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165.春天要来了
似乎今年首都的冬天,比往年更冷了。
叶柯与李洋坐在饭店中望著窗外人流不息,似乎已经有不少人,在外打工一年准备返乡回家过年了。
放下手中的筷子,李洋点燃一根烟,“下一部戏,我不想让你演了。”
叶柯喝著羊肉汤的手顿了顿,疑惑看了一眼,“怎么说,特意约我出来就是为了这个?”
看他那副表情,叶柯大致或许能猜到了,李洋这是有新的电影开拍想法了。
但如果只是说不想让叶柯出演,那也不至於特意喊出来,毕竟这种事情很正常,不可能一个导演永远只跟一个演员合作,那样就算他们不腻。
可观眾影迷们看著都腻了!
加上叶柯他们已经连著有好几部电影合作了,是该换一换了。
“所以,新戏是不打算让我沾演员的边了?”
叶柯笑著调侃,伸手去够桌上的蒜,“我还琢磨著,在你这边来个顛覆性,试下反派角色,
再挑战个什么山村恶霸呢,保准比《盲井》里的那些反派更狠。”
“我確实有拍新戏的想法了。”
李杨没接他的玩笑,把烟摁灭在菸灰缸里,“下一部叫《盲山》,主角是个被拐的女大学生。”
显然是有所准备,他从隨身的帆布包里掏出一沓照片,上面是秦岭深处的土坯房,墙角堆著枯黄的玉米秆,“我要拍真实的拐卖,拍那些山里头的事。”
“非职业演员?”
叶柯的目光落在一张照片上:一个穿红袄的女人站在崖边,背后是望不到头的山。
“除了女主角,全用当地人。”
李杨的指尖划过照片上的山路,“他们的眼神骗不了人,所以你往那一站,西装革履的,不像买媳妇的,倒像来考察的干部,太出戏。”
叶柯觉得这话戳中了要害。
但想想也习惯了,毕竟跟这傢伙第一次见面,就说叶柯长得太好看了!
“那你找我来,是想让我——”叶柯故意拖长了话音。
“中影那边韩董已经点了头,我工作室一部分,剩下就看你愿不愿意投了。”
李杨直视著他,“虽然没让你出演,但少了你,我老是觉得不对劲。”
“你是怕去了电影节,没人给你打掩护是么!”
像是一眼看穿他那小心思,叶柯没翻李杨带来的预算表,反而问:“女主角定了吗?”
李洋如实说道:“黄鹿,戏剧学院的学生,眼神里有股倔强,感觉挺合適的。”
“行。”
既然都確定好了,那也就没什么好说的,叶柯爽快应下,“这边就由藤蔓传媒出资,你给我多少,我就兜底多少。”
对於李洋,叶柯没什么不信任,而且哪怕两人这次没有合作,可人家照样留著一份缺口在那等著。
不管如何,叶柯还是让藤蔓传媒经理杨凯去交涉李洋的新电影。
而此刻的叶柯正坐在办公室里,听著温情几人盘点。
在看角落还堆著没拆封的年货礼盒,財务报表在茶几上摊成扇形。
温情正拿著计算器念今年的投资回报率,杨凯在一旁补充著各项目的后期收益。
忽然响起的敲门声,让温情和杨凯同时停下声音。
门外的寧昊最先探进来脑袋,身后的黄博那张辨识度极高的脸,也是使劲凑上来。
“不好意思,是不是打扰到你们了。”
见里面的人都在看他们,寧昊不好意思说道,“要不——,我们过半小时后再来?”
“別了,进来吧。”
叶柯把他们拽进来,顺手关上门,“正好让財务听听,你们俩又打算怎么『造钱”。”
叶柯冲温情和杨凯抬了抬下巴,“你们继续,就当多了两个旁听的。”
其实这会的温情跟杨凯要说的,几乎都快说完了,所以也不算是什么大事。
寧昊把剧本往叶柯面前推:“新电影的剧本,虽然五条线看著乱,其实跟《疯狂的石头》的多线敘事一个道理,都是小人物被命运推著跑。
你看泰国杀手这条线,他们以为来国內搞du交易,结果把黑帮老大误杀了,最后跟耿浩的自行车撞了个著·.“
叶柯翻著剧本,看到成本预算里写著泰国动作团队的费用、鷺岛老街的封路成本、还有那场需要消防车配合的暴雨戏。
“八百万?”
