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452章 不能忘了潮汕人的蛋糕!他们也可以爱吴<br />
待陛下的身影消失,<br />
侍卫陆舟才走出列,拍拍手掌:<br />
“诸位,咱们抓紧时间,太阳落山之前必须拿出一份和平方案。”<br />
“要知道,5万大军人吃马嚼长期消耗,可不是个小数目。陛下仁厚,我军文明,没有向地方摊派军费,没有滋扰地方。”<br />
“诸位,可切莫辜负了这份难得的好意!”<br />
……<br />
在场众人连声称是。<br />
于是,<br />
会议在友好的气氛下,以极其文明的方式召开。<br />
两边心平气和,轻言细语。<br />
陛下的方案是:<br />
允许客家人在山区开矿,招募不低于1万名客家青壮当兵吃军饷。<br />
允许广府人自主冶铁,简拔100名年轻子弟进入东山文官学校。<br />
……<br />
陆舟明确告诉在场首领:<br />
“客家开矿、广府冶铁并无额外限制,但必须遵守朝廷的工商业相关规定。丑话说在前头,谁要是不按规矩办事,莫怪大兵上门。”<br />
众人纷纷点头,<br />
心想,不就是官府要来分润一股嘛~<br />
求之不得。<br />
以前开私矿,清廷县衙也拿好处。<br />
但是没承诺,该翻脸时还是照样翻脸。<br />
现在嘛,<br />
只要能合法搞,你们想多拿点也没关系。<br />
……<br />
“大人,我们广府人可否进山开矿?”<br />
“大人,我们客家人可否自己冶铁?”<br />
面对这两个疑问,<br />
陆舟笑着摇摇头,表示:<br />
“开矿和冶铁必须分离,这是红线,谁要是越线,就是图谋不轨。”<br />
所有人都听懂了。<br />
制约嘛。<br />
也对,自己要是开矿冶金都占了。试问,天下哪个朝廷能放心?<br />
可以理解。<br />
大家是想挣钱,不是想造反。<br />
……<br />
陆舟又添了一句:<br />
“我个人建议你们先商议一下,将开矿地点和冶铁地点尽量靠近一些,尤其是靠近河流。大宗货运离开水运,成本太高。”<br />
在场双方默默对视一眼,<br />
尴尬,别扭。<br />
鹤山县客家首领,曾怀古陡然产生了一个念头,<br />
假如,<br />
客家矿场私自冶铁的话,这帮广府人会第一个去官府告发。<br />
他越想越惊悚,感慨吴廷算计之深沉,只觉后背发冷。<br />
如此安排,<br />
广府人无论是从过往仇恨的因素,还是生意独占的角度,都有充分的动机警惕其他人私自涉足冶铁。<br />
……<br />
鹤山县团总陈世豪,拱手道:<br />
“敢问大人,这100名文官是由我们推选吗?”<br />
“陛下有指示,文官体系,逢进必考,开考比例不得低于三比一。所以,你们至少推荐300位族内年轻子弟到广州参加考试。当然,500人,1000人也没关系,最后只录取100人。”<br />
众人眼神交换,懂了。<br />
不用问,<br />
这些名额肯定是在座的各大宗族包揽7成,剩下3成给底下普通宗族子弟分分。<br />
……<br />
陆舟心中暗赞,<br />
圣明无过陛下,阳谋既出,天下无人能敌。<br />
分名额,宗族首领之间必定会产生矛盾。<br />
日后,<br />
吴廷再稍微放出些风声,宗族内部又会产生些许嫌隙。<br />
这些矛盾嫌隙或许不会太大。<br />
但,<br />
只要出现了,<br />
吴廷就可随时加以利用,将粤西铁板一块变成多块(零碎)铁板。<br />
……<br />
陆舟暂时只看到了这些,<br />
却没看到陛下的更深算计。<br />
例如,将鹤山籍文官安排到新会县任职,将新会县子弟安排到开平县。<br />
同为广府四邑又如何?<br />
只要在一口锅里抡马勺分肉吃,大家早晚要磕碰。<br />
谁都觉得,<br />
自己碗里的好像肉少了。<br />
……<br />
至于客家人,<br />
粤北山区贫瘠,许多山甚至没有土层,就是光秃秃的石头山。<br />
在农业社会,<br />
没有田地的日子可想而知。<br />
但是,准许他们开禁,马上能赚到银子,然后再拿银子去买粮买生活用品。<br />
人,有了活路,就不会执着打打杀杀。<br />
这一条准则适用的于绝大部分人。<br />
……<br />
