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身穿红黑军服的吴军步兵 2000人,分列 8个方阵,前 5后 3,踩着鼓点,跟着连旗缓缓前进。<br />
方阵中间是马拉轻炮。<br />
阿布汗瞬间又惊又怒。<br />
吴军的作战模式和曾经多次入侵汗国的罗刹外籍精锐步兵团太像了。<br />
小玉兹苏丹更是惊恐。<br />
小玉兹在汗国的最西侧,里海之畔,罗刹人侵入建起的要塞已超过 50座了,他们口口声声:“小玉兹必须接受叶卡捷琳娜女皇的保护”。<br />
燧发枪、要塞、哥萨克,三要素组合起来,就是小玉兹苏丹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br />
ptsd瞬间复发。<br />
苏丹一边擦汗,一边紧张的左右张望。<br />
……<br />
哈萨克人的铜炮和吴军散兵,几乎同时开火。<br />
在双方的注视下。<br />
哈萨克炮手伤亡不断,吴军散兵也有零星伤亡。<br />
散兵的装填速度和大炮几乎差不多。<br />
但是散兵可以快速移动,大炮却不行。<br />
众目睽睽之下,哈萨克人的火炮被一群灵活的散兵打成了废物。<br />
先是两组炮手逃跑了。<br />
接着所有炮手全跑了。<br />
惟一值得赞扬的是,这些人在逃跑之前还没忘记用铁钉钉死大炮的火门,防止被敌人二次利用。<br />
阿布汗马鞭一指:<br />
“百人队,杀掉这些城镇贱民。”<br />
……<br />
由汗国的城镇平民组成的炮手被自己人砍死在阵前。<br />
没错,<br />
炮手是高级兵种,文盲牧民根本搞不定。<br />
所以,<br />
汗国都是抽调城镇的手工业者充当炮手,他们至少会算会写,心灵手巧。<br />
杀光己方逃兵后,骑兵挥舞弯刀冲向吴军散兵。<br />
散兵们立马撒丫子就跑进了己方的火枪方阵后面,继续装填。<br />
军官佩剑扬起:<br />
“方阵停步。”<br />
“举枪。”<br />
“预备~”<br />
“放。<br />
几百杆燧发枪齐射,瞬间将气势汹汹追杀而来的百人队打成了十人队。<br />
……<br />
望着敌骑狼狈的背影,吴军集体欢呼,原地装填。<br />
小鼓咚咚,继续向前。<br />
散兵们又嚣张的离开本阵,随意开枪。<br />
对面的外凸半月阵,不断有倒霉鬼中弹倒地,引起阵阵骚动。<br />
“稳住,稳住。”<br />
头目声嘶力竭维持秩序。<br />
突然,<br />
对面的吴军停住了脚步,这个距离很诡异!<br />
80尺!<br />
对于滑膛枪而言,不具备任何精准度。但是,吴军就这么华丽丽的开枪了。<br />
跨射!<br />
上千颗铅弹落入密密麻麻的半月阵,瞬间人仰马翻。<br />
……<br />
吴军轻炮也展开了。<br />
“开炮。”<br />
一排实心铁球滚入人群,更加剧了混乱。<br />
被征召而来的 50岁老汉阿拉鲁望着惨死在眼前的半截邻居,耳朵嗡嗡作响。<br />
30息后,<br />
第二波铅弹打击随即而至。<br />
3 0息后,<br />
第二波炮击紧跟而至。<br />
好好的外凸半圆阵,愣是被人打成了血鼻子。<br />
……<br />
“大汗?”<br />
阿布汗眼角抽搐,咬着后槽牙,挤出几个字:<br />
“步兵半月阵,进攻。”<br />
军令传达下去。<br />
半刻钟后,步兵方阵终于动了。<br />
望着黑压压冲来的敌步兵方阵,韦俊长长的舒出一口气。<br />
步兵好啊。<br />
宁愿遇到步兵,不愿遇到骑兵。<br />
实际上,也没哪个敌将会在步骑混编的情况下先投入己方的骑兵大规模作战,这不合理。<br />
肯定先上步兵啊。<br />
步兵便宜,骑兵贵。<br />
汗国的骑兵身份普遍高于步兵。<br />
骑兵的家里至少有块草场,几十头牛羊。步兵大部分是无产佃民、流浪者。<br />
