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亲亲他的唇角:“二郎最聪明了。”<br />
日月轮转,三度盈缺。<br />
两人在房中挑挑选选三日,总算赶在进宫前夜,选好明日入宫的武器。<br />
朱砂选来选去,决定还是用金簪。<br />
罗刹原想带上金闪闪的金锏,好好在文武百官面前出一出风头。<br />
结果被朱砂告知入宫需解兵刃,他只得不舍地放下。<br />
临睡前,罗刹抱着朱砂反复叮嘱:“万一圣人与姨母失手,万一我被他们抓住,你定要跑得选选的,去洛州宅子里等着舅父。”<br />
朱砂昏昏欲睡,轻声回道:“若我被擒,你也要跑得选选的,跑回夷山去……”<br />
“好,我会跑得远远的,跑去找舅父救你。”<br />
“傻鬼。”<br />
更残滴尽,天光拂晓。<br />
两人穿上青色官服出门,外间昏蒙一片。<br />
比他们更早出门的是赵、白二人,穿一身黑袍,几乎与尚未完全褪去的秋夜融为一体,转瞬便消失在路的尽头。<br />
罗刹目送两人远去,回头牵过朱砂的手:“走吧,我们该进宫了。”<br />
早在多日前,太子便诏命太一道上下,悉赴今日的登极大典。<br />
一句“违令者,斩”,尽显九五之尊的气势。<br />
两人方出走棺材坊,迎面遇上乐昌公主府的马车。<br />
车中的萧律掀帘探出个头:“师姐、罗君,进宫路远,我送你们一程。”<br />
许久未见,萧律自有千言万语:“阿娘初时不许我入宫,幸得太平真人劝解,方允我今日随太一道前往。”<br />
太子意欲何为,萧律一清二楚。<br />
此去或许祸福难测,生死难料。<br />
可是头一回,他不想再做跟在同门身后捡功劳之人。<br />
今日或生或死,他想自己选择。<br />
朱砂:“贵主缠绵病榻多月,难道今日也要去吗?”<br />
萧律摆手:“我昨日入宫替阿娘求情,太子允了。”<br />
朱砂:“算他有点良心,贵主自小最疼他。”<br />
萧律叹气,担忧浮于面上:“闻圣人遇刺,阿娘数度入宫求见,皆被卢妃以圣人静养为由推拒。阿娘已惴惴不安多日,整日跪在佛龛前为圣人祈福。”<br />
罗刹搭腔道:“今日既是太子登基,亦是圣人禅位,想来圣人无事。”<br />
“借罗君吉言。”<br />
马车行到之际,宫门外已然人影幢幢。<br />
城墙之上,禁军甲胄在薄雾中闪着冷冽的寒光。城墙之下,文武百官分列宫门左右,头颅微低。<br />
吉时将至,沉重的宫门缓缓打开。<br />
如静水深流,众人开始无声地移动。<br />
朱砂与罗刹混在太一道一行人中,哈欠连天,不时附耳低语。<br />
身后的玄英忍了一路,终于忍无可忍出言劝道:“师姐,此时此地,岂是打情骂俏的场合?”<br />
“……”<br />
因太常寺卿姬琮奉调凉州,今日大典改由太一道天师姬璟接任礼官。<br />
静候天颜的间隙,朱砂与罗刹打趣道:“你待会儿仔细看,姨母肯定和舅父一样,目不转睛照着纸念。他们三人中,只南枝能记住那些文绉绉的词。前几年,舅父主持冬猎大典带错了册文,把冬猎祭词念成了春耕祭词,文武百官齐齐抬头,面露困惑,从此圣人再不准舅父当礼官。”<br />
罗刹捂嘴偷笑,渐渐与朱砂笑作一团。<br />
毫无意外,二人再次收获玄英的眼神警告。<br />
说话间,钟响吉时到。<br />
身着衮冕的太子与神凤帝出现在殿门深处。<br />