指尖敲著剧本,叶柯想了下说道:“也不多,只是你们这次打算去鷺岛拍摄,还打算请泰国动作团队?国內的不行么?”
寧昊解释道:“嗯,赛车追逐戏得封半条街,泰国武指也不是必须,主要是他们设计的打斗,
能把泰式武打跟喜剧揉一块儿。
国內不是不行,总觉得缺点味道。”
感觉不算什么大事,不想对这种事情过多纠结,叶柯看向財务:“藤蔓今年的流动资金?”
看著寧昊和叶柯,財务推了推眼镜谨慎说道:“除去已定项目的预留资金,寧导的电影够投。”
她並未说出具体金额,虽然藤蔓传媒说白了,主要为叶柯服务。
叶柯看似也只有拍电影这块,连gg什么都不接,但带来收益可一点也不少。
“够投?”
听到这话,寧昊眼晴亮了,隨即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其实剩下的三百万我和黄博想要试一试!你看”
黄博也有所期待看向叶柯,毕竟谁不想多赚一些。
“行啊,你们愿意那就一起合作。”
看著两人表情,叶柯忽然笑了,“五百万,没问题,不过有条件。”
叶柯指著剧本里的植入gg部分,“李法拉这角色不是卖偽劣保健品吗?把赞助商的名字往他那產品上安,镜头必须给特写。”
寧昊愣了愣,隨即拍大腿:“这主意不错啊!既满足了赞助商,又符合角色性格。”
杨凯在一旁很快算完帐,递过来一张纸条:“叶总,如果按八百万投资算,我们能占65%的分成比例,后期宣发费用另算。”
叶柯把纸条推给寧昊:“看看吧,没问题就弄份合同签了。到时候开拍了,我有空就去鷺岛客串。”
看著纸条上的数字,寧昊飞快看了一眼,“没问题!肯定给你安排个精彩的角色。”
看完新鲜出炉的合同,確认没问题爽快签字后的寧昊,有些迫不及待拽著黄博就往外走,“我们这就去订去鷺岛的机票,爭取最快速度就把剧组搭起来!”
两人的脚步声刚消失在走廊,杨凯忍不住笑:“您这是又被他们“忽悠”了?”
“不是忽悠,是投资潜力股。”
叶柯看著桌上剧本,“《石头》证明他们能把小钱出大效果,这次给足了钱,说不定真能搞出个新高度。”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叶柯望著玻璃上自己的倒影。
李洋在筹备新片,寧昊这边也定了,他自己那部《新世界》年后也要上映。
外面还有不少新人导演,正陆续往藤蔓传媒递来剧本。
忽然觉得,藤蔓传媒这棵树,枝丫正慢慢往四周舒展。
毕竟谁都看得出来,07年之后,整个电影市场的春天,就要来了?
