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忠诚的书友“啊小娘子别跑啊”,为本书献上第 2个盟主。朕心甚慰,加更一章。】<br />
~<br />
步兵方阵当中~<br />
司令官韦俊望着狂奔的敌人骑兵,忍不住扭头望了一眼不远的高处,心中祈祷胜利。<br />
一名军官见状,低声询问:<br />
“司令官,我们要派一两个连回援帅旗吗?”<br />
“不必。按照战前布置,各司其职。”<br />
“是。”<br />
步兵空心方阵纹丝不动。<br />
轻骑兵们开始集结,骑士们忙着装填手枪,捡拾地上的断矛,准备再战。<br />
……<br />
头顶,炮声隆隆。<br />
布置在丘陵顶部缓坡的吴军重炮开火了,实心弹落入直冲而来的哈萨克骑兵群中,杀出血路。<br />
但,<br />
区区 20门炮改变不了什么。<br />
装备简陋到仅有一把弯刀的皮袍牧民们上半身前俯, p股离开马鞍,整个人接近垂直,拼命抽打战马。<br />
这是骑兵冲刺时的标准动作。<br />
可在最短时间内让马速拉到最高。<br />
……<br />
丘陵腰坡,<br />
戴着厚厚的长筒皮手套的辅兵们砍断固定绳,展开一卷卷铁丝网。<br />
俩人合力将重叠在一起的圆形铁丝网拉开,然后顺着缓坡滚下去。<br />
一条又一条,好似滚地龙。<br />
这是吴军第一次在战场上大量应用跨时代的新式武器。<br />
啊~<br />
哈萨克人何其有幸,竟能成为世界上第一批亲身体验铁丝网和后膛燧发枪威力的军队。<br />
冲上丘陵的骑兵好似中了魔咒。<br />
一排排地齐刷刷地摔倒。<br />
战马奋力挣扎,却被铁丝网缠绕的越来越紧,鲜血淋漓。<br />
它们哀鸣,向主人求救。<br />
牧民们发狂般挥舞弯刀,劈砍柔软的铁丝网。<br />
紧跟在后的汗帐卫队见状不好,使出了草原汉子的看家本事——障碍跳跃。<br />
……<br />
阿布汗一马当先。<br />
他虽不是雄主,却也称得上骁勇善战。<br />
控制胯下骏马连续 2次跳跃,利用小小的空间,竟是奇迹般地越过了痛苦翻滚的贱民们。<br />
他的铁盔坠地。<br />
但他不以为意,高举弯刀,一头白的须发在风中飘荡。<br />
“杀上去,勇士们。”<br />
好一副“汗王跃马图”。<br />
……<br />
不出意外,阿布汗的战马也没躲过去,四蹄踉蹡,轰然倒地。<br />
400斤的体重,将尊贵的主人压在底下~<br />
护卫们齐声惊叫,纷纷赶来护卫汗王。<br />
这一幕落在吴军眼里,意识到网了位大人物,掷弹兵立马将多颗 50斤重的滚地雷点燃,顺着坡度滚下。<br />
轰~轰~轰。<br />
连续几声巨响。<br />
炸点周围,再无活人。<br />
更多的圆球炸弹漫天飞舞,丘陵脚下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无数尸体和铁丝网一起炸飞,血雾漫天。<br />
……<br />
山顶。<br />
李小五指着远处猬集的敌人步兵。<br />
“火箭弹,放。”<br />
20个简易发射架,以最快速度施放了 320根重型火箭弹。<br />
弹落如流星。<br />
死神的镰刀在挥舞。<br />
哈萨克人败了。<br />
人数优势无法抵消武器的代差,人也不是不知畏惧的机器狗。<br />
中玉兹苏丹在逃跑时意外坠马死亡,大玉兹苏丹力战而亡。阿布汗甚至找不到完整尸体。<br />
只有小玉兹苏丹逃了。<br />
他甚至来不及聚拢麾下牧民。<br />
……<br />
趁你病,要你命。<br />
兀思买的轻骑兵开始追杀。<br />
韦俊的步兵也不再结阵,散开从侧翼齐射溃逃的敌人骑兵。<br />
清军也来了。<br />
他们欢呼着拦截哈萨克步兵。<br />
杀戮仪式在此刻到达巅峰。<br />
从午时到傍晚,从丘陵到天际线,敌人的尸体铺到 30里外。<br />