……<br />
老兵们什么也不想了,装填、射击、装填、射击。<br />
偶有伤亡,也不管不顾,尽自己最大努力发射铅弹才是王道。<br />
炮兵亦是疯狂开火。<br />
正前方,一排排弯刀敌兵中弹倒地,好似割麦子。<br />
连续 4轮齐射后,双方的阵型都出现了变化。<br />
外凸半月阵变成了内凹铁锅阵。<br />
中间的炮灰们伤亡惨重,他们死也不肯往前走,原地挤成一团。<br />
两翼正常前进的精锐步兵就成了突出部,好似螃蟹的两只钳子,左右夹击猎物。<br />
……<br />
吴军也开始收缩。<br />
由倒过来的“二”型阵,变成了“口”型阵。<br />
火炮居中。<br />
射击不绝,硝烟弥漫。<br />
慢慢已经看不清人影了。<br />
哈萨克步兵伤亡惨重,攻击势头明显颓废。<br />
不过~<br />
阿布汗的督战队来了,他们骑在马上、手持弯刀督促步兵勇敢地冲上去,用自己卑贱的躯体去吸收敌人的枪子。<br />
冲锋过程中,<br />
有眼尖的督战队员发现吴军火枪射速高的出奇。<br />
10息一发!<br />
这很不合理。<br />
……<br />
某个视力好的能在 2里外看清旱獭性别的督战队站上马鞍,用右手挡住阳光极目远眺。<br />
这一看,他浑身冰凉。<br />
敌人竟是从火枪后面装填子弹。<br />
这、这怎么可能呢??<br />
他陷入了巨大的自我怀疑,反复揉眼睛。<br />
有位不知名的作家曾经说过:<br />
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秘密,如果你觉得某个人很神秘,说明你靠的不够近。<br />
冲在最前面的 50岁炮灰阿拉鲁,对此深有感触。<br />
因为他确实靠近了,也看清了。<br />
前排跪射的吴军用的是燧发后膛枪,后排吴军依旧使用燧发前膛枪。<br />
阿拉鲁很绝望,他知道自己无法活着回到那帐破旧的毛毡了。<br />
仅仅几十息后~<br />
一颗铅弹击碎了他的膝盖。<br />
阿拉鲁倒地,随即被无数双大脚踩踏。<br />
……<br />
大玉兹的弓箭手也加入了~<br />
跟在步兵的后面, 45度抛射压制。<br />
吴军开始出现伤亡,阵型出现混乱。<br />
面对无边无际的弯刀勇士们,韦俊祭出了今日的第二个秘密武器——掷弹兵。<br />
短时间内,<br />
至少 500颗酷似链球造型的圆球炸弹被强壮的掷弹兵扔出去十几丈远,在敌人脚下炸裂。<br />
爆炸、弹片和哀嚎。<br />
粗暴的打断了哈萨克人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勇气。<br />
固定在圆球上的那根铁链是为了方便发力。<br />
同等重量下,链球投掷距离>铅球。双层炸弹(内层装火药、外层装细小铅子),利用漫天飞舞的细小铅子造成杀伤,更加科学,更加文明。<br />
吴廷军工署研发新武器的脚步从来没停下过。<br />
……<br />
机器狗不畏惧死亡,但人会。<br />
目睹了第二次进攻失败,阿布汗不在愤怒,他意识到当下问题的严重性了。<br />
汗国陷入了巨大的危机。<br />
距离亡国仅有一步之遥。<br />
“弓骑兵、枪骑兵、弯刀骑兵、都给我上。”<br />
大、中、小玉兹各出一个千人队,汗帐出一个千人队,这很游牧。<br />
骑兵们铁蹄隆隆,弯刀雪亮。<br />
但是他们需要先清理干净散布在冲击路径上的己方步兵,才能全速。<br />
骑兵们挥舞弯刀,声嘶力竭的咒骂。<br />
“滚开。”<br />
“不要拦道。”<br />
……<br />
一直站在炮车上观察战场的韦俊意识到最终压力测试时刻到了。<br />
他兴奋的攥紧剑柄,高呼:<br />
“空心方阵!!”<br />
各连的军官们此起彼伏高呼:<br />
“空心方阵,上刺刀。”<br />