开矿和冶铁分开,<br />
除了制约制衡之外,还有1项隐藏考虑——让土客两方无法真正脱钩。<br />
钢铁产业的上下游关系,就必须维持最低限度的交道。<br />
久而久之,<br />
大家有可能淡忘仇恨,实现关系的相对正常化。<br />
人,就是这样。<br />
有时候记性很好,1000年还刻骨铭心。<br />
有时候记性很差,20年就忘得一干二净。<br />
……<br />
土客双方对于界河、界碑的争议很大。<br />
吴廷的方案是,<br />
以西江为界。<br />
西江以北的广府人,全部南迁。西江以南的客家人,全部北迁。<br />
房屋耕地带不走,尽量交换。<br />
但是,<br />
有过基层经验的都懂,这种活儿要想百分百满意是不可能的,一定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br />
当前,<br />
吴国不可能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追求极致的公平。<br />
简单粗暴,<br />
在官府的见证下,双方私下交换地契。<br />
限期1个月,不愿意搬走的就在本村当众焚香盟誓,从此融入本村,在客即为客,在广即为广。<br />
……<br />
最终,<br />
一份详细周密的“粤西和平方案”出炉。<br />
陆舟起草条款,众人按上手印,请陛下用印后,宣告结束。<br />
在场所有人,<br />
齐刷刷下跪,对天发誓:<br />
“~若有违者,当受重刑,祠堂不保。”<br />
然后,<br />
就是集体剪辫子,带着誊抄方案连夜赶回去安抚族人。<br />
搞定一个宗族首领就等于直接搞定了上千人,间接搞定了上万人。<br />
蛇无头不行。<br />
这些人,就是蛇的头。<br />
……<br />
同时,<br />
苗有林指挥的第5军团迂回至侧翼,未曾派上用场。<br />
按照既定计划,<br />
万一双方不听话,他要负责武力镇压的。<br />
而现在,<br />
他的任务很自然的转变成了监督执行,以防万一。<br />
……<br />
而有了“粤西和平方案”这个例子,吴军就可以从容的解决广东其余区域的土客争斗。<br />
现身说法。<br />
广府说服广府,客家说服客家。<br />
桀骜不驯的老广很多,认不清形势的很少。<br />
所有人都听说了:<br />
“吴军枪炮犀利,十分能打。”<br />
“吴军对武力抵抗城池之官绅商贾从不宽恕,一概清除。”<br />
在这种情况下,<br />
若是不识相,后果怕是有点惨。<br />
拥护!<br />
积极拥护,热烈响应。<br />
粤东,粤中的信件雪片一般传来,请求陛下派重臣前去主持签订和平方案。<br />
……<br />
而起了大早、赶了晚集的潮汕人,终于来了。<br />
乌泱泱30余口,<br />
见到李郁的一刹那,扑通跪地,涕泪横流。<br />
“陛~下~”<br />
不是装的,他们是真伤心。潮州府一战,<br />
被清廷广东水师当场格杀了数千青壮。后又被清军铲村,死亡接近1万。<br />
光是太公就死了几十个。<br />
李郁望着这些人手臂上的黑纱,<br />
挨个扶起。<br />
温言安抚~<br />
……<br />
“潮汕义民义举,寡人甚为感动。特赐予尔等组建潮州商会,可得80艘海船配额。”<br />
众人的哭声戛然而止,<br />
李郁继续说道:<br />
“航线南可至南洋,北可至江南。潮人出海,只限船只,不限次数。”<br />
众人的哭声瞬间恢复,<br />
不过细听起来,伤心当中已然增添了几分喜悦。<br />
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千帆过。<br />
死亡,是人间的一种常态。<br />
人,<br />
就是这样一代代过来的。<br />
不必过度悲伤,偶尔缅怀即可。活着的人还是要继续前进的。<br />
……<br />
吴军1个营,此时已接管了潮州府。<br />
也兑现了承诺,城中官绅交纳悔过银、签署悔过书之后,一概不问。照样可过富家翁生活。<br />
不过,<br />
官府友情建议,<br />
尔等按照市场价出售部分土地。<br />
