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151章 忆苦思甜,美女的魅力是无敌的
    “那时候家里是真穷。”
    舅舅被二姐买皮箱的事一折腾,彻底没了睡意:“我记得二姐下乡插队,每次回家都背着一个大竹筐,装满了地瓜,说是攒了很久不舍的吃,全都背回来了。”
    “可不是嘛。”
    陈秀兰苦笑:“乡下没啥吃的,就是地瓜多,从我插队的村子,到县里的长途汽车站,要走六里地,那个筐啊,压在肩膀上死沉死沉的,累的我恨不得扔了,诅咒发誓下次再也不背了。”
    “回到家就忘了。”
    舅舅笑着调侃:“下次回来还背。”
    “哎哎。”
    陈秀兰尬笑:“还不是因为家里穷嘛,想着能多背回来一点是一点,帮妈减轻点负担。”
    “这是哪一年的事啊?”
    舅母听的有趣,又问。
    “69年。”
    陈秀兰印象深刻:“下乡那年我才18岁,和熙雨一般大,街道上的人来家里做动员,让每家出一个人,下乡插队,我就想了,大姐已经参加工作了,弟弟还小,家里没别人了,只能我去,那时候也是真傻,什么都不懂,人家让去就去,也没想过去了会咋样,还能不能再回来。”
    “幸好二姐没在当地结婚。”
    舅舅侥幸的笑笑:“要不然就留在农村,回不来了。”
    “这是咱妈英明。”
    陈秀兰对老母亲佩服的五体投地:“下乡之前咱妈就跟我说,不能在乡下找对象,一定要找在城里工作的,结了婚离得家近,才能互相有个照顾。”
    “我就听了妈的话,谁介绍对象也不愿意,和我一块儿下乡的,好几个都在当地结婚了。”
    “一开始日子过的挺滋润,比我们这些单身的好,后来出了政策,允许知青回城,各家各户都开始闹腾,有离婚的,也有拖家带口实在走不了的,只要是留在乡下的,都后悔了。”
    ——
    “难得听二姐讲这些事,挺有意思的。”
    舅母年轻,没经历过下乡插队,听的很是津津有味。
    “咱家三个孩子.”
    陈秀兰苦笑:“我最遭罪了,受的苦最多。”
    “我觉得也是”
    舅舅点头附和:“大姐是咱爸还没生病,犯糊涂之前,给她找的工作,进的供销社,她没下过乡,也没挨过整,算是咱仨里面运气最好的一个。”
    “大姐是有福。”
    陈秀兰扶额轻叹:“找对象也顺,大姐夫家就住在青龙桥,挨的近,两家有个什么事,都能互相兼顾帮衬着。”
    “不像我,找了个当兵的,一开始两地分居,生了孩子也没人帮着看,只能自己带着上学校,一边看孩子一边上课,好不容易盼着他调回来了,没享几年福,人又没了”
    “这都是命。”
    姥姥听的不忍心,安抚的拍了拍她的肩膀:“阎王爷让你三更走,不会留你到五更,想开点,什么烦心事都没了,想不开,只能自己遭罪。”
    “二姐有熙雨这么个贴心孝顺的好闺女,又有了小彬那样有出息的好女婿”
    舅舅嘴巴难得利索了一回儿,说的格外好听:“以后肯定和咱妈一样,越过越顺,享老来福。”
    “我看也是.”
    舅母真心羡慕:“熙雨一个闺女,顶我大哥家三个小子,我要是有这样的女儿,做梦都能笑醒。”
    “你不是已经有了嘛。”
    陈秀兰听他两口子一唱一和的,把自己的闺女夸成了一朵,也有了好心情和他们说笑:“趁着娃儿小,从小好好教育,一准儿能成才。”
    “希望是吧,这个小的,长大了能有熙雨一半出息,我就满足了。”
    舅母养了几天孩子,已经养出了感情,听她说能成才,虽然嘴上说的客气,打心眼里也是真心为小宝宝高兴。
    “吃饭啦。”
    娘几个唠嗑的功夫,林熙雨已经做好了午饭,端着盛好的西红柿鸡蛋汤从厨房走了过来。
    汤里加了少许白,西红柿酸甜可口,蛋上淋了香油,鲜香扑鼻。
    一看就是色香味美,让人充满了食欲。
    “好香啊。”
    舅舅非常给力的捧场:“熙雨自从拍了纪录片以后,厨艺是越来越好了。”
    “纪录片啥时候能剪辑好,整集播出?”
