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n\t建安十四年,春。<br /><br />江陵,都督府内熏香袅袅。<br /><br />诸葛亮手持羽扇,凝视西川地图忽道:<br /><br />“刘季玉败矣!亮以为这是一千载难逢之机。”<br /><br />扇柄轻点成都位置,“倘刘季玉不死,彼必向我荆州求援。”<br /><br />诸葛亮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一听说刘璋兵败,便认定他会来荆州寻求政治庇护。<br /><br />话音方落,参军马谡立时呈上细作密报:<br /><br />“曹操已破成都,蜀中将领归降,刘璋父子不知所踪!”<br /><br />话音未落,黄忠拍案而起:<br /><br />“某愿率荆襄水军迎之!”<br /><br />诸葛亮轻摇羽扇:“黄老将军且慢。”<br /><br />指尖轻轻划过地图上的长江水道,“亮以为刘璋必走永安水道。”<br /><br />“可令子龙备楼船五艘,泊于夷陵待之。”<br /><br />正议间,忽有侍从来报:<br /><br />“平都令李严遣密使至!”<br /><br />李严?<br /><br />诸葛亮眉梢一扬,他对这个人的名字并不陌生。<br /><br />李严早年间当过刘表的秭归县令,后来曹操兼并荆州。<br /><br />李严不愿为曹操效力,便向西逃跑,投奔刘璋。<br /><br />如今蜀地也被曹操攻下,李严所在的公司再次被兼并。<br /><br />所以兜兜转转,又只能转过来,向荆州求援。<br /><br />“快请!”<br /><br />诸葛亮接见使者,使者呈上帛书,展开览之。<br /><br />上面只写了八个字——<br /><br />“不愿事曹,乞庇荆州!”<br /><br />诸葛亮大喜,举书谓众人道:<br /><br />“此非天赐良机乎!?”<br /><br />一直以来,诸葛亮一直非常重视与蜀地的联系。<br /><br />如今有蜀地大员主动抛来橄榄枝,诸葛亮当然求之不得。<br /><br />于是,即吩咐马谡先去接李严,护送其到江陵来。<br /><br />当夜三更,马谡扮作商贾,乘小舟至巴东暗礁处。<br /><br />月色朦胧中,见一叶扁舟随波起伏,船头立着青袍文士,正是李严。<br /><br />“李平都,何以如此狼狈耶?”<br /><br />马谡半调侃地说道。<br /><br />李严苦笑:“曹操欲征我为尚书郎,吾不愿为其效力,连夜出逃。”<br /><br />“这才狼狈不已。”<br /><br />忽掀舱板,露出三卷竹简:“此乃西川兵力布防图,聊表诚意。”<br /><br />马谡接过,接火把光亮览之。<br /><br />看罢大喜,拍了拍李严的肩膀:<br /><br />“先生在看到此图之后,一定会非常高兴的。”<br /><br />“走,我带你去见先生!”<br /><br />李严连声谢过。<br /><br />众人乘船,回返荆州。<br /><br />诸葛亮亲自到江边夷陵渡口等候。<br /><br />时值春汛,江水滔滔,千帆竞发中,一叶扁舟破浪而来。<br /><br />但见船头立着一名青衫文士,年过三旬,身高七尺有余。<br /><br />江风掀起其破碎的袍角,露出内衬锁子甲的寒光。<br /><br />最奇是其面容——左脸儒雅如文士,右脸却有一道箭疤自眉骨贯至下颌,平添三分肃杀之气。<br /><br />诸葛亮羽扇微顿,心中暗暗奇之:<br /><br />“久闻李正方文武双相,今日一见,果然见之不俗。”<br /><br />按理说一个小小的县一把手,是很难得到一个省一把手的如此重视的。<br /><br />但李严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不同。<br /><br />李严性格冷酷苛刻,乡党对其的评价就是:<br /><br />——“难可狎,李鳞甲。”<br /><br />意思就是这人很难对付,很有城府,特别难接近。<br /><br />但李严是远近闻名的大本事,是一位能吏。<br /><br />政绩极其突出,身在荆州的诸葛亮久闻其声名,正当用人之际,早就想挖他过来。<br /><br />如今其主动来投,自是求之不得。<br /><br />比及舟船靠岸,李严跃上岸时,不及整衣便长揖及地:<br /><br />“败军之将,何劳诸葛都督亲迎!”<br /><br />声如金铁交鸣,竟压过江涛声响。<br /><br />诸葛亮虚扶其臂:<br /><br />“正方弃暗投明,实乃荆州之幸事也。”