郃膝盖中了一箭,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司马家族的运作。<br /><br />“……李翊啊李翊。”<br /><br />司马懿捏了捏手上的扳指,冷笑到:<br /><br />“吾还欲待亲自手刃于汝。”<br /><br />“汝可千万别走在我前面呐……”<br /><br />侍者见此,忙道:<br /><br />“那今晚可还是吃鸡么?”<br /><br />“当然。”<br /><br />司马懿心情大好,“每天吃一只鸡,这是雷打不能动的。”<br /><br />“我可不会像李贼那样将身子给熬坏了,呵呵。”<br /><br />次日,一大早。<br /><br />司马懿早早起床,他再次找到张鲁、张卫兄弟。<br /><br />他并没有放弃说服二人的打算,而是换了一种方式。<br /><br />“两位天师希望在齐国传教,可要传于齐国,必先过河北。”<br /><br />“若无李翊首肯,我大汉半部疆域都无人肯信五斗米教。”<br /><br />“懿之所言是否?”<br /><br />张鲁、张卫对视一眼,不置可否。<br /><br />司马懿缓步近前,影子如黑云压顶。<br /><br />“懿窃以为,天师断不可答应李翊开出的条件。”<br /><br />“一旦许其今日设监,明日便会派祭酒。”<br /><br />“后日就要修改米教教义。”<br /><br />突然抓起案上茶盏,将残茶泼洒于地。<br /><br />“届时——不你们过是他驯民牧众的傀儡!”<br /><br />“供奉于庙上的泥塑木偶罢了。”<br /><br />司马懿的话回荡于廊间,张鲁、张卫皆是面色沉重。<br /><br />这时,一名教众急匆匆地跑了进来。<br /><br />“不好了师君!”<br /><br />教众慌不迭地拜道,“河北、河北已经开始抓人了!”<br /><br />“什么?”<br /><br />听闻此言,张鲁、张卫惊得同时起身。<br /><br />看来李翊不是说说而已,他是真的雷厉风行。<br /><br />“如何啊?”<br /><br />“两位天师想清楚没有。”<br /><br />司马懿抓住机会,再次发问。<br /><br />张鲁蹙起眉头,问:<br /><br />“既如此,未闻雒阳令有甚妙计?”<br /><br />司马懿目视殿外甲士,冷笑道:<br /><br />“惟当以正合,以奇胜。”<br /><br />“吾昨日已经言明,我米教绝不效张角故事!”<br /><br />张鲁一挥衣袖,案上经卷翻动。<br /><br />司马懿冷笑一声,压低声音说道:<br /><br />“张天师宽心,倒不必非要造反。”<br /><br />“只肖正常布道即可。”<br /><br />说着,以手指蘸茶,在案上画出一“示”字,然后有条不紊地分析。<br /><br />“彼若强设靖民监,汝便称病。”<br /><br />“若改经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文,便停授。”<br /><br />“若捕教徒,则率老弱妇孺环衙哭泣。”<br /><br />“总之,只要不以暴力对抗河北官府,便不算造反。”<br /><br />“反之,若是河北官府以暴力驱逐尔等,反而落了下乘,有失民心。”<br /><br />“刘备向来看重治下民心,倘若河北民心动荡,他在下邳肯定也要问责。”<br /><br />“到时候李翊迫于压力,也会允许尔等继续在河北传教。”<br /><br />“如此一来,汝等既能够保住河北的基本盘,又能够逼迫李翊妥协。”<br /><br />“此岂非两得之计乎?”<br /><br />听完司马懿的分析,张鲁、张卫都觉得有理。<br /><br />又问司马懿具体该怎么做。<br /><br />司马懿乃接着分析:<br /><br />“齐国最重‘怜弱’二字。”<br /><br />“昔年李翊增加盐税,不过几个老妪妇孺挡道哭诉,三日即罢。”<br /><br />“汝等大可效仿之。”<br /><br />“记住——要如丧家之犬般可怜,却不可真成死狗。”