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166.啪一下?
原以为能请叶柯搭把手,看看能不能敲开新的合作大门。
范小胖却不想听到这么直接的话。
能给叶柯什么好处,或是能给藤蔓带来什么增益?
短暂的出神,待范小胖回过神后,脸上多了几分沉默。
她心里透亮,这话也確实在理,自己毫无付出,凭什么指望人家出手相助?
细数圈內往来,叶柯待她已算仁至义尽。
接连几部电影都给了她角色,这已是她为数不多能维持高曝光的机会。
要知道,就算去演別人的电影,有些主角的热度,反倒不如在叶柯这里当个配角来得实在。
“叶总觉得,我现在还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范小胖忽然笑了,笑声里裹著自嘲,“华宜的合约还有三年绑著,影视资源要看那两兄弟的脸色。时尚代言这边,先前要跟李水水分食,如今又多了个周熏来分羹。”
她从包里摸出支女士香菸,却没点燃,只在指尖转动:“喏,先前也说过,我现在连自己都做不了主。
当然,你要是有意,偷偷借你“用几个小时”,倒也不是不行。
2
思来想去,范小胖发现自己似乎除了自己这个人,再无其他能给叶柯的了。
其实想想换作別人自然不行,可要是叶柯,倒也不是不能考虑。
“少扯这些有的没的,你这分明是想在我这儿白好处,门儿都没有。”
叶柯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心思,把李洋的话搬出来挡回去,“就像李洋说的,咱俩太熟,观眾早就看腻了。
再说,我对签艺人没兴趣,藤蔓传媒从不碰这个。”
“听你这意思,是有新电影的打算了?”范小胖捏著香菸的手猛地一顿,知道又被拒绝了。
其实每次那些半真半假的玩笑话里,还真藏著她几分期待。
“暂时是有些想法,但我也说过,《新世界》之后,我打算想和別的演员合作。”
叶柯指尖轻即桌面,“连李洋都觉得,总跟同一批演员合作,观眾容易串戏,跟看连续剧似的。
不过,新电影得等《新世界》上映后再说,也许这次我不打算当主演,也是有可能。”
看了一眼范小胖,他故意拖长了尾音,“当然,真有合適的机会,再合作也不是没可能,还是先等剧本出来吧。”
绕了一大圈,仿佛说了等於没说。
范小胖不想就这么放弃,索性豁出去直白道:“不行,你这么说我心里更慌。要不—咱们还是『啪一下』?至少让我能踏实点。”
“???”
幸好咖啡馆里没什么人,叶柯环顾一圈,伸手探了探她的额头:“没病吧?怎么说这种虎狼之词。还“啪一下』,你怎么不说“啪两下』呢。”
范小胖故作娇羞:“其实也不是不行。”
“—”叶柯没好气地摆摆手,“行了,放心,真有合適的角色肯定叫你,现在说这种话还早著呢。”
知道他的意思,可范小胖还是故意追问:“就说你想不想吧!”
“略想。”
叶柯端起咖啡抿了一口,目光投向窗外飘落的雪,“华宜现在忙著平衡你和李水水周熏的资源,底下还有一群人等著分一杯羹。资源就那么多,这分明是步子迈太大,扯著蛋了,根本不够分。”
或许是王晶那记釜底抽薪,让华宜倍感压力,才会从去年到今年疯狂签约和挖人。
“所以你又成功转移话题了?”
范小胖沉默了许久,將那支没点燃的香菸按灭在菸灰缸里:“他们兄弟俩现在拿出华宜的原始股,你说我要不要买?”
“哦?股权激励?”叶柯看了眼腕錶,“为什么不买?”
范小胖摇头不確定道:“我哪懂这些。不过听说李水水他们都打算买,冯小缸也买了。
你要不要?要不我那份给你买?”
看她一脸认真的模样,叶柯觉得好笑:“你觉得那俩兄弟会让我这个外人买到华宜的原始股?”