“后膛枪手退后!!”<br />
双方都在抢时间,调整阵型。<br />
阿布汗不断擦拭汗珠,他望着居于丘陵之上的敌将稳如老狗,麾下骑兵炮兵纹丝不动,这是多大的自信啊。<br />
周围,<br />
众部落首领议论纷纷,语气态度不是很好。<br />
隐约中他听到了一句:<br />
“吴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br />
瞬间,他恨不得把说这话的混账当场劈死,然后踩着他的尸体告诉他:<br />
“罗刹不满万,满万不可敌。”<br />
“是罗刹啊。”<br />
……<br />
空心方阵,刺刀林立。<br />
刀尖或向前或向上。<br />
空心方阵里面,布置了一至两门射角被调到最高的火炮,准备暴击骑兵。<br />
后膛燧发枪手属于自由人,站在空弹药箱上不停击发。<br />
他们手持的武器是——马鞍山重工的新产品,燧发后膛卡宾枪。<br />
设计理念来自 18世纪最伟大的兵器学家——陛下,直接剽窃了霍尔 1819型燧发后膛枪。<br />
【提醒配图】<br />
这款枪的设计理念很先进。<br />
是在火帽和金属弹问世之前,利用现有技术设计的一款实用燧发后膛枪。<br />
吴国军工行业的零部件标准化做的很好,公差微小。<br />
所以这款枪和吴国的军工水准恰好很配~<br />
……<br />
该枪最主要的部件是,一块由整个方块钢加工而成的活动枪机。<br />
装弹时~<br />
士兵按压下方一个扳机状弹簧挂钩,即可打开枪机,然后将枪机向上抬,使膛口向上倾斜。<br />
咬开纸壳子弹将部分火药倒入弹膛。<br />
再将剩余部分塞入弹膛。<br />
之后,用手指将弹丸浅浅推至弹膛最深处,将枪机闭锁。<br />
即可击发。<br />
这款枪的优点是射速快,适合堑壕战。<br />
缺点是射击时,会有不少火药气体从缝隙处泄漏,射程和威力打 6折。<br />
……<br />
哈萨克骑兵开始冲锋了,他们试图驱散吴军的空心方阵。<br />
然而,方阵更加紧密。<br />
士兵们肩并肩,刺刀朝外。<br />
战马绕开方阵,它们不愿去撞击锋利的刺刀林。它们没有为大汗英勇战死的觉悟,而是遵照生物本能从方阵中间穿过。<br />
一名勇敢枪骑兵很想冲击方阵,用手里的长枪挑开敌阵。<br />
可惜,坐骑死活也不配合他。<br />
万物皆有灵。<br />
在自然界中,正经动物自杀的行为很罕见。<br />
寥寥无几~<br />
……<br />
这名枪骑兵只能遵从坐骑从空心方阵侧翼堪堪掠过,不甘心的他从马鞍里摸出一柄铁骨朵。<br />
刚想抛出~<br />
战马突然中弹,一声哀鸣。<br />
他高高地飞了出去。<br />
十几丈外,一名后膛枪手低头装填。<br />
……<br />
战马的侧面受弹面积太大,后膛枪的高射速让骑兵们胆寒。<br />
他们不再敢贴着方阵掠阵。<br />
见无法破阵,阿布汗终于出动了汗帐最精锐的那支骑兵。<br />
不过,<br />
他们遇上了从丘陵冲下来的吴军手枪骑兵。<br />
骑术精湛的土尔扈特骑士们腰插两把短枪,右手夹一杆长矛。<br />
先开枪,后用矛。<br />
骑马对冲的那一瞬间,冲击力很恐怖。<br />
他们所用的这款骑矛的矛杆是特制的,很轻很脆。当戳到弓骑兵的一瞬间,撒手丢矛,如果不及时撒手很可能自己也会坠马。<br />
用完一次性骑矛后,拔出骑兵刀~<br />
劈砍。<br />
厮杀~<br />
……<br />
吴军步兵和骑兵一动一静,竟是配合的天衣无缝,战术炉火纯青。<br />
足足 2刻钟的厮杀。<br />
哈萨克骑兵处境很尴尬。<br />
若是散开打,则被土尔扈特人逐个挑下马。成群结队的打,会被空心方阵内的火炮轰。打吴军的步兵,骑兵来帮忙。<br />
打吴军的骑兵,步兵又在一侧开火。<br />
……<br />
阿布汗终于忍不住了。<br />
