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望着部落老人那惊恐的眼神~<br />
李小五信了。<br />
不是相信诅咒,而是相信这帮人真的相信圣彼得堡的妖僧诅咒。<br />
夜空,繁星点点。<br />
到处是欢快的男女合唱奏鸣曲。<br />
高屋建瓴地讲,草原上的这点事和秦淮河畔的那点事在性质上完全不同。在草原上,这并不是荒银,而是夯实人类文明金字塔最底下的那块基石。<br />
如果抽掉这块基石,金字塔就塌了。<br />
……<br />
部族里热情的妇女们甚至主动邀请非本部族的士兵一起加入这场规模空前的篝火晚会。<br />
苍穹为被褥。<br />
青草为铺盖。<br />
碧血洗银枪,柔情镀钢枪。<br />
西征军的将士们,将会有许多人无法活着回到他们的故乡,就让他们以另外一种形式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吧。<br />
次日黎明。<br />
数万人在毛毡帐篷里呼呼大睡,起不来,真的起不来。<br />
明年的这个时候,部落人口将迎来一次飙升。<br />
文明将浴火重生。<br />
……<br />
2日后,大军继续西征。<br />
策凌那木扎勒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期待。<br />
“汗王,这衣服料子真好。”<br />
“汗王,这枪的做工也好。”<br />
150名卫队紧随左右,叽叽喳喳。<br />
出于笼络人心的考虑,李小五从辎重营取了 150名全套装备,从军帽到军靴,从火枪到骑兵刀。<br />
给策凌那木扎勒和他的卫队来了个大换装。<br />
……<br />
负责带路的西清向导脸色不太好。<br />
他们已经察觉到吴军心怀戒备,没有走之前约定的路线,先至伊犁惠远城。<br />
而是绕路北线,走出阿拉山口,从北向南直扑战场。<br />
如此变故,众宗室子弟不由得对西清的前景忐忑不安。<br />
谁能保证吴军不会来个搂草打兔子?<br />
实际上他们想的没错,林淮生就是这么打算的——把洗脚水和孩子一起倒掉!<br />
大军出温泉附近的阿拉山口之后,气氛骤然紧张。<br />
哨骑四出。<br />
李小五踩着马鞍,用千里镜瞭望一圈后,<br />
扭头道:<br />
“兀兄,劳烦你率轻骑兵 1000为大军前锋,我率本部随后,与你保持 5里距离。”<br />
……<br />
兀思买似乎早就在等着这一刻,他摘下头盔,高声吟诵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br />
一首念完,他重新戴上头盔。<br />
高呼:<br />
“轻骑兵军团 1、 2、 5、 9连,随本官前进。”<br />
喊罢,<br />
他轻夹马腹,率先窜出去了。<br />
披风猎猎,给几千士兵留下了一个萧洒的背影。<br />
望着一溜烟离去的草原大诗人,还有忙着跟上他的 4个骑兵连。李小五觉得自己有点气短。<br />
长呼吸了好几次,才基本通畅。<br />
他也大声发号施令:<br />
“其余轻骑兵两翼行军,辎重营居中。”<br />
“龙骑兵殿后。”<br />
“所有人边走边吃,从现在开始,准许动用第二袋干肉储备。”<br />
1刻钟后,<br />
队形调整完毕,开始南下。<br />
……<br />
当晚宿营,<br />
在漆黑的大草原,西征军的大营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火炬,太惹眼了。<br />
20里外,<br />
走出毛毡的 4名哈萨克牧民大为震惊,他们隶属于中玉兹的某个小部落,在附近放牧兼侦查。<br />
次日,天还没亮。<br />
他们就匆匆赶着羊群往南迁徙。<br />
当阿布汗从牧羊人口中得知,北面出现不明大军的消息时,已是第 4天了。<br />
……<br />