<br /><br />张卫看向张鲁,问道:<br /><br />“师兄,你觉得这个主意如何?”<br /><br />张鲁沉吟半晌,才缓缓点头:<br /><br />“现在看来,已无更好的办法。”<br /><br />“只能是如此了……”<br /><br />……<br /><br />冀州,邺城。<br /><br />这日,李翊忙完工作后,难得得闲。<br /><br />于相府后园,设一家宴。<br /><br />这次是纯家宴了,没有任何外人参与,<br /><br />海棠初绽,新柳垂丝。<br /><br />袁莹命侍女以红绸系上花枝,图个喜庆。<br /><br />李翊居主位,闭目养神。<br /><br />李治与刘禅皆是正襟危坐。<br /><br />李平却在一旁,偷扯幼妹李仪的小辫,惹得婴孩啼哭大叫。<br /><br />甄宓忙抱过轻哄,麋贞乃笑骂:<br /><br />“平儿再闹,罚你抄十遍功课。”<br /><br />唬得李平赶忙将手收好。<br /><br />待都坐毕以后,麋贞才转过头来问李翊道:<br /><br />“夫君,是否可以命庖人上菜了?”<br /><br />李翊点了点头,麋贞拍拍手。<br /><br />庖人渐次有序地开始上菜。<br /><br />刘禅捧食案趋前,李翊亲为其布菜:<br /><br />“阿斗近日习字甚勤,当再接再厉……”<br /><br />话未说完,忽见侍从捧酒具入,当即摆手:<br /><br />“撤下。”<br /><br />袁莹嘟嘴,“夫君,这是妾新酿的梅子酒……”<br /><br />李翊正色:“尔等忘吾家训乎?”<br /><br />众人皆沉默不言。<br /><br />这提到的家训,就是李翊除了外边应酬,或者打了胜仗之外。<br /><br />私下里是滴酒不沾的。<br /><br />虽然我们常说喝酒伤身,故不暴饮这很合理。<br /><br />但亦有说法,适当饮酒对身体好。<br /><br />但李翊不同意这个说法,他认为酒精会加速人体的老化。<br /><br />并且如果酒醉,也会影响自身的思考和判断。<br /><br />往往需要睡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br /><br />可李翊觉得人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应该被外物所耽误,应该每日都提前规划好。<br /><br />所以,李翊只在重要场合饮酒。<br /><br />并且规定平时家宴时,也不得饮酒,以此表明自己的态度。<br /><br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br /><br />那就是酒是粮食酿的。<br /><br />粮食在古代十分宝贵,李翊呼吁少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喝酒,也是希望尽量节省一些粮食。<br /><br />正如刘备入蜀时,遇上大旱,也曾严令禁酒。<br /><br />宴席氛围一度沉闷,麋贞见此,乃温言解围道:<br /><br />“夫君在外劳心,归家确该养生。”<br /><br />李翊颔首,表明自己的看法:<br /><br />“酒乃刮骨钢刀,最催人老。”<br /><br />“平日大宴同僚时,吾方饮酒。”<br /><br />“卿等可少饮,勿要整日醉生梦死,误了正事。”<br /><br />话落,举起茶盏,以茶代酒,敬众人道:<br /><br />“家和之道,不在觥筹。”<br /><br />“吾愿尔等皆寿考,共见太平。”<br /><br />众人纷纷举杯,还礼。<br /><br />宴席方酣之时,忽闻阶下靴声橐橐。<br /><br />只见甄尧汗透重衣,疾趋入内:<br /><br />“相爷,城外生变!”<br /><br />李翊手中茶盏一顿,“何事惊慌?”<br /><br />“前日所颁《辟米教檄》,今有妖众聚于南门。”<br /><br />“焚稿毁榜,嚷着要我冀州官府收回成命!”