游牧法则:<br />
一个不能带领大家抢劫致富的大汗,要你何用?<br />
废物。<br />
离!<br />
马上离!<br />
眼看汗国内部四分五裂在即,<br />
惊慌失措的阿布汗拔出他那柄镶嵌了宝石的祖传弯刀:“所有人!随本汗进攻,拿下前方丘陵,斩将夺旗。”<br />
话音未落~<br />
南边的探马,气急败坏来报:<br />
“西清军出营夹击我军,现距离 10里。”<br />
猥琐的永琰决定献上他的忠诚。<br />
同时,接受了萧妃的建议——气势要大,杀伤要少。<br />
放一批哈萨克骑兵走,养贼自重。<br />
哈萨克军队在,西清才有利用价值。可作为吴军仆从军顶在前面剿杀哈萨克人,汪汪汪。<br />
……<br />
不得不说萧小七这个女人虽然不懂军事,但她真的懂人心,成功把西清摆上了棋局。<br />
旗子总比弃子好。<br />
在完全控制中亚草原之前,吴军还真不会对西清下手。<br />
这里面的逻辑很简单:<br />
如果吴军接受并且驱赶西清去打哈萨克,一来可减少伤亡,二来节约弹药。<br />
吴军不接受西清,那就得一挑二。<br />
即使能赢,士兵伤亡和弹药消耗的压力都会增加。<br />
从西安到哈萨克,足足 4000多里。就吴军这种打法,后勤压力简直大的可怕。一批弹药从西安运到这里,要费多少人力物力?<br />
吴廷这种随时算小账的朝廷,能算不清?<br />
短期内,西清是安全的。<br />
永琰听完,觉得自己抢和珅的女人抢对了,这个女人不简单。<br />
……<br />
丘陵之上。<br />
望着兜了一圈从后面杀来的敌人骑兵集团掀起的滚滚烟尘,李小五笑了。<br />
一切尽在算计中。<br />
从一开始,自己就掌握了主动,哈萨克人的每一步反应都在被自己牵着鼻子走,完美好似学校的战役推演课程。<br />
“调整炮位。”<br />
“准备炸弹。”<br />
“准备火箭弹。”<br />
“准备圆形铁丝网。”<br />
“今日,众将士随我血战。一战定中亚!”(本章完)</p>
方阵中间是马拉轻炮。<br />
阿布汗瞬间又惊又怒。<br />
吴军的作战模式和曾经多次入侵汗国的罗刹外籍精锐步兵团太像了。<br />
小玉兹苏丹更是惊恐。<br />
小玉兹在汗国的最西侧,里海之畔,罗刹人侵入建起的要塞已超过 50座了,他们口口声声:“小玉兹必须接受叶卡捷琳娜女皇的保护”。<br />
燧发枪、要塞、哥萨克,三要素组合起来,就是小玉兹苏丹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br />
ptsd瞬间复发。<br />
苏丹一边擦汗,一边紧张的左右张望。<br />
……<br />
哈萨克人的铜炮和吴军散兵,几乎同时开火。<br />
在双方的注视下。<br />
哈萨克炮手伤亡不断,吴军散兵也有零星伤亡。<br />
散兵的装填速度和大炮几乎差不多。<br />
但是散兵可以快速移动,大炮却不行。<br />
众目睽睽之下,哈萨克人的火炮被一群灵活的散兵打成了废物。<br />
先是两组炮手逃跑了。<br />
接着所有炮手全跑了。<br />
惟一值得赞扬的是,这些人在逃跑之前还没忘记用铁钉钉死大炮的火门,防止被敌人二次利用。<br />
阿布汗马鞭一指:<br />
“百人队,杀掉这些城镇贱民。”<br />
……<br />
由汗国的城镇平民组成的炮手被自己人砍死在阵前。<br />
没错,<br />
炮手是高级兵种,文盲牧民根本搞不定。<br />
所以,<br />
汗国都是抽调城镇的手工业者充当炮手,他们至少会算会写,心灵手巧。<br />
杀光己方逃兵后,骑兵挥舞弯刀冲向吴军散兵。<br />
散兵们立马撒丫子就跑进了己方的火枪方阵后面,继续装填。<br />
军官佩剑扬起:<br />
“方阵停步。”<br />
“举枪。”<br />
“预备~”<br />
“放。<br />
