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觉醒了心中的慈
第296章 觉醒了心中的慈
猪圈,白痴,亲王。
这几个要素加起来,若不是相王姓李,几乎就是后世永乐帝的模板。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越是羞辱殴打他,反而会让相王越兴奋,更加坚定装傻的念头。
没错,他必然是在装傻。
武安下意识地就想问相王府中可有王妃乎?
但他微微摇头,心想著自己还真是被外人说的太多了,竟然有如此禽兽不如的念头。
自己怎么能对相王妃动心思呢?
好在,相王是有孩子的。
“把殿下和皇孙,都请入宫中。”
相王兀自还在痴笑,武安站起身,低头盯著他看了一会儿,面无表情地走出门,外头当即有一女子直接冲了过来,不过很快就被丘神一把推了回去。
相王妃刘氏出身彭城刘氏,大部分人或许对这个家族不熟悉一一李敬玄主导的青海一战之中,
故工部尚书刘审礼因为战败被俘,只不过有別於歷史,这一次他是直接死在了吐蕃军中。
王妃,就是他的侄女。
“按理来说,你们刘家的仇,还是我帮忙报的,你,应该谢谢本王才对。”
身形单薄的华服女子红著眼睛,对他嘶吼道:
“汝是贼,乱国的贼子!”
母亲被押跪在地上,旁边的婢女抱著两岁的孩子瑟瑟发抖,后者看到母亲受辱,立刻发出了哭声,还挣扎著想要跑到母亲身边。
武安神情平静地看著这一幕,身后,梁信拖著相王走出来,把他的脸正,对著不远处的母子。
“请你们入宫,是有紧急的大事要商量,所以必须得让皇孙也过去旁听,若是王妃不放心,那么也可以一起过来,毕竟是一家人,本王也是可以行个方便的。”
“可他只是一个二岁孩童,他能旁听到什么?”
“这是规矩。”
女子又喊了起来,孩子则是依旧在哭,一道道黑色的身影如同墓碑般聂立在他们身边,让这一幕看起来如同地狱。
武安什么话都没说,也没下令,他耐心等了一会儿,又开口安慰道:“放心,天后应该会喜欢王妃和皇孙的,宫中,也有地方好好安排你们。”
在他身后,一脸痴傻的相王跪伏在地上,他的笑声渐渐消失了。
相王眼里倒映出妻儿的身影,脸上的笑容扭曲僵硬。
“你们还在等什么,速速请相王以及王府家眷入宫。”
“喏。”
相王脸上的神情完全变了,他缓缓站起身,和似笑非笑的武安目光对在一起。
“卑鄙。”
想到自己过去数月之內忍受的那些苦楚,相王声音嘶哑道:
“陛下,是绝对不会屈服的!”
让一个人迅速清醒的方法,不是请他喝茶,而是在他面前打翻一杯茶,让他看著茶水在等同自己性命的文书上流淌而过,到那时候,自然而然也就清醒了。
武安不喜欢卑鄙的手段,他只是推崇高效的方法。
很多时候,他都需要一个稳定运作的朝廷,只不过隨著一次次动乱,这个朝廷的重心越来越偏向於自己。
包括这一次在內,武安下定决心要提前顺应一下歷史,
一个人能在歷史大潮中做到何等地步?
武安在心底並没有把所有功劳都归纳到自己身上,诚然,自己指引其他人做出了正確的部署和选择,但完美的计划依赖於完美的执行力。
没有唐军那种战斗力和底蕴,自己就算是告诉他们谁是主要目標谁是次要目標,谁是忠心耿耿,谁又是反贼在侧,朝廷和军队难道能做到立刻灭除问题么?
比如说,
人在靖康元年,我指引童贯和宋军北伐,提前阻遏金人崛起之势?
又或者,初回八王之乱初期,我诚邀贾南风安抚宗室,一致对外?
和这些人相比,天后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臭毛病,但她在其他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確实是超出太多。
事到如今,自己应该在后面推她一把,让她......上去吧。
相王坐进了车厢,当马车停下的时候,他掀起车帘,看到了陌生又熟悉的宫墙,里面埋葬了自己的父亲、兄长,如今自己也要一脚踏入这里,再也出不去。
他没有看到自己的二兄,但后者的下场不难猜。
当初,兄弟三人在宫內密谋,最终决定以废太子的死,为他的两个弟弟爭取出一次机会。
只要顺势应承了少帝遇刺的事,武安顷刻间就可以推翻天后,扶持少帝,自己当权臣,这种诱惑无论放在谁面前后者都不会犹豫,唯独武安似乎是根本没意识到这一点。
除此之外,他们也没意识到自己母亲的决心。
“相王入宫了。”
天后默默听著这个消息,在她面前,刘仁轨和裴行俭各自跪坐在两侧,刚才简单的几句谈话,
就让天后意识到这两个老东西的態度或许比自己的亲儿子更加坚决。
但她对这两个老货无可奈何,藉故打压倒是可以,但要是一下子弄死了他们两个,容易让本就微妙的朝堂局势失衡。
今时不比往日。
她心里腾起格外的烦躁。
坐在饭桌前等著开饭,饭菜却迟迟没端上来,你或许还能忍一会儿;
但如今即將端到你面前的是龙椅,是那万万人之上的位置,你又如何能忍得住?