如果觉得坐吃山空,心中不安的话,可以投资入股潮汕商会。<br />
日后可以从海贸中获利,想来能保安稳养老~<br />
如此一番,<br />
尔等就可安心沐浴陛下的文明之光了。<br />
都是聪明人,能听得懂话里的隐藏含义。<br />
……<br />
经略广东,<br />
吴廷对于清廷降官态度冷淡,大部分勒令就地养老,但也不动其家产。<br />
少部分被竖立标杆,授予官职,待数年后再让其归乡。<br />
李郁自认为没什么不妥,<br />
正治:<br />
就是根据当前形势、以及双方实力对比,或高高在上,或平等对话,或笑脸相迎,或兵戎相见。<br />
游戏规则就是如此,<br />
不接受规则,会被甩出局。<br />
接受规则,至少能安稳出局。<br />
参与者很难看到温情仁义,旁观者雾里看~<br />
……<br />
李郁指定潮州府黄氏家族之长房长孙,黄生生,担任潮州商会会长。<br />
此项人事任命,<br />
既是对于他爷爷的肯定,<br />
也是对殉国之商业副大臣赖二的肯定。<br />
毕竟,<br />
他娶的妾室是黄氏女子,按辈分算是黄生生的姐。<br />
这么一来,<br />
吴廷对于潮州商会就多了一份若有若无的羁绊。<br />
别小看了这点人际关系,关键时刻,就是一份筹码。<br />
古今中外,<br />
皇族贵族各种搞联姻,即使貌合神离一地鸡毛,可大家都得承认咱们之间是有亲戚关系的,不是陌生人。<br />
……<br />
不过,即使大家是熟人。<br />
也不影响李郁想多挣一份银子。<br />
当晚,<br />
福成就找上了潮州商会,没啥不好意思的。直接开口:“贵商会这80艘海船最好从江南造船厂买”。<br />
众人当即表示,买!<br />
福建的榉木,江南的工人,马鞍山的钢铁,西山的减配卡隆炮~<br />
这福气小不了。<br />
……<br />
回南天结束了。<br />
一场连绵数日的雨水,让李郁在广州城里安静看书。<br />
各地好消息频传~<br />
潮州府、惠州府、嘉应州、肇庆府东半部皆兵不血刃,全部归顺。<br />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br />
嘉应州数万客勇的反应。<br />
……<br />
当时,<br />
周边吴军出动了3个步兵营,1个轻炮营,沿着惠州府——河源县——龙川县,前锋已进入嘉应州,直指兴宁县。<br />
内有客勇作梗,外有吴军大兵压境。<br />
原清廷嘉应州地方官,3人服毒自尽,2人潜逃,其余人皆主动投降。<br />
驻守绿营兵一哄而散。<br />
兵无斗志,官无忠心。<br />
……<br />
然而,<br />
嘉应州客勇却突然表现出了抵触,结寨不出。<br />
以至于,<br />
进驻兴宁县的军官判断双方会爆发冲突,下令全员做好战斗准备。<br />
然而,<br />
2天后,<br />
这些首领又集体下山跪迎,签署了和平方案。<br />
之后,<br />
吴军征兵进行的很顺利。<br />
按照李郁要求——均匀招募。<br />
粤北客家人聚居地,每县至少300人至多500人,清一色三年制合同兵。<br />
考虑到现实情况,<br />
将合同兵退役时一次性发放100两饷银,改为了按(季度)发放。<br />
每个季度的第2个月,<br />
由士兵家眷至县衙领取吴廷的新钱——银元(大头银币)。<br />
士兵们对此很满意,<br />
他们的目标就是一人当兵,全家吃饱。<br />
一年33两3的饷银,再加上自己种点土豆红薯,够了~<br />
……<br />
粤北粤西的客民山区,掀起了一股开矿潮。<br />
确定矿洞后,<br />
给县衙交纳一笔银子,500两,即可拿回一块铜牌匾。<br />
上面写着:<br />
广东省xx县xx矿区,编号xxxx,开采有效期至xxxx。<br />
矿主将牌匾挂在矿区大门上,就表明这是一处合法存在。<br />
如果没有,那就是私矿。<br />
举报者可获得官府奖励100两。<br />
私自开矿惩罚严厉,矿主枪决,涉事矿工全部流放第1派遣军于披甲人为奴。<br />
……<br />
500两,是5年的开采许可。<br />
到期之后,原矿主有优先续约权。<br />
考虑到矿洞分散在深山之内,查验产量的难度大。<br />