几百杆燧发枪齐射,瞬间将气势汹汹追杀而来的百人队打成了十人队。<br />
……<br />
望着敌骑狼狈的背影,吴军集体欢呼,原地装填。<br />
小鼓咚咚,继续向前。<br />
散兵们又嚣张的离开本阵,随意开枪。<br />
对面的外凸半月阵,不断有倒霉鬼中弹倒地,引起阵阵骚动。<br />
“稳住,稳住。”<br />
头目声嘶力竭维持秩序。<br />
突然,<br />
对面的吴军停住了脚步,这个距离很诡异!<br />
80尺!<br />
对于滑膛枪而言,不具备任何精准度。但是,吴军就这么华丽丽的开枪了。<br />
跨射!<br />
上千颗铅弹落入密密麻麻的半月阵,瞬间人仰马翻。<br />
……<br />
吴军轻炮也展开了。<br />
“开炮。”<br />
一排实心铁球滚入人群,更加剧了混乱。<br />
被征召而来的 50岁老汉阿拉鲁望着惨死在眼前的半截邻居,耳朵嗡嗡作响。<br />
30息后,<br />
第二波铅弹打击随即而至。<br />
3 0息后,<br />
第二波炮击紧跟而至。<br />
好好的外凸半圆阵,愣是被人打成了血鼻子。<br />
……<br />
“大汗?”<br />
阿布汗眼角抽搐,咬着后槽牙,挤出几个字:<br />
“步兵半月阵,进攻。”<br />
军令传达下去。<br />
半刻钟后,步兵方阵终于动了。<br />
望着黑压压冲来的敌步兵方阵,韦俊长长的舒出一口气。<br />
步兵好啊。<br />
宁愿遇到步兵,不愿遇到骑兵。<br />
实际上,也没哪个敌将会在步骑混编的情况下先投入己方的骑兵大规模作战,这不合理。<br />
肯定先上步兵啊。<br />
步兵便宜,骑兵贵。<br />
汗国的骑兵身份普遍高于步兵。<br />
骑兵的家里至少有块草场,几十头牛羊。步兵大部分是无产佃民、流浪者。<br />
……<br />
老兵们什么也不想了,装填、射击、装填、射击。<br />
偶有伤亡,也不管不顾,尽自己最大努力发射铅弹才是王道。<br />
炮兵亦是疯狂开火。<br />
正前方,一排排弯刀敌兵中弹倒地,好似割麦子。<br />
连续 4轮齐射后,双方的阵型都出现了变化。<br />
外凸半月阵变成了内凹铁锅阵。<br />
中间的炮灰们伤亡惨重,他们死也不肯往前走,原地挤成一团。<br />
两翼正常前进的精锐步兵就成了突出部,好似螃蟹的两只钳子,左右夹击猎物。<br />
……<br />
吴军也开始收缩。<br />
由倒过来的“二”型阵,变成了“口”型阵。<br />
火炮居中。<br />
射击不绝,硝烟弥漫。<br />
慢慢已经看不清人影了。<br />
哈萨克步兵伤亡惨重,攻击势头明显颓废。<br />
不过~<br />
阿布汗的督战队来了,他们骑在马上、手持弯刀督促步兵勇敢地冲上去,用自己卑贱的躯体去吸收敌人的枪子。<br />
冲锋过程中,<br />
有眼尖的督战队员发现吴军火枪射速高的出奇。<br />
10息一发!<br />
这很不合理。<br />
……<br />
某个视力好的能在 2里外看清旱獭性别的督战队站上马鞍,用右手挡住阳光极目远眺。<br />
这一看,他浑身冰凉。<br />
敌人竟是从火枪后面装填子弹。<br />
这、这怎么可能呢??<br />
他陷入了巨大的自我怀疑,反复揉眼睛。<br />
有位不知名的作家曾经说过:<br />
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秘密,如果你觉得某个人很神秘,说明你靠的不够近。<br />
冲在最前面的 50岁炮灰阿拉鲁,对此深有感触。<br />
因为他确实靠近了,也看清了。<br />
前排跪射的吴军用的是燧发后膛枪,后排吴军依旧使用燧发前膛枪。<br />
阿拉鲁很绝望,他知道自己无法活着回到那帐破旧的毛毡了。<br />
仅仅几十息后~<br />
一颗铅弹击碎了他的膝盖。<br />
阿拉鲁倒地,随即被无数双大脚踩踏。<br />