说到华宜的股票,可能大眾第一印象那就是黄小明了。
他通过华宜增资扩股计划,以3元/股的价格购入180万股原始股。这是华宜为激励核心艺人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之一。
而在08后又继续增持,黄小明更是进一步增持至360万股,成为当时华宜兄弟的第三大股东。
到了09年华宜兄弟在深交所创业板掛牌,发行价28.58元/股。黄小明的持股市值从最初的540
万元,升至上市首日收盘时的1.65亿元。
当然不只是黄小明一个人。
还有李水水也是以0.53元/股购入36万股,虽说公司增发导致持股稀释,但上市后仍实现超百倍浮盈。
这些人还包括眼前范小胖和张涵雨、冯小缸均是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持有原始股,上市后实现財富增值。
所以说现在能买到华宜的原始股这简直是白送钱的好事,叶柯难免心动。
但他也清楚,那两兄弟拿出原始股,不过是为了稳住內部艺人罢了。
送走范小胖,叶柯坐在咖啡馆里,看著杨凯发来的消息。
寧昊和黄博已在鷺岛租好拍摄场地,泰国动作团队最终换成国內的。
叶柯指尖刚触到屏幕,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警了眼屏幕上“王中君”的备註,他指尖一顿,划开了接听键:“餵?王总。”
“叶总,是我。”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著疲惫,王中君问道,“有空聊聊吗?关於《集结號》的融资,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王总客气了,我隨时有空。”
想了下叶柯挑了挑眉,指尖无意识地敲著桌面。
想不到这位华宜的掌舱人亲自来电,还是为了《集结號》。
其实这部被业內视为“冯氏战爭转型之作”的片子,看来是真的遇到坎了。
王中君爽快说道:“那明天下午三点,我在公司等你。”
掛了电话,叶柯望著窗外纷飞的雪,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
今年年初华宜还在为签下周熏高调庆功,更是了三千万投了《新世界》。
想不到现在又为了《集结號》的融资亲自下场找叶柯,只能说这步子確实迈得太急,有点扯著蛋了。
第二天下午三点,黑色轿车稳稳停在华宜总部楼下。
王中君的办公室看似低调,但那几幅字画看著就不是那么低调。
寒暄时递来的普洱茶汤醇厚,叶柯浅啜一口,没接王中君那句“《新世界》的宣发还得靠你”的话头,径直看向茶几上的文件袋。
“这部戏总投资八千万,目前还有两千万的缺口。”
王中君推开文件袋,露出里面的预算表和分镜草图,战爭场面的特效报价单上,“银行那边卡得紧,说战爭题材风险太高。我和中垒把房子都抵押了”
他靠在沙发上,指节摩挚著茶杯,语气里的无奈藏不住,“叶总你知道,合作《新世界》大家还是比较愉快的。
对於《集结號》我们还是一样很看好,所以你有没有兴趣继续合作一次。”
叶柯翻著剧本,指尖在“炸点爆破”“坦克群衝锋”等標註上停了停。
只能说冯小缸开始拍战爭片了,野心不小。
抬起头,叶柯做出难以抉择表情:“两千万的话,我需要考虑下。”
王中君的眉峰瞬间起。
他本以为凭著上次合作的情分,毕竟从《新世界》开拍他们就表示信任叶柯,从未有什么过分的举动。
本以为今天加上《集结號》和冯小缸这块金字招牌,叶柯至少会鬆口谈条件,没想到是这句不咸不淡的“考虑”。
显然叶柯这是打算拒绝的意思。
“毕竟这种大投资,我不能一言就下决定。”
叶柯合上剧本,指尖在封面“集结號”三个字上轻轻敲了敲,“王总也清楚,藤蔓传媒的盘子刚铺开,每一分钱都得在刀刃上。”
近年来但凡是大导演都想要去拍大片证明自己。
但这种事情对於叶柯来说,没意思,因为所带来的利润远不如他自己拍的电影高,至於名?那更是扯了。
王中君沉默了。
他知道叶柯这话的潜台词,那就是比起华宜这种“大而全”的航母。
藤蔓更像灵活的快艇,从不恋战,只追高回报!
