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小五的担忧是对的,新西伯利亚星堡内不止有第二层套娃,甚至还有第三层套娃。<br />
但是,<br />
大火摧毁了套娃。<br />
受不了大火烘烤的罗刹人只能向外冲,试图夺回外堡墙。<br />
连续 2次反攻被吴军打退后,一名满脸血污的哥萨克跳出来,振臂高呼:<br />
“乌~拉。”<br />
应者如云。<br />
至少 50人端着刺刀冲出掩护,冲向阶梯,仰攻城墙。<br />
石阶上。<br />
多枚链球弹滚下,剧烈的爆炸声盖过了乌拉。<br />
……<br />
小半个时辰后,<br />
吴军在新西伯利亚城上插起了旗帜。<br />
赢了。<br />
但代价不小,前后共计 400多名老兵阵亡。<br />
大火熊熊,黑烟直冲云霄, 20里外清楚可见。<br />
次日,<br />
李小五带人继续登船往北,围攻托木斯克。<br />
熟悉的配方。<br />
熟悉的流程。<br />
死了 200人,拿下了托木斯克。<br />
韦俊那边也差不多,前后死了 600人材拿下鄂木斯克,一向为人低调的国舅爷愤怒的下令处死了所有俘虏。<br />
……<br />
两路捷报传来,林淮生大为震撼。<br />
他召来伊犁重工下属军工厂所有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br />
“从这个月开始,你厂火箭弹月产量不低于 5000枚,能不能做到?”<br />
众人集体摇头。<br />
“质量稍有瑕疵,皆可忽略。如能做到,一年之后,本大臣保举在场所有人官升一级,厂长升两级。”<br />
“此外,陆军部赏所有工人银币 20000,不, 40000枚。”<br />
“西线战事已经展开,火箭弹很重要,产量直接关系到前线进展。你们每生产 1000枚火箭弹,陆军就少死 1000个士兵。”<br />
话说到这份上了,拒绝是不可能的。<br />
军工厂厂长一咬牙。<br />
当场立下军令状。<br />
“请您放心,我厂上下不吃不睡,不眠不休,也要保证产量。一年六万枚火箭弹,少一枚我先请流放。”<br />
林淮生终于笑了,给厂长递上一根烟,轻言细语:<br />
“速办。”<br />
“我会派参谋驻厂,有什么困难,尽管找他。”<br />
……<br />
众人走后。<br />
林淮生起身:<br />
“参谋,你记录一下。”<br />
“火速通知四川老君山火药厂,必须按时按量供应伊犁。晚一天,负责人撤职,晚两天,负责人军法从事。”<br />
“通知工业部,请他们将部里负责火箭弹的技术人员至少调一半来伊犁。等打完了仗,敲锣打鼓、披红挂绿地给他们送回去。”<br />
“通知江宁军火库和西安军火库,库存板甲、库存火箭弹即日全部起运伊犁。”<br />
卫兵笔走龙蛇,然后抬头。<br />
林淮生一边抽烟,一边又补充道:<br />
“通知建筑署,半年之内把通信塔修到伊犁。”<br />
……<br />
一连串命令发出。<br />
快马和通信塔相结合,效率比往日高了不知几倍。<br />
战争是残酷的。<br />
但也不全是坏事。<br />
战争能够促进科学技术发展,能够拉动工业生产,还能增强一个帝国的自信。<br />
李郁的思维是:<br />
敢战,但不嗜战。<br />
帝国需要频繁发动小规模境外战事。<br />
利剑不出鞘,会生锈。<br />
战舰不出航,会长满藤壶。<br />
司令官不打仗,会变成酒囊饭袋。<br />
……<br />
秋明,<br />
1名身材高大的军官匆匆走进中亚方面军总司令部,径直走向后院。<br />
卫兵伸出胳膊:<br />
“站住。”<br />
军官压低声音:<br />
“我有紧急军情报告。”<br />
“不行。将军正在接受医生的治疗,请您稍等片刻。”<br />