在近侍、仪卫的簇拥下,这对母子缓缓步出,一步步踏上御阶,走向殿中那把万人之上的御座。<br />
等太子安稳落座,姬璟的声音传来:“拜——”<br />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从殿外数百个喉间迸发。<br />
有人声调激昂,仿佛已见自己封赏加身;有人声音低沉,目光垂落于膝盖下的青砖,如同窥见仕途晦暗。<br />
太子端坐御座,扫过阶下头颅低垂的官员与殿外模糊不清的人影。<br />
最后,他将目光收回,扭头看向坐在紫纱帐幔后的母亲,以及站在母亲左侧的高大男子。<br />
虽多有对赤方不请自来的不满,太子仍不动声色地递了一个眼色给身边的宦官。<br />
宦官会意,扯着嗓子喊道:“姬天师,宣敕。”<br />
“……朕春秋既高,忧劳成疾,弗堪荷负九庙之重……”姬璟应声而出,行至丹陛之上,高声宣读册文。冗长的逊位诏读到一半,她的音调突然拔高。其声穿云裂石,回荡在殿内殿外,“咨尔皇太子李长据勾结奸邪,祸乱朝纲,当废为庶人!”<br />
此言落定,百官僵在原地。<br />
未等御座上的太子开口,崔相已怒不可遏地起身:“姬天师,你忤逆不臣,其心可诛!”<br />
姬璟斜瞥崔相一眼,转身大步走向太子身后的紫纱帐幔。<br />
须臾,帐幔被狠狠扯下,露出方寸之间的一男一女。<br />
看清男子相貌的一瞬,有人手脚打颤,声音恐惧得变了调:“是……赤方……”<br />
“赤方”二字一出,大半官员瞬间血色尽褪。<br />
再也顾不得威仪体统,他们惊叫着、推搡着,撞翻案几、踩踏官帽,如同受惊的鸟兽般四散奔逃。好似若慢上一瞬,十一年前血洗房州城的鬼族,便会从这二字里爬出来,将他们生吞活剥,不剩一点骨渣。<br />
冕旒剧烈摇晃,珠玉碰撞乱响。<br />
太子慌了神,一面气恼执意出现的赤方,一面厉声呵斥姬璟:“姬天师,朕尊你为师,你竟敢如此大不敬。来人,将姬天师及其太一道党羽统统拿下!”<br />
“拿下?”<br />
仿佛听到一句笑话,姬璟信步走到太子面前:“李长据,你勾结赤方,为祸社稷,置黎民百姓于何地?”<br />
双手猛拍桌案,太子吼道:“来人!”<br />
殿外披甲执锐的禁卫闻令,从四面八方涌入殿中,扑向上首的姬璟。<br />
寡不敌众,亦或不愿连累弟子。<br />
很快,姬璟便被禁军押走,身影消失在黑沉沉的盔甲之中。<br />
变故从开始到结束,赤方始终负手如松,唇角噙着一丝冷峭。<br />
数百年前,姬元真参破“无鬼无太一道”的天道。<br />
数百年后,他方悟“皇权重千钧,万民皆俯首”的人间至理。<br />
太一道利用鬼族,与皇权分庭抗礼。<br />
而他,不过借皇权之势彻底除掉太一道罢了。<br />
薄雾未散,一线金芒却已刺破云层。<br />
忽而风拂雾开,金光铺地。<br />
赤方慢腾腾走下台阶,俯视群臣,冷冷道:“动手。”<br />
话音未落,山巾子与宁峥,各自带着百余禁军,径直冲向太一道所在的位置。<br />
面生的将领面无表情地宣读诏书。<br />
仅一条妖言惑众的罪名压下来,便是死罪。<br />
朱砂听着太子为太一道罗列的种种罪名,咬紧牙关,生怕自己笑出声。<br />
漫长且无趣的诏书后,山巾子笑道:“抓住他们。”<br />
朱砂第一个站起来:“你敢抓我,我待会儿定不给你留全尸。”<br />
山巾子无语地朝身后的禁军招手:“抓住太一道逆贼!”<br />