    陈秀兰倍感骄傲:“要是家里能有个录放机,录下来就好了。”
    “录放机得多少钱啊?”
    舅母顺着她的心思问。
    “两三千吧。”
    陈秀兰其实也不清楚,自己估摸了个价格。
    “太贵了,买不起。”
    舅舅听的乍舌,一个劲的摇头。
    “不用买,为了一个片子不值得。”
    林熙雨不甚在意的笑笑,先把姥姥的汤碗放在桌子上,又转身去了厨房。
    “都别光顾着说了。”
    姥姥指使儿女干活:“快去帮忙端饭去。”
    “我去吧。”
    陈秀兰习惯了听老娘的话,抢先走向厨房。
    ——
    济南的九月,素来有秋老虎之说,一早一晚凉爽舒适,白天有太阳,仍然会很闷热。
    舅母晚上带孩子,休息不好,迫切的需要中午睡个午觉,补充体力。
    林熙雨吃完午饭,坐在后院搭建的小屋里,帮舅母守着公话,顺便看点自己喜欢的杂志。
    舅母经营电话亭很有经验,挑选杂志很会跟潮流,了解当下年轻人的喜好。
    她批来的一本叫时尚的杂志,卖的最好,每期都会销售一空。
    林熙雨也钟情于时尚杂志,特别喜欢画册上异域风情的时装模特。
    不管是蓝眼睛白皮肤,还是黑眼睛黑皮肤,只要是黄金比例的魔鬼身材,都能让她尤为着迷。
    “啧啧,瞧瞧人家这腿怎么长的,又细又直,没有一点赘肉。”
    她盯着画册上的模特看,看的目不转睛,没有发现有人靠近。
    “你在嘀咕什么?”
    一道清朗的笑声从头顶上响起,惊得她心肝儿一颤。
    “干嘛吓我啊?”
    看清来人,她拍了拍惊魂不定的小心肝儿,目露幽怨。
    “我哪有吓你?”
    顾彬弹了下她的额头,对某人的倒打一耙很是无语:“是你自己看的太入迷了,眼睛都快粘在上面了,有人过来都不知道。”
    “你咋来了?有事吗?”
    林熙雨合上书,脸色有点不自然。
    顾彬反问:“没事我就不能来吗?”
    “不是有个习俗说”
    林熙雨尬笑:“订亲之前见面不吉利,不宜见面嘛。”
    “你还挺迷信的.”
    顾彬气笑了:“这个习俗我怎么没听说过?”
    “电视上演的”
    林熙雨一本正经的胡诌:“忘了是那部电视剧了,反正就是这么说的。”
    “以后少看点电视剧。”
    顾彬拍了拍她的脑袋,笑着打趣:“都快看傻了,连瞎编的剧情都信。”
    “剧情来源于生活。”
    林熙雨拍开他的手,不满的反驳:“我就喜欢看电视剧,特别是港剧,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百看不厌,超级喜欢。”
    “你就是为了这个,买粘画?”
    顾彬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取出一张翁美玲的粘画,在她眼前晃了晃。
    “啊,我的翁美玲,为什么在你这里?是不是你偷的,我说怎么又找不到了.”
    林熙雨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从窗户里伸出手去,想要抢回来。
    “是你自己没收好,掉在地上了,还赖我?”
    顾彬反应迅速,闪身避开,让她扑了个空。
    “还给我啦。”
    林熙雨不甘心,打开门,跑出小屋。
    “不还.”
    顾彬故意逗她,举起胳膊,侧身闪避。
    林熙雨个子矮,够不到他的手,气的直跺脚。两人在街上追逐笑闹,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那个女孩子,有点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嗳,她不就是拍泉水人家纪录片的那个女孩嘛。”
    “我看着也像,她家住在这儿吗?以前没见过呀。”
    “好像是刚搬来的,那个公话就是她家开的.”
    “走,看看去,我正好想打个电话.”
    “你是想看美女吧?”