<br /><br />历史上的李严也是先后投靠刘表、刘璋、刘备。<br /><br />所以有一个段子叫,<br /><br />李严在天上见着了吕布,然后笑话他说:<br /><br />“听说了吗?你在后世被调侃为三姓家奴。”<br /><br />吕布不屑地说道:<br /><br />“这有什么?你不也先后侍奉三位主公。”<br /><br />“不也是三姓家奴吗?”<br /><br />李严回答说:<br /><br />“你看好了,我先投刘表,后投刘璋,最后投刘备。”<br /><br />“他们都姓刘,所以我只能算一姓家奴,你是三姓家奴。”<br /><br />这算是个冷笑话。<br /><br />不过调侃归调侃,李严弃刘表改投刘璋,这对他的名声其实是没有影响的。<br /><br />因为他面临的情况是,刘表病死,曹操趁机夺取荆州大权。<br /><br />等于李严的公司被兼并了,他选择了跳槽。<br /><br />这种行为在当时是不会受到谴责的。<br /><br />诸葛亮扶起李严时,忽觉掌心触到厚茧,这分明是常年挽弓执刀的手。<br /><br />严格意义上讲,李严不单单是文武双全,而是一个多面手。<br /><br />如果说诸葛亮是六边形战士的话,李严就是削了一刀的六边形战士。<br /><br />但不是小六边形战士,他比小六边形战士还要强一些。<br /><br />二人沿江而行,李严忽指西岸:<br /><br />“曹军在白帝城设伏,某绕行秭归,故迟来三日。”<br /><br />说着,又从怀中取出一卷湿漉漉的绢图,说道:<br /><br />“此吾绕行之时所记,献予都督。”<br /><br />诸葛亮展图观之,见图中不仅标注具体兵力,更细书各营将领性情。<br /><br />尤令人称奇的是,竟连如何攻取的战术规划都有批注。<br /><br />不禁盛赞其才,“齐王许我在荆州开府,吾正欲大辟天下贤才入府共事。”<br /><br />“正方来此,真天授我也!”<br /><br />于是,当场拜了李严江陵太守。<br /><br />江陵是诸葛亮为了方便治理荆州,单独划出来的郡,在荆州战略地位崇高。<br /><br />所以,李严等于直接从西南省份的一个县长,直接提拔为了两湖地区的省会市长。<br /><br />这绝对是一个火箭式飞跃。<br /><br />李严大喜,顿首拜谢:<br /><br />“严定不负都督的知遇之恩!”<br /><br />“虽肝脑涂地,亦当报效!”<br /><br />一直以来,后世对李严的评价主要有两个误解。<br /><br />第一个误解是,李严是诸葛亮的政敌。<br /><br />第二个误解是,李严能力不行,是个坑逼。<br /><br />关于第一点,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主要还是受到某些电视剧的影响。<br /><br />就因为李严是刘备唯二的托孤重臣,强行去把李严塑造成诸葛亮的政敌。<br /><br />其实这也是很多人拿来黑刘备与诸葛亮君臣感情的阴谋论。<br /><br />认为你刘备既然这么信任诸葛亮,为什么还要扶持李严给他掣肘?<br /><br />先不说史书记载,“事无巨细,咸决于亮。”<br /><br />李严到底有没有威胁到诸葛亮的权力。<br /><br />单说现实情况是,李严从始至终都只是诸葛亮的副手。<br /><br />他只是刘备点名的诸葛亮接班人罢了。<br /><br />包括诸葛亮自己也这样认为,<br /><br />如果李严后面不出事,根本轮不到蒋琬上位。<br /><br />其实,哪怕不从君臣感情分析,仅从现实角度分析。<br /><br />在经历了夷陵之败后,本就弱小的蜀汉政权,刘备敢不敢“养蛊”托孤?<br /><br />托孤这种大事,无论有多少人,最终也只能有一个人掌握绝对权力。<br /><br />可以类比一下其他国家,<br /><br />隔壁老曹家,曹爽和司马懿是唯二的托孤大臣。<br /><br />结果就是曹爽一人说了算,司马懿只能装孙子一直苟着。<br /><br />隔壁老孙家,孙权足足拟定了五位托孤大臣。<br /><br />但诸葛恪就是最高的权力者。<br /><br />甚至孙权刚死,诸葛恪反手就砍死了托孤大臣之一的孙弘。<br /><br />所以类比李严与诸葛亮,说李严是诸葛亮的政敌他是完全没这个资格的。<br /><br />至于能力,<br /><br />由于诸葛亮兵出祁山时,李严运粮不利,还撒谎逃避责任,从而拖了全军后腿。<br /><br />仅看这件事,大多数人都觉得李严就是一个马谡之流言过其实的草包。