天后想的並不是兄去弟及,大的没能力做皇帝,就换小的再去试试。
为什么,不能直接落到自己手里?
自己还能活多少年?
她这样想著,缩在袖子里的手忽然狠狠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她深呼吸一口气,儘可能地保持冷静。
忍耐。
忍.....
裴行俭开口道:
“天后秉先帝遗训,以圣心辅佐內外,而今已经功成,可以效仿歷代太后故事,安享太平,更何况而今宫內数有变故,恐非后宫所能长久所致,臣斗胆,请......行仁政施仁德,加慈恩於天下。”
刘仁轨虽然心里已经开始警惕裴行俭,可他也不在乎天后的权势,朝堂上哪里还需要一个妇人来操持天下?
“汉有吕雉,晋出南风,虽能持政於一时,皆遗祸於后世,若诚能.....,
天后的脸色很平静,但袖子里的手恨恨地几次鬆开又紧。
把我和吕雉相比也就算了,贾南风又算个什么东西?
“二位说的有道理。”
天后缓缓道:
“只是此次皇帝自刺,若是流传出去,未免太过损伤天家顏面,更何况当时韦妃护持不力,任由皇帝自伤龙体,也是罪过。
若是二位仍坚持己见,那么,韦妃今日合该赐死,一切事情尘封,免除外人口舌。
毕竟......二位要的不正是天家的顏面么?”
裴行俭和刘仁轨都愣了一下,在一个妇人的性命和李唐的將来之间做选择,似乎並不困难。
他们沉默了一会儿,不等他们回答,天后就唤来一名女官,开口道:
“派人去西內苑,詔皇后韦氏入掖庭,令她自裁吧。”
>
猪圈,白痴,亲王。
这几个要素加起来,若不是相王姓李,几乎就是后世永乐帝的模板。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越是羞辱殴打他,反而会让相王越兴奋,更加坚定装傻的念头。
没错,他必然是在装傻。
武安下意识地就想问相王府中可有王妃乎?
但他微微摇头,心想著自己还真是被外人说的太多了,竟然有如此禽兽不如的念头。
自己怎么能对相王妃动心思呢?
好在,相王是有孩子的。
“把殿下和皇孙,都请入宫中。”
相王兀自还在痴笑,武安站起身,低头盯著他看了一会儿,面无表情地走出门,外头当即有一女子直接冲了过来,不过很快就被丘神一把推了回去。
相王妃刘氏出身彭城刘氏,大部分人或许对这个家族不熟悉一一李敬玄主导的青海一战之中,
故工部尚书刘审礼因为战败被俘,只不过有別於歷史,这一次他是直接死在了吐蕃军中。
王妃,就是他的侄女。
“按理来说,你们刘家的仇,还是我帮忙报的,你,应该谢谢本王才对。”
身形单薄的华服女子红著眼睛,对他嘶吼道:
“汝是贼,乱国的贼子!”
母亲被押跪在地上,旁边的婢女抱著两岁的孩子瑟瑟发抖,后者看到母亲受辱,立刻发出了哭声,还挣扎著想要跑到母亲身边。
武安神情平静地看著这一幕,身后,梁信拖著相王走出来,把他的脸正,对著不远处的母子。
“请你们入宫,是有紧急的大事要商量,所以必须得让皇孙也过去旁听,若是王妃不放心,那么也可以一起过来,毕竟是一家人,本王也是可以行个方便的。”
“可他只是一个二岁孩童,他能旁听到什么?”
“这是规矩。”
女子又喊了起来,孩子则是依旧在哭,一道道黑色的身影如同墓碑般聂立在他们身边,让这一幕看起来如同地狱。
武安什么话都没说,也没下令,他耐心等了一会儿,又开口安慰道:“放心,天后应该会喜欢王妃和皇孙的,宫中,也有地方好好安排你们。”
在他身后,一脸痴傻的相王跪伏在地上,他的笑声渐渐消失了。
相王眼里倒映出妻儿的身影,脸上的笑容扭曲僵硬。
“你们还在等什么,速速请相王以及王府家眷入宫。”
“喏。”
相王脸上的神情完全变了,他缓缓站起身,和似笑非笑的武安目光对在一起。
“卑鄙。”
想到自己过去数月之內忍受的那些苦楚,相王声音嘶哑道:
“陛下,是绝对不会屈服的!”