无奈,军官只能在院子里来回踱步。<br />
过了 20分钟~<br />
两名讲法语的大夫从里面走出来,双方点头致敬。<br />
……<br />
军官走进屋子,见苏沃洛夫正扣着军服扣子,表情疲惫。<br />
他原地并拢脚跟,敬礼。<br />
然后递上军报。<br />
低声道:<br />
“将军,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托木斯克全部失陷。”<br />
“什么??”<br />
苏沃洛夫瞬间呆住了,他一把夺过军报。<br />
军报中,记录了哥萨克侦骑在远处窥视其中两座棱堡失陷的全过程。<br />
“火箭弹!”<br />
“吴军使用了新式武器,火箭弹和蒸汽船。”<br />
苏沃洛夫眼睛微微泛黄,整个人显得疲惫无力,他靠着椅子坐下。<br />
“将军,你没事吧?”<br />
“没事,累了,年龄不饶人。你先出去吧。”<br />
……<br />
军官退出屋子,在司令部找到一熟人。<br />
“将军怎么了?”<br />
“不知道。医生暂时也没查出什么,就建议好好休养。”<br />
苏沃洛夫是中度肝损伤。<br />
当时一起吃饭的其余人倒是活蹦乱跳,也许是他们更年轻,也许是他们运气好。谁知道呢,总之苏沃洛夫本人的中毒症状最为明显。<br />
肝损伤在 18世纪尚属于神秘领域。<br />
……<br />
次日。<br />
中亚方面军司令部内,将星闪烁。<br />
库图佐夫这样的上校都只能站在角落里,聆听为主。<br />
一名作战参谋对着地图讲解:<br />
“目前我军兵力分布,秋明 5万人,奥伦堡 3万人,库尔干 3万人,阿克套 2万人,阿尔卡雷克 5万人。”<br />
苏沃洛夫打断了他的话:<br />
“其余 12万人呢?”<br />
“春夏交替,冻土层融化厉害,交通糟糕,牲畜马车什么的都陷在泥里,拖累了步兵,一天前进 10里都算不错了。”<br />
……<br />
苏沃洛夫很是恼火,盯着秘书官:<br />
“询问圣彼得堡,能否抽调部分西线精锐或者卫戍精锐?中亚战事恐会不顺,方面军若要速胜,则需更多的援兵。”<br />
“还有,外购军火等不及了。方面军军火储备太少,能否从西线抽调一批军火?至少 5万支燧发枪, 10万把刺刀,火药 150万斤。”<br />
“拖的时间越久,我军赢的可能越小。”<br />
“吴军不是奥斯曼军队,吴军不怕拖。”<br />
屋内气氛瞬间有些清冷。<br />
叶卡捷琳娜不喜欢前线将帅插手后勤,今日之事传到圣彼得堡只会引起猜忌。<br />
……<br />
散会后~<br />
苏沃洛夫疲惫的坐在沙发里,盯着地图。<br />
秘书官推门进来,喜气洋洋:<br />
“将军。来自圣彼得堡的最新消息,在波将金公爵的斡旋下,克里木汗国宣布并入帝国。”“好,好消息。”<br />
克里木汗国在克里米亚。<br />
此地对于罗刹帝国的意义,稍有地理意识的人都明白。<br />
此刻,叶卡捷琳娜二世正在冬宫召开庆祝舞会!<br />
各国使臣表面恭贺,心里酸溜溜。<br />
巴不得接下来,罗刹人在中亚遭遇一次惨败,被武备先进的吴军打的嗷嗷跪。<br />
然后,<br />
灰头土脸的叶卡捷琳娜会进一步向各国让步,请求贷款、请求购买军火。<br />
……<br />
又有一名普鲁士少校进来。<br />
“将军阁下,这是商队弄来的伊犁情报。”<br />
苏沃洛夫感觉眼睛不舒服,吩咐道:<br />
“你,念。”<br />
普鲁士少校一愣,展开情报,大声念道:<br />
“敌军在伊犁周边集结了第 2、第 3、第 8、第 9野战军团,此外,还有一个仆从军团,一个鞑靼骑兵军团。预计总兵力在 6到 10万之间。”<br />
“探子认为,敌军的后勤水平和机动水平很高。”<br />
苏沃洛夫疲惫的靠着沙发,问道:<br />
“冯,说说你的判断?”<br />