其实哪怕已经过了一年,可是06年的华宜,一开始是还没从王晶离职的余震中完全站稳。
后面更是传出了资金困境,和资本突围的小道消息。
据说因扩张过快,华宜首次出现资金短缺,王中君更是私下出售个人收藏的艺术品填补亏空。
尤其最近拍摄《集结號》时,更是遭遇融资难。
银行拒绝贷款,主要说是目前电影行业无抵押先例,所以王氏兄弟抵押房產筹集拍摄资金,开创民营影企抵押融资先例。
而后王氏兄弟直接想到一招,那就是跨界联动,
那就是与马芸旗下雅虎合作“雅虎搜星”选秀活动,號称投入3000万元打造娱乐营销新模式,
探索网际网路+影视生態。
其实在王晶这位金牌经纪人带走陈道鸣、刘火华等核心艺人后,华宜的艺人矩阵出现明显缺口。
为填补空白,华宜直接加速了新人培养与核心艺人续约。
先有黄小明凭藉《神鵰侠侣》积累的人气被推至前台。
李水水则以“续约即获电影资源倾斜”的条件留在旗下,形成“双生並行”的格局。
而女星阵营的角力更为微妙。
范水水选择留守,成为这场震盪中意外的“受益者”。
她凭藉《手机》斩获百奖后,又接下李玉导演的《苹果》,片中大胆的表演风格与话题性,
让她迅速填补了女星断层,被外界默认是“华谊一姐”的有力竞爭者。
但这份“默认”里,藏著隨时可能被顛覆的不安因素。
那就是突然加盟的周熏。
尤其到了年底的华宜年会后台,气氛像被拧到极致的发条。
当周熏穿著华宜定製的礼服出现在合影区时,全场的闪光灯对齐。
这位刚以千万元级合约从荣信达“转会”的影后,自带三座影后奖盃的光环,更被公司许诺“量身定製电影项目”。
就是后来的《李米的猜想》,正是这场承诺的產物。
消息传开后,“华宜一姐”的话题立刻衝上娱乐版头条。
媒体翻出范小胖与周熏早年在时尚活动上的同框旧照,放大两人微妙的表情。
论坛里,粉丝为谁的电影资源更硬,谁的时尚表现力更强,吵得不可开交。
范小胖在片场休息时刷到这些新闻,手指划过屏幕上“周薰將取代范小胖”的標题,忽然对助理说:“帮我约叶柯吃饭。”
她知道,叶柯的藤蔓传媒虽然成立不久,却以精准投资在圈內逐渐开始站稳脚跟。
这家公司不签艺人,纯粹靠著叶柯撑起来的新公司。
平安夜的咖啡馆,暖气烘得人发困。
范小胖摘下墨镜,推给叶柯一份《苹果》的海外版海报:“李导说这部片能去柏林,但华宜更想推周熏的新戏。”
她的语气平静,“我需要一个筹码。”
叶柯搅动著咖啡,很清楚范小胖的处境。
在华谊的资源分配里,她的“话题性”总被视为双刃剑,而周熏的“艺术性”更符合主流奖项的偏好。
叶柯笑著问道:“我能得到什么好处?或者说你能给藤蔓什么好处。”
听到这话,让范小胖愣了一下,不知该如何回答—
似乎今年首都的冬天,比往年更冷了。
叶柯与李洋坐在饭店中望著窗外人流不息,似乎已经有不少人,在外打工一年准备返乡回家过年了。
放下手中的筷子,李洋点燃一根烟,“下一部戏,我不想让你演了。”
叶柯喝著羊肉汤的手顿了顿,疑惑看了一眼,“怎么说,特意约我出来就是为了这个?”
看他那副表情,叶柯大致或许能猜到了,李洋这是有新的电影开拍想法了。
但如果只是说不想让叶柯出演,那也不至於特意喊出来,毕竟这种事情很正常,不可能一个导演永远只跟一个演员合作,那样就算他们不腻。
可观眾影迷们看著都腻了!
加上叶柯他们已经连著有好几部电影合作了,是该换一换了。
“所以,新戏是不打算让我沾演员的边了?”
叶柯笑著调侃,伸手去够桌上的蒜,“我还琢磨著,在你这边来个顛覆性,试下反派角色,
再挑战个什么山村恶霸呢,保准比《盲井》里的那些反派更狠。”
“我確实有拍新戏的想法了。”
李杨没接他的玩笑,把烟摁灭在菸灰缸里,“下一部叫《盲山》,主角是个被拐的女大学生。”
显然是有所准备,他从隨身的帆布包里掏出一沓照片,上面是秦岭深处的土坯房,墙角堆著枯黄的玉米秆,“我要拍真实的拐卖,拍那些山里头的事。”
“非职业演员?”
叶柯的目光落在一张照片上:一个穿红袄的女人站在崖边,背后是望不到头的山。
“除了女主角,全用当地人。”
李杨的指尖划过照片上的山路,“他们的眼神骗不了人,所以你往那一站,西装革履的,不像买媳妇的,倒像来考察的干部,太出戏。”
叶柯觉得这话戳中了要害。
但想想也习惯了,毕竟跟这傢伙第一次见面,就说叶柯长得太好看了!