    “是又咋啦?咱们青龙后街难得来了位美女,必须得给美女捧场才行啊。”
    “说的也是,我也想打个电话。”
    “切~~,你那点小心思,我就不戳破你了。”
    美女的魅力是无敌的,没一会儿林熙雨家的小屋就被吃瓜群众淹没了,排队打公话的人从巷口一直拍到巷尾。
    “吁。”
    顾彬无奈扶额,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女朋友被心思不纯的人包围,一张俊脸黑成了锅底灰。
    ——
    当天晚上,陈秀兰的目的达到了,给了女儿一个大大的惊喜。
    林熙雨看到价值不菲的皮箱,激动的用手捂住嘴,好半晌才反应过来,抱着她红了眼眶。
    “熙雨啊”
    陈秀兰拍了拍女儿后背,涌起几分不舍:“你后天就要走了,妈不能送你,三百块钱的生活费必须拿着,你不要,妈不好像姥姥交代。”
    “我有钱,真的不用了。”
    林熙雨不想让她担心,把自己攒的零钱从衣橱里取了出来:“妈,你看,有三千多块钱呢,除去学费和住宿费,再加上你每个月给的一百,足够用一年。”
    “你的钱自己留着。”
    陈秀兰老大宽慰:“上海的物价高,销大,去了别委屈自己,多吃点有营养的,不要心疼钱。”
    “妈,你就放心吧。”
    林熙雨小猫儿似的,亲昵的蹭着她的肩膀:“我已经十八岁了,会照顾自己,再说了学校有食堂,饭菜肯定会比外面便宜,不会少了我一口吃的.”
    “你心里有数就好”
    陈秀兰欣慰的笑笑,又说:“对了,妈给你买了些信封,还有邮票,打长途电话太贵,没必要那个冤枉钱,你有空就给家里写封信,免得姥姥记挂。”
    “嗯。”
    林熙雨欣然答应:“我每个星期都写。”
    “妈让你弟弟给你回信。”
    陈秀兰不愧是老师,不放过任何一个让儿子练习写作的机会。
    “小毅该哭了”
    林熙雨看出老妈的真实意图,默默的给弟弟点了一根蜡烛。
    “他是你亲弟弟。”
    陈秀兰理直气壮:“给姐姐回信不是应该的吗?”
    “应该,太应该了”
    林熙雨憋着笑,一本正经的附和。
    “行李收拾好了吗?还有什么需要带的?”
    陈秀兰满意了,又把目光看向新买的皮箱。
    “差不多了。”
    林熙雨看过入学通知书,心里已经有了数:“床单,枕头,被褥,蚊帐,都不用带,学校会发,上海冬天不像北方这么冷,厚的衣也不用带,就带几件长袖和外套吧。”
    “毛衣也要带上,妈给你打的毛衣厚实,比外面买的暖和,上海就算是南方,冬天也是阴冷,不穿毛衣不行。”
    陈秀兰和天底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唯恐女儿冻着,总觉得女儿身上的衣服,永远都是少一件。
    “行吧,那就带上吧。”
    林熙雨不忍拂了她的好意,没有明说,去年打的毛衣对她来说已经小了,穿上太紧了,勒的喘不过气来。
    “你先收拾着,我去看看你弟的作业,看他做完了没有”
    陈秀兰显然忘记了青春期的少女发育快,没有留意到女儿脸上一闪而过的尴尬,见她答应了,满意的点了点头,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明天是周末,没必要赶的那么紧吧?”
    林熙雨给弟弟鞠了把同情泪:“还有两天可以写呢。”
    “他和你不一样,不盯紧点不好好学。”
    陈秀兰对儿子看的紧,一刻也不放松。
    林熙雨心知多说无用,看着母亲进了隔壁的屋子,没一会儿,果然听到许毅嗷了一嗓子,小兽般不满的咆哮。
    抗议无效,母子俩的拉扯战继续。
    她无奈的笑笑,回到自己的屋子,从抽屉里取出几个签,把撸下来,堵住了耳朵。
    ——
    9月的第一个黄道吉日,订亲宴如期举办。
    闻讯而来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东方大厦二楼宴会厅座无虚席。
    顾彬的六爷爷亲自到场,以男方亲友代表的身份上台讲话,为两位有情人送上祝福。
    值得一提的是,曲鹏也回来了,四位发小重聚,自然是有说不完的话,气氛前所未有的——融洽。
    “曲鹏你小子,可算是舍得回来了。”
    王帆一上来就勒住曲鹏的脖子,给了他一个暴击:“我还以为你被京城的繁华迷了眼,嫌弃我们土,不愿意再和我们这些小地方的人打交道了呢。”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天灾信使

听日

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乐事薯片黄瓜味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正义利剑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