第一年暂为定额税200两。<br />
矿主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多人合伙。<br />
总之,<br />
一年300两的固定运营成本,开矿应该是挺有赚头的。<br />
如果,<br />
允许他们就地冶铁的话,利润还能更高。<br />
客家人普遍不富裕,但是当中不乏一些特别富裕的领头羊。<br />
例如韶州府赵德之流。<br />
所以,吴廷无需担心他们没资本开矿。<br />
……<br />
侍卫陆舟,请示:<br />
“陛下,各县招募之客勇该如何安排?”<br />
“寡人对他们的定位是二线戍卫。在江西吉安府布置1000人,在江苏常州府布置1000人,在浙江金华府布置1000人,在崇明岛布置1000人,在舟山群岛布置500人。其余暂且安置在赣州府。”<br />
陆舟又问道:<br />
“武器配置方面?”<br />
“军服、伙食照常,全员配备滑膛枪和刺刀,可配备少许轻型火炮,不得超过3磅。”李郁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准尉以上军官从1~5军团挑选,优先安排年龄大且受过伤的士兵士官。”<br />
陆舟又询问:<br />
“这些二线戍卫的指挥权?”<br />
“唔,待各省巡抚就职后,指挥权归巡抚,军官任命权归陆军部。”<br />
……<br />
“陛下,遵照您的吩咐,惠州、广州、肇庆3府考生,15岁以下一共来了444人。这是名单。”<br />
李郁压根懒得看名单,<br />
直接嘱咐:<br />
“7天后在广州举行考试,将苏州府的那份考卷稍微改改给这帮人做。”<br />
“啊?”<br />
陆舟傻眼。<br />
李郁笑道:<br />
“无妨。快考快公布,然后将人送至苏州东山文官学校读书。你可放出风声,积极拥护朝廷之家族,其子弟将来或可安排回原籍任官。”<br />
……<br />
李郁的心思,<br />
这100人就等同于质子。<br />
他们在苏州府读书,背后的家族就会相对拥护朝廷。<br />
考虑到这一点,<br />
或许,<br />
学时应该稍微久一些?让他们延毕?<br />
(本章完)</p>
待陛下的身影消失,<br />
侍卫陆舟才走出列,拍拍手掌:<br />
“诸位,咱们抓紧时间,太阳落山之前必须拿出一份和平方案。”<br />
“要知道,5万大军人吃马嚼长期消耗,可不是个小数目。陛下仁厚,我军文明,没有向地方摊派军费,没有滋扰地方。”<br />
“诸位,可切莫辜负了这份难得的好意!”<br />
……<br />
在场众人连声称是。<br />
于是,<br />
会议在友好的气氛下,以极其文明的方式召开。<br />
两边心平气和,轻言细语。<br />
陛下的方案是:<br />
允许客家人在山区开矿,招募不低于1万名客家青壮当兵吃军饷。<br />
允许广府人自主冶铁,简拔100名年轻子弟进入东山文官学校。<br />
……<br />
陆舟明确告诉在场首领:<br />
“客家开矿、广府冶铁并无额外限制,但必须遵守朝廷的工商业相关规定。丑话说在前头,谁要是不按规矩办事,莫怪大兵上门。”<br />
众人纷纷点头,<br />
心想,不就是官府要来分润一股嘛~<br />
求之不得。<br />
以前开私矿,清廷县衙也拿好处。<br />
但是没承诺,该翻脸时还是照样翻脸。<br />
现在嘛,<br />
只要能合法搞,你们想多拿点也没关系。<br />
……<br />
“大人,我们广府人可否进山开矿?”<br />
“大人,我们客家人可否自己冶铁?”<br />
面对这两个疑问,<br />
陆舟笑着摇摇头,表示:<br />
“开矿和冶铁必须分离,这是红线,谁要是越线,就是图谋不轨。”<br />
所有人都听懂了。<br />
制约嘛。<br />
也对,自己要是开矿冶金都占了。试问,天下哪个朝廷能放心?<br />
可以理解。<br />
大家是想挣钱,不是想造反。<br />
……<br />
陆舟又添了一句:<br />
“我个人建议你们先商议一下,将开矿地点和冶铁地点尽量靠近一些,尤其是靠近河流。大宗货运离开水运,成本太高。”<br />
在场双方默默对视一眼,<br />
尴尬,别扭。<br />
鹤山县客家首领,曾怀古陡然产生了一个念头,<br />
假如,<br />