让一个人迅速清醒的方法,不是请他喝茶,而是在他面前打翻一杯茶,让他看著茶水在等同自己性命的文书上流淌而过,到那时候,自然而然也就清醒了。
武安不喜欢卑鄙的手段,他只是推崇高效的方法。
很多时候,他都需要一个稳定运作的朝廷,只不过隨著一次次动乱,这个朝廷的重心越来越偏向於自己。
包括这一次在內,武安下定决心要提前顺应一下歷史,
一个人能在歷史大潮中做到何等地步?
武安在心底並没有把所有功劳都归纳到自己身上,诚然,自己指引其他人做出了正確的部署和选择,但完美的计划依赖於完美的执行力。
没有唐军那种战斗力和底蕴,自己就算是告诉他们谁是主要目標谁是次要目標,谁是忠心耿耿,谁又是反贼在侧,朝廷和军队难道能做到立刻灭除问题么?
比如说,
人在靖康元年,我指引童贯和宋军北伐,提前阻遏金人崛起之势?
又或者,初回八王之乱初期,我诚邀贾南风安抚宗室,一致对外?
和这些人相比,天后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臭毛病,但她在其他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確实是超出太多。
事到如今,自己应该在后面推她一把,让她......上去吧。
相王坐进了车厢,当马车停下的时候,他掀起车帘,看到了陌生又熟悉的宫墙,里面埋葬了自己的父亲、兄长,如今自己也要一脚踏入这里,再也出不去。
他没有看到自己的二兄,但后者的下场不难猜。
当初,兄弟三人在宫內密谋,最终决定以废太子的死,为他的两个弟弟爭取出一次机会。
只要顺势应承了少帝遇刺的事,武安顷刻间就可以推翻天后,扶持少帝,自己当权臣,这种诱惑无论放在谁面前后者都不会犹豫,唯独武安似乎是根本没意识到这一点。
除此之外,他们也没意识到自己母亲的决心。
“相王入宫了。”
天后默默听著这个消息,在她面前,刘仁轨和裴行俭各自跪坐在两侧,刚才简单的几句谈话,
就让天后意识到这两个老东西的態度或许比自己的亲儿子更加坚决。
但她对这两个老货无可奈何,藉故打压倒是可以,但要是一下子弄死了他们两个,容易让本就微妙的朝堂局势失衡。
今时不比往日。
她心里腾起格外的烦躁。
坐在饭桌前等著开饭,饭菜却迟迟没端上来,你或许还能忍一会儿;
但如今即將端到你面前的是龙椅,是那万万人之上的位置,你又如何能忍得住?
天后想的並不是兄去弟及,大的没能力做皇帝,就换小的再去试试。
为什么,不能直接落到自己手里?
自己还能活多少年?
她这样想著,缩在袖子里的手忽然狠狠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她深呼吸一口气,儘可能地保持冷静。
忍耐。
忍.....
裴行俭开口道:
“天后秉先帝遗训,以圣心辅佐內外,而今已经功成,可以效仿歷代太后故事,安享太平,更何况而今宫內数有变故,恐非后宫所能长久所致,臣斗胆,请......行仁政施仁德,加慈恩於天下。”
刘仁轨虽然心里已经开始警惕裴行俭,可他也不在乎天后的权势,朝堂上哪里还需要一个妇人来操持天下?
“汉有吕雉,晋出南风,虽能持政於一时,皆遗祸於后世,若诚能.....,
天后的脸色很平静,但袖子里的手恨恨地几次鬆开又紧。
把我和吕雉相比也就算了,贾南风又算个什么东西?
“二位说的有道理。”
天后缓缓道:
“只是此次皇帝自刺,若是流传出去,未免太过损伤天家顏面,更何况当时韦妃护持不力,任由皇帝自伤龙体,也是罪过。
若是二位仍坚持己见,那么,韦妃今日合该赐死,一切事情尘封,免除外人口舌。
毕竟......二位要的不正是天家的顏面么?”
裴行俭和刘仁轨都愣了一下,在一个妇人的性命和李唐的將来之间做选择,似乎並不困难。
他们沉默了一会儿,不等他们回答,天后就唤来一名女官,开口道:
“派人去西內苑,詔皇后韦氏入掖庭,令她自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