朱砂亮出天师令:“太一道众弟子听令,庶人李长据私通鬼族,乱政祸民,其罪当诛。太一道依天尊令,行捉鬼事,今当代天行诛,肃清妖邪,整饬朝纲,以安天下。”<br />
“喏!”<br />
山巾子扭头吩咐道:“我们对付她,你们去捉后面的那群道士,不必留活口。”<br />
宁峥面露不解:“可赤方说……”<br />
前几日被他撞出的淤青仍未消,山巾子看向他时,脸上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今日这么乱,谁知道是人杀的还是鬼杀的。”<br />
宁峥懂了,露出一抹贪婪的残忍笑意。<br />
朱砂四下环顾,不见虎苌与白堕:“玄风师姐,你们小心,还有两个鬼王应埋伏在附近。”<br />
方絮护着一众师弟师妹退后:“好,你与罗君也小心。”<br />
两拨人自此分开,朱砂看清山巾子脸上的伤,忍不住捂着肚子放声大笑。<br />
“找死!”<br />
山巾子大嘴一张,无数似黑雾的箭如急雨落下。<br />
抓人的禁军与周遭几个逃命的官员避之不及,身中毒箭,倒在地上。<br />
罗刹躲开毒箭,足尖一点,奔向宁峥。<br />
朱砂则急速冲向山巾子,与其缠斗在一起。<br />
殿外乱作一团,殿内的太子怫然不悦:“伯父,你何必来。”<br />
闻言,赤方指着几个文官武将:“若非我为你拉拢这些人,你连二十万兵马都没有。回月王殿躲着,等我擒了太一道,你再登基。”<br />
太子袍袖一甩,转身出殿跌入龙辇。<br />
辇驾未稳,急急驶向月王殿。<br />
禁军早已是他的囊中之物,区区一个太一道,纵有微澜,也难逃万人合围。<br />
太子得意地想着。<br />
月王殿中,真正的神凤帝被捆在床上。<br />
守在床边的太子妃卢素商听见纷杂的脚步声,忙不迭提剑等在门后。
日月轮转,三度盈缺。<br />
两人在房中挑挑选选三日,总算赶在进宫前夜,选好明日入宫的武器。<br />
朱砂选来选去,决定还是用金簪。<br />
罗刹原想带上金闪闪的金锏,好好在文武百官面前出一出风头。<br />
结果被朱砂告知入宫需解兵刃,他只得不舍地放下。<br />
临睡前,罗刹抱着朱砂反复叮嘱:“万一圣人与姨母失手,万一我被他们抓住,你定要跑得选选的,去洛州宅子里等着舅父。”<br />
朱砂昏昏欲睡,轻声回道:“若我被擒,你也要跑得选选的,跑回夷山去……”<br />
“好,我会跑得远远的,跑去找舅父救你。”<br />
“傻鬼。”<br />
更残滴尽,天光拂晓。<br />
两人穿上青色官服出门,外间昏蒙一片。<br />
比他们更早出门的是赵、白二人,穿一身黑袍,几乎与尚未完全褪去的秋夜融为一体,转瞬便消失在路的尽头。<br />
罗刹目送两人远去,回头牵过朱砂的手:“走吧,我们该进宫了。”<br />
早在多日前,太子便诏命太一道上下,悉赴今日的登极大典。<br />
一句“违令者,斩”,尽显九五之尊的气势。<br />
两人方出走棺材坊,迎面遇上乐昌公主府的马车。<br />
车中的萧律掀帘探出个头:“师姐、罗君,进宫路远,我送你们一程。”<br />
许久未见,萧律自有千言万语:“阿娘初时不许我入宫,幸得太平真人劝解,方允我今日随太一道前往。”<br />
太子意欲何为,萧律一清二楚。<br />
此去或许祸福难测,生死难料。<br />
可是头一回,他不想再做跟在同门身后捡功劳之人。<br />
今日或生或死,他想自己选择。<br />
朱砂:“贵主缠绵病榻多月,难道今日也要去吗?”<br />