汗国依旧保持了纯正的游牧传统。<br />
各苏丹、各头人聚集在一起商议,共同拿决定。<br />
阿布汗只是名义上的董事长,并不像封建王朝的皇帝那样一言九鼎。<br />
“敌情不明,我建议撤兵。”<br />
“不行,现在撤兵亏大了。为了灭清,汗国动员了 36个部落, 20万人东征,就这么撤了?拿什么补偿损失?”<br />
“我觉得我们应该关心,现在来的是什么人?”<br />
众人瞬间愣住了。<br />
是啊,到底是谁会千里迢迢来救西清?<br />
准噶尔蒙古?不可能,又不是阴兵过道。<br />
卫拉特蒙古?倒是有可能。<br />
没人往新崛起的吴军身上联想~<br />
……<br />
以数座边塞卡伦扩建而成的西清大营,站在木塔之上的瞭望哨惊喜地发现,敌人在拔营后撤。<br />
闻讯后,<br />
瘦的颧骨凸起的永琰一边剧烈咳嗽,一边走上土坯墙观察敌情。<br />
只见外面烟尘滚滚,哈萨尔骑兵忙着调动集结。<br />
他自言自语:<br />
“援兵真的来了?”<br />
一旁的塞纳图瞬间情绪失控,嚎啕大哭:<br />
“主子,是真的。吴廷陆军大臣林淮生还是受信用的,大清有救了。”<br />
当日,十几万哈萨克人后撤 5里。<br />
……<br />
西清,大致由三部分人组成。<br />
提前西撤的“人才回归”汉军旗火器营 6000人,西狩护驾兵力 7000人,以及伊犁将军防区的本地戍边之人。<br />
离开伊犁河谷时,西清有 15万人,牛羊 20万头。<br />
如今,人仅剩 6万。<br />
牛羊还剩 1万。<br />
撤退途中,他们突然遭遇了哈萨克汗国骑兵突袭。<br />
哈萨克骑兵直插绵延数十里的队伍中段,卡断前后,然后扩大战果。铁蹄弯刀之下,西清的迁徙队伍血流成河。<br />
次日,<br />
永琰紧急调动洋教官艾默生统领的汉八旗火器营和伊犁精锐马队,才驱逐了哈萨克骑兵。<br />
大军,勉强止血。<br />
……<br />
之后,哈萨克人的步兵赶到。<br />
西清收缩兵力,从一字长蛇变成一个刺猬。<br />
双方打的很惨烈。<br />
哈萨克汗国总人口才 180万,就敢出兵 20万。上到白发老翁,下到 10岁小崽子,全民总动员。<br />
用的是他们最擅长的战术——伏击战、消耗战。<br />
先伏击,给了西清当头一棒。<br />
然后拼消耗。<br />
仗着他们骑兵多,持续给西清放血。<br />
甚至一边打仗,一边放牧。<br />
了半个月的时间,成功地把西清压缩在不足 50平方公里的地盘内。<br />
……<br />
但是,当包围圈缩小到一定程度。<br />
哈萨克汗国军队的劣势就整个暴露出来了——缺乏攻坚能力。<br />
西清以卡伦和壕沟相结合,竟成了不可逾越的天堑。<br />
初次尝到了甜头的清军开始疯狂修筑工事,全民转职矿工,挖的大营内外,地无 3尺平。<br />
永琰感慨:<br />
“幸而哈萨克之步兵不强,否则的话,吾当里海牧羊。”<br />
萧小七灰头土脸,也感慨:<br />
“幸而敌军之大炮羸弱,否则的话,妾当异域持业。”<br />
……<br />
双方互啃 7个月,从秋天打到春天,竟是谁也奈何不了谁。<br />
清军突围不出去,哈萨克人也打不进来。<br />
就像是两个揪头发打架的泼妇,愣是分不出胜负。<br />
只能拼消耗。等西清断粮,全部饿晕。<br />
前撒克逊陆军少校,现西清忠臣艾默生无奈地摇头,他再次感慨东方军事技术之落后,理念之落后。<br />
直到,他看到了吴军步炮配合。<br />
……<br />
一名侍卫跌跌撞撞冲过来:<br />
“皇上,北边、北边打起来了!”<br />
永琰裹紧身上的羊皮袄,冲出地窝子。<br />
哈气擦拭千里镜片,瞭望北方,只见烟尘滚滚,硝烟弥漫。<br />
狠狠嗅一口空气,硫磺味特别提神。<br />
“好,打的好,打死这帮放羊的。妈妈的,大清替他们灭了准噶尔,他们居然恩将仇报~”<br />
说着,<br />
两行热泪从眼眶滚落。<br />
