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113章 不是应该他们来提问吗?(4k)
    滴滴-
    一电脑提示音响起。
    周宇拿著快乐肥宅水走近一看,发现小苔蘚计算了大半天,终於计算完了。
    他点开文档一看,差点把快乐水喷在电脑屏幕上!
    升力係数3.2。
    阻力係数0.016。
    周宇吸了一口凉气。
    对现代战机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f-22升力係数为1.8,歼20约2.1,阻力係数f-22约0.035,歼20则要少个10%。
    这数据已经代表了蓝星航空工业製造最高水平了!
    对於不了解的朋友来说,光看数据看不出什么,但如果了解到升力係数和阻力係数是什么,感觉就不一样了:
    升力係数是衡量战机在飞行中產生升力能力的关键指標,
    升力係数越大,战机在相同的气动条件下就能產生更大的升力,这意味著战机可以更轻鬆地实现起飞、爬升和空中机动等动作。
    而小苔蘚计算出的这个战机升力係数达到了3.2,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
    它表明这款战机在升力產生方面具有超强的能力,相比f-22和歼20,它能够在更短的距离內起飞,爬升速度更快,在空战中也能更灵活地进行各种机动动作,占据更有利的战斗位置。
    例如,在进行超低空突防时,高升力係数可以让战机在贴近地面的情况下迅速拉起,避开敌方雷达的探测,在近距离空战中,强大的升力能使战机快速改变飞行姿態,抢占攻击位置。
    再看阻力係数。
    这个则反映了战机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
    阻力係数越小,战机飞行时受到的阻力就越小,也就意味看战机可以更高效地飞行,节省燃油,提高航程和作战半径。
    小苔蘚计算出的战机阻力係数仅为0.016,这表明它在空气动力学设计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低阻力係数可以让战机在飞行过程中,就是更加省油,携带更多的燃油和武器弹药,增强其作战效能。
    例如,在执行远程奔袭任务时,低阻力的战机可以减少中途加油的次数,提高任务的突然性和成功率,在空战中,低阻力也能使战机更快速地接近或逃离目標,占据主动。
    机体设计確实有难度,但更难的是如何解决材料和工艺问题。
    就是他乱写,也不敢这么写!
    周宇正在翻看系统给的资料,手机铃声响起了。
    周宇一看手机屏幕,发现是孙院士打来的后,就快速接起了电话。
    “小宇,今天要上课,你是不是忘了?”
    靠!
    周宇一个激灵,看了下时间,发现他还真忘了要上课这件事!
    现在整个计算所就他一个人上课,不像以前在学校里面,上个课大家都叫著一起去。
    完全不用担心忘记上课。
    现在不一样了,他一个人开小灶!
    周宇脸上有些发红,让一个院士等著他上课,这如果传出来,一世英名就毁了!
    跑到上课的会议室,周宇连忙给孙院士道歉。
    孙院士看对方著急的样子,笑呵呵地说:“好了,你应该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时间就行。”
    周宇连忙点头。
    “今天的课,是点评上次你提交的作业。”
    孙院士变得严肃了起来,他说:“你的作业我仔细看了,说实话,我有点失望。”
    “感觉你在设计战机的时候,没有考虑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孙院士推了推老镜,翻开教案,指著其中一页,“比如这个机头设计,你是怎么想到用鸭嘴布局的?”
    “鸭嘴型机头可以优化气动外形,降低阻力——.
    孙院士打断他:“降低阻力?年轻人,你当空气动力学是过家家?”
    “鸭嘴机头在1.5马赫时的阻力係数比常规菱形机头高37%!”
    “激波位置难以预测,可能引发气动弹性颤振。”
    “而且,前向雷达散射截面因宽大平面几何骤增,鸭嘴机头在x波段的rcs值可达0.5m2,而f22菱形机头仅0.003m2。”
    “但孙老,宽扁机头可容纳直径1.5米级合成孔径雷达,探测距离提升40%,
    同时降低前机身配平重量。”
    “若配合等离子体隱身层,可抵消部分rcs劣势。”
    “前部宽大平面可安装固定式雷射发射器,避免尖锐机头对光束扩散角的影响。”
    “所以,我认为即使它存在缺陷,也能通过材料或者技术工艺去弥补。”
    孙院土皱眉说:“你这话確实没错,我们目前缺的就是先进的材料和工艺。
    ?
    “话又说回来,如果你设计確实优秀,反而可以带动材料和工艺的进步。”