客家矿场私自冶铁的话,这帮广府人会第一个去官府告发。<br />
他越想越惊悚,感慨吴廷算计之深沉,只觉后背发冷。<br />
如此安排,<br />
广府人无论是从过往仇恨的因素,还是生意独占的角度,都有充分的动机警惕其他人私自涉足冶铁。<br />
……<br />
鹤山县团总陈世豪,拱手道:<br />
“敢问大人,这100名文官是由我们推选吗?”<br />
“陛下有指示,文官体系,逢进必考,开考比例不得低于三比一。所以,你们至少推荐300位族内年轻子弟到广州参加考试。当然,500人,1000人也没关系,最后只录取100人。”<br />
众人眼神交换,懂了。<br />
不用问,<br />
这些名额肯定是在座的各大宗族包揽7成,剩下3成给底下普通宗族子弟分分。<br />
……<br />
陆舟心中暗赞,<br />
圣明无过陛下,阳谋既出,天下无人能敌。<br />
分名额,宗族首领之间必定会产生矛盾。<br />
日后,<br />
吴廷再稍微放出些风声,宗族内部又会产生些许嫌隙。<br />
这些矛盾嫌隙或许不会太大。<br />
但,<br />
只要出现了,<br />
吴廷就可随时加以利用,将粤西铁板一块变成多块(零碎)铁板。<br />
……<br />
陆舟暂时只看到了这些,<br />
却没看到陛下的更深算计。<br />
例如,将鹤山籍文官安排到新会县任职,将新会县子弟安排到开平县。<br />
同为广府四邑又如何?<br />
只要在一口锅里抡马勺分肉吃,大家早晚要磕碰。<br />
谁都觉得,<br />
自己碗里的好像肉少了。<br />
……<br />
至于客家人,<br />
粤北山区贫瘠,许多山甚至没有土层,就是光秃秃的石头山。<br />
在农业社会,<br />
没有田地的日子可想而知。<br />
但是,准许他们开禁,马上能赚到银子,然后再拿银子去买粮买生活用品。<br />
人,有了活路,就不会执着打打杀杀。<br />
这一条准则适用的于绝大部分人。<br />
……<br />
开矿和冶铁分开,<br />
除了制约制衡之外,还有1项隐藏考虑——让土客两方无法真正脱钩。<br />
钢铁产业的上下游关系,就必须维持最低限度的交道。<br />
久而久之,<br />
大家有可能淡忘仇恨,实现关系的相对正常化。<br />
人,就是这样。<br />
有时候记性很好,1000年还刻骨铭心。<br />
有时候记性很差,20年就忘得一干二净。<br />
……<br />
土客双方对于界河、界碑的争议很大。<br />
吴廷的方案是,<br />
以西江为界。<br />
西江以北的广府人,全部南迁。西江以南的客家人,全部北迁。<br />
房屋耕地带不走,尽量交换。<br />
但是,<br />
有过基层经验的都懂,这种活儿要想百分百满意是不可能的,一定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br />
当前,<br />
吴国不可能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追求极致的公平。<br />
简单粗暴,<br />
在官府的见证下,双方私下交换地契。<br />
限期1个月,不愿意搬走的就在本村当众焚香盟誓,从此融入本村,在客即为客,在广即为广。<br />
……<br />
最终,<br />
一份详细周密的“粤西和平方案”出炉。<br />
陆舟起草条款,众人按上手印,请陛下用印后,宣告结束。<br />
在场所有人,<br />
齐刷刷下跪,对天发誓:<br />
“~若有违者,当受重刑,祠堂不保。”<br />
然后,<br />
就是集体剪辫子,带着誊抄方案连夜赶回去安抚族人。<br />
搞定一个宗族首领就等于直接搞定了上千人,间接搞定了上万人。<br />
蛇无头不行。<br />
这些人,就是蛇的头。<br />
……<br />
同时,<br />
苗有林指挥的第5军团迂回至侧翼,未曾派上用场。<br />
按照既定计划,<br />
万一双方不听话,他要负责武力镇压的。<br />
而现在,<br />
他的任务很自然的转变成了监督执行,以防万一。<br />
……<br />
而有了“粤西和平方案”这个例子,吴军就可以从容的解决广东其余区域的土客争斗。<br />
现身说法。<br />