永琰偷偷抹泪,却弄巧成拙,泪水和灰尘混合,成了大脸。<br />
同样蓬头垢面的艾默生拎着佩剑大踏步过来:<br />
“皇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出兵吧,配合友军击败敌军。”<br />
“你有把握吗?”<br />
“ 6成。”<br />
……<br />
听着隆隆炮声,永琰艰难的吐露心声:<br />
“艾都统,朕和你说心里话,你说的友军刚把朕从燕京赶到了这里~朕怕他们居心不良。”<br />
艾默生听懂了。<br />
问道:<br />
“那让他们打,我们撤?”<br />
“且慢。”同样脏兮兮的脸萧小七过来了,“不能啊,皇上。中亚虽大,却是两个大国的狩猎场。我们要么委身侍吴,要么委身侍罗刹。如果一个都不选,那我们会被俩大帝国来回碾死。”<br />
永琰艰难地叹了一口气。<br />
“如果非得选一个,朕宁愿选吴。”<br />
艾默生眼珠转悠,他认可永琰的想法。<br />
汉人,总比罗刹鬼有信誉。<br />
而且叶卡捷琳娜那女人是真的狠,投奔过去,肯定会被当成炮灰投入对奥斯曼的战争。<br />
……<br />
此刻。<br />
西清大营边缘距离 15里处。<br />
兀思买率 1000骑拖着枯树和军旗左右来回奔跑,搅的烟尘滚滚。<br />
他是故意的!<br />
因为对面的哈萨克骑兵实在是太多了,好似飞蝗。<br />
烟尘,就是烟雾弹。<br />
遮蔽战场视线。<br />
让敌人摸不清己兵力规模,为步兵争取列阵的时间。<br />
西征军所有军官都有些发憷,没想到哈萨克汗国居然拥有这么多骑兵?<br />
准噶尔人击败过哈萨克。清军又灭了准噶尔。吴军又击败了清军。<br />
按照逻辑,<br />
吴军>清军>准噶尔>哈萨克。<br />
这么一条长长的鄙视链,林淮生认为以 1打 10应是轻松寻常的。<br />
……<br />
李小五飞快的下令:<br />
“看到那块丘陵了吗?<br />
“辎重大车围绕丘陵列圆阵。骆驼和驮马居中,重炮居于丘陵高处。”<br />
“司令官,轻炮呢?”<br />
“轻炮随同步兵一起在圈外作战。”<br />
没一会,<br />
兀思买那边派人来问战术。<br />
李小五略一思索:<br />
“告诉兀思买,把敌人引过来。”<br />
……<br />
小半个时辰后。<br />
哈萨克汗国的大军来了。<br />
先是骑兵,万马奔腾,地面颤抖。<br />
俩刻钟后,步兵赶到,无边无际。<br />
站在丘陵最高处的李小五也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br />
“这么多人?”<br />
他不会想到整个汗国的兵都在这了。严格来讲,是整个汗国的健康男人都在这了。<br />
……<br />
双方都有点愣。<br />
阿布汗放下千里镜,惊诧的反问:<br />
“是吴军!他们怎么会来这里?”<br />
一旁的大玉兹苏丹低声道:<br />
“大汗,咱们现在是在大清伊犁将军的防区。吴军肯定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来的。”<br />
阿布汗老脸一红:<br />
“胡扯。巴尔喀什湖不是国界,那是准噶人强加给汗国的羞辱。达坂城才是,没错,就是达坂城。”<br />
苏丹讪讪的退后。<br />
没啥好说的,还是看谁的刀子更快!<br />
……<br />
随着人脚马蹄奔跑带起的烟尘逐渐落地,空气清澈,双方终于能睁大眼睛了解对方实力了。<br />
阿布汗大喜。<br />
指着那个占地不过半个平方公里,高差仅有三五丈的丘陵。<br />
“进攻!”<br />
“杀死所有敌人。”<br />
“我们还有 15万人,敌人至多 1万,优势在我。”<br />
顿时,<br />
欢呼声好似惊雷,滚过这片有荒漠化趋势的草原。<br />
阿布汗分出了 1万步兵和 1万骑兵监视西清大营,防止他们进来搅局。<br />
参与围攻吴军的兵力有 15万。<br />
