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br/><br/> 三个人点点头,老老实实跟在摄影团的身后,离开农家乐的大门。今天的日头大,夏季似乎还魂般,气温都上升了十度,走到半途,后背都被汗湿了。<br/><br/> 一行人顶着硕大的太阳,走了大概有四十分钟才到山脚下。山不算很高,稍微抬头就可以看到顶。它植被稀少,大部分灰白色的山体都裸露着。<br/><br/> 几位老人之前已经看好了路线,稍作休息之后,他们从那条相对平坦的“山路”出发,缓慢地朝上行去。<br/><br/> 画室的三个人在一开始爬的时候觉得不算太费力气,只是背上的画袋会压得肩膀疼。再往上,路随着山势变得陡峭,宽度也骤然缩窄,只能容许一人通过。<br/><br/> 沈听澜手扶着左侧的山岩,小心翼翼地挪着步子。他身体的右边就是几乎为90°倾斜的大坡,坡上生长有低矮的灌木丛,郁郁地如同块深碧色的地毯,不知延伸到何处去了。<br/><br/> 他有些害怕,只看了一眼就移回目光。不料再向前走,一块山岩突兀地截断道路。几位老人不是第一次来这里,见怪不怪地伸出双手分别握住一块朝外突出的石头,双脚用力一踩,颇为敏捷地登上了那块山岩。<br/><br/> 沈听澜紧随在几位老人身后,他撂下颜料盒,依样画葫芦。才伸出双手,肩上画袋的重量在这个瞬间仿佛增加了许多,压得手臂略显发麻。他实在不想拖大家后腿,忍着些难受,打起精神爬了上去。<br/><br/> 沈听澜喘松了一口气,就又直起腰,转身去拉蒋淮扬。蒋淮扬上来之后,先抬手抹把额头的热汗,扯下领口:“咱这个画袋略显沉重。”<br/><br/> 江诉声把三个人的颜料盒依次递给沈听澜和蒋淮扬,两下蹿到山岩。<br/><br/> 未等他们休息够,有个老人催促:“四点火车就回来,我们需要走快些,不然会赶不上。”<br/><br/> “大爷。”江诉声问,“再往前走,这样爬的地方还多不多?”<br/><br/> “多,再往前连路都没有,全靠自己爬。”老人又瞧瞧他们背后的画袋,“你们啊,最好把背上的东西放下,不然真的不好走。这附近也没人来,你们就是放在这里,也丢不了。”<br/><br/> 毕竟是未来吃饭的家伙,就这么草草撂在荒山野地,三个人都有些不放心。再说他们这次是来画画的,哪有画还没画,先把工具给扔掉。<br/><br/> “大爷,我们是来画画的。”蒋淮扬解释,“没有笔和颜料,我们也画不成啊?”<br/><br/> “你们可以拍张照片,到时候直接画照片就行。”一个人接话,“不然真的上不去,半山腰就得累得直不起腰。”<br/><br/> 作者有话要说:<br/><br/> 我太困了,明天多写<br/><br/> 第54章旅行<br/><br/> “我爬不动了,就不上去了。”蒋淮扬摘下画袋,松松自己的肩膀,撑开自己的小马扎一屁股坐上去,拧开矿泉水,“你们可以把东西放这里,上去拍照片,我等你们。”<br/><br/> “行,”沈听澜拿出挤在画袋中折叠的遮阳伞,之前他一直没好意思撑开,这会儿可以交给蒋淮扬用。<br/><br/> 蒋淮扬也没闲着,他打着伞休息了片刻,挑好角度,拉开画袋,将画架画板一并放好,坐下开始起稿。<br/><br/> “走吧,”江诉声卸掉分量不轻的画袋,捏捏肩膀,轻声招呼沈听澜,“一会老爷子们等急了。”<br/><br/> “好。”沈听澜点点头,和蒋淮扬说声再见。他们继续跟着摄影团爬山,一前一后地走。眼见山势越发陡峭,江诉声轻轻问:“沈听澜,你拉着我的手呗?”<br/><br/> “怎么啦?”沈听澜转过头看他一眼,笑,“你害怕了?”<br/><br/> “那倒不至于。”江诉声说,“只是觉得和你手拉手走过悬崖峭壁比较有情调。”<br/><br/> “都什么时候,你还情调?”沈听澜嘴上嫌弃一句,抬起胳膊抓住江诉声的手腕。