    “孙院士,我用我造的人工智慧计算了我的设计方案,目前得出的结论是升力係数3.2,阻力係数0.016。”
    孙院士张了张嘴,立刻说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你知道3.2的升力係数意味著什么吗?”
    “这意味著我们的战机在起飞、机动和悬停时,將拥有前所未有的升力性能。”
    “实际应用中,3.2的升力係数根本无法实现!”
    周宇也没著急,只是说道:“孙老,我的人工智慧也在这里,你可以隨我一同去看,如果是数据有问题,我正好可以修正。”
    周宇说话之间很谦虚,让孙院士也冷静了下来。
    “行,那你带我一起看下。”
    来到实验室,周宇向孙院士展示了数据。
    周宇调出小苔蘚生成的详细分析报告,投影仪將屏幕分成几个部分。
    气动外形优化方案、升力係数计算过程、阻力係数对比图、以及材料强度分析表。
    孙院士目不转睛地盯著屏幕。
    时而埋头计算,时而思考。
    手中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著什么。周宇没有打扰他,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著。
    大约过了四十分钟,孙院士突然抬起头,问道:“小宇,你这套计算方法,
    是基於什么理论模型?”
    “这套模型是基於n-s方程改进的cfd计算方法,结合了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数据修正,小苔蘚在计算时,特別针对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处进行了网格细化,確保计算精度。”
    他忽然抬头,目光锐利地看向周宇:“你这个方案里的等离子隱身层,具体是怎么设计的?別告诉我是基於目前技术。”
    “你要知道,目前的等离子隱身层技术並不完善。”
    周宇笑了笑,调出等离子隱身层的设计图:“孙老,等离子隱身层的设计是基於现有的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结合了动態频率调节技术。”
    “小苔蘚通过模擬不同频率的等离子体分布,找到了一个最佳平衡点,既能降低雷达反射截面,又不会对飞行性能造成太大影响。”
    孙院土说:“等离子体技术其实在60年代就开始研製了,但取得的成果有限,生成和维持需要精確的控制,在战机高速移动的同时,还要保证快速持续地產生等离子体,这一点你能做到?”
    周宇知道这是关键点。
    根据系统的资料,他当然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但他不能直接说出来,他只能给出方向,让其他人去研究。
    这样,才不会让人起疑。
    “目前我考虑的是密闭式电子束等离子体隱身技术,有两种实现办法,一种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產生等离子体层,另一种则是通过高频高压电激活外部气体介质。”
    “第一种方案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產生的α粒子轰击惰性气体,能在极小体积內维持稳定等离子体层,但放射性污染风险较高,第二种方案通过高频高压电激活外部气体介质,虽然需要额外的电力支持,但可控性更强。”
    “这只是初步的想法,具体实验还没有开展。”
    孙院士內心其实已经掀起了巨浪。
    周宇能考虑到这一步,说明对方並不是在胡乱对付作业。
    整套战机设计方案,难道可用?
    孙院士难得犹豫了起来。
    现在这种情况,可能不是他一个人做主的。
    他不得不承认,周宇的方案已经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期。
    “小宇啊,“孙院士沉吟片刻,开口道,“你的想法很有创新性,但有些问题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周宇点头:“孙老,您说得对,这也是我希望能得到您的指导的原因。“
    孙院士看了他一眼,缓缓说道:“这样,下周三,盛飞和川飞的工程师们都要来匯报工作,到时候你可以听听他们的意见。
    2
    ?
    周宇的心开始加速跳了起来。
    如果能够得到那些工程师的认可,是不是就表明,他离加入六代机研发工作又近了一步?
    孙院士看了眼周宇的表情,不动声色地说道:“先別高兴得太早,盛飞的林工和川飞的吴工都是实打实的老专家,他们提出的问题可能会让你睡不著觉。“