其中 1万精锐轻骑兵, 5万武装牧民, 2万火绳枪手,其余都是冷兵器步兵。<br />
大炮仅有区区 11门。<br />
……<br />
丘陵顶部,一群军官举着千里镜各自瞭望。<br />
有人惊喜的说道:<br />
“司令官,敌军几乎没有大炮。”<br />
“对,我判断他们不具备野战攻坚能力。”<br />
众人压力骤减,李小五也是。<br />
不仅如此,<br />
当他的镜头从敌人的步兵阵形掠过,发现敌军步兵装备很差,单刃弯刀、长矛、战斧、弓箭、盾牌皆是粗糙的低劣品。<br />
带双股叉的火绳枪也就是南方绿营兵的装备水平。<br />
值得警惕的是敌军骑兵。<br />
成千上万的无甲弯刀牧民一旦突入己方步兵阵,就成了战场死神。<br />
……<br />
哈萨克的军阵很古典。<br />
最前面是火炮,中间是步兵,左翼和后方是骑兵,右翼是火绳枪手。<br />
步兵又是古典的外凸半月阵。<br />
镜头里,<br />
明显看出来这个阵型是有陷阱的。<br />
中间是装备简陋的炮灰,许多人的弯刀甚至有生锈、小块缺损。他们队形混乱,不断交头接耳。<br />
两翼稍居后的步兵装备明显精良一些,兵刃雪亮,约有 2成披甲。<br />
瞬间,<br />
李小五就猜到了敌人的用意。<br />
当己方轻松突入敌人的外凸半月阵后,敌人内陷,两翼包围,己方就钻入了口袋,三面受敌。<br />
之后,<br />
敌人骑兵冲出,封堵住己方退路。从而,达到关门打狗的目的。<br />
……<br />
阵型不错,放在《三国演义》里能当个勇将。<br />
不过,时代变了。<br />
李小五信心陡增,收起千里镜:<br />
“韦俊。”<br />
“末将在!”<br />
“你率所有步兵携带 20门轻炮,攻打敌军步兵半月阵突出部。记住,不许深入,在射程之内尽量杀伤敌人。”<br />
韦俊拱手,临走前又问道:<br />
“如果敌人骑兵增援?”<br />
“空心方阵,原地据守。”<br />
“遵命。”(本章完)</p>
李小五信了。<br />
不是相信诅咒,而是相信这帮人真的相信圣彼得堡的妖僧诅咒。<br />
夜空,繁星点点。<br />
到处是欢快的男女合唱奏鸣曲。<br />
高屋建瓴地讲,草原上的这点事和秦淮河畔的那点事在性质上完全不同。在草原上,这并不是荒银,而是夯实人类文明金字塔最底下的那块基石。<br />
如果抽掉这块基石,金字塔就塌了。<br />
……<br />
部族里热情的妇女们甚至主动邀请非本部族的士兵一起加入这场规模空前的篝火晚会。<br />
苍穹为被褥。<br />
青草为铺盖。<br />
碧血洗银枪,柔情镀钢枪。<br />
西征军的将士们,将会有许多人无法活着回到他们的故乡,就让他们以另外一种形式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吧。<br />
次日黎明。<br />
数万人在毛毡帐篷里呼呼大睡,起不来,真的起不来。<br />
明年的这个时候,部落人口将迎来一次飙升。<br />
文明将浴火重生。<br />
……<br />
2日后,大军继续西征。<br />
策凌那木扎勒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期待。<br />
“汗王,这衣服料子真好。”<br />
“汗王,这枪的做工也好。”<br />
150名卫队紧随左右,叽叽喳喳。<br />
出于笼络人心的考虑,李小五从辎重营取了 150名全套装备,从军帽到军靴,从火枪到骑兵刀。<br />
给策凌那木扎勒和他的卫队来了个大换装。<br />
……<br />
负责带路的西清向导脸色不太好。<br />
他们已经察觉到吴军心怀戒备,没有走之前约定的路线,先至伊犁惠远城。<br />
而是绕路北线,走出阿拉山口,从北向南直扑战场。<br />
如此变故,众宗室子弟不由得对西清的前景忐忑不安。<br />
谁能保证吴军不会来个搂草打兔子?<br />