“那你找我来,是想让我——”叶柯故意拖长了话音。
“中影那边韩董已经点了头,我工作室一部分,剩下就看你愿不愿意投了。”
李杨直视著他,“虽然没让你出演,但少了你,我老是觉得不对劲。”
“你是怕去了电影节,没人给你打掩护是么!”
像是一眼看穿他那小心思,叶柯没翻李杨带来的预算表,反而问:“女主角定了吗?”
李洋如实说道:“黄鹿,戏剧学院的学生,眼神里有股倔强,感觉挺合適的。”
“行。”
既然都確定好了,那也就没什么好说的,叶柯爽快应下,“这边就由藤蔓传媒出资,你给我多少,我就兜底多少。”
对於李洋,叶柯没什么不信任,而且哪怕两人这次没有合作,可人家照样留著一份缺口在那等著。
不管如何,叶柯还是让藤蔓传媒经理杨凯去交涉李洋的新电影。
而此刻的叶柯正坐在办公室里,听著温情几人盘点。
在看角落还堆著没拆封的年货礼盒,財务报表在茶几上摊成扇形。
温情正拿著计算器念今年的投资回报率,杨凯在一旁补充著各项目的后期收益。
忽然响起的敲门声,让温情和杨凯同时停下声音。
门外的寧昊最先探进来脑袋,身后的黄博那张辨识度极高的脸,也是使劲凑上来。
“不好意思,是不是打扰到你们了。”
见里面的人都在看他们,寧昊不好意思说道,“要不——,我们过半小时后再来?”
“別了,进来吧。”
叶柯把他们拽进来,顺手关上门,“正好让財务听听,你们俩又打算怎么『造钱”。”
叶柯冲温情和杨凯抬了抬下巴,“你们继续,就当多了两个旁听的。”
其实这会的温情跟杨凯要说的,几乎都快说完了,所以也不算是什么大事。
寧昊把剧本往叶柯面前推:“新电影的剧本,虽然五条线看著乱,其实跟《疯狂的石头》的多线敘事一个道理,都是小人物被命运推著跑。
你看泰国杀手这条线,他们以为来国內搞du交易,结果把黑帮老大误杀了,最后跟耿浩的自行车撞了个著·.“
叶柯翻著剧本,看到成本预算里写著泰国动作团队的费用、鷺岛老街的封路成本、还有那场需要消防车配合的暴雨戏。
“八百万?”
指尖敲著剧本,叶柯想了下说道:“也不多,只是你们这次打算去鷺岛拍摄,还打算请泰国动作团队?国內的不行么?”
寧昊解释道:“嗯,赛车追逐戏得封半条街,泰国武指也不是必须,主要是他们设计的打斗,
能把泰式武打跟喜剧揉一块儿。
国內不是不行,总觉得缺点味道。”
感觉不算什么大事,不想对这种事情过多纠结,叶柯看向財务:“藤蔓今年的流动资金?”
看著寧昊和叶柯,財务推了推眼镜谨慎说道:“除去已定项目的预留资金,寧导的电影够投。”
她並未说出具体金额,虽然藤蔓传媒说白了,主要为叶柯服务。
叶柯看似也只有拍电影这块,连gg什么都不接,但带来收益可一点也不少。
“够投?”
听到这话,寧昊眼晴亮了,隨即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其实剩下的三百万我和黄博想要试一试!你看”
黄博也有所期待看向叶柯,毕竟谁不想多赚一些。
“行啊,你们愿意那就一起合作。”
看著两人表情,叶柯忽然笑了,“五百万,没问题,不过有条件。”
叶柯指著剧本里的植入gg部分,“李法拉这角色不是卖偽劣保健品吗?把赞助商的名字往他那產品上安,镜头必须给特写。”
寧昊愣了愣,隨即拍大腿:“这主意不错啊!既满足了赞助商,又符合角色性格。”
杨凯在一旁很快算完帐,递过来一张纸条:“叶总,如果按八百万投资算,我们能占65%的分成比例,后期宣发费用另算。”
叶柯把纸条推给寧昊:“看看吧,没问题就弄份合同签了。到时候开拍了,我有空就去鷺岛客串。”
看著纸条上的数字,寧昊飞快看了一眼,“没问题!肯定给你安排个精彩的角色。”
看完新鲜出炉的合同,確认没问题爽快签字后的寧昊,有些迫不及待拽著黄博就往外走,“我们这就去订去鷺岛的机票,爭取最快速度就把剧组搭起来!”
