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n\t谢清欢收拾妥当时,李二郎也拎着冰鉴回来了,递上酒钱,将门房转述给他的话又转述给吴掌柜。<br /><br />得知欧阳修决定派人来取酒,吴铭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br /><br />完美!<br /><br />如此看来,店里以后得常备勇闯天涯了。<br /><br />“小谢——”<br /><br />“二郎——”<br /><br />“过来,我有话问你们。”<br /><br />吴铭唤来二人,正色问道:“东京七十二家正店,你俩去过几家?”<br /><br />李二郎不无自豪地挺起胸膛:“某当了十余年闲汉,城南的正店都去过,内城的那几家,某虽未进到店内,却也在廊上听候过差遣。”<br /><br />吴铭微微颔首,看向他的开山大弟子。<br /><br />谢清欢略一迟疑,坦诚道:“我只去过内城那几家。”<br /><br />李二郎立时朝她投去惊讶的目光。<br /><br />谢清欢显然不愿多说,岔开话问:“师父问这个作甚?”<br /><br />“我想了解正店菜品的定价。就从离咱最近的这两家正店说起,清风楼和状元楼,二郎,你可知这两家店都有哪些菜品,价钱几何?”<br /><br />“某烂熟于心!”<br /><br />李二郎当即跟倒豆子一样报出菜名和菜价。<br /><br />吴铭一听,不对啊,这状元楼竟比清风楼便宜这么多?<br /><br />“掌柜的有所不知,七十二正店是因其有酿酒权才称之为正店,非是指东京最豪华的七十二家酒楼,正店之间的差距甚至比咱们与状元楼之间的差距还要大……”<br /><br />李二郎细细解释一番。<br /><br />吴铭听明白了,敢情这七十二正店跟梁山泊七十二地煞一样也是排座次的。<br /><br />东京排第一的酒楼,乃是位于内城的白矾楼,原是家卖白矾的店铺,后来改做的酒楼。宋人多简称之矾楼,因《水浒传》里写作樊楼,误导了包括吴铭在内许多后人。<br /><br />同在内城的潘店、任店、杨楼、庄楼、高阳正店、中山正店等都属于第一等酒楼,靠着地利,天然就比外城的正店高一头。<br /><br />李二郎说道:“清风楼虽非内城正店,但因新来的这位掌柜极擅经营,近两年声名之盛,不在内城正店之下,合该他家卖的贵!”<br /><br />谢清欢也出言应和:“我虽未去过清风楼,却也听说此楼掌柜遍邀天下名仕,连涑水先生都在楼里题了诗。”<br /><br />涑水先生……司马光么?<br /><br />吴铭想起之前欧阳修也曾提到这家酒楼,看来这个掌柜的确实懂点营销。<br /><br />至于状元楼,在七十二正店里只能算是末流,同时也是最亲民的正店之一,指菜价。<br /><br />因此,外地人尤其是外地考生初入京城,想要挑个有档次又没有那么奢侈的酒楼品尝正统的东京风味,状元楼便是不二之选——谁让它名字取得好呢。<br /><br />“善!”了解完菜价的吴铭当机立断,“既如此,我们便去状元楼吃些点心!”<br /><br />宋朝老百姓常说的点心并非今日的糕点零食,而是在早晚两顿饭之间的加餐,凡在早饭和晚饭之间吃的任何东西,都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可以叫点心。<br /><br />这都下午三点多了,吴铭中午不饿,所以没吃,这会儿却有些饿了。<br /><br />至于谢清欢和李二郎,他二人本就不吃午饭,饿不饿不好说,肚子里没货是一定的。<br /><br />“师父,不消备菜么?”<br /><br />“抬头看看,为师掐指一算,不出半个时辰,定将暴雨如注,彻夜不止!怕是又有不少人要遭灾喽,不会有人来用饭的。”<br /><br />谢清欢深以为然,师父算出来的自不会错。<br /><br />“走呀二郎!”<br /><br />“啊?”李二郎一脸惊诧地指着自己,“某也去?”<br /><br />“赶紧的!”<br /><br />吴铭饿得都飚出东北口音了。<br /><br />李二郎喜不自禁,疾趋而出,复又止步,说道:“掌柜的稍候,容某回店里取三把伞。”<br /><br />二郎倒是细心,状元楼虽不算远,步行过去也须花个五六分钟,待会儿下起暴雨来,没伞寸步难行。<br /><br />不多时,李二郎便拿着一把伞和两个斗笠出来:“某竟忘了,昨日借给二位苏相公两把伞,如今只剩下这一把伞,应给掌柜的使,我和谢铛头一人一个斗笠。”<br /><br />“等雨落下来了再说。”<br /><br />三人沿麦秸巷的巷陌往东走,一直走到巷道尽头,位于麦秸巷和保康街交界处的那栋双层建筑,便是大名鼎鼎的状元楼了。<br /><br />只见此楼高近三丈,朱漆为柱,彩帛结门,上悬“状元楼”泥金匾额,檐角悬着八面鎏金酒旗,门前两侧各列一招牌,一曰正店,一曰琼浆——此乃状元楼自酿的酒品牌。<br /><br />吴铭路过这家酒楼许多次,如今是头一回进到店内,见堂前歌伎拨阮献唱,量酒博士捧着银荷叶盏穿梭其间,忍不住伸手往钱袋子里摸了摸,倘若李二郎所言不虚,这四百多文钱该是绰绰有余了。<br /><br />立时有大伯眉眼堆笑地迎上来,所谓大伯,即酒楼里听候差遣的年轻伙计,相当于今日的服务员。<br /><br />瞧见李二郎,对方登时变了脸色,挥汗巾驱赶道:“去去去!本店不收闲汉!”<br /><br />李二郎涨得满脸通红,吴铭解围道:“我们三人是来用饭的,还是二郎推荐的状元楼。二郎啊,既然人家不待见你,咱们还是上清风楼吧。”<br /><br />说罢转身要走,大伯赶紧拦住,笑容重回脸上:“原是贵客,恕小的眼拙!三位里面请!”<br /><br />嘴上赔着礼,眼睛却不住地打量着,心说穿得和市井小民一般无二,怎的口气如此之大!<br /><br />“三位可要上雅阁就坐?”<br /><br />“门口即可。”<br /><br />雅阁有低消,还有特殊服务,吴铭可上不起,也懒得上,径直在门口处捡了张空桌坐下。<br /><br />大伯笑容顿敛,心里暗暗啐了口:哪来的鸟人,雅阁都上不起还敢上清风楼!<br /><br />吴铭不跟他废话,径直道:“且把食单拿来。”<br /><br />莫说七十二正店,但凡大点的酒楼都备有菜单,吴铭之前探过一些店,自然清楚。<br /><br />事实上,他此番正是来探店的,吃点心只是个由头。<br /><br />大内的尚食局和东京的七十二正店代表着北宋餐饮业的最高水平,若要弘扬传统文化、复现宋代美食,就必须先尝尝原版的滋味。不然,何谈改良创新?<br /><br />大伯闻言心下暗惊:此人竟识得文字,岂是寻常市井之辈?<br /><br />复又换上笑脸,叉手道:“贵客稍待。”<br /><br />转身快步而去,不多会儿便将食单捧来献上。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天灾信使

听日

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乐事薯片黄瓜味

那年华娱

做梦的木头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青山

会说话的肘子

正义利剑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