实际上他们想的没错,林淮生就是这么打算的——把洗脚水和孩子一起倒掉!<br />
大军出温泉附近的阿拉山口之后,气氛骤然紧张。<br />
哨骑四出。<br />
李小五踩着马鞍,用千里镜瞭望一圈后,<br />
扭头道:<br />
“兀兄,劳烦你率轻骑兵 1000为大军前锋,我率本部随后,与你保持 5里距离。”<br />
……<br />
兀思买似乎早就在等着这一刻,他摘下头盔,高声吟诵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br />
一首念完,他重新戴上头盔。<br />
高呼:<br />
“轻骑兵军团 1、 2、 5、 9连,随本官前进。”<br />
喊罢,<br />
他轻夹马腹,率先窜出去了。<br />
披风猎猎,给几千士兵留下了一个萧洒的背影。<br />
望着一溜烟离去的草原大诗人,还有忙着跟上他的 4个骑兵连。李小五觉得自己有点气短。<br />
长呼吸了好几次,才基本通畅。<br />
他也大声发号施令:<br />
“其余轻骑兵两翼行军,辎重营居中。”<br />
“龙骑兵殿后。”<br />
“所有人边走边吃,从现在开始,准许动用第二袋干肉储备。”<br />
1刻钟后,<br />
队形调整完毕,开始南下。<br />
……<br />
当晚宿营,<br />
在漆黑的大草原,西征军的大营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火炬,太惹眼了。<br />
20里外,<br />
走出毛毡的 4名哈萨克牧民大为震惊,他们隶属于中玉兹的某个小部落,在附近放牧兼侦查。<br />
次日,天还没亮。<br />
他们就匆匆赶着羊群往南迁徙。<br />
当阿布汗从牧羊人口中得知,北面出现不明大军的消息时,已是第 4天了。<br />
……<br />
汗国依旧保持了纯正的游牧传统。<br />
各苏丹、各头人聚集在一起商议,共同拿决定。<br />
阿布汗只是名义上的董事长,并不像封建王朝的皇帝那样一言九鼎。<br />
“敌情不明,我建议撤兵。”<br />
“不行,现在撤兵亏大了。为了灭清,汗国动员了 36个部落, 20万人东征,就这么撤了?拿什么补偿损失?”<br />
“我觉得我们应该关心,现在来的是什么人?”<br />
众人瞬间愣住了。<br />
是啊,到底是谁会千里迢迢来救西清?<br />
准噶尔蒙古?不可能,又不是阴兵过道。<br />
卫拉特蒙古?倒是有可能。<br />
没人往新崛起的吴军身上联想~<br />
……<br />
以数座边塞卡伦扩建而成的西清大营,站在木塔之上的瞭望哨惊喜地发现,敌人在拔营后撤。<br />
闻讯后,<br />
瘦的颧骨凸起的永琰一边剧烈咳嗽,一边走上土坯墙观察敌情。<br />
只见外面烟尘滚滚,哈萨尔骑兵忙着调动集结。<br />
他自言自语:<br />
“援兵真的来了?”<br />
一旁的塞纳图瞬间情绪失控,嚎啕大哭:<br />
“主子,是真的。吴廷陆军大臣林淮生还是受信用的,大清有救了。”<br />
当日,十几万哈萨克人后撤 5里。<br />
……<br />
西清,大致由三部分人组成。<br />
提前西撤的“人才回归”汉军旗火器营 6000人,西狩护驾兵力 7000人,以及伊犁将军防区的本地戍边之人。<br />
离开伊犁河谷时,西清有 15万人,牛羊 20万头。<br />
如今,人仅剩 6万。<br />
牛羊还剩 1万。<br />
撤退途中,他们突然遭遇了哈萨克汗国骑兵突袭。<br />
哈萨克骑兵直插绵延数十里的队伍中段,卡断前后,然后扩大战果。铁蹄弯刀之下,西清的迁徙队伍血流成河。<br />
次日,<br />
永琰紧急调动洋教官艾默生统领的汉八旗火器营和伊犁精锐马队,才驱逐了哈萨克骑兵。<br />
大军,勉强止血。<br />
……<br />
之后,哈萨克人的步兵赶到。<br />
西清收缩兵力,从一字长蛇变成一个刺猬。<br />
双方打的很惨烈。<br />