……<br />
判断时机,李小五很冷静的下令收拢兵力,安营扎营,同时令西清派使来拜。<br />
永琰自己不敢来。<br />
万一,吃个鸿门宴。<br />
不过西清的几名将官和宗室子弟来了。<br />
“我等受西清大汗之托,拜见上国将军。献上牛羊 2000头,金银 5车,女子 10名,以及质子。”<br />
李小五盯着跪地的质子,冷笑道:<br />
“普通宗室?为何不送你们大汗的儿子来?”<br />
“将军有所不知,我们大汗还未曾有子嗣。”<br />
“胡扯。”<br />
“我等愿以社稷发誓,大汗之福晋本有一子,却因途中颠簸小产了。如今又有侧福晋有孕,待产子之后稍加养育,即送苏州为质。”<br />
……<br />
李小五点点头,开始发号施令:<br />
“西清出兵 1万衔尾追击,扫荡中亚。趁他病,要他命,这个道理想必你们明白吧?”<br />
“嗻。”<br />
“还有,你们的人徒手打扫战场。务必焚烧掩埋所有尸体,不可留下隐患。”<br />
众人肃然。<br />
啪啪打响马蹄袖,跪地接令。<br />
战争之后,若尸体处理不及时,所有人都得死,类似的事情在西域已经发生太多次了。<br />
……<br />
一夜安宁。<br />
次日,<br />
清军骑兵向西追杀。<br />
战绩,想必会有,但不会太多。对此,双方心知肚明。<br />
李小五当天就带兵东撤去伊犁河谷。<br />
永琰带兵离开,往西继续走。<br />
只留下 3000西清百姓打扫战场,足足忙碌了 5天,尸坑连绵数里,焚火光昼夜不停。<br />
极少数吴军侦骑远远望着。<br />
……<br />
战场遗留、缴获的火器,尽数给了西清。<br />
战马和冷兵器,归吴。<br />
即日起,<br />
汗国的大玉兹、中玉兹地区在名义上“接受吴廷保护”。永琰远遁去寻小玉兹的麻烦,一边打野一边发育。<br />
双方心照不宣。<br />
李小五分兵驻守伊犁河谷和阿拉山口,修筑工事。<br />
半个月后~<br />
第一批甘肃移民终于到来了。<br />
伊犁外号“塞外江南”。<br />
其实这里的风光和江南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景色。<br />
伊犁河谷很美,几乎没有自然灾害,农牧业条件非常好。<br />
甭管你是哪儿人,来了就是伊犁人。当场分地,一人 50亩。<br />
和东北不一样,吴廷在伊犁地区每亩每年收粮 50斤,此外百姓需贡献每年 20天的徭役。<br />
……<br />
李小五一边报捷,一边搞屯田、城防。<br />
殖民部的人来了。<br />
遵照陛下指示,要在数年内将伊犁河谷建成帝国边陲的后勤仓库。<br />
将来,和罗刹开战。<br />
伊犁需要就地为西征大军解决大部分后勤物资,而不是依靠千里迢迢的后勤运输。、<br />
陛下很清楚,伊犁有煤矿、有铁矿。<br />
其实整个西域的矿产都很丰富。<br />
先上马煤铁工业。官窑一套,民窑一套。<br />
铁制品平时供应大西北,战时供军队。将来,还要供应铁路。<br />
……<br />
农林水产部的人来了。<br />
选择合适区域,成立屯垦农场,招募移民当工人,就地种。<br />
没有比西域更适合种的区域了。<br />
李郁思虑深远,<br />
在西域大规模种植一方面可以减轻军队西征的后勤压力,另一方面也是防备撒克逊东印度公司。<br />
如今,<br />
帝国的纺行业对原的需求逐月攀升。<br />
帝国的军队在南洋高歌猛进。<br />
东棍和西棍即将在阿瓦城胜利会师。<br />
……<br />
西棍已经惊诧~<br />
西棍早晚会出手拿捏东棍。当然,东棍也会默默砸一下西棍。<br />
小规模摩擦几乎是必然的。<br />
所以,<br />
经营西域这一步棋就很关键,种的好,关键时刻可以一棍子砸塌全球的种植园,让无数人破产。<br />
想想都刺激。<br />
……<br />