广府说服广府,客家说服客家。<br />
桀骜不驯的老广很多,认不清形势的很少。<br />
所有人都听说了:<br />
“吴军枪炮犀利,十分能打。”<br />
“吴军对武力抵抗城池之官绅商贾从不宽恕,一概清除。”<br />
在这种情况下,<br />
若是不识相,后果怕是有点惨。<br />
拥护!<br />
积极拥护,热烈响应。<br />
粤东,粤中的信件雪片一般传来,请求陛下派重臣前去主持签订和平方案。<br />
……<br />
而起了大早、赶了晚集的潮汕人,终于来了。<br />
乌泱泱30余口,<br />
见到李郁的一刹那,扑通跪地,涕泪横流。<br />
“陛~下~”<br />
不是装的,他们是真伤心。潮州府一战,<br />
被清廷广东水师当场格杀了数千青壮。后又被清军铲村,死亡接近1万。<br />
光是太公就死了几十个。<br />
李郁望着这些人手臂上的黑纱,<br />
挨个扶起。<br />
温言安抚~<br />
……<br />
“潮汕义民义举,寡人甚为感动。特赐予尔等组建潮州商会,可得80艘海船配额。”<br />
众人的哭声戛然而止,<br />
李郁继续说道:<br />
“航线南可至南洋,北可至江南。潮人出海,只限船只,不限次数。”<br />
众人的哭声瞬间恢复,<br />
不过细听起来,伤心当中已然增添了几分喜悦。<br />
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千帆过。<br />
死亡,是人间的一种常态。<br />
人,<br />
就是这样一代代过来的。<br />
不必过度悲伤,偶尔缅怀即可。活着的人还是要继续前进的。<br />
……<br />
吴军1个营,此时已接管了潮州府。<br />
也兑现了承诺,城中官绅交纳悔过银、签署悔过书之后,一概不问。照样可过富家翁生活。<br />
不过,<br />
官府友情建议,<br />
尔等按照市场价出售部分土地。<br />
如果觉得坐吃山空,心中不安的话,可以投资入股潮汕商会。<br />
日后可以从海贸中获利,想来能保安稳养老~<br />
如此一番,<br />
尔等就可安心沐浴陛下的文明之光了。<br />
都是聪明人,能听得懂话里的隐藏含义。<br />
……<br />
经略广东,<br />
吴廷对于清廷降官态度冷淡,大部分勒令就地养老,但也不动其家产。<br />
少部分被竖立标杆,授予官职,待数年后再让其归乡。<br />
李郁自认为没什么不妥,<br />
正治:<br />
就是根据当前形势、以及双方实力对比,或高高在上,或平等对话,或笑脸相迎,或兵戎相见。<br />
游戏规则就是如此,<br />
不接受规则,会被甩出局。<br />
接受规则,至少能安稳出局。<br />
参与者很难看到温情仁义,旁观者雾里看~<br />
……<br />
李郁指定潮州府黄氏家族之长房长孙,黄生生,担任潮州商会会长。<br />
此项人事任命,<br />
既是对于他爷爷的肯定,<br />
也是对殉国之商业副大臣赖二的肯定。<br />
毕竟,<br />
他娶的妾室是黄氏女子,按辈分算是黄生生的姐。<br />
这么一来,<br />
吴廷对于潮州商会就多了一份若有若无的羁绊。<br />
别小看了这点人际关系,关键时刻,就是一份筹码。<br />
古今中外,<br />
皇族贵族各种搞联姻,即使貌合神离一地鸡毛,可大家都得承认咱们之间是有亲戚关系的,不是陌生人。<br />
……<br />
不过,即使大家是熟人。<br />
也不影响李郁想多挣一份银子。<br />
当晚,<br />
福成就找上了潮州商会,没啥不好意思的。直接开口:“贵商会这80艘海船最好从江南造船厂买”。<br />
众人当即表示,买!<br />
福建的榉木,江南的工人,马鞍山的钢铁,西山的减配卡隆炮~<br />
这福气小不了。<br />
……<br />
回南天结束了。<br />
一场连绵数日的雨水,让李郁在广州城里安静看书。<br />
各地好消息频传~<br />
潮州府、惠州府、嘉应州、肇庆府东半部皆兵不血刃,全部归顺。<br />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br />
嘉应州数万客勇的反应。<br />
……<br />
当时,<br />