哈萨克汗国总人口才 180万,就敢出兵 20万。上到白发老翁,下到 10岁小崽子,全民总动员。<br />
用的是他们最擅长的战术——伏击战、消耗战。<br />
先伏击,给了西清当头一棒。<br />
然后拼消耗。<br />
仗着他们骑兵多,持续给西清放血。<br />
甚至一边打仗,一边放牧。<br />
了半个月的时间,成功地把西清压缩在不足 50平方公里的地盘内。<br />
……<br />
但是,当包围圈缩小到一定程度。<br />
哈萨克汗国军队的劣势就整个暴露出来了——缺乏攻坚能力。<br />
西清以卡伦和壕沟相结合,竟成了不可逾越的天堑。<br />
初次尝到了甜头的清军开始疯狂修筑工事,全民转职矿工,挖的大营内外,地无 3尺平。<br />
永琰感慨:<br />
“幸而哈萨克之步兵不强,否则的话,吾当里海牧羊。”<br />
萧小七灰头土脸,也感慨:<br />
“幸而敌军之大炮羸弱,否则的话,妾当异域持业。”<br />
……<br />
双方互啃 7个月,从秋天打到春天,竟是谁也奈何不了谁。<br />
清军突围不出去,哈萨克人也打不进来。<br />
就像是两个揪头发打架的泼妇,愣是分不出胜负。<br />
只能拼消耗。等西清断粮,全部饿晕。<br />
前撒克逊陆军少校,现西清忠臣艾默生无奈地摇头,他再次感慨东方军事技术之落后,理念之落后。<br />
直到,他看到了吴军步炮配合。<br />
……<br />
一名侍卫跌跌撞撞冲过来:<br />
“皇上,北边、北边打起来了!”<br />
永琰裹紧身上的羊皮袄,冲出地窝子。<br />
哈气擦拭千里镜片,瞭望北方,只见烟尘滚滚,硝烟弥漫。<br />
狠狠嗅一口空气,硫磺味特别提神。<br />
“好,打的好,打死这帮放羊的。妈妈的,大清替他们灭了准噶尔,他们居然恩将仇报~”<br />
说着,<br />
两行热泪从眼眶滚落。<br />
永琰偷偷抹泪,却弄巧成拙,泪水和灰尘混合,成了大脸。<br />
同样蓬头垢面的艾默生拎着佩剑大踏步过来:<br />
“皇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出兵吧,配合友军击败敌军。”<br />
“你有把握吗?”<br />
“ 6成。”<br />
……<br />
听着隆隆炮声,永琰艰难的吐露心声:<br />
“艾都统,朕和你说心里话,你说的友军刚把朕从燕京赶到了这里~朕怕他们居心不良。”<br />
艾默生听懂了。<br />
问道:<br />
“那让他们打,我们撤?”<br />
“且慢。”同样脏兮兮的脸萧小七过来了,“不能啊,皇上。中亚虽大,却是两个大国的狩猎场。我们要么委身侍吴,要么委身侍罗刹。如果一个都不选,那我们会被俩大帝国来回碾死。”<br />
永琰艰难地叹了一口气。<br />
“如果非得选一个,朕宁愿选吴。”<br />
艾默生眼珠转悠,他认可永琰的想法。<br />
汉人,总比罗刹鬼有信誉。<br />
而且叶卡捷琳娜那女人是真的狠,投奔过去,肯定会被当成炮灰投入对奥斯曼的战争。<br />
……<br />
此刻。<br />
西清大营边缘距离 15里处。<br />
兀思买率 1000骑拖着枯树和军旗左右来回奔跑,搅的烟尘滚滚。<br />
他是故意的!<br />
因为对面的哈萨克骑兵实在是太多了,好似飞蝗。<br />
烟尘,就是烟雾弹。<br />
遮蔽战场视线。<br />
让敌人摸不清己兵力规模,为步兵争取列阵的时间。<br />
西征军所有军官都有些发憷,没想到哈萨克汗国居然拥有这么多骑兵?<br />
准噶尔人击败过哈萨克。清军又灭了准噶尔。吴军又击败了清军。<br />
按照逻辑,<br />
吴军>清军>准噶尔>哈萨克。<br />
这么一条长长的鄙视链,林淮生认为以 1打 10应是轻松寻常的。<br />
……<br />
李小五飞快的下令:<br />
“看到那块丘陵了吗?<br />
“辎重大车围绕丘陵列圆阵。骆驼和驮马居中,重炮居于丘陵高处。”<br />
“司令官,轻炮呢?”<br />
“轻炮随同步兵一起在圈外作战。”<br />