萧律摆手:“我昨日入宫替阿娘求情,太子允了。”<br />
朱砂:“算他有点良心,贵主自小最疼他。”<br />
萧律叹气,担忧浮于面上:“闻圣人遇刺,阿娘数度入宫求见,皆被卢妃以圣人静养为由推拒。阿娘已惴惴不安多日,整日跪在佛龛前为圣人祈福。”<br />
罗刹搭腔道:“今日既是太子登基,亦是圣人禅位,想来圣人无事。”<br />
“借罗君吉言。”<br />
马车行到之际,宫门外已然人影幢幢。<br />
城墙之上,禁军甲胄在薄雾中闪着冷冽的寒光。城墙之下,文武百官分列宫门左右,头颅微低。<br />
吉时将至,沉重的宫门缓缓打开。<br />
如静水深流,众人开始无声地移动。<br />
朱砂与罗刹混在太一道一行人中,哈欠连天,不时附耳低语。<br />
身后的玄英忍了一路,终于忍无可忍出言劝道:“师姐,此时此地,岂是打情骂俏的场合?”<br />
“……”<br />
因太常寺卿姬琮奉调凉州,今日大典改由太一道天师姬璟接任礼官。<br />
静候天颜的间隙,朱砂与罗刹打趣道:“你待会儿仔细看,姨母肯定和舅父一样,目不转睛照着纸念。他们三人中,只南枝能记住那些文绉绉的词。前几年,舅父主持冬猎大典带错了册文,把冬猎祭词念成了春耕祭词,文武百官齐齐抬头,面露困惑,从此圣人再不准舅父当礼官。”<br />
罗刹捂嘴偷笑,渐渐与朱砂笑作一团。<br />
毫无意外,二人再次收获玄英的眼神警告。<br />
说话间,钟响吉时到。<br />
身着衮冕的太子与神凤帝出现在殿门深处。<br />
在近侍、仪卫的簇拥下,这对母子缓缓步出,一步步踏上御阶,走向殿中那把万人之上的御座。<br />
等太子安稳落座,姬璟的声音传来:“拜——”<br />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从殿外数百个喉间迸发。<br />
有人声调激昂,仿佛已见自己封赏加身;有人声音低沉,目光垂落于膝盖下的青砖,如同窥见仕途晦暗。<br />
太子端坐御座,扫过阶下头颅低垂的官员与殿外模糊不清的人影。<br />
最后,他将目光收回,扭头看向坐在紫纱帐幔后的母亲,以及站在母亲左侧的高大男子。<br />
虽多有对赤方不请自来的不满,太子仍不动声色地递了一个眼色给身边的宦官。<br />
宦官会意,扯着嗓子喊道:“姬天师,宣敕。”<br />
“……朕春秋既高,忧劳成疾,弗堪荷负九庙之重……”姬璟应声而出,行至丹陛之上,高声宣读册文。冗长的逊位诏读到一半,她的音调突然拔高。其声穿云裂石,回荡在殿内殿外,“咨尔皇太子李长据勾结奸邪,祸乱朝纲,当废为庶人!”<br />
此言落定,百官僵在原地。<br />
未等御座上的太子开口,崔相已怒不可遏地起身:“姬天师,你忤逆不臣,其心可诛!”<br />
姬璟斜瞥崔相一眼,转身大步走向太子身后的紫纱帐幔。<br />
须臾,帐幔被狠狠扯下,露出方寸之间的一男一女。<br />
看清男子相貌的一瞬,有人手脚打颤,声音恐惧得变了调:“是……赤方……”<br />
“赤方”二字一出,大半官员瞬间血色尽褪。<br />
再也顾不得威仪体统,他们惊叫着、推搡着,撞翻案几、踩踏官帽,如同受惊的鸟兽般四散奔逃。好似若慢上一瞬,十一年前血洗房州城的鬼族,便会从这二字里爬出来,将他们生吞活剥,不剩一点骨渣。<br />
冕旒剧烈摇晃,珠玉碰撞乱响。<br />
太子慌了神,一面气恼执意出现的赤方,一面厉声呵斥姬璟:“姬天师,朕尊你为师,你竟敢如此大不敬。来人,将姬天师及其太一道党羽统统拿下!”<br />