<br /><br />但能同时被刘备、诸葛亮看上,甚至被刘备选为托孤重臣,当成诸葛亮接班人培养的人。<br /><br />能力一般的话,就太小看刘备、诸葛亮的识人能力了。<br /><br />毫不夸张的说,李严的内政才能,在整个蜀国几乎是仅次于诸葛亮的存在。<br /><br />甚至连杨仪、魏延都觉得蒋琬不可能上位,上位的必然是李严。<br /><br />包括李严自己也这么认为,诸葛亮还在,他就嚷嚷着要开府。<br /><br />几乎已经是把自己当成诸葛亮的接班人了。<br /><br />李严是有性格缺陷,但这种性格缺陷并没有魏延那么严重。<br /><br />也就是说,不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他们都觉得李严的性格缺陷是可以包容的。<br /><br />如果不是因为一念之差作死,蜀汉政权会如何发展还真不好说。<br /><br />或许也正是因为诸葛亮连续被马谡、李严坑,最后才死心,开始不在死看能力。<br /><br />选了一个人品极为板正的蒋琬当接班人。<br /><br />其实蒋琬的能力是比不上费祎的,但费祎处事更加圆滑,而蒋琬则是个高风亮节的正人君子。<br /><br />诸葛亮宁可选一个板正的人,也不想再去冒险。<br /><br />正说话间,忽见江面上一艘大舟破浪而来。<br /><br />船头立着一员白袍将军,正是赵云。<br /><br />但见他银枪倒提,左手高擎一面“刘”字大旗,在夕阳下猎猎生辉。<br /><br />“都督!”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br /><br />赵云远远便高声喊道:<br /><br />“幸不辱命!”<br /><br />话音未落,已见其身后转出两人——正是刘璋父子。<br /><br />那刘璋头戴素冠,身着葛衣,面容憔悴如枯木。<br /><br />其子刘循搀扶在侧,眉宇间却仍存三分英气。<br /><br />张任则按剑侍立在二人身后,眉宇间一如往常般坚毅。<br /><br />诸葛亮上前施礼:“季玉公!”<br /><br />刘璋见着孔明,双腿一软竟要跪倒,被诸葛亮一把扶住:<br /><br />“诶!使不得!使不得!”<br /><br />江风忽起,吹得刘璋宽大衣袍鼓荡如帆。<br /><br />诸葛亮这才看清,昔日富态的益州牧,如今瘦得完全不像个地方大员。<br /><br />他握着刘璋的手,只觉冰凉如铁,当即解下自己的鹤氅为其披上。<br /><br />“季玉公,受苦了!”<br /><br />“孔明先生……”<br /><br />刘璋老泪纵横,泪流不止,“唉,璋无德无能,丢了先父基业……”<br /><br />诸葛亮乃正色道:<br /><br />“季玉公保境安民十余载,西川百姓谁不感念?”<br /><br />“今曹贼势大,非公之过也。”<br /><br />说着转向刘循,称赞道,“世侄英挺更胜当年,真乃虎父无犬子!”<br /><br />言罢,冲身后的马谡轻咳一声。<br /><br />马谡会意,左手挽住刘璋,右手拉住刘循:<br /><br />“来来来,今日得遇二位,实乃天意!”<br /><br />“都督在府上已备薄酒,我们可以边饮边谈。”<br /><br />都督府华灯初上,庖厨炙羊香气弥漫。<br /><br />刘璋父子入席未及行礼,便见案上陈列:岷山麂腿、锦江鲈脍、蜀椒腌笋——尽是故乡风味。<br /><br />刘璋双手颤抖,竟不顾礼仪,抓起一块麂肉便塞入口中。<br /><br />肉汁顺着花白胡须滴落,哽咽道:<br /><br />“吾、吾已三月不知肉味矣……”<br /><br />张任在侧默默为其斟酒,自己却滴水未进。<br /><br />刘璋大吃大喝,捧着碗,对刘循等人感慨说道:<br /><br />“孔明果不欺我。”<br /><br />“幸得诸公荐我来投荆州,虽不复为益州牧。”<br /><br />“可好在还有饭食可以果腹,诚大幸也!”<br /><br />众人闻此,竟不知为何,悲从中来,纷纷掩面垂泪。<br /><br />诸葛亮坐在席上,轻挥羽扇,闭目养神。<br /><br />待众人稍定以后,诸葛亮忽然拍案而起,说道:<br /><br />“普天之下,莫非汉土。”<br /><br />“季玉公乃汉室宗亲,曹贼竟敢窃取刘氏基业,此与叛逆何异?”<br /><br />一众荆州将领当即会意,各各怒目圆睁,声如雷霆:<br /><br />“曹贼当诛!曹贼当诛!”<br /><br />“誓与曹贼不共戴天!”<br /><br />刘璋望见众人如此好的精气神,自己也不吓了一跳,踉跄站起身来,问:<br /><br />“孔明先生欲璋何为?”