“是。”冯.克恩并拢靴子,“卑职认为,敌人在借助强大的机动能力和军工后勤实力逐个拔除我们的据点,逼迫我军主动与其决战。”<br />
苏沃洛夫反问道:<br />
“所以,敌人更渴望一场大决战?”<br />
“是。”<br />
“继续说。”<br />
“我认为,您应该集结更多更多的士兵,用坚决的意志和雪亮的刺刀去抵消敌人的优势。”<br />
……<br />
冯.克恩想了想,还是问道:<br />
“司令官阁下,能否描述一下你的病症?”<br />
苏沃洛夫不耐烦的重复了一遍。<br />
冯.克恩听完,默默敬礼后离开。<br />
他出身于容克贵族,父亲是王国的陆军军医总监。然而他学医不感兴趣,选择了入伍。<br />
救人和杀人并不矛盾。<br />
手术刀救不了日耳曼,军刀能。<br />
暂时从军队退役来此为罗刹人打仗,是不违反王国军人准则的。一来吸取更多的战争经验额,二来挣些金币。<br />
回到自己屋子的冯.克恩却对苏沃洛夫的病症产生了极大兴趣。<br />
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推测:<br />
“会不会和出使吴国的行为有关联?”<br />
这个恐怖的推想导致他一夜辗转反侧,反复思索后,他选择缄默,不想被卷入旋涡里。<br />
……<br />
苏沃洛夫忙着动员。<br />
林淮生忙着攻城略地,他不断的派遣精锐小股军队乘坐蒸汽船沿河破袭。<br />
一个个罗刹殖民据点笼罩在黑烟中,殖民者或倒在枪炮下或死在逃亡路上。<br />
西伯利亚各部落欢欣鼓舞。<br />
他们蹲在森林边缘猎杀逃亡的小股罗刹人,男的杀死,女的抢回去生孩子。<br />
殖民法则就是:谁拳头大,谁是大哥。<br />
报仇合情合理。<br />
……<br />
西伯利亚糟糕的道路情况对倚重航运的吴军没什么影响,蒸汽船在鄂毕河和额尔齐斯河来回穿梭。<br />
炮击沿岸肉眼可见的一切村寨、屋子,然后出动步小股兵登岸,加以彻底摧毁。<br />
鄂毕河、额尔齐斯河流域黑烟滚滚。<br />
一些聪明的部族赶紧前来投靠,向蒸汽船宣誓忠诚,顺利拿到了令旗。<br />
“臣服部族”拿出全部的皮毛换取崭新的火枪,为王前驱。<br />
吴军任命其首领为附近方圆百里的“皮毛税务官”,规定年度皮毛上交任务,赋予其讨伐权利。<br />
自由西伯利亚。<br />
枪击每一天。<br />
……<br />
吴军的随军工匠乘船在鄂毕河和额尔齐斯河流域考察,选择了几处合适地点建起砖窑。<br />
先烧木炭,再挖黏土。<br />
质量无需太考究,能用就行。<br />
原则是:就地取材,生产建材,然后筑城。<br />
驱使周边部族垒高并且加固地基,然后修筑小型棱堡。<br />
入乡随俗,搞棱堡套娃。<br />
一堡墙、二堡墙、三堡墙。<br />
一壕、二壕,三墙。<br />
堡内一水的砖屋。<br />
墙壁厚度惊人,外墙一尺半,内墙一尺,中间空心,把防火和防寒效果拉满。<br />
另外,<br />
将粮仓和弹药库修在二、三堡墙的反斜面,贴着墙根,往下修。这就叫“己所不欲勿施于己”,敌人早晚会掌握火箭弹技术的。<br />
……<br />
慢慢的,所有人都看明白了吴军的用意。<br />
蒸汽船配合棱堡,以点连线,严密控制额尔齐斯河、鄂毕河流域,彻底截断圣彼得堡和西伯利亚的人员来往、信息传递、财富输送。<br />
维持现状,即使不打。<br />
三五年后~<br />
伊尔库茨克、雅库茨克、涅尔琴斯克等殖民据点凶多吉少。<br />
实际上,<br />
他们并不知道,<br />
所谓的涅尔琴斯克,也就是尼布楚,此时已经沦为了灰烬。<br />
在一个晴朗的大风天~<br />
第 6军团用抚顺重工生产的 3000颗火箭弹将这个防守严密的城市付之一炬,东西伯利亚总督以下 4000人集体葬身大火。<br />