走出华宜总部,叶柯掏出手机,给杨凯发了条消息:“不用准备《集结號》的投资合同,我感觉风险过大,收益甚少“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叶柯抬头看了一眼天空。
现在的藤蔓传媒这棵树,在电影市场的春天里,得把根扎得再深些。
在资本的土壤里,长出自己的枝才靠谱12月份的首都,已经浸在深冬里,而在威尼斯拿下金狮大奖的《三峡好人》,今天也举行了首映。
叶柯裹紧了黑色大衣,领口露出的灰色羊绒围巾被风吹得微微扬起。
他刚走到签到处,就看到贾樟课穿著那件標誌性的深色夹克,正和几位圈內导演说话。
不过看见叶柯,贾樟课还是立刻笑著迎上来:“够意思啊,我还以为你这大满贯影帝忙得抽不开身呢。”
笑著拍了拍叶柯的胳膊,继续说道:“下次有机会,咱们俩也得合作一把。”
“放心,肯定有机会。”
叶柯笑著回握住他的手,“威尼斯那会儿太匆忙,不论开幕还是闭幕的时候,尤其是颁奖礼结束就被记者围了,这回我可得安安稳稳再看一遍。”
確实,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两部华语片都有收穫。
只不过叶柯凭著《陈汉生》拿下最佳男主角,加上此前坎城、柏林的两座奖盃,成了国內首位横扫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大满贯影帝。
所以在消息传回国內时,影视圈几乎炸了锅,
相比之下,《三峡好人》拿下金狮的消息,反倒被这股热潮盖过了几分。
“呵呵,忙点好,你那部《陈汉生》上映时我也看了两遍,还真是不一样啊。”
贾樟课声音压得低了些,“记得你们在威尼斯放映厅电影结束后,可是全场鼓掌了,只能说金狮最佳男主拿得,真是一点悬念都没有。”
叶柯刚想谦虚两句,见周围签到处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乾脆就先入场了。
只是入场后,叶柯倒是遇到不少熟面孔。有人恭喜他之前在威尼斯拿奖,语气里带著艷羡。
也有人好奇《陈汉生》的后续计划,想探探合作的可能。
叶柯刚打算开口,就有儿个娱乐记者不知什么时候混了进来,正举著相机猛拍,嘴里喊著“叶柯看这边”“能说说和贾导的合作计划吗”。
好不容易摆脱这些记者,叶柯快步走进放映厅,选了后排一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下。
灯光暗下来的瞬间,叶柯才彻底鬆了口气,靠在椅背上,看著银幕亮起。
长江的水流声先於画面传来,浑浊的江水拍打著岸边的礁石,带著股潮湿的腥气。
隨著剧情推进,两个寻人的故事在三峡库区交织一一男人找妻子,在拆迁的废墟里翻出旧照片:女人找丈夫,对著空荡荡的吊脚楼发呆。
他们遇见赌徒、骗子、坚守的老人,每个人都像被时代浪潮推著走的浮萍,明明在寻找,却又好像在原地打转叶柯看得格外认真,当看到主人公在拆迁楼顶上走钢丝的镜头时,他旁边的观眾轻轻“呀”了一声。
当结尾处爆破的楼宇轰然倒塌,背景里的雕像在烟尘中倾斜时,整个放映厅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直到片尾字幕升起,现场才出现稀疏的掌声慢慢响起听著周围逐渐热闹的掌声,回过神的叶柯跟著鼓掌,只是觉得今天在看这部《三峡好人》,似乎又有不同的感受。
电影中通过两名山西人,矿工韩三明与护士沈红的寻亲故事,勾勒出时代巨变下底层民眾的生存困境与精神韧性。
电影以近乎纪录片的冷峻长镜头,聚焦拆迁废墟中的奉节县城,將“边缘人”的尊严置於宏大敘事之外。
韩三明买妻赎妻的执念、小马哥模仿港片的荒诞死亡、移民胸掛红证顺流而下的沉默群像,似乎都在共同拼贴出一幅被主流遗忘的人间静物画。
而贾樟课的镜头始终平视眾生,菸酒茶的日常隱喻围绕著其中
原以为能请叶柯搭把手,看看能不能敲开新的合作大门。
范小胖却不想听到这么直接的话。
能给叶柯什么好处,或是能给藤蔓带来什么增益?