    趁著这几天的功夫,周宇从卫宏给到的名单里面,挑选了一批人,作为他实验室的研究员。
    调度人员需要时间,实验室里面依旧空荡荡的,不过周宇没閒著。
    他按照孙院士的要求,开始往他的设计上添加相关的数据。
    他需要再让小苔蘚演算一次。
    他担心,见到盛飞和川飞的人时,对方会对小苔蘚的结果產生疑问。
    万一小苔蘚给人留下了智障的印象,那以后他想要把这印象扭转回来,那就太难了。
    时间很快到了和盛飞川飞的人见面的日子。
    周宇被带到了科技中心,一进中心,他就发现楼梯周围站著不少眼神犀利,
    隨时都在观察的人。
    此时,在中心的特殊会议室里,林工、吴工、孙院士以及其他专家都坐好了。
    “说实话,我看了那么多设计,周宇的设计绝对是独一份的离谱。”林工拿著图纸说道。
    “可人家周宇確实是天才,这份图纸孙院士不是说了,经过模擬程序的演算了吗?”
    孙院士纠正道:“其实是周宇自己造的人工智慧演算了一遍,目前战机的具体参数还没有出来,所以演算结果存疑。”
    “还没有出来?”
    “林工,这个我让他去做了,不过参数这东西,对於周宇来说是个难题,所以一会儿我们只討论技术和技术原理就行了。”
    “也行。”
    虽说如此,但在场的专家们都对周宇產生了期待。
    一种新型的战机设计,如果是真的,那他们今天就是见证歷史了!
    等周宇走进会议室,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周宇,你所提交的设计,是如何想出来的?”
    “根据已有的战机外形进行推演,然后从一些超前的技术理念中,得到了灵感。”
    如果这个问题,直接回答“一拍脑袋,就想出来”,肯定是不行的。
    人家是搞科研的,不是来陪他过家家的。
    这个回答必须滴水不漏,既不过分夸大自己的天赋,也不显得过於敷衍。
    “那这样一看,我认为你的设计也是基於你个人想法来的,你不能保证它的正確性。”
    林工这么一说,本来想激將下周宇,没想到周宇直接点头了。
    “您说的没错,我確实没办法保证它的正確性,最好的办法,就是造出机体模型,去风洞吹。”
    一切数据,一切结果,说白了都是纸上谈兵。
    飞机这玩意不比其他的,在製造初期,就必须去风洞吹。
    否则,连飞都无法飞起来,就不用提造其他的了!
    林工等人没说话,要知道亚音速风洞每小时的吹风成本为百万丑幣,提升到超音速级別后,每次吹风成本可能达到上千方丑幣了。
    一般飞机模型怎么可能拿去风洞吹?
    国家给他们的经费文不是隨便能乱用的。
    “去风洞吹成本太高了,我们最起码要先確认你设计方案的价值才行。”
    “你先从机身整体构型开始讲吧。”
    周宇从身边拿出了一张图纸,说:“我在原有的设计上標註了数据,那我就依照这个来讲吧,这样你们更直观一点。”
    林工接过图纸,看著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数据,脑子已经不自觉开始动了起来。
    机翼剖面图的数据清晰可见。
    展弦比3.2,梢根比0.25,后掠角45度。
    这些关键参数与林工记忆中的某些经典设计极为相似,但又有细微的差异。
    “你这里用的展弦比3.2,比我预想的要大。“林工指著图纸说道,声音里带著几分探究,“传统隱身战机为了降低rcs,通常採用较小的展弦比,你这么设计,是出於什么考虑?“
    “通过我的人工智慧分析,这个展弦比能在保证隱身性能的同时,提高亚音速升阻比。”
    林工又急切地问了起来。
    “那你这个升力係数3.2,已经高於常规战机理论极限了,你如何能做到?”
    “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前缘后掠角可在25°-65°间进行动態调整。”
    “所以,无论是在起飞、巡航还是战斗状態,它都会保持最佳的气动性能,
    机动性以及燃油效率!”
    纵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专家们听到这句话后还是大吃一惊。
    “荒谬!“
    “要实现动態调整,材料问题你怎么解决?”
    “空气动力加热效应可是会严重影响材料性能。”
    面对质问,周宇没有一点慌张,他反而问道:“当年我们的人负责鹰击-12项目,在超音速飞行时是如何解决材料热障问题的?”
    会议室骤然安静。
    不对啊,不是应该他们来提问吗?
    周宇这小子,反过来问他们是为什么?
玄幻魔法相关阅读More+

活人深处

穿黄衣的阿肥

万世之名

古羲

玄鉴仙族

季越人

守序暴君

不在意中人

大道之上

宅猪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