木屋的缺陷暴露无遗。<br />
吴军只俘虏了 100多号人,作为攻略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向导使用。<br />
……<br />
1785年农历七月,已是当地的秋季。<br />
天气逐渐降至十度以下。<br />
在愤怒的叶卡捷琳娜再三催促下,苏沃洛夫顶不住压力了,指挥勉强满编的中亚方面军发起进攻。<br />
30万人向东南推进。<br />
在哈萨克汗国的伊希姆河畔扎下大营。<br />
吴军方面,林淮生率 7万人开出伊犁河谷背靠额尔齐斯河扎营。<br />
全世界都在关注这场战争。<br />
圣彼得堡尤其关注。<br />
……<br />
“林帅,刘署长求见。”<br />
“嗯。”<br />
刘千抱着一个木盒走进来,低头致敬。<br />
“这是什么?”<br />
“西清送来的,叛徒蒋天木已枭首。”<br />
见林淮生对首级不感兴趣,刘千将木盒放在地上,从袖子里摸出一张羊皮纸。<br />
“这是奥伦堡地区巴什基里亚部落首领的效忠信,他们承诺会在关键时刻起事,搅乱后方。”<br />
“可靠吗?”<br />
“林帅放心,基本可靠。”<br />
“理由呢?”<br />
“罗刹人对他们部落敲髓吸骨,双方的仇恨足够深。”<br />
林淮生皱眉。<br />
这个理由根本站不住脚。<br />
……<br />
见林淮生不满意,刘千又说道:<br />
“罗刹人逼迫他们受洗,每个人的礼物是一个卢布一件衬衫一个十字架。我承诺他们事成之后,给 30亩地 3个农奴 3个日耳曼女人。”<br />
林淮生愣住了。<br />
日耳曼女人是什么鬼?<br />
刘千笑的很残忍:<br />
“当初欧洲七年战争,许多普鲁士人流离失所,一贫如洗。被沙皇招揽到了伏尔加河东岸,定居开荒。罗刹人对普鲁士感情深厚,这部分移民的地位很高,并且家境普遍富裕。”<br />
“下官遵循陛下指示,要让罗刹帝国到处起火。”(本章完)</p>
但是,<br />
大火摧毁了套娃。<br />
受不了大火烘烤的罗刹人只能向外冲,试图夺回外堡墙。<br />
连续 2次反攻被吴军打退后,一名满脸血污的哥萨克跳出来,振臂高呼:<br />
“乌~拉。”<br />
应者如云。<br />
至少 50人端着刺刀冲出掩护,冲向阶梯,仰攻城墙。<br />
石阶上。<br />
多枚链球弹滚下,剧烈的爆炸声盖过了乌拉。<br />
……<br />
小半个时辰后,<br />
吴军在新西伯利亚城上插起了旗帜。<br />
赢了。<br />
但代价不小,前后共计 400多名老兵阵亡。<br />
大火熊熊,黑烟直冲云霄, 20里外清楚可见。<br />
次日,<br />
李小五带人继续登船往北,围攻托木斯克。<br />
熟悉的配方。<br />
熟悉的流程。<br />
死了 200人,拿下了托木斯克。<br />
韦俊那边也差不多,前后死了 600人材拿下鄂木斯克,一向为人低调的国舅爷愤怒的下令处死了所有俘虏。<br />
……<br />
两路捷报传来,林淮生大为震撼。<br />
他召来伊犁重工下属军工厂所有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br />
“从这个月开始,你厂火箭弹月产量不低于 5000枚,能不能做到?”<br />
众人集体摇头。<br />
“质量稍有瑕疵,皆可忽略。如能做到,一年之后,本大臣保举在场所有人官升一级,厂长升两级。”<br />
“此外,陆军部赏所有工人银币 20000,不, 40000枚。”<br />
“西线战事已经展开,火箭弹很重要,产量直接关系到前线进展。你们每生产 1000枚火箭弹,陆军就少死 1000个士兵。”<br />
话说到这份上了,拒绝是不可能的。<br />
军工厂厂长一咬牙。<br />
当场立下军令状。<br />