短暂的出神,待范小胖回过神后,脸上多了几分沉默。
她心里透亮,这话也確实在理,自己毫无付出,凭什么指望人家出手相助?
细数圈內往来,叶柯待她已算仁至义尽。
接连几部电影都给了她角色,这已是她为数不多能维持高曝光的机会。
要知道,就算去演別人的电影,有些主角的热度,反倒不如在叶柯这里当个配角来得实在。
“叶总觉得,我现在还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范小胖忽然笑了,笑声里裹著自嘲,“华宜的合约还有三年绑著,影视资源要看那两兄弟的脸色。时尚代言这边,先前要跟李水水分食,如今又多了个周熏来分羹。”
她从包里摸出支女士香菸,却没点燃,只在指尖转动:“喏,先前也说过,我现在连自己都做不了主。
当然,你要是有意,偷偷借你“用几个小时”,倒也不是不行。
2
思来想去,范小胖发现自己似乎除了自己这个人,再无其他能给叶柯的了。
其实想想换作別人自然不行,可要是叶柯,倒也不是不能考虑。
“少扯这些有的没的,你这分明是想在我这儿白好处,门儿都没有。”
叶柯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心思,把李洋的话搬出来挡回去,“就像李洋说的,咱俩太熟,观眾早就看腻了。
再说,我对签艺人没兴趣,藤蔓传媒从不碰这个。”
“听你这意思,是有新电影的打算了?”范小胖捏著香菸的手猛地一顿,知道又被拒绝了。
其实每次那些半真半假的玩笑话里,还真藏著她几分期待。
“暂时是有些想法,但我也说过,《新世界》之后,我打算想和別的演员合作。”
叶柯指尖轻即桌面,“连李洋都觉得,总跟同一批演员合作,观眾容易串戏,跟看连续剧似的。
不过,新电影得等《新世界》上映后再说,也许这次我不打算当主演,也是有可能。”
看了一眼范小胖,他故意拖长了尾音,“当然,真有合適的机会,再合作也不是没可能,还是先等剧本出来吧。”
绕了一大圈,仿佛说了等於没说。
范小胖不想就这么放弃,索性豁出去直白道:“不行,你这么说我心里更慌。要不—咱们还是『啪一下』?至少让我能踏实点。”
“???”
幸好咖啡馆里没什么人,叶柯环顾一圈,伸手探了探她的额头:“没病吧?怎么说这种虎狼之词。还“啪一下』,你怎么不说“啪两下』呢。”
范小胖故作娇羞:“其实也不是不行。”
“—”叶柯没好气地摆摆手,“行了,放心,真有合適的角色肯定叫你,现在说这种话还早著呢。”
知道他的意思,可范小胖还是故意追问:“就说你想不想吧!”
“略想。”
叶柯端起咖啡抿了一口,目光投向窗外飘落的雪,“华宜现在忙著平衡你和李水水周熏的资源,底下还有一群人等著分一杯羹。资源就那么多,这分明是步子迈太大,扯著蛋了,根本不够分。”
或许是王晶那记釜底抽薪,让华宜倍感压力,才会从去年到今年疯狂签约和挖人。
“所以你又成功转移话题了?”
范小胖沉默了许久,將那支没点燃的香菸按灭在菸灰缸里:“他们兄弟俩现在拿出华宜的原始股,你说我要不要买?”
“哦?股权激励?”叶柯看了眼腕錶,“为什么不买?”
范小胖摇头不確定道:“我哪懂这些。不过听说李水水他们都打算买,冯小缸也买了。
你要不要?要不我那份给你买?”
看她一脸认真的模样,叶柯觉得好笑:“你觉得那俩兄弟会让我这个外人买到华宜的原始股?”