数月之前,在一次帝国高层的闭门会议中。<br />
陛下是这样讲的:<br />
“~争取在 3年之内,以伊犁河谷为中心建设起完备的农业、牧业、纺业、冶铁业。未来帝国用兵中亚,就近解决后勤。”<br />
重臣们深以为然。<br />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br />
单程 5000里乃至 8000里的后勤补给,太踏马噩梦了。<br />
但是,<br />
如果真的将伊犁周边打造成农、牧、矿、工齐全的新江南,那就啥也不怕了。<br />
放手打。<br />
打上他三年五载,打的圣彼得堡的贵族集体出门唱鼓。<br />
……<br />
为了尽快达到这一目的,<br />
吴廷宣布:<br />
“ 5年之内,所有在西域开厂的商人,无需交纳一分税银。”<br />
“ 5年之内,所有在西域挖矿的商人只需交纳 2成税银。之后每 1年增加 1成税银,直到足额征收。”<br />
商人们基本不会到这么远的地方开厂,市场有限。<br />
但对开矿有兴趣。<br />
采矿业和其他行业不一样,只要取得了开采资质,想亏本都难。<br />
尤其是金属矿,利润空间大。<br />
煤矿的利润,相对低一些。<br />
小规模开挖,保证周边工厂和生活燃料需求即可。<br />
……<br />
吴廷承诺的减免税银,实际上是帮助商人们对冲掉运输成本和不可预料的风险。<br />
商人们肯定会抓紧这段时间拼命挖矿。<br />
产量多多益善。<br />
客官上促进了西域的繁荣。<br />
在金钱这根指挥棒下,人的潜力很巨大。<br />
……<br />
吴廷这架机器冰冷而高效。<br />
1781年的这个秋季,经河西走廊向西迁徙的移民队伍络绎不绝。<br />
在冬季来临之前, 100多万人过了阿拉山口。<br />
他们将沿着两条河流进行屯垦。<br />
一条是伊犁河,最终汇入巴尔喀什湖。<br />
另一条是额尔齐斯河。<br />
西北移民民风彪悍。<br />
李小五将战场遗落的那些冷兵器分发给额尔齐斯河流域的移民,让他们一手拿刀枪一手拿锄头。<br />
缺什么,自己找找。<br />
牛羊、毡帐、老婆,附近找找,说不定都有。<br />
……<br />
伊犁城,迎来了一队不速之客。<br />
罗刹使团。<br />
“奉女皇陛下之令,出使东方之全权使节,克里米亚驻军司令官,陆军中将,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br />
如此漫长的名字,李小五听的有些懵。<br />
按礼接待,不卑不亢。<br />
按常理,<br />
不应该是一位将军担任使节前来东方,圣彼得堡有的是适合外交的贵族子弟。<br />
但叶卡捷琳娜有她自己的考虑。<br />
苏沃洛夫使团承担的表面任务是——俩国通商。<br />
隐藏任务是——评估新邻居的军事实力,开疆拓土。<br />
……<br />
苏沃洛夫使团在哈克斯汗国境内,亲眼目睹了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溃败牧民,从他们的嘴里了解到了战争结果。<br />
这次,被称为第二次大灾难。<br />
上一次是准噶尔人造成的。<br />
汗国境内兵荒马乱,马匪和盗贼横行。<br />
最后,使团在小玉兹要塞士兵的护送下一路穿过里海平原、图兰平原、哈萨克丘陵,最抵达伊犁。<br />
李小五的嘴很严实。<br />
苏沃洛夫在伊犁待了 3天,啥也没打听到。<br />
一队吴军护送使团进入内地,去他们该去的地方——苏州府,一同去的还有土尔扈特年轻的大汗。<br />
李小五不知道苏沃洛夫是什么人。<br />
但李郁知道!<br />
当苏沃洛夫一行人刚走到西安时,李郁对着报上来的使团名单倒吸一口凉气。<br />
……<br />
除了苏沃洛夫,还有库图佐夫。<br />