……<br />
大玉兹的弓箭手也加入了~<br />
跟在步兵的后面, 45度抛射压制。<br />
吴军开始出现伤亡,阵型出现混乱。<br />
面对无边无际的弯刀勇士们,韦俊祭出了今日的第二个秘密武器——掷弹兵。<br />
短时间内,<br />
至少 500颗酷似链球造型的圆球炸弹被强壮的掷弹兵扔出去十几丈远,在敌人脚下炸裂。<br />
爆炸、弹片和哀嚎。<br />
粗暴的打断了哈萨克人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勇气。<br />
固定在圆球上的那根铁链是为了方便发力。<br />
同等重量下,链球投掷距离>铅球。双层炸弹(内层装火药、外层装细小铅子),利用漫天飞舞的细小铅子造成杀伤,更加科学,更加文明。<br />
吴廷军工署研发新武器的脚步从来没停下过。<br />
……<br />
机器狗不畏惧死亡,但人会。<br />
目睹了第二次进攻失败,阿布汗不在愤怒,他意识到当下问题的严重性了。<br />
汗国陷入了巨大的危机。<br />
距离亡国仅有一步之遥。<br />
“弓骑兵、枪骑兵、弯刀骑兵、都给我上。”<br />
大、中、小玉兹各出一个千人队,汗帐出一个千人队,这很游牧。<br />
骑兵们铁蹄隆隆,弯刀雪亮。<br />
但是他们需要先清理干净散布在冲击路径上的己方步兵,才能全速。<br />
骑兵们挥舞弯刀,声嘶力竭的咒骂。<br />
“滚开。”<br />
“不要拦道。”<br />
……<br />
一直站在炮车上观察战场的韦俊意识到最终压力测试时刻到了。<br />
他兴奋的攥紧剑柄,高呼:<br />
“空心方阵!!”<br />
各连的军官们此起彼伏高呼:<br />
“空心方阵,上刺刀。”<br />
“后膛枪手退后!!”<br />
双方都在抢时间,调整阵型。<br />
阿布汗不断擦拭汗珠,他望着居于丘陵之上的敌将稳如老狗,麾下骑兵炮兵纹丝不动,这是多大的自信啊。<br />
周围,<br />
众部落首领议论纷纷,语气态度不是很好。<br />
隐约中他听到了一句:<br />
“吴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br />
瞬间,他恨不得把说这话的混账当场劈死,然后踩着他的尸体告诉他:<br />
“罗刹不满万,满万不可敌。”<br />
“是罗刹啊。”<br />
……<br />
空心方阵,刺刀林立。<br />
刀尖或向前或向上。<br />
空心方阵里面,布置了一至两门射角被调到最高的火炮,准备暴击骑兵。<br />
后膛燧发枪手属于自由人,站在空弹药箱上不停击发。<br />
他们手持的武器是——马鞍山重工的新产品,燧发后膛卡宾枪。<br />
设计理念来自 18世纪最伟大的兵器学家——陛下,直接剽窃了霍尔 1819型燧发后膛枪。<br />
【提醒配图】<br />
这款枪的设计理念很先进。<br />
是在火帽和金属弹问世之前,利用现有技术设计的一款实用燧发后膛枪。<br />
吴国军工行业的零部件标准化做的很好,公差微小。<br />
所以这款枪和吴国的军工水准恰好很配~<br />
……<br />
该枪最主要的部件是,一块由整个方块钢加工而成的活动枪机。<br />
装弹时~<br />
士兵按压下方一个扳机状弹簧挂钩,即可打开枪机,然后将枪机向上抬,使膛口向上倾斜。<br />
咬开纸壳子弹将部分火药倒入弹膛。<br />
再将剩余部分塞入弹膛。<br />
之后,用手指将弹丸浅浅推至弹膛最深处,将枪机闭锁。<br />
即可击发。<br />
这款枪的优点是射速快,适合堑壕战。<br />
缺点是射击时,会有不少火药气体从缝隙处泄漏,射程和威力打 6折。<br />
……<br />
哈萨克骑兵开始冲锋了,他们试图驱散吴军的空心方阵。<br />
然而,方阵更加紧密。<br />
士兵们肩并肩,刺刀朝外。<br />