说到华宜的股票,可能大眾第一印象那就是黄小明了。
他通过华宜增资扩股计划,以3元/股的价格购入180万股原始股。这是华宜为激励核心艺人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之一。
而在08后又继续增持,黄小明更是进一步增持至360万股,成为当时华宜兄弟的第三大股东。
到了09年华宜兄弟在深交所创业板掛牌,发行价28.58元/股。黄小明的持股市值从最初的540
万元,升至上市首日收盘时的1.65亿元。
当然不只是黄小明一个人。
还有李水水也是以0.53元/股购入36万股,虽说公司增发导致持股稀释,但上市后仍实现超百倍浮盈。
这些人还包括眼前范小胖和张涵雨、冯小缸均是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持有原始股,上市后实现財富增值。
所以说现在能买到华宜的原始股这简直是白送钱的好事,叶柯难免心动。
但他也清楚,那两兄弟拿出原始股,不过是为了稳住內部艺人罢了。
送走范小胖,叶柯坐在咖啡馆里,看著杨凯发来的消息。
寧昊和黄博已在鷺岛租好拍摄场地,泰国动作团队最终换成国內的。
叶柯指尖刚触到屏幕,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警了眼屏幕上“王中君”的备註,他指尖一顿,划开了接听键:“餵?王总。”
“叶总,是我。”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著疲惫,王中君问道,“有空聊聊吗?关於《集结號》的融资,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王总客气了,我隨时有空。”
想了下叶柯挑了挑眉,指尖无意识地敲著桌面。
想不到这位华宜的掌舱人亲自来电,还是为了《集结號》。
其实这部被业內视为“冯氏战爭转型之作”的片子,看来是真的遇到坎了。
王中君爽快说道:“那明天下午三点,我在公司等你。”
掛了电话,叶柯望著窗外纷飞的雪,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
今年年初华宜还在为签下周熏高调庆功,更是了三千万投了《新世界》。
想不到现在又为了《集结號》的融资亲自下场找叶柯,只能说这步子確实迈得太急,有点扯著蛋了。
第二天下午三点,黑色轿车稳稳停在华宜总部楼下。
王中君的办公室看似低调,但那几幅字画看著就不是那么低调。
寒暄时递来的普洱茶汤醇厚,叶柯浅啜一口,没接王中君那句“《新世界》的宣发还得靠你”的话头,径直看向茶几上的文件袋。
“这部戏总投资八千万,目前还有两千万的缺口。”
王中君推开文件袋,露出里面的预算表和分镜草图,战爭场面的特效报价单上,“银行那边卡得紧,说战爭题材风险太高。我和中垒把房子都抵押了”
他靠在沙发上,指节摩挚著茶杯,语气里的无奈藏不住,“叶总你知道,合作《新世界》大家还是比较愉快的。
对於《集结號》我们还是一样很看好,所以你有没有兴趣继续合作一次。”
叶柯翻著剧本,指尖在“炸点爆破”“坦克群衝锋”等標註上停了停。
只能说冯小缸开始拍战爭片了,野心不小。
抬起头,叶柯做出难以抉择表情:“两千万的话,我需要考虑下。”
王中君的眉峰瞬间起。
他本以为凭著上次合作的情分,毕竟从《新世界》开拍他们就表示信任叶柯,从未有什么过分的举动。
本以为今天加上《集结號》和冯小缸这块金字招牌,叶柯至少会鬆口谈条件,没想到是这句不咸不淡的“考虑”。
显然叶柯这是打算拒绝的意思。
“毕竟这种大投资,我不能一言就下决定。”
叶柯合上剧本,指尖在封面“集结號”三个字上轻轻敲了敲,“王总也清楚,藤蔓传媒的盘子刚铺开,每一分钱都得在刀刃上。”
近年来但凡是大导演都想要去拍大片证明自己。
但这种事情对於叶柯来说,没意思,因为所带来的利润远不如他自己拍的电影高,至於名?那更是扯了。
王中君沉默了。
他知道叶柯这话的潜台词,那就是比起华宜这种“大而全”的航母。
藤蔓更像灵活的快艇,从不恋战,只追高回报!