没一会,<br />
兀思买那边派人来问战术。<br />
李小五略一思索:<br />
“告诉兀思买,把敌人引过来。”<br />
……<br />
小半个时辰后。<br />
哈萨克汗国的大军来了。<br />
先是骑兵,万马奔腾,地面颤抖。<br />
俩刻钟后,步兵赶到,无边无际。<br />
站在丘陵最高处的李小五也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br />
“这么多人?”<br />
他不会想到整个汗国的兵都在这了。严格来讲,是整个汗国的健康男人都在这了。<br />
……<br />
双方都有点愣。<br />
阿布汗放下千里镜,惊诧的反问:<br />
“是吴军!他们怎么会来这里?”<br />
一旁的大玉兹苏丹低声道:<br />
“大汗,咱们现在是在大清伊犁将军的防区。吴军肯定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来的。”<br />
阿布汗老脸一红:<br />
“胡扯。巴尔喀什湖不是国界,那是准噶人强加给汗国的羞辱。达坂城才是,没错,就是达坂城。”<br />
苏丹讪讪的退后。<br />
没啥好说的,还是看谁的刀子更快!<br />
……<br />
随着人脚马蹄奔跑带起的烟尘逐渐落地,空气清澈,双方终于能睁大眼睛了解对方实力了。<br />
阿布汗大喜。<br />
指着那个占地不过半个平方公里,高差仅有三五丈的丘陵。<br />
“进攻!”<br />
“杀死所有敌人。”<br />
“我们还有 15万人,敌人至多 1万,优势在我。”<br />
顿时,<br />
欢呼声好似惊雷,滚过这片有荒漠化趋势的草原。<br />
阿布汗分出了 1万步兵和 1万骑兵监视西清大营,防止他们进来搅局。<br />
参与围攻吴军的兵力有 15万。<br />
其中 1万精锐轻骑兵, 5万武装牧民, 2万火绳枪手,其余都是冷兵器步兵。<br />
大炮仅有区区 11门。<br />
……<br />
丘陵顶部,一群军官举着千里镜各自瞭望。<br />
有人惊喜的说道:<br />
“司令官,敌军几乎没有大炮。”<br />
“对,我判断他们不具备野战攻坚能力。”<br />
众人压力骤减,李小五也是。<br />
不仅如此,<br />
当他的镜头从敌人的步兵阵形掠过,发现敌军步兵装备很差,单刃弯刀、长矛、战斧、弓箭、盾牌皆是粗糙的低劣品。<br />
带双股叉的火绳枪也就是南方绿营兵的装备水平。<br />
值得警惕的是敌军骑兵。<br />
成千上万的无甲弯刀牧民一旦突入己方步兵阵,就成了战场死神。<br />
……<br />
哈萨克的军阵很古典。<br />
最前面是火炮,中间是步兵,左翼和后方是骑兵,右翼是火绳枪手。<br />
步兵又是古典的外凸半月阵。<br />
镜头里,<br />
明显看出来这个阵型是有陷阱的。<br />
中间是装备简陋的炮灰,许多人的弯刀甚至有生锈、小块缺损。他们队形混乱,不断交头接耳。<br />
两翼稍居后的步兵装备明显精良一些,兵刃雪亮,约有 2成披甲。<br />
瞬间,<br />
李小五就猜到了敌人的用意。<br />
当己方轻松突入敌人的外凸半月阵后,敌人内陷,两翼包围,己方就钻入了口袋,三面受敌。<br />
之后,<br />
敌人骑兵冲出,封堵住己方退路。从而,达到关门打狗的目的。<br />
……<br />
阵型不错,放在《三国演义》里能当个勇将。<br />
不过,时代变了。<br />
李小五信心陡增,收起千里镜:<br />
“韦俊。”<br />
“末将在!”<br />
“你率所有步兵携带 20门轻炮,攻打敌军步兵半月阵突出部。记住,不许深入,在射程之内尽量杀伤敌人。”<br />
韦俊拱手,临走前又问道:<br />
“如果敌人骑兵增援?”<br />
“空心方阵,原地据守。”<br />
“遵命。”(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