<br /><br />诸葛亮扶住其臂,正色问:<br /><br />“未知季玉公可愿亲赴陈都,面见天子。”<br /><br />“控诉曹贼侵夺宗亲之罪!?”<br /><br />话落,满座寂然。<br /><br />言外之意,荆州方面愿意为刘璋撑腰,找曹贼复仇。<br /><br />现在你去官方那里报备一下,咱们就讨之有名了。<br /><br />这也算是荆州试探刘璋本人的一个态度。<br /><br />忽见张任拔剑割袖,朝刘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璋拜道:<br /><br />“末将愿为主公赴汤蹈火!”<br /><br />其余跟随而来的军官见状,也纷纷单膝跪地,拜道:<br /><br />“我等皆愿再与曹贼一决生死!”<br /><br />能够随刘璋避难到荆州而来的蜀将,那肯定是绝对的心腹。<br /><br />虽然人不多,但气势拿得很足。<br /><br />刘璋见气氛都渲染到这儿了,当下也不好推辞,便道:<br /><br />“璋虽然懦弱,亦乃高皇帝子孙!”<br /><br />“曹贼夺我刘氏基业,愿到陈都去面见天子,告御状!”<br /><br />刘循保持了冷静,他在旁侧提醒刘璋道:<br /><br />“父亲,陈都朝中可不单单只有齐国大臣,还有魏国大臣。”<br /><br />“况且此一行,必经河南之地。”<br /><br />“我闻河南将要打仗,此去恐怕凶多吉少……”<br /><br />最后一句话刘循说的很小声,但还是被诸葛亮听见了。<br /><br />他阔步走至父子二人跟前,柔声宽慰道:<br /><br />“公子勿忧,亮遣赵云护送令尊去往陈都。”<br /><br />刘循突然跪拜:<br /><br />“小侄愿代父前往!”<br /><br />诸葛亮扶起,叹道:<br /><br />“非季玉公亲往,不足以震动朝野。”<br /><br />“公子年轻有为,我荆州尚缺一位中郎将。”<br /><br />“不如便由公子你来担任罢。”<br /><br />刘璋见此,便安慰儿子道:<br /><br />“既然先生都这么说了,循儿你就留在荆州罢。”<br /><br />“为父自去陈都便是。”<br /><br />刘璋现在是政治避难,巴不得儿子能在齐国谋得个一官半职。<br /><br />他生怕开罪了诸葛亮,将他们父子赶出去。<br /><br />所以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br /><br />“善!季玉公今晚可先好生休息,明日便由赵云将军护送季玉公去往陈地。”<br /><br />诸葛亮安排完刘璋一行人众后,回到衙署,正准备提笔,向刘备说明此事。<br /><br />只见马谡忽然走了进来,高呼:<br /><br />“贺喜都督!”<br /><br />诸葛亮眉头皱起,问,“我何喜之有?”<br /><br />“此乃齐王自下邳遣快马送来的章程。”<br /><br />马谡取出一封竹帛,一个木匣,面泛红光,跪呈给诸葛亮。<br /><br />诸葛亮览之,见匣中存放的是荆州牧印绶。<br /><br />旁附刘备亲笔:<br /><br />“琦侄病笃,辞印养疴。”<br /><br />“荆州重地,非孔明不可镇之。”<br /><br />原来刘琦此前病重,被诸葛亮送到了襄阳去养病。<br /><br />但实在是熬不住了,主动辞去了荆州牧的位置,申请去往下邳养病。<br /><br />因为下邳医疗技术发达,主治医生还是华佗。<br /><br />刘琦抱着试一试的希望,跑去了那里。<br /><br />历史上的刘琦,其实就是这一年死的。<br /><br />不过其由于在下邳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暂时保住了小命,但肯定不能在工作了。<br /><br />刘备便趁着这个机会,正式将荆州牧的职位交给了诸葛亮。<br /><br />其实这也算是刘备对诸葛亮的政绩考核,<br /><br />因为诸葛亮万一做的不够好,还可以重新换人,来得及。<br /><br />如今诸葛亮才上任几年,不仅收复了荆南四郡,还稳定了当地的民生经济。<br /><br />政绩卓越,自然通过了考核。<br /><br />窗外忽起春风,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卷得案上未干的墨迹晕染开来。<br /><br />马谡再拜:“恭贺都督荣升州牧!”<br /><br />诸葛亮却将印绶轻放案头,凝视壁上的《隆中对》画卷。