两人的脚步声刚消失在走廊,杨凯忍不住笑:“您这是又被他们“忽悠”了?”
“不是忽悠,是投资潜力股。”
叶柯看著桌上剧本,“《石头》证明他们能把小钱出大效果,这次给足了钱,说不定真能搞出个新高度。”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叶柯望著玻璃上自己的倒影。
李洋在筹备新片,寧昊这边也定了,他自己那部《新世界》年后也要上映。
外面还有不少新人导演,正陆续往藤蔓传媒递来剧本。
忽然觉得,藤蔓传媒这棵树,枝丫正慢慢往四周舒展。
毕竟谁都看得出来,07年之后,整个电影市场的春天,就要来了?
其实哪怕已经过了一年,可是06年的华宜,一开始是还没从王晶离职的余震中完全站稳。
后面更是传出了资金困境,和资本突围的小道消息。
据说因扩张过快,华宜首次出现资金短缺,王中君更是私下出售个人收藏的艺术品填补亏空。
尤其最近拍摄《集结號》时,更是遭遇融资难。
银行拒绝贷款,主要说是目前电影行业无抵押先例,所以王氏兄弟抵押房產筹集拍摄资金,开创民营影企抵押融资先例。
而后王氏兄弟直接想到一招,那就是跨界联动,
那就是与马芸旗下雅虎合作“雅虎搜星”选秀活动,號称投入3000万元打造娱乐营销新模式,
探索网际网路+影视生態。
其实在王晶这位金牌经纪人带走陈道鸣、刘火华等核心艺人后,华宜的艺人矩阵出现明显缺口。
为填补空白,华宜直接加速了新人培养与核心艺人续约。
先有黄小明凭藉《神鵰侠侣》积累的人气被推至前台。
李水水则以“续约即获电影资源倾斜”的条件留在旗下,形成“双生並行”的格局。
而女星阵营的角力更为微妙。
范水水选择留守,成为这场震盪中意外的“受益者”。
她凭藉《手机》斩获百奖后,又接下李玉导演的《苹果》,片中大胆的表演风格与话题性,
让她迅速填补了女星断层,被外界默认是“华谊一姐”的有力竞爭者。
但这份“默认”里,藏著隨时可能被顛覆的不安因素。
那就是突然加盟的周熏。
尤其到了年底的华宜年会后台,气氛像被拧到极致的发条。
当周熏穿著华宜定製的礼服出现在合影区时,全场的闪光灯对齐。
这位刚以千万元级合约从荣信达“转会”的影后,自带三座影后奖盃的光环,更被公司许诺“量身定製电影项目”。
就是后来的《李米的猜想》,正是这场承诺的產物。
消息传开后,“华宜一姐”的话题立刻衝上娱乐版头条。
媒体翻出范小胖与周熏早年在时尚活动上的同框旧照,放大两人微妙的表情。
论坛里,粉丝为谁的电影资源更硬,谁的时尚表现力更强,吵得不可开交。
范小胖在片场休息时刷到这些新闻,手指划过屏幕上“周薰將取代范小胖”的標题,忽然对助理说:“帮我约叶柯吃饭。”
她知道,叶柯的藤蔓传媒虽然成立不久,却以精准投资在圈內逐渐开始站稳脚跟。
这家公司不签艺人,纯粹靠著叶柯撑起来的新公司。
平安夜的咖啡馆,暖气烘得人发困。
范小胖摘下墨镜,推给叶柯一份《苹果》的海外版海报:“李导说这部片能去柏林,但华宜更想推周熏的新戏。”
她的语气平静,“我需要一个筹码。”
叶柯搅动著咖啡,很清楚范小胖的处境。
在华谊的资源分配里,她的“话题性”总被视为双刃剑,而周熏的“艺术性”更符合主流奖项的偏好。
叶柯笑著问道:“我能得到什么好处?或者说你能给藤蔓什么好处。”
听到这话,让范小胖愣了一下,不知该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