“请您放心,我厂上下不吃不睡,不眠不休,也要保证产量。一年六万枚火箭弹,少一枚我先请流放。”<br />
林淮生终于笑了,给厂长递上一根烟,轻言细语:<br />
“速办。”<br />
“我会派参谋驻厂,有什么困难,尽管找他。”<br />
……<br />
众人走后。<br />
林淮生起身:<br />
“参谋,你记录一下。”<br />
“火速通知四川老君山火药厂,必须按时按量供应伊犁。晚一天,负责人撤职,晚两天,负责人军法从事。”<br />
“通知工业部,请他们将部里负责火箭弹的技术人员至少调一半来伊犁。等打完了仗,敲锣打鼓、披红挂绿地给他们送回去。”<br />
“通知江宁军火库和西安军火库,库存板甲、库存火箭弹即日全部起运伊犁。”<br />
卫兵笔走龙蛇,然后抬头。<br />
林淮生一边抽烟,一边又补充道:<br />
“通知建筑署,半年之内把通信塔修到伊犁。”<br />
……<br />
一连串命令发出。<br />
快马和通信塔相结合,效率比往日高了不知几倍。<br />
战争是残酷的。<br />
但也不全是坏事。<br />
战争能够促进科学技术发展,能够拉动工业生产,还能增强一个帝国的自信。<br />
李郁的思维是:<br />
敢战,但不嗜战。<br />
帝国需要频繁发动小规模境外战事。<br />
利剑不出鞘,会生锈。<br />
战舰不出航,会长满藤壶。<br />
司令官不打仗,会变成酒囊饭袋。<br />
……<br />
秋明,<br />
1名身材高大的军官匆匆走进中亚方面军总司令部,径直走向后院。<br />
卫兵伸出胳膊:<br />
“站住。”<br />
军官压低声音:<br />
“我有紧急军情报告。”<br />
“不行。将军正在接受医生的治疗,请您稍等片刻。”<br />
无奈,军官只能在院子里来回踱步。<br />
过了 20分钟~<br />
两名讲法语的大夫从里面走出来,双方点头致敬。<br />
……<br />
军官走进屋子,见苏沃洛夫正扣着军服扣子,表情疲惫。<br />
他原地并拢脚跟,敬礼。<br />
然后递上军报。<br />
低声道:<br />
“将军,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托木斯克全部失陷。”<br />
“什么??”<br />
苏沃洛夫瞬间呆住了,他一把夺过军报。<br />
军报中,记录了哥萨克侦骑在远处窥视其中两座棱堡失陷的全过程。<br />
“火箭弹!”<br />
“吴军使用了新式武器,火箭弹和蒸汽船。”<br />
苏沃洛夫眼睛微微泛黄,整个人显得疲惫无力,他靠着椅子坐下。<br />
“将军,你没事吧?”<br />
“没事,累了,年龄不饶人。你先出去吧。”<br />
……<br />
军官退出屋子,在司令部找到一熟人。<br />
“将军怎么了?”<br />
“不知道。医生暂时也没查出什么,就建议好好休养。”<br />
苏沃洛夫是中度肝损伤。<br />
当时一起吃饭的其余人倒是活蹦乱跳,也许是他们更年轻,也许是他们运气好。谁知道呢,总之苏沃洛夫本人的中毒症状最为明显。<br />
肝损伤在 18世纪尚属于神秘领域。<br />
……<br />
次日。<br />
中亚方面军司令部内,将星闪烁。<br />
库图佐夫这样的上校都只能站在角落里,聆听为主。<br />
一名作战参谋对着地图讲解:<br />
“目前我军兵力分布,秋明 5万人,奥伦堡 3万人,库尔干 3万人,阿克套 2万人,阿尔卡雷克 5万人。”<br />
苏沃洛夫打断了他的话:<br />
“其余 12万人呢?”<br />
“春夏交替,冻土层融化厉害,交通糟糕,牲畜马车什么的都陷在泥里,拖累了步兵,一天前进 10里都算不错了。”<br />
……<br />
苏沃洛夫很是恼火,盯着秘书官:<br />