如果不是官衔确实太高的话,李郁会认为也许是重名。<br />
但罗刹,肯定不会有第二个官至克里米亚驻屯军司令的苏沃洛夫。<br />
窗前,帝自言自语:<br />
“叶卡捷琳娜这个老娘们,不会是打算从寡人这开疆拓土吧?”<br />
“谁给他的勇气?”<br />
“看来,得尽快搞定南洋,腾出手专心教训一下老娘们了。”<br />
罗刹在东北大规模用兵肯定不现实,后勤不允许。所以,他们的重心很可能在中亚,进而剑指西北。<br />
沉思许久,<br />
李郁秘密召来内政部人员,吩咐他们做三件事。<br />
一,改造一处驿馆,使其具备隔墙窃听功能。<br />
二,寻找多名懂俄语的翻译负责窃听。<br />
三,寻找一种慢性毒药。<br />
……<br />
如果有必要的话,李郁考虑给这俩人下点毒。<br />
当然,<br />
给使节下毒的行为性质相当恶劣。<br />
李郁琢磨着先听听苏沃洛夫的口风,如果真有必要的话,可以在他们出境之前下毒,让他们过个一两年再病死。<br />
总之,既要保住帝王的脸面,也要看到敌人的尸体。<br />
为了帝国大业、三亿百姓的福祉,这点道德算什么?<br />
艺术生素来是擅长自我安慰的,不需要佛前忏悔,自己就能给自己发赎罪券。<br />
……<br />
一边是外使来朝,一边是本朝的使者忙着出使藩属国。<br />
外务部外联署兵分 6路,分别前往高丽、扶桑、暹罗、安南、流球、苏禄。<br />
规模空前,目的明确。<br />
要求这些藩属国统统出兵,协助天兵一道进剿贡榜王朝。<br />
上个月,云南上报。<br />
有一支隶属于帝国的民间商队在阿瓦城以东 50里处遭遇不明武装袭击,一死一伤俩失踪,丢失货物。<br />
有人证,有物证。<br />
甚至还有商队雇佣的当地向导的证词。<br />
当这个悲惨的消息传到云南时,新任巡抚眼神悲痛,嘴角上扬,上半脸悲痛,下半脸亢奋。<br />
一边火速禀告朝廷,一边令人前去阿瓦城交涉。<br />
巡抚大人巴不得自己派去的使者死在阿瓦城,被人大卸八块。(本章完)</p>
~<br />
步兵方阵当中~<br />
司令官韦俊望着狂奔的敌人骑兵,忍不住扭头望了一眼不远的高处,心中祈祷胜利。<br />
一名军官见状,低声询问:<br />
“司令官,我们要派一两个连回援帅旗吗?”<br />
“不必。按照战前布置,各司其职。”<br />
“是。”<br />
步兵空心方阵纹丝不动。<br />
轻骑兵们开始集结,骑士们忙着装填手枪,捡拾地上的断矛,准备再战。<br />
……<br />
头顶,炮声隆隆。<br />
布置在丘陵顶部缓坡的吴军重炮开火了,实心弹落入直冲而来的哈萨克骑兵群中,杀出血路。<br />
但,<br />
区区 20门炮改变不了什么。<br />
装备简陋到仅有一把弯刀的皮袍牧民们上半身前俯, p股离开马鞍,整个人接近垂直,拼命抽打战马。<br />
这是骑兵冲刺时的标准动作。<br />
可在最短时间内让马速拉到最高。<br />
……<br />
丘陵腰坡,<br />
戴着厚厚的长筒皮手套的辅兵们砍断固定绳,展开一卷卷铁丝网。<br />
俩人合力将重叠在一起的圆形铁丝网拉开,然后顺着缓坡滚下去。<br />
一条又一条,好似滚地龙。<br />
这是吴军第一次在战场上大量应用跨时代的新式武器。<br />
啊~<br />
哈萨克人何其有幸,竟能成为世界上第一批亲身体验铁丝网和后膛燧发枪威力的军队。<br />
冲上丘陵的骑兵好似中了魔咒。<br />
一排排地齐刷刷地摔倒。<br />
战马奋力挣扎,却被铁丝网缠绕的越来越紧,鲜血淋漓。<br />
它们哀鸣,向主人求救。<br />
牧民们发狂般挥舞弯刀,劈砍柔软的铁丝网。<br />
紧跟在后的汗帐卫队见状不好,使出了草原汉子的看家本事——障碍跳跃。<br />
……<br />
阿布汗一马当先。<br />
他虽不是雄主,却也称得上骁勇善战。<br />
控制胯下骏马连续 2次跳跃,利用小小的空间,竟是奇迹般地越过了痛苦翻滚的贱民们。<br />