<br /><br />画中刘备纶巾布衣,正对李翊长揖及地。<br /><br />李翊则是青衫磊落,手指案上舆图。<br /><br />此画画的正是刘备初遇李翊时,礼贤下士,向他请教治国安邦之策的情景。<br /><br />最终,李翊感念刘备的至诚之心,选择了出山辅佐。<br /><br />当然了,此画是画师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对刘备李翊君臣的初遇进行了艺术加工。<br /><br />但不妨碍它传播范围广,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br /><br />诸葛亮亦收藏了此副画卷,挂在衙署的墙壁上,时时勉励自己。<br /><br />“幼常,汝可知为何当年李相毅然决然选择出山,辅佐齐王匡扶汉室么?”<br /><br />诸葛亮手抚摸着画卷,出声问道。<br /><br />“……呃,不是因为齐王管饭么?”<br /><br />“噗。”<br /><br />诸葛亮忍不住扑哧一笑,“此乃李相谦辞,汝如何当的真?”<br /><br />“李相出山之时,山河黎庶,悉毁兵灾。”<br /><br />“良知仁善,皆没战祸。”<br /><br />“李相正是不忍见此惨状,才毅然决然选择出仕,救苍生于水火。”<br /><br />“此亮平生所敬者也。”<br /><br />讲到这儿,诸葛亮眼眸流转,手掌轻抚荆州大印。<br /><br />“受此印,非为爵禄。”<br /><br />“但求寰宇清平,黎庶得息肩之日耳。”<br /><br />“倘后世百姓,在提及李相之时,偶言亮之为民。”<br /><br />“那么亮便心满意足了。”<br /><br />“……使君。”<br /><br />马谡心中一动,面对诸葛亮这高尚的品德,他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什么好。<br /><br />“时机已到。”<br /><br />“什么时机?”<br /><br />诸葛亮没有回答,而是回到座上,提笔开始写谏章。<br /><br />然后将之交给马谡,语重心长地说道:<br /><br />“幼常,可将此谏章交给徐州来使,替我呈报齐王。”<br /><br />“喏。”<br /><br />马谡躬身领命,将谏章交给来使,请他转交给刘备。<br /><br />使者领命,星夜兼程赶回下邳,呈上诸葛亮谏疏。<br /><br />其书略曰:<br /><br />“臣亮顿首再拜,谨呈王上:”<br /><br />“秋露既降,江汉澄清。”<br /><br />“今探得曹操已全据西川,刘璋父子栖我荆襄,此诚天赐良机也!”<br /><br />“臣观天下之势,河北诸州,兵精粮足。”<br /><br />“淮南之地,水军已成。”<br /><br />“荆襄九郡,局势已定,不复为忧。”<br /><br />“至于边关,平、并二州,有马超、吕布镇守,胡虏必难为患。”<br /><br />“周郎近日虽加强了江东的边防,但亮以为仅凭其现有水军,也难以突破江淮防线。”<br /><br />“故江东风烟,亦暂得止息。”<br /><br />“昔王上忧荆州未附,今亮敢以性命作保——南郡无缺,江陵固若金汤。”<br /><br />“刘景升旧时臣子,亦纷纷归心,必不滋事。”<br /><br />上半段,诸葛亮阐明了当前局势。<br /><br />无论是对外的分析,还是对内的分析,都向刘备讲清楚了。<br /><br />对外,曹操已经吞并西川了,再不发动中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原之战。<br /><br />等曹操在蜀地站稳脚跟,中原就不是那么好打的了。<br /><br />对内,诸葛亮认为如今内部的局势已经稳定住了,尤其是他的荆州。<br /><br />事实上,刘备除了全力备战,准备粮秣以外。<br /><br />其实也是在给诸葛亮消化荆州留足时间。<br /><br />他如今的大优势局面,可不想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br /><br />只管稳扎稳打就行了。<br /><br />下半段,诸葛亮则向刘备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战术。<br /><br />写道——<br /><br />“亮已备三年粮秣,屯于江陵,更用李相之‘木牛流马’百辆以济转运。”<br /><br />“谚云:天予不取,反受其咎。”