<br/><br/> 江诉声嘿嘿地笑:“你说这些老大爷们身体素质是真的好,我希望等自己老了,也有这么好的精神头儿。”<br/><br/> <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 “怎么?你七老八十了还要去蹦床吗?”<br/><br/> “如果到时候我这身子骨可以,我就去蹦床。”江诉声又补充道,“你就不要去了。”<br/><br/> “为什么不让我去?”沈听澜问,“你是担心我会抢走你七十岁蹦床之神的美誉吗?”<br/><br/> “这倒不是。”江诉声说,“咱们俩要是都去蹦床,就没人推轮椅了。”<br/><br/> “哎呀你这个人,说来说去,居然还想着让我伺候你。”<br/><br/> “反过来也行,你去跳蹦床,我给你推轮椅。”<br/><br/> 沈听澜发觉事情有些不对:“为什么我们非得要去蹦蹦床?”<br/><br/> “不是你先说的吗?”江诉声看到山路旁有一株小草开了花,花是黄色的,小小的几朵挤在一处,无香。他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只觉得可爱,弯腰摘了其中一朵,动作迅速地把它别再沈听澜的左耳边。<br/><br/> “啥呀?”沈听澜一模自己的耳朵,摸到了一朵柔软的花。他不禁笑,“江诉声,你干嘛?”<br/><br/> “你这个‘干嘛’说的,有滨海那味儿了。”江诉声也跟着笑,“我不干嘛,这花可爱,我就想送给你。”<br/><br/> 沈听澜放慢脚步,想把小黄花仔细放好。但又不知道藏在哪里合适,只好先放到了裤兜里。他的这番举动落在江诉声眼里,江诉声灵机一动:“你把花藏在兜里,我把你藏在心里。”<br/><br/> 江诉声的嗓音很轻,顺着阳光中的风飘进沈听澜的耳畔。沈听澜脸皮略有发烫,咕哝道:“藏在心里哪有说出来的?”<br/><br/> 江诉声挑下眉毛,语气得意:“我不说出来,你怎么知道?”<br/><br/> “噫。”沈听澜发现前方也有一朵黄色的小花,他伸手去摘下一朵,把它向后举到江诉声身前,“你也把花藏起来,我也把你藏在心里。”<br/><br/> “好,藏起来。”江诉声的眼底闪着光,“除了你,我谁也不告诉。”<br/><br/> 他们接连爬过几处山岩,指甲的缝隙里都带了泥土。头顶的太阳没有两点时那么毒了,沈听澜用还算干净的胳膊抹下脸上的汗,忽然听到前方传来一声吆喝:“再转一个弯,前头就到了!”<br/><br/> 所有人都松口气,心里还产生了一种期待感。沈听澜和江诉声也不例外,他们实在是好奇,爬了近乎两个小时的山,会看到怎么样的景色?<br/><br/> 他们怀着这份期待,加快脚步紧追上前方的几名老大爷。大概又过了二十分钟,一行人来到了靠近山顶的一处天然形成的平台。不远处,蝙蝠山成为巨幅的背景,可见一条铺有铁轨的混凝土高架桥,蜿蜒着从一座不知名的小山中间穿过。它宛如一条灰白色的脐带,将山和广阔的天地联系起来。<br/><br/> 几位老人找好位置,把摄像机调试到最佳。沈听澜和江诉声注意到老人们屏息等待的严肃模样,估计着是火车要过来了。他们没有摄像机,拿出手机,让千米远的风景缩在手掌大小的手机屏幕里。<br/><br/> 火车驶来时,是周围的鸟先发现的。沈听澜他们距离远,对于火车的轰隆声是听不大清楚的,反而是生活在附近的小动物,对这种声音格外敏感。<br/><br/> “来了,来了!”几位老人守在摄像机前,生怕错过。其实火车的速度不算太快,沈听澜却也被“夕阳红老年摄影团”带得紧张不已。他盯着手机里的画面,等待火车行驶到隧道的瞬间。<br/><br/> 一阵风倏尔吹来,长长的火车进入山体间的幽暗隧道之中,向着拍摄者迎面而出。浅色的云、青<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