他的铁盔坠地。<br />
但他不以为意,高举弯刀,一头白的须发在风中飘荡。<br />
“杀上去,勇士们。”<br />
好一副“汗王跃马图”。<br />
……<br />
不出意外,阿布汗的战马也没躲过去,四蹄踉蹡,轰然倒地。<br />
400斤的体重,将尊贵的主人压在底下~<br />
护卫们齐声惊叫,纷纷赶来护卫汗王。<br />
这一幕落在吴军眼里,意识到网了位大人物,掷弹兵立马将多颗 50斤重的滚地雷点燃,顺着坡度滚下。<br />
轰~轰~轰。<br />
连续几声巨响。<br />
炸点周围,再无活人。<br />
更多的圆球炸弹漫天飞舞,丘陵脚下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无数尸体和铁丝网一起炸飞,血雾漫天。<br />
……<br />
山顶。<br />
李小五指着远处猬集的敌人步兵。<br />
“火箭弹,放。”<br />
20个简易发射架,以最快速度施放了 320根重型火箭弹。<br />
弹落如流星。<br />
死神的镰刀在挥舞。<br />
哈萨克人败了。<br />
人数优势无法抵消武器的代差,人也不是不知畏惧的机器狗。<br />
中玉兹苏丹在逃跑时意外坠马死亡,大玉兹苏丹力战而亡。阿布汗甚至找不到完整尸体。<br />
只有小玉兹苏丹逃了。<br />
他甚至来不及聚拢麾下牧民。<br />
……<br />
趁你病,要你命。<br />
兀思买的轻骑兵开始追杀。<br />
韦俊的步兵也不再结阵,散开从侧翼齐射溃逃的敌人骑兵。<br />
清军也来了。<br />
他们欢呼着拦截哈萨克步兵。<br />
杀戮仪式在此刻到达巅峰。<br />
从午时到傍晚,从丘陵到天际线,敌人的尸体铺到 30里外。<br />
……<br />
判断时机,李小五很冷静的下令收拢兵力,安营扎营,同时令西清派使来拜。<br />
永琰自己不敢来。<br />
万一,吃个鸿门宴。<br />
不过西清的几名将官和宗室子弟来了。<br />
“我等受西清大汗之托,拜见上国将军。献上牛羊 2000头,金银 5车,女子 10名,以及质子。”<br />
李小五盯着跪地的质子,冷笑道:<br />
“普通宗室?为何不送你们大汗的儿子来?”<br />
“将军有所不知,我们大汗还未曾有子嗣。”<br />
“胡扯。”<br />
“我等愿以社稷发誓,大汗之福晋本有一子,却因途中颠簸小产了。如今又有侧福晋有孕,待产子之后稍加养育,即送苏州为质。”<br />
……<br />
李小五点点头,开始发号施令:<br />
“西清出兵 1万衔尾追击,扫荡中亚。趁他病,要他命,这个道理想必你们明白吧?”<br />
“嗻。”<br />
“还有,你们的人徒手打扫战场。务必焚烧掩埋所有尸体,不可留下隐患。”<br />
众人肃然。<br />
啪啪打响马蹄袖,跪地接令。<br />
战争之后,若尸体处理不及时,所有人都得死,类似的事情在西域已经发生太多次了。<br />
……<br />
一夜安宁。<br />
次日,<br />
清军骑兵向西追杀。<br />
战绩,想必会有,但不会太多。对此,双方心知肚明。<br />
李小五当天就带兵东撤去伊犁河谷。<br />
永琰带兵离开,往西继续走。<br />
只留下 3000西清百姓打扫战场,足足忙碌了 5天,尸坑连绵数里,焚火光昼夜不停。<br />
极少数吴军侦骑远远望着。<br />
……<br />
战场遗留、缴获的火器,尽数给了西清。<br />
战马和冷兵器,归吴。<br />
即日起,<br />
汗国的大玉兹、中玉兹地区在名义上“接受吴廷保护”。永琰远遁去寻小玉兹的麻烦,一边打野一边发育。<br />
双方心照不宣。<br />
李小五分兵驻守伊犁河谷和阿拉山口,修筑工事。<br />
半个月后~<br />
第一批甘肃移民终于到来了。<br />
伊犁外号“塞外江南”。<br />
