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但最终他还是没有开口。<br/><br/> 他可以想出一万句话来安抚冬蓟,但他知道没必要了,冬蓟根本不需要这个。<br/><br/> 阿尔丁忽然有种很奇妙的感觉,觉得走在自己身边的是个刚刚认识的陌生法师,而不是曾经躺在他身边的半精灵。<br/><br/> 那个半精灵经常低着头,眼神里写满了惶恐,他会惴惴不安地问“阿尔丁大人,该怎么办……”,然后阿尔丁就会轻轻抱抱他,再用两只手拢住他的手,告诉他不用怕,不用担心,都交给我就好。<br/><br/> 现在走在阿尔丁身边的人,也是个枯草色头发的半精灵,也是个很聪明的施法者,也时常忧虑地低着头。<br/><br/> 他也是冬蓟,但又不太一样。<br/><br/> 阿尔丁忍不住想象:如果我从一开始认识的就是现在这个人,我们的相处又会如何?他是否还会离开海港城?如果他也要离开,那如今他又会身在何处呢……<br/><br/> 第91章<br/><br/> 金叶第一次教冬蓟认奥术文字,是在冬蓟大约十岁的时候。<br/><br/> 对人类儿童来说算有点晚了,对精灵儿童来说……金叶没养过别的小孩,所以太不清楚。她自己也学得很晚,不具有参考价值。<br/><br/> 教了基础字符之后,金叶拿出一个小记事本,让冬蓟念出扉页上写的一行文字。<br/><br/> 冬蓟以为是妈妈想考他一下,但仔细一看,那行字是用通用语写的,并不是奥术文字。<br/><br/> 于是他念了出来:“我在奥法之神面前起誓,愿尊魔法为唯一真理,视世俗利益次之……”<br/><br/> 其实后面还有好几段话。金叶说后面的那几段就不用念了,因为每个人学到的版本都不同,每个学派流传下来版本的都不同,每个老师抄写的版本都不同。<br/><br/> 比如,希尔达教院的后续文字是“师长化为道标,学徒探索长路,踏入奥秘之海,远航永无止境”。金叶对这一版本的评价是“酸文假醋”。<br/><br/> 元素法师盟会的是“以吾辈身躯,点燃元素之灯”。这个版本听起来就更奇怪了,有点刻意悲情的味道,听着像是描述了一个术士施法失败并死于自燃的惨剧。<br/><br/> 总体来说,从“世俗利益次之”往后的文字,基本每个版本都肉麻至极。金叶的原话就是“肉麻至极”。<br/><br/> 不知道死灵师们的版本是什么,也许会有不一样的风格。<br/><br/> 精炼师没有自己的独特宣誓版本,因为他们什么都会涉及,不太好用诗意的语言去概括。<br/><br/> 金叶告诉冬蓟,几乎每个接触到奥术的人都要念这段话,父母或者导师一定会让年轻人去念,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施法者之间的习俗。<br/><br/> 年轻的学徒们念了这句话之后,内心就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br/><br/> 小时候,冬蓟心中确实产生了疑问。他也确实向妈妈问了出来:我们向奥法之神起誓,那奥法之神是谁?<br/><br/> 远古流传下来的故事中有不少神明,除了三善神以外,祂们座下还有许多次级神。但这都是传说和故事,没有人找到过所谓次级神的神迹。那么奥法之神是谁?<br/><br/> 在读过的宗教书籍里,冬蓟从未读到过任何关于这位神明的记录,连乡野逸闻都没有。<br/><br/> 金叶告诉他:其实本来就没有奥法之神,奥法之神就是你和我,是所有奥术研究者,所有施法者。<br/><br/> 其中包括已经死去的那些人,也包括未来会成为施法者的所有人。<br/><br/> 那时冬蓟并不理解这些话,也不太理解施法者誓言。<br/><br/> 他认为这个誓言的本质是施法者们进行自我鼓励,鼓励自己要用某种态度去生活。