战马绕开方阵,它们不愿去撞击锋利的刺刀林。它们没有为大汗英勇战死的觉悟,而是遵照生物本能从方阵中间穿过。<br />
一名勇敢枪骑兵很想冲击方阵,用手里的长枪挑开敌阵。<br />
可惜,坐骑死活也不配合他。<br />
万物皆有灵。<br />
在自然界中,正经动物自杀的行为很罕见。<br />
寥寥无几~<br />
……<br />
这名枪骑兵只能遵从坐骑从空心方阵侧翼堪堪掠过,不甘心的他从马鞍里摸出一柄铁骨朵。<br />
刚想抛出~<br />
战马突然中弹,一声哀鸣。<br />
他高高地飞了出去。<br />
十几丈外,一名后膛枪手低头装填。<br />
……<br />
战马的侧面受弹面积太大,后膛枪的高射速让骑兵们胆寒。<br />
他们不再敢贴着方阵掠阵。<br />
见无法破阵,阿布汗终于出动了汗帐最精锐的那支骑兵。<br />
不过,<br />
他们遇上了从丘陵冲下来的吴军手枪骑兵。<br />
骑术精湛的土尔扈特骑士们腰插两把短枪,右手夹一杆长矛。<br />
先开枪,后用矛。<br />
骑马对冲的那一瞬间,冲击力很恐怖。<br />
他们所用的这款骑矛的矛杆是特制的,很轻很脆。当戳到弓骑兵的一瞬间,撒手丢矛,如果不及时撒手很可能自己也会坠马。<br />
用完一次性骑矛后,拔出骑兵刀~<br />
劈砍。<br />
厮杀~<br />
……<br />
吴军步兵和骑兵一动一静,竟是配合的天衣无缝,战术炉火纯青。<br />
足足 2刻钟的厮杀。<br />
哈萨克骑兵处境很尴尬。<br />
若是散开打,则被土尔扈特人逐个挑下马。成群结队的打,会被空心方阵内的火炮轰。打吴军的步兵,骑兵来帮忙。<br />
打吴军的骑兵,步兵又在一侧开火。<br />
……<br />
阿布汗终于忍不住了。<br />
游牧法则:<br />
一个不能带领大家抢劫致富的大汗,要你何用?<br />
废物。<br />
离!<br />
马上离!<br />
眼看汗国内部四分五裂在即,<br />
惊慌失措的阿布汗拔出他那柄镶嵌了宝石的祖传弯刀:“所有人!随本汗进攻,拿下前方丘陵,斩将夺旗。”<br />
话音未落~<br />
南边的探马,气急败坏来报:<br />
“西清军出营夹击我军,现距离 10里。”<br />
猥琐的永琰决定献上他的忠诚。<br />
同时,接受了萧妃的建议——气势要大,杀伤要少。<br />
放一批哈萨克骑兵走,养贼自重。<br />
哈萨克军队在,西清才有利用价值。可作为吴军仆从军顶在前面剿杀哈萨克人,汪汪汪。<br />
……<br />
不得不说萧小七这个女人虽然不懂军事,但她真的懂人心,成功把西清摆上了棋局。<br />
旗子总比弃子好。<br />
在完全控制中亚草原之前,吴军还真不会对西清下手。<br />
这里面的逻辑很简单:<br />
如果吴军接受并且驱赶西清去打哈萨克,一来可减少伤亡,二来节约弹药。<br />
吴军不接受西清,那就得一挑二。<br />
即使能赢,士兵伤亡和弹药消耗的压力都会增加。<br />
从西安到哈萨克,足足 4000多里。就吴军这种打法,后勤压力简直大的可怕。一批弹药从西安运到这里,要费多少人力物力?<br />
吴廷这种随时算小账的朝廷,能算不清?<br />
短期内,西清是安全的。<br />
永琰听完,觉得自己抢和珅的女人抢对了,这个女人不简单。<br />
……<br />
丘陵之上。<br />
望着兜了一圈从后面杀来的敌人骑兵集团掀起的滚滚烟尘,李小五笑了。<br />
一切尽在算计中。<br />
从一开始,自己就掌握了主动,哈萨克人的每一步反应都在被自己牵着鼻子走,完美好似学校的战役推演课程。<br />
“调整炮位。”<br />
“准备炸弹。”<br />
“准备火箭弹。”<br />
“准备圆形铁丝网。”<br />
“今日,众将士随我血战。一战定中亚!”(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