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第298章<br />
    有病猝死的老太太,身上没有药,只有一问三不知的家人和空的钱袋。<br />
    这难免让人想入非非,而且百姓们的日子就是日复一日,难得有些热闹惊奇的新鲜事,只想更有趣一些,于是便大猜特猜起来。<br />
    说家人不孝,恐怕老太太在家日子不好过的有之。<br />
    说家人害人,是存心不给她看病吃药的有之。<br />
    说有人偷钱,第一个发现死者的小孩或许是个贼的也有之。<br />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br />
    但还都有各自的道理,这老太太拜的佛渡亡魂不渡生者,年轻人来都是替去世的亲人祈福,她这个年纪的来,都是为自己求个好死想早日解脱。<br />
    日子过的好的人会求这种事嘛?<br />
    摆明了就是有问题。<br />
    而且一个人有病,一天两天看不出,天长日久的家里人还注意不到那得多不上心。<br />
    还叫个有病的帮他们推磨这是人子能干出来的事嘛?<br />
    就算是他们缺心眼,真没留意到,可岁数这么大的老人了,头都白了,还让人家干活?出门在外也每个人陪着,真就忙到一个人都没有?<br />
    这一听就不对劲嘛。<br />
    再说那钱的事,来回坐牛车,少说也得有个两三文吧,来时候的了,回去的钱在哪里?<br />
    万一她没有攒下来了,天长日久的攒下来,也得有个几钱银子吧,贼人见了还能不动心?<br />
    一道道猜疑的目光朝着小孩瞥过来。<br />
    这实在不是一个很讨喜的小姑娘,牙尖嘴利,刚刚乱成那样她还站一边看热闹,不把知道的说出来,不够良善,看面相也不是个有福的,穿的还不错,可谁知道是不是偷来的,那衣裳明显就是改动过嘛,袖子都是迭起来缝上的。<br />
    小孩穿的衣裳还是和海桃借的,要见师父嘛,上次出来也忘了买布回去,这次她可想着了,特意带了钱,改动明显是肯定的,她的针线活打小就不好。<br />
    但那又怎样?<br />
    这样的衣服是她想偷就能偷来的嘛?<br />
    还搜身?<br />
    “银子上头可没名没姓,要照你们那么说,我身上只要有钱就是不清白的,还搜个屁,干脆直接把我逮起来不是更好?”<br />
    小孩烦透了,语气也很坏。<br />
    于是他们又起哄道:“她认了!”<br />
    “不心虚干嘛怕搜?”<br />
    “也不见得是她,万一是压根就没有这个钱呢?人都死了,给没给钱还不是全凭他们乱说。”<br />
    一个个是真能猜啊。<br />
    真听这些人的,小孩和这对夫妻都得不了好。<br />
    好在捕快还算靠谱,牛车的事问问车夫就知道,老太太在家过的好不好可以同邻居打听。<br />
    空的钱袋里有没有钱没人知道。<br />
    仵作向老太太的儿子儿媳要了几个钱,放在鼻尖下头闻了闻,又拿起小孩身上的钱嗅了嗅,很笃定道:“她没拿,没有豆腥味儿。”<br />
    钱这种东西没名没姓,但都是贴身放着的,难免会沾染主人身上的气味儿。<br />
    老太太的儿子儿媳常年种地做豆腐,所以钱上会有土腥气和豆腥味。<br />
    小孩不做这些事,每日无非端茶倒水,所以铜板上更多的是皂团香……还有一点儿若有若无的血腥味儿。<br />
    这让仵作多看了她两眼,但没有说什么。<br />
    她说不说小孩都不高兴,任谁莫名其妙被搜了身,掏走了钱,都高兴不起来,一把抓回用以出入的令牌和银钱。<br />
    小孩老大不满意道:<br />
    “还给我,没我的事我可以走了吧?”<br />
    “还不行,还得劳烦姑娘说一说遇见死者时有没有发生什么事,会引发她的心悸之症。”<br />
    “能有什么事?当时我进殿拜佛,发现不认得,就想找个人打听,看她跪在蒲团上起来的费劲,就扶了她一把,她和我说了妙往如来的故事,还说了些我也不是很懂的话,就转身走了,等我出来了,就看到她靠着柱子坐在那里,衣角落在土里……”<br />
    后来的事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捕快又让小孩复述,老太太说的话……<br />
    小孩都有点儿记不清了,只能说个大概齐,但就是那两句没病没灾无疾而终是福分的话,又叫这些人猜疑起来,不过这一次就全是冲着老太太的儿子儿媳去的了。<br />
    小孩冷眼看着,只觉得讽刺。<br />
    佛门清净地,一群善男信女,说出的话却一个比一个可怕。<br />
    住持她们只是捻着佛珠,闭着眼,无声的诵着什么,偶尔泄出几个音,听起来像是往生经。<br />
    拔除一切业障根本往生净土……<br />
    “她不想这样。”<br />
    小孩轻轻的扯了扯住持的袖子,在混乱中小声道,<br />
    “她不求来生,只求今生得以解脱,您诵经时,得和佛祖说清楚。”<br />
    小孩的心情很复杂,但无从说起。<br />
    住持很懂她似的,点点头道:“我佛明白的,我也会提醒祂的。”<br />
    在她开口那一刻,真假就已经不重要了,小孩感到了莫大的宽慰。<br />
    满心的不耐愤慨唏嘘都被抚平了大半,哪怕明知道老太太没有变成鬼,心里头还是想,或许她已经脱离了轮回的苦海去了另一个地方。<br />
    像是魂幡里的极乐界、月阿婆把人领到月亮上去。<br />
    妙往如来也可以把人接走去一个很好的地方,可能是传说中的西天,大家能在那里看见菩萨、佛祖和好多神仙。<br />
    这么想也挺好的,那些笃信神佛的,是为了这个吧,为了心里头这个热乎乎的感觉,好像只要想到死后会去一个好地方,就有了活下去的力气。<br />
    因为大家都说,要好好的活,自然的死去才不会下地狱。<br />
    小孩胡思乱想着。<br />
    老太太的尸体被衙门的人拉走了,会暂且放在义庄,等该查的都问清,才能回家去。<br />
    小孩倒是可以走了,捕快没有怀疑她。<br />
    如果他们知道小孩是个邪修,恐怕放人就不会那么痛快了,总之是没什么事。<br />
    再去时,听智圆说,这事衙门已经有了定论,就是意外,老太太也已经下葬了,她的儿子儿媳还请了槛寺的尼姑们去做法事,葬的倒也风光。<br />
    钱袋的事也问清了,有个老姊妹,过的不大好,老太太每次坐着牛车来时,都要买饼买馒头去看一看她,回去时再走着回去。<br />
    这事她没跟家里人说过,怕孩子们不乐意,赶车的和坐车的也没多嘴过,所以他们一直也不知道,就叫人误会了。<br />
    如今都说清了,可他们好像更难过了。<br />
    智圆说:“一个为她高兴的都没有,大家哭的都很伤心呢。”<br />
    (本章完)</p>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正义利剑

佚名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官场:平步青云

佚名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佚名

继父是恶毒驸马(古言h)(继父女)

公子缺斤少两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