<br/><br/> 誓言里的生活状态很难达到,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如果某个法师做到了,那他肯定能成为奥术研究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假如有一个人,他为了魔法不惜一切代价,也不在意世间的爱恨情仇……这样的人绝对是个狠角色,他会受到施法者的尊敬,会名传千古,无论这名声是善是恶。反正他自己肯定不介意这些。<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n<br/> 所以誓言是在对其他法师喊话,告诉他们:你们要学这样的人,你们也不能在意生活中的纷纷扰扰。<br/><br/> 誓言想表现的,大概就是这么一种鼓励态度吧。<br/><br/> 一年年过去,现在回想起那句话,冬蓟却逐渐感受到了别的东西。<br/><br/> 他小时候的理解不对,施法者誓言根本不是那个意思。<br/><br/> 誓言的用词很克制。它表达的是愿望,而不是要求。<br/><br/> 拿希尔达教院的版本来举例。他们在后文里提到长路,提到远航,结合前文的愿望一起看,这描述了法师们一直在探索,却一直未能得到想要的东西。<br/><br/> 再拿元素法师盟会的版本来说。他们都要用身躯去燃烧点灯了,显然更消极,悲剧色彩更为明显。他们似乎是想拿生命和灵魂作为代价,以此来得到某种东西。<br/><br/> 纵观世事,一向是先有野心,再构思出手段,再一步步支付代价。<br/><br/> 按照各个版本誓言的说法,法师们仿佛一辈子都在持续着付出代价,而手段是他们的魔法。有代价,也有手段,那么,野心到底在哪?<br/><br/> 是某一个两个特别强大的法术吗?显然不是。是能自由自在做研究的环境吗?这也不算什么困难的目标,有钱的法师就能做到。<br/><br/> 那他们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什么东西如此难以获得?<br/><br/> 答案很简单。尊魔法为唯一真理,视世俗利益次之。这就是最大的野心。<br/><br/> 或者说,是虚幻而美好的愿望。又或者说,是奥术研究者们一直想做到、却一直做不到的事情。<br/><br/> 无论是长路还是海洋,无论燃烧的是身体还是灵魂,无论研究者们这辈子赢得了什么,又痛失了什么,无论他们是功成名就,还是恶行昭彰……他们都一直无法实现这个巨大的野心。<br/><br/> 或许有人误以为自己已经做到了,或者很接近了,其实并没有。他们连它的边都还没摸着。<br/><br/> 关键之处是——究竟如何定义“世俗利益”,又如何理解所谓的“唯一真理”。<br/><br/> 有的人认为这话的意思是告诉法师不要贪婪,有的人认为是说做法师不能太工于心计,也有人认为是说不能在乎虚名和道德,还有再极端点的观点,认为人生里绝大多数事物都是累赘,研究者就必须孑然一身,做个奥术领域的苦修士……细细品味起来,这些想法都可以算对,又都不尽然。<br/><br/> 所以,未来的每个初学者都要继续宣誓,继续加入到失败者的茫茫队伍之中。<br/><br/> 只盼着某一天,或许真有人能抓到这项野心的零碎边角,然后把他看到的东西告诉别人。<br/><br/> 冬蓟只是想明白了誓言真正想表达些什么,仅此而已。在此基础上,他也做不到更多。<br/><br/> 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也是失败者之中的一员。<br/><br/> 如今在宝石森林里,在死灵师和城邦方之间,冬蓟偶尔会默念起那句誓言。<br/><br/> 他对自己说:虽然我根本摸不到誓言里的愿望,但是既然当初发过誓了,那我就量力而为,来做点什么吧。<br/><br/> 三天后,死灵师与城邦方进行了第二次交换人质。过程很顺利。<br/><br/> 城邦方带来了一群囚犯,把他们还给了他们的死灵师同伴。相对的,死灵师也释放了一批人质。人质全都昏睡着,被魔像运输到约好的地点。死灵师没有亲自现身。<br/><br/> 这批人质都是本地平民和游商,没有卡洛斯家族的商<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