“拿下?”<br />
仿佛听到一句笑话,姬璟信步走到太子面前:“李长据,你勾结赤方,为祸社稷,置黎民百姓于何地?”<br />
双手猛拍桌案,太子吼道:“来人!”<br />
殿外披甲执锐的禁卫闻令,从四面八方涌入殿中,扑向上首的姬璟。<br />
寡不敌众,亦或不愿连累弟子。<br />
很快,姬璟便被禁军押走,身影消失在黑沉沉的盔甲之中。<br />
变故从开始到结束,赤方始终负手如松,唇角噙着一丝冷峭。<br />
数百年前,姬元真参破“无鬼无太一道”的天道。<br />
数百年后,他方悟“皇权重千钧,万民皆俯首”的人间至理。<br />
太一道利用鬼族,与皇权分庭抗礼。<br />
而他,不过借皇权之势彻底除掉太一道罢了。<br />
薄雾未散,一线金芒却已刺破云层。<br />
忽而风拂雾开,金光铺地。<br />
赤方慢腾腾走下台阶,俯视群臣,冷冷道:“动手。”<br />
话音未落,山巾子与宁峥,各自带着百余禁军,径直冲向太一道所在的位置。<br />
面生的将领面无表情地宣读诏书。<br />
仅一条妖言惑众的罪名压下来,便是死罪。<br />
朱砂听着太子为太一道罗列的种种罪名,咬紧牙关,生怕自己笑出声。<br />
漫长且无趣的诏书后,山巾子笑道:“抓住他们。”<br />
朱砂第一个站起来:“你敢抓我,我待会儿定不给你留全尸。”<br />
山巾子无语地朝身后的禁军招手:“抓住太一道逆贼!”<br />
朱砂亮出天师令:“太一道众弟子听令,庶人李长据私通鬼族,乱政祸民,其罪当诛。太一道依天尊令,行捉鬼事,今当代天行诛,肃清妖邪,整饬朝纲,以安天下。”<br />
“喏!”<br />
山巾子扭头吩咐道:“我们对付她,你们去捉后面的那群道士,不必留活口。”<br />
宁峥面露不解:“可赤方说……”<br />
前几日被他撞出的淤青仍未消,山巾子看向他时,脸上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今日这么乱,谁知道是人杀的还是鬼杀的。”<br />
宁峥懂了,露出一抹贪婪的残忍笑意。<br />
朱砂四下环顾,不见虎苌与白堕:“玄风师姐,你们小心,还有两个鬼王应埋伏在附近。”<br />
方絮护着一众师弟师妹退后:“好,你与罗君也小心。”<br />
两拨人自此分开,朱砂看清山巾子脸上的伤,忍不住捂着肚子放声大笑。<br />
“找死!”<br />
山巾子大嘴一张,无数似黑雾的箭如急雨落下。<br />
抓人的禁军与周遭几个逃命的官员避之不及,身中毒箭,倒在地上。<br />
罗刹躲开毒箭,足尖一点,奔向宁峥。<br />
朱砂则急速冲向山巾子,与其缠斗在一起。<br />
殿外乱作一团,殿内的太子怫然不悦:“伯父,你何必来。”<br />
闻言,赤方指着几个文官武将:“若非我为你拉拢这些人,你连二十万兵马都没有。回月王殿躲着,等我擒了太一道,你再登基。”<br />
太子袍袖一甩,转身出殿跌入龙辇。<br />
辇驾未稳,急急驶向月王殿。<br />
禁军早已是他的囊中之物,区区一个太一道,纵有微澜,也难逃万人合围。<br />
太子得意地想着。<br />
月王殿中,真正的神凤帝被捆在床上。<br />
守在床边的太子妃卢素商听见纷杂的脚步声,忙不迭提剑等在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