<br /><br />甄尧袖中落出半片焦黄纸页,正是被撕毁的官文残片。<br /><br />原来,李翊为了打击五斗米教,不仅开始抓人。<br /><br />并开始颁布类似于官方通告的文章,对米教进行批判。<br /><br />说他非法的,破坏公共良序的。<br /><br />正如李翊当初承诺的那样,我能扶持米教起来,也能将你一夜之间覆灭。<br /><br />机会已经给你了,你不抓住,就休怪我心狠手辣。<br /><br />所以无论是抓人,还是颁布檄文。<br /><br />都是从精神上、身体上,双重打击。<br /><br />誓要将米教在河北的底子,连根拔起。<br /><br />绝不惯着!<br /><br />“啪!”<br /><br />李翊拍案而起,案上杯盘震跳。<br /><br />袁莹急抱幼子退避,麋贞手中汤勺险些坠地。<br /><br />众人都望着李翊,看他要如何发落。<br /><br />“可去传命邺城令魏延,叫他带人叫闹事的头目抓起来,押入诏狱!”<br /><br />又一指甄尧,“汝为左监,当严加审讯。”<br /><br />“凡领头者,皆按‘惑众滋事’治罪!”<br /><br />得了李翊的命令,甄尧即刻去办。<br /><br />魏延即刻率兵去将在南门闹事的教众给围住。<br /><br />但见刀戟如林映日寒,旌旗似火灼春残。<br /><br />魏延办事效率极高,雷厉风行。<br /><br />不到半个时辰,四十三名为首闹事的人便被铁链锁拿,余者尽散。<br /><br />城门血迹未干,消息已传至张卫耳中。<br /><br />张卫急召众祭酒于密室商议。<br /><br />室内青灯如豆,照得众人面色阴晴不定。<br /><br />“李翊此獠,竟真敢动手!”<br /><br />一名治头大祭酒猛捶桌案,震翻茶盏。<br /><br />张卫却沉吟不语,忽道:<br /><br />“取我名刺,备车驾,夜访司马府。”<br /><br />时近三更,司马懿已经入睡。<br /><br />被吵醒之后,本是十分生气,可听说是张卫连夜造访。<br /><br />乃不顾是深夜,慌忙穿好衣服接见。<br /><br />张卫见着司马懿,将邺城发生的事如实说了。<br /><br />司马懿微作沉吟,取蘸墨在绢上画出两策。<br /><br />“可先组织老弱妇孺百人,白衣素冠,跪于相府前三丈之地。”<br /><br />“切记——”<br /><br />笔锋一顿,“切不可以武力相逼,不可伤害过往平民,尤其不可与河北官兵发生冲突”<br /><br />“他们若是打骂,任由他们打骂。”<br /><br />“尔等只捧《道德经》,吟诵‘民不畏死’章,另举血书‘还我亲人’四字即可。”<br /><br />司马懿这招就是让米教摆出一副“受害者”的模样,引起河北百姓的同情。<br /><br />如果李翊采取强硬措施,肯定会一定程度的影响他的风评。<br /><br />如果李翊服软,那米教可以故技重施,接着传教。<br /><br />时间一长,相府的威信自然会降低。<br /><br />这个计策可以说是相当歹毒。<br /><br />但这还不算完,<br /><br />司马懿洋洋洒洒,又献出来一计:<br /><br />“尔等另组织一批人,到徐州下邳去跪求齐王。”<br /><br />“就说河北被抓的都是你们的亲人,他们并未犯法。”<br /><br />“李相或许是一时失察,请求齐王下令,让河北放人。”<br /><br />司马懿还搞出来“告御状”这一招。<br /><br />教唆众人到刘备那里去告状。<br /><br />同时也专门强调,千万别“威胁”刘备。<br /><br />一定要摆出一副受害者的模样装可怜,以刘备的性子肯定会掺和此事。<br /><br />一旦刘备参与了,本是一件小事,就不得不变成大事了。<br /><br />“备素以仁义自居,必遣使过问。”<br /><br />“尔等可速速组织人手,去往下邳……”<br /><br />司马懿望着张卫,意味深长地说道。<br /><br />……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