“询问圣彼得堡,能否抽调部分西线精锐或者卫戍精锐?中亚战事恐会不顺,方面军若要速胜,则需更多的援兵。”<br />
“还有,外购军火等不及了。方面军军火储备太少,能否从西线抽调一批军火?至少 5万支燧发枪, 10万把刺刀,火药 150万斤。”<br />
“拖的时间越久,我军赢的可能越小。”<br />
“吴军不是奥斯曼军队,吴军不怕拖。”<br />
屋内气氛瞬间有些清冷。<br />
叶卡捷琳娜不喜欢前线将帅插手后勤,今日之事传到圣彼得堡只会引起猜忌。<br />
……<br />
散会后~<br />
苏沃洛夫疲惫的坐在沙发里,盯着地图。<br />
秘书官推门进来,喜气洋洋:<br />
“将军。来自圣彼得堡的最新消息,在波将金公爵的斡旋下,克里木汗国宣布并入帝国。”“好,好消息。”<br />
克里木汗国在克里米亚。<br />
此地对于罗刹帝国的意义,稍有地理意识的人都明白。<br />
此刻,叶卡捷琳娜二世正在冬宫召开庆祝舞会!<br />
各国使臣表面恭贺,心里酸溜溜。<br />
巴不得接下来,罗刹人在中亚遭遇一次惨败,被武备先进的吴军打的嗷嗷跪。<br />
然后,<br />
灰头土脸的叶卡捷琳娜会进一步向各国让步,请求贷款、请求购买军火。<br />
……<br />
又有一名普鲁士少校进来。<br />
“将军阁下,这是商队弄来的伊犁情报。”<br />
苏沃洛夫感觉眼睛不舒服,吩咐道:<br />
“你,念。”<br />
普鲁士少校一愣,展开情报,大声念道:<br />
“敌军在伊犁周边集结了第 2、第 3、第 8、第 9野战军团,此外,还有一个仆从军团,一个鞑靼骑兵军团。预计总兵力在 6到 10万之间。”<br />
“探子认为,敌军的后勤水平和机动水平很高。”<br />
苏沃洛夫疲惫的靠着沙发,问道:<br />
“冯,说说你的判断?”<br />
“是。”冯.克恩并拢靴子,“卑职认为,敌人在借助强大的机动能力和军工后勤实力逐个拔除我们的据点,逼迫我军主动与其决战。”<br />
苏沃洛夫反问道:<br />
“所以,敌人更渴望一场大决战?”<br />
“是。”<br />
“继续说。”<br />
“我认为,您应该集结更多更多的士兵,用坚决的意志和雪亮的刺刀去抵消敌人的优势。”<br />
……<br />
冯.克恩想了想,还是问道:<br />
“司令官阁下,能否描述一下你的病症?”<br />
苏沃洛夫不耐烦的重复了一遍。<br />
冯.克恩听完,默默敬礼后离开。<br />
他出身于容克贵族,父亲是王国的陆军军医总监。然而他学医不感兴趣,选择了入伍。<br />
救人和杀人并不矛盾。<br />
手术刀救不了日耳曼,军刀能。<br />
暂时从军队退役来此为罗刹人打仗,是不违反王国军人准则的。一来吸取更多的战争经验额,二来挣些金币。<br />
回到自己屋子的冯.克恩却对苏沃洛夫的病症产生了极大兴趣。<br />
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推测:<br />
“会不会和出使吴国的行为有关联?”<br />
这个恐怖的推想导致他一夜辗转反侧,反复思索后,他选择缄默,不想被卷入旋涡里。<br />
……<br />
苏沃洛夫忙着动员。<br />
林淮生忙着攻城略地,他不断的派遣精锐小股军队乘坐蒸汽船沿河破袭。<br />
一个个罗刹殖民据点笼罩在黑烟中,殖民者或倒在枪炮下或死在逃亡路上。<br />
西伯利亚各部落欢欣鼓舞。<br />
他们蹲在森林边缘猎杀逃亡的小股罗刹人,男的杀死,女的抢回去生孩子。<br />
殖民法则就是:谁拳头大,谁是大哥。<br />
报仇合情合理。<br />
……<br />
西伯利亚糟糕的道路情况对倚重航运的吴军没什么影响,蒸汽船在鄂毕河和额尔齐斯河来回穿梭。<br />
炮击沿岸肉眼可见的一切村寨、屋子,然后出动步小股兵登岸,加以彻底摧毁。<br />
鄂毕河、额尔齐斯河流域黑烟滚滚。<br />