<br /><br />“今曹操新得蜀地,民心未附,若待其经营巴蜀,诚为大患。”<br /><br />“幸天佑刘季玉父子来降,正分兵镇抚之际。”<br /><br />“臣筹画三年,以为可分路军马出击。”<br /><br />“北路军,便命李相出河北兵,自壶关南下,取河内、攻雒阳。”<br /><br />“雒阳令司马懿乃李相手下败将,绝非其敌,并不难取。”<br /><br />“东路军,便命陈征南率舟师五万,溯淮西进,夺谯郡、控颍川。”<br /><br />“元龙乃湖海之士,豪气贯云,曹仁非其敌手。”<br /><br />“南路军,臣当亲督荆州精锐,出襄阳、破新野,直指宛城。”<br /><br />“如此三路齐发,曹操首尾必难顾。”<br /><br />“至于中路军,伏惟王上亲率徐州虎贲,自下邳西进,会诸侯于陈留。”<br /><br />“届时四路合围,中原可一鼓而下!”<br /><br />“昔高祖据巴蜀而取三秦,今王上拥六州之众,万不可失此良机。”<br /><br />“临表神驰,伏乞圣断。”<br /><br />“建安十四年春,臣亮谨呈。”<br /><br />诸葛亮自到荆州以后,便开始规划吞并中原的战略了。<br /><br />本来他是想先拿西川,然后给曹操来个包饺子的。<br /><br />但齐国高层却认为应该先取中原。<br /><br />因为中原之地对于华夏正统有着非凡意义。<br /><br />一般来讲,你只要占据了河南河北,基本上就没有人怀疑你的法统了。<br /><br />你就是华夏共主。<br /><br />所以政治需求大于一切。<br /><br />基于此,诸葛亮提出了“四个集团军”会猎中原的战略计划。<br /><br />分别由河北总司令李翊出一路,然后淮南军区司令陈登出一路。<br /><br />诸葛亮自己再出一路,配合刘备徐州的中央军,给曹操来个包饺子。<br /><br />中原之地,便可一鼓而下了。<br /><br />其实仗打到后期你便会发现,各阵营打仗,没有一开始那么频繁了。<br /><br />那就是因为诸侯变少了,混战也变少了。<br /><br />随着政权的稳定,各诸侯不再是单纯的军阀混战。<br /><br />他们稳定根基之后,便有了政治追求。<br /><br />变得更像是国与国之间的各种军事、政治、外交博弈了。<br /><br />所以打仗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我打你一下,抢一波就走。<br /><br />或者我占据你两个城池,等着你来抢回去。<br /><br />不会这样。<br /><br />当政权稳定之后,国与国之间追求的便是战略取胜。<br /><br />即先制定一个战略述求,然后追求一战获胜。<br /><br />正如诸葛亮此次规划的那样,此次出战的目的,就是为了一举拿下中原之地。<br /><br />你当然可以像从前诸侯混战那样,一边发展一边慢慢啃。<br /><br />但这样不仅耽误国内生产力发展,效率也是极低的。<br /><br />所以要打,就要铆足了劲儿来打。<br /><br />按照诸葛亮的统计,四路集团军,最少能够出动二十万人。<br /><br />这放在眼前诸侯混战是想都不敢想的。<br /><br />这就是因为政权稳定之后,加剧了国内的凝聚力。<br /><br />兼之是大国之战,不再是军阀混战那样的小打小闹了。<br /><br />其中的难点,并不是凑够二十万人。<br /><br />而是凑够能够供养二十万人的粮草,以及承担供养这二十万人的生产力负担。<br /><br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曹操大概出动了二十三万人左右,动用了四十多万民夫。<br /><br />也就是说,诸葛亮提出的四路集团军计划。<br /><br />将导致齐国至少六十万人脱产!<br /><br />这个数字无疑是巨大、且骇人的。<br /><br />需要长时间的准备。<br /><br />如果不是曹操已经拿下西川了,诸葛亮肯定会再晚一年提出这个计划。<br /><br />可既然时不我待,那么此计划就该提上日程了。<br /><br />……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佚名

正义利剑

佚名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官场:平步青云

佚名

继父是恶毒驸马(古言h)(继父女)

公子缺斤少两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