周边吴军出动了3个步兵营,1个轻炮营,沿着惠州府——河源县——龙川县,前锋已进入嘉应州,直指兴宁县。<br />
内有客勇作梗,外有吴军大兵压境。<br />
原清廷嘉应州地方官,3人服毒自尽,2人潜逃,其余人皆主动投降。<br />
驻守绿营兵一哄而散。<br />
兵无斗志,官无忠心。<br />
……<br />
然而,<br />
嘉应州客勇却突然表现出了抵触,结寨不出。<br />
以至于,<br />
进驻兴宁县的军官判断双方会爆发冲突,下令全员做好战斗准备。<br />
然而,<br />
2天后,<br />
这些首领又集体下山跪迎,签署了和平方案。<br />
之后,<br />
吴军征兵进行的很顺利。<br />
按照李郁要求——均匀招募。<br />
粤北客家人聚居地,每县至少300人至多500人,清一色三年制合同兵。<br />
考虑到现实情况,<br />
将合同兵退役时一次性发放100两饷银,改为了按(季度)发放。<br />
每个季度的第2个月,<br />
由士兵家眷至县衙领取吴廷的新钱——银元(大头银币)。<br />
士兵们对此很满意,<br />
他们的目标就是一人当兵,全家吃饱。<br />
一年33两3的饷银,再加上自己种点土豆红薯,够了~<br />
……<br />
粤北粤西的客民山区,掀起了一股开矿潮。<br />
确定矿洞后,<br />
给县衙交纳一笔银子,500两,即可拿回一块铜牌匾。<br />
上面写着:<br />
广东省xx县xx矿区,编号xxxx,开采有效期至xxxx。<br />
矿主将牌匾挂在矿区大门上,就表明这是一处合法存在。<br />
如果没有,那就是私矿。<br />
举报者可获得官府奖励100两。<br />
私自开矿惩罚严厉,矿主枪决,涉事矿工全部流放第1派遣军于披甲人为奴。<br />
……<br />
500两,是5年的开采许可。<br />
到期之后,原矿主有优先续约权。<br />
考虑到矿洞分散在深山之内,查验产量的难度大。<br />
第一年暂为定额税200两。<br />
矿主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多人合伙。<br />
总之,<br />
一年300两的固定运营成本,开矿应该是挺有赚头的。<br />
如果,<br />
允许他们就地冶铁的话,利润还能更高。<br />
客家人普遍不富裕,但是当中不乏一些特别富裕的领头羊。<br />
例如韶州府赵德之流。<br />
所以,吴廷无需担心他们没资本开矿。<br />
……<br />
侍卫陆舟,请示:<br />
“陛下,各县招募之客勇该如何安排?”<br />
“寡人对他们的定位是二线戍卫。在江西吉安府布置1000人,在江苏常州府布置1000人,在浙江金华府布置1000人,在崇明岛布置1000人,在舟山群岛布置500人。其余暂且安置在赣州府。”<br />
陆舟又问道:<br />
“武器配置方面?”<br />
“军服、伙食照常,全员配备滑膛枪和刺刀,可配备少许轻型火炮,不得超过3磅。”李郁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准尉以上军官从1~5军团挑选,优先安排年龄大且受过伤的士兵士官。”<br />
陆舟又询问:<br />
“这些二线戍卫的指挥权?”<br />
“唔,待各省巡抚就职后,指挥权归巡抚,军官任命权归陆军部。”<br />
……<br />
“陛下,遵照您的吩咐,惠州、广州、肇庆3府考生,15岁以下一共来了444人。这是名单。”<br />
李郁压根懒得看名单,<br />
直接嘱咐:<br />
“7天后在广州举行考试,将苏州府的那份考卷稍微改改给这帮人做。”<br />
“啊?”<br />
陆舟傻眼。<br />
李郁笑道:<br />
“无妨。快考快公布,然后将人送至苏州东山文官学校读书。你可放出风声,积极拥护朝廷之家族,其子弟将来或可安排回原籍任官。”<br />
……<br />
李郁的心思,<br />
这100人就等同于质子。<br />
他们在苏州府读书,背后的家族就会相对拥护朝廷。<br />
考虑到这一点,<br />
或许,<br />
学时应该稍微久一些?让他们延毕?<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