其实这里的风光和江南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景色。<br />
伊犁河谷很美,几乎没有自然灾害,农牧业条件非常好。<br />
甭管你是哪儿人,来了就是伊犁人。当场分地,一人 50亩。<br />
和东北不一样,吴廷在伊犁地区每亩每年收粮 50斤,此外百姓需贡献每年 20天的徭役。<br />
……<br />
李小五一边报捷,一边搞屯田、城防。<br />
殖民部的人来了。<br />
遵照陛下指示,要在数年内将伊犁河谷建成帝国边陲的后勤仓库。<br />
将来,和罗刹开战。<br />
伊犁需要就地为西征大军解决大部分后勤物资,而不是依靠千里迢迢的后勤运输。、<br />
陛下很清楚,伊犁有煤矿、有铁矿。<br />
其实整个西域的矿产都很丰富。<br />
先上马煤铁工业。官窑一套,民窑一套。<br />
铁制品平时供应大西北,战时供军队。将来,还要供应铁路。<br />
……<br />
农林水产部的人来了。<br />
选择合适区域,成立屯垦农场,招募移民当工人,就地种。<br />
没有比西域更适合种的区域了。<br />
李郁思虑深远,<br />
在西域大规模种植一方面可以减轻军队西征的后勤压力,另一方面也是防备撒克逊东印度公司。<br />
如今,<br />
帝国的纺行业对原的需求逐月攀升。<br />
帝国的军队在南洋高歌猛进。<br />
东棍和西棍即将在阿瓦城胜利会师。<br />
……<br />
西棍已经惊诧~<br />
西棍早晚会出手拿捏东棍。当然,东棍也会默默砸一下西棍。<br />
小规模摩擦几乎是必然的。<br />
所以,<br />
经营西域这一步棋就很关键,种的好,关键时刻可以一棍子砸塌全球的种植园,让无数人破产。<br />
想想都刺激。<br />
……<br />
数月之前,在一次帝国高层的闭门会议中。<br />
陛下是这样讲的:<br />
“~争取在 3年之内,以伊犁河谷为中心建设起完备的农业、牧业、纺业、冶铁业。未来帝国用兵中亚,就近解决后勤。”<br />
重臣们深以为然。<br />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br />
单程 5000里乃至 8000里的后勤补给,太踏马噩梦了。<br />
但是,<br />
如果真的将伊犁周边打造成农、牧、矿、工齐全的新江南,那就啥也不怕了。<br />
放手打。<br />
打上他三年五载,打的圣彼得堡的贵族集体出门唱鼓。<br />
……<br />
为了尽快达到这一目的,<br />
吴廷宣布:<br />
“ 5年之内,所有在西域开厂的商人,无需交纳一分税银。”<br />
“ 5年之内,所有在西域挖矿的商人只需交纳 2成税银。之后每 1年增加 1成税银,直到足额征收。”<br />
商人们基本不会到这么远的地方开厂,市场有限。<br />
但对开矿有兴趣。<br />
采矿业和其他行业不一样,只要取得了开采资质,想亏本都难。<br />
尤其是金属矿,利润空间大。<br />
煤矿的利润,相对低一些。<br />
小规模开挖,保证周边工厂和生活燃料需求即可。<br />
……<br />
吴廷承诺的减免税银,实际上是帮助商人们对冲掉运输成本和不可预料的风险。<br />
商人们肯定会抓紧这段时间拼命挖矿。<br />
产量多多益善。<br />
客官上促进了西域的繁荣。<br />
在金钱这根指挥棒下,人的潜力很巨大。<br />
……<br />
吴廷这架机器冰冷而高效。<br />
1781年的这个秋季,经河西走廊向西迁徙的移民队伍络绎不绝。<br />
在冬季来临之前, 100多万人过了阿拉山口。<br />
他们将沿着两条河流进行屯垦。<br />
一条是伊犁河,最终汇入巴尔喀什湖。<br />
另一条是额尔齐斯河。<br />
西北移民民风彪悍。<br />
李小五将战场遗落的那些冷兵器分发给额尔齐斯河流域的移民,让他们一手拿刀枪一手拿锄头。<br />