一些聪明的部族赶紧前来投靠,向蒸汽船宣誓忠诚,顺利拿到了令旗。<br />
“臣服部族”拿出全部的皮毛换取崭新的火枪,为王前驱。<br />
吴军任命其首领为附近方圆百里的“皮毛税务官”,规定年度皮毛上交任务,赋予其讨伐权利。<br />
自由西伯利亚。<br />
枪击每一天。<br />
……<br />
吴军的随军工匠乘船在鄂毕河和额尔齐斯河流域考察,选择了几处合适地点建起砖窑。<br />
先烧木炭,再挖黏土。<br />
质量无需太考究,能用就行。<br />
原则是:就地取材,生产建材,然后筑城。<br />
驱使周边部族垒高并且加固地基,然后修筑小型棱堡。<br />
入乡随俗,搞棱堡套娃。<br />
一堡墙、二堡墙、三堡墙。<br />
一壕、二壕,三墙。<br />
堡内一水的砖屋。<br />
墙壁厚度惊人,外墙一尺半,内墙一尺,中间空心,把防火和防寒效果拉满。<br />
另外,<br />
将粮仓和弹药库修在二、三堡墙的反斜面,贴着墙根,往下修。这就叫“己所不欲勿施于己”,敌人早晚会掌握火箭弹技术的。<br />
……<br />
慢慢的,所有人都看明白了吴军的用意。<br />
蒸汽船配合棱堡,以点连线,严密控制额尔齐斯河、鄂毕河流域,彻底截断圣彼得堡和西伯利亚的人员来往、信息传递、财富输送。<br />
维持现状,即使不打。<br />
三五年后~<br />
伊尔库茨克、雅库茨克、涅尔琴斯克等殖民据点凶多吉少。<br />
实际上,<br />
他们并不知道,<br />
所谓的涅尔琴斯克,也就是尼布楚,此时已经沦为了灰烬。<br />
在一个晴朗的大风天~<br />
第 6军团用抚顺重工生产的 3000颗火箭弹将这个防守严密的城市付之一炬,东西伯利亚总督以下 4000人集体葬身大火。<br />
木屋的缺陷暴露无遗。<br />
吴军只俘虏了 100多号人,作为攻略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向导使用。<br />
……<br />
1785年农历七月,已是当地的秋季。<br />
天气逐渐降至十度以下。<br />
在愤怒的叶卡捷琳娜再三催促下,苏沃洛夫顶不住压力了,指挥勉强满编的中亚方面军发起进攻。<br />
30万人向东南推进。<br />
在哈萨克汗国的伊希姆河畔扎下大营。<br />
吴军方面,林淮生率 7万人开出伊犁河谷背靠额尔齐斯河扎营。<br />
全世界都在关注这场战争。<br />
圣彼得堡尤其关注。<br />
……<br />
“林帅,刘署长求见。”<br />
“嗯。”<br />
刘千抱着一个木盒走进来,低头致敬。<br />
“这是什么?”<br />
“西清送来的,叛徒蒋天木已枭首。”<br />
见林淮生对首级不感兴趣,刘千将木盒放在地上,从袖子里摸出一张羊皮纸。<br />
“这是奥伦堡地区巴什基里亚部落首领的效忠信,他们承诺会在关键时刻起事,搅乱后方。”<br />
“可靠吗?”<br />
“林帅放心,基本可靠。”<br />
“理由呢?”<br />
“罗刹人对他们部落敲髓吸骨,双方的仇恨足够深。”<br />
林淮生皱眉。<br />
这个理由根本站不住脚。<br />
……<br />
见林淮生不满意,刘千又说道:<br />
“罗刹人逼迫他们受洗,每个人的礼物是一个卢布一件衬衫一个十字架。我承诺他们事成之后,给 30亩地 3个农奴 3个日耳曼女人。”<br />
林淮生愣住了。<br />
日耳曼女人是什么鬼?<br />
刘千笑的很残忍:<br />
“当初欧洲七年战争,许多普鲁士人流离失所,一贫如洗。被沙皇招揽到了伏尔加河东岸,定居开荒。罗刹人对普鲁士感情深厚,这部分移民的地位很高,并且家境普遍富裕。”<br />
“下官遵循陛下指示,要让罗刹帝国到处起火。”(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