走出华宜总部,叶柯掏出手机,给杨凯发了条消息:“不用准备《集结號》的投资合同,我感觉风险过大,收益甚少“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叶柯抬头看了一眼天空。
现在的藤蔓传媒这棵树,在电影市场的春天里,得把根扎得再深些。
在资本的土壤里,长出自己的枝才靠谱12月份的首都,已经浸在深冬里,而在威尼斯拿下金狮大奖的《三峡好人》,今天也举行了首映。
叶柯裹紧了黑色大衣,领口露出的灰色羊绒围巾被风吹得微微扬起。
他刚走到签到处,就看到贾樟课穿著那件標誌性的深色夹克,正和几位圈內导演说话。
不过看见叶柯,贾樟课还是立刻笑著迎上来:“够意思啊,我还以为你这大满贯影帝忙得抽不开身呢。”
笑著拍了拍叶柯的胳膊,继续说道:“下次有机会,咱们俩也得合作一把。”
“放心,肯定有机会。”
叶柯笑著回握住他的手,“威尼斯那会儿太匆忙,不论开幕还是闭幕的时候,尤其是颁奖礼结束就被记者围了,这回我可得安安稳稳再看一遍。”
確实,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两部华语片都有收穫。
只不过叶柯凭著《陈汉生》拿下最佳男主角,加上此前坎城、柏林的两座奖盃,成了国內首位横扫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大满贯影帝。
所以在消息传回国內时,影视圈几乎炸了锅,
相比之下,《三峡好人》拿下金狮的消息,反倒被这股热潮盖过了几分。
“呵呵,忙点好,你那部《陈汉生》上映时我也看了两遍,还真是不一样啊。”
贾樟课声音压得低了些,“记得你们在威尼斯放映厅电影结束后,可是全场鼓掌了,只能说金狮最佳男主拿得,真是一点悬念都没有。”
叶柯刚想谦虚两句,见周围签到处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乾脆就先入场了。
只是入场后,叶柯倒是遇到不少熟面孔。有人恭喜他之前在威尼斯拿奖,语气里带著艷羡。
也有人好奇《陈汉生》的后续计划,想探探合作的可能。
叶柯刚打算开口,就有儿个娱乐记者不知什么时候混了进来,正举著相机猛拍,嘴里喊著“叶柯看这边”“能说说和贾导的合作计划吗”。
好不容易摆脱这些记者,叶柯快步走进放映厅,选了后排一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下。
灯光暗下来的瞬间,叶柯才彻底鬆了口气,靠在椅背上,看著银幕亮起。
长江的水流声先於画面传来,浑浊的江水拍打著岸边的礁石,带著股潮湿的腥气。
隨著剧情推进,两个寻人的故事在三峡库区交织一一男人找妻子,在拆迁的废墟里翻出旧照片:女人找丈夫,对著空荡荡的吊脚楼发呆。
他们遇见赌徒、骗子、坚守的老人,每个人都像被时代浪潮推著走的浮萍,明明在寻找,却又好像在原地打转叶柯看得格外认真,当看到主人公在拆迁楼顶上走钢丝的镜头时,他旁边的观眾轻轻“呀”了一声。
当结尾处爆破的楼宇轰然倒塌,背景里的雕像在烟尘中倾斜时,整个放映厅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直到片尾字幕升起,现场才出现稀疏的掌声慢慢响起听著周围逐渐热闹的掌声,回过神的叶柯跟著鼓掌,只是觉得今天在看这部《三峡好人》,似乎又有不同的感受。
电影中通过两名山西人,矿工韩三明与护士沈红的寻亲故事,勾勒出时代巨变下底层民眾的生存困境与精神韧性。
电影以近乎纪录片的冷峻长镜头,聚焦拆迁废墟中的奉节县城,將“边缘人”的尊严置於宏大敘事之外。
韩三明买妻赎妻的执念、小马哥模仿港片的荒诞死亡、移民胸掛红证顺流而下的沉默群像,似乎都在共同拼贴出一幅被主流遗忘的人间静物画。
而贾樟课的镜头始终平视眾生,菸酒茶的日常隱喻围绕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