缺什么,自己找找。<br />
牛羊、毡帐、老婆,附近找找,说不定都有。<br />
……<br />
伊犁城,迎来了一队不速之客。<br />
罗刹使团。<br />
“奉女皇陛下之令,出使东方之全权使节,克里米亚驻军司令官,陆军中将,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br />
如此漫长的名字,李小五听的有些懵。<br />
按礼接待,不卑不亢。<br />
按常理,<br />
不应该是一位将军担任使节前来东方,圣彼得堡有的是适合外交的贵族子弟。<br />
但叶卡捷琳娜有她自己的考虑。<br />
苏沃洛夫使团承担的表面任务是——俩国通商。<br />
隐藏任务是——评估新邻居的军事实力,开疆拓土。<br />
……<br />
苏沃洛夫使团在哈克斯汗国境内,亲眼目睹了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溃败牧民,从他们的嘴里了解到了战争结果。<br />
这次,被称为第二次大灾难。<br />
上一次是准噶尔人造成的。<br />
汗国境内兵荒马乱,马匪和盗贼横行。<br />
最后,使团在小玉兹要塞士兵的护送下一路穿过里海平原、图兰平原、哈萨克丘陵,最抵达伊犁。<br />
李小五的嘴很严实。<br />
苏沃洛夫在伊犁待了 3天,啥也没打听到。<br />
一队吴军护送使团进入内地,去他们该去的地方——苏州府,一同去的还有土尔扈特年轻的大汗。<br />
李小五不知道苏沃洛夫是什么人。<br />
但李郁知道!<br />
当苏沃洛夫一行人刚走到西安时,李郁对着报上来的使团名单倒吸一口凉气。<br />
……<br />
除了苏沃洛夫,还有库图佐夫。<br />
如果不是官衔确实太高的话,李郁会认为也许是重名。<br />
但罗刹,肯定不会有第二个官至克里米亚驻屯军司令的苏沃洛夫。<br />
窗前,帝自言自语:<br />
“叶卡捷琳娜这个老娘们,不会是打算从寡人这开疆拓土吧?”<br />
“谁给他的勇气?”<br />
“看来,得尽快搞定南洋,腾出手专心教训一下老娘们了。”<br />
罗刹在东北大规模用兵肯定不现实,后勤不允许。所以,他们的重心很可能在中亚,进而剑指西北。<br />
沉思许久,<br />
李郁秘密召来内政部人员,吩咐他们做三件事。<br />
一,改造一处驿馆,使其具备隔墙窃听功能。<br />
二,寻找多名懂俄语的翻译负责窃听。<br />
三,寻找一种慢性毒药。<br />
……<br />
如果有必要的话,李郁考虑给这俩人下点毒。<br />
当然,<br />
给使节下毒的行为性质相当恶劣。<br />
李郁琢磨着先听听苏沃洛夫的口风,如果真有必要的话,可以在他们出境之前下毒,让他们过个一两年再病死。<br />
总之,既要保住帝王的脸面,也要看到敌人的尸体。<br />
为了帝国大业、三亿百姓的福祉,这点道德算什么?<br />
艺术生素来是擅长自我安慰的,不需要佛前忏悔,自己就能给自己发赎罪券。<br />
……<br />
一边是外使来朝,一边是本朝的使者忙着出使藩属国。<br />
外务部外联署兵分 6路,分别前往高丽、扶桑、暹罗、安南、流球、苏禄。<br />
规模空前,目的明确。<br />
要求这些藩属国统统出兵,协助天兵一道进剿贡榜王朝。<br />
上个月,云南上报。<br />
有一支隶属于帝国的民间商队在阿瓦城以东 50里处遭遇不明武装袭击,一死一伤俩失踪,丢失货物。<br />
有人证,有物证。<br />
甚至还有商队雇佣的当地向导的证词。<br />
当这个悲惨的消息传到云南时,新任巡抚眼神悲痛,嘴角上扬,上半脸悲痛,下半脸亢奋。<br />
一边火速禀告朝廷,一边令人前去阿瓦城交涉。<br />
巡抚大人巴不得自己派去的使者死在阿瓦城,被人大卸八块。(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