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我不是针对在座的哪个人
第297章 我不是针对在座的哪个人
今天的阳光恰到好处,温暖又不炎热,丝丝微风带著早秋的凉意,和天边的晚霞作別。
或许一两场小雨之后,天气就会迅速变冷。
狄仁杰在周兴面前坐下,在两年前,两人的地位天差地別,隨后,周兴不断地高升,狄仁杰却在不停地原地踏步,其实这在官场上就等於是在后退。
虽然时至今日,他已经成了宰相,可身上却也被迫打下了一道派系的烙印。
“狄公,不用入內商量事情么?”
“魏玄同和其他人也没进去。”
同为宰相,魏玄同狄仁杰这些后起之辈,在外人看来大多是靠著武氏的威名得以上位,这也就使得他们本该无比深厚的根基,反倒是有些过於脆弱了。
这也是天后想要营造出的局面一一宰相做事就好了,分我的权干嘛?
好好做几年事情,然后我给你们安排好退休和身后事,这难道还不够?
“周尚书似乎一切如故,不知令堂可还康健?”
“多谢狄公,家母的身子骨尚且硬朗。”
“不知不觉,又是两年了。”狄仁杰感慨道。
“是的。”
以前周兴看到狄仁杰的时候,总觉得有问不完的问题和说不完的话头。
虽然说他以前对魏玄同那些所谓的宰相高官颇有嫉恨,但在內心深处,周兴很羡慕他们,甚至是站在他们面前,都有些下意识地想要蜷缩起身子,低著头小声回话。
至於说现在么,呵......所谓公卿,也就是那样子嘛。
把他们扔到长安城外的渭水河里,兴许游的还没有一个流民远呢。
“周尚书跟清河郡王去了一趟黄河边,可有什么见闻?”
“只见百姓苦。”
狄仁杰微微頜首。
“黎庶朝不保夕,食不果腹,往上遇为官不仁,往后见子孙不孝,此乃当地官员教化护民不力。”
“狄公原来很明白这些。”
“在你之前,本官就已经去了一趟江淮,看到了很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
“可是下官觉得,狄公看的,还是不够多。”
“哦?”
“大王说过,要说百姓苦,就不能简单的只说这三个字,要说有田者遭遇苛政、横徵暴敛、当地劣绅宗族欺压,无田者三天饿死两子,带著爷娘,被迫流落外地,做他乡之鬼。
要说水患旱灾,天意弄人,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让一地过去一整年的所有努力白费。
要说..::..朝廷和官员既然做不成事,那为什么要让他们占著位置不放?”
“这些话,偏激了,就算是那些官员里面有些无能之辈,但也毕竟是朝廷授命,不能说这种话。”
狄仁杰笑了笑,他下意识地想要教育一下周兴,告诉他一些官场上的道理一一你不能愤世嫉俗,你要清浊混流併入其中。
但他又不笑了,因为现在的周兴,乃至於他身后那位,似乎还真的就在监管和筛选出做事不力的官员。
武安的很多政令都是看似简单粗暴,实则能从其中品咂出很多味儿。
狄仁杰甚至觉得,如果真的让武子镇来试著主政一下朝廷,没准还真能有什么新格局的变化。
他很快又被自己的这个想法逗笑了。
虽然知道东內苑里面在谈什么,但是有裴行俭和刘仁轨在,那位天后和武子镇再怎么折腾,也不可能剥夺皇帝甚至是宰相的诸多权柄。
只要皇帝亲口说一句话出来,就能让他们遭到很大的阻碍。
而这时候,他看到一队女官急匆匆地走出东內苑的大门,径直往西而去。
旁边的周兴这时候忽然主动开口问道:
“狄公,你是有什么顾虑么?”
“自然是有的。”
狄仁杰微微頜首,他不介意和这位吏部尚书多聊聊,看看对方是怎么想的。
“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他摊开手,先露出五根指头,然后一根根回去,只剩下一根指头朝周兴竖著。
“民间想要当家,无非是靠自己的吃饭本事说话,现如今吐蕃、突厥、新罗三国的遗泽,最多在两年之內就能被吃的乾乾净净,接下来若是赚不到类似的进项,哪怕是再忠心的狗,也会觉得不满足。”
虽然黑齿常之的战报已经陆续传回朝中,淬炼出来的辽东唐军主力可以名正言顺的正面攻打东北一带的契丹奚人等外族,给他们造成了沉重伤亡。
但可以预料到的是,这次战爭的收益,甚至还比不上攻灭新罗来的多。
武安需要餵饱的不只是朝廷,还有天后。
“这是天后的詔令。”
为首的中年女官平静道:“若是陛下有什么话还要与皇后说,还请儘快,时间已经不早了。”
她甚至都没有做过多的掩饰,话说出来之后,在场所有人都能听出话语里的意味。
堂堂皇后,被带去掖庭做什么?
而且韦氏的位份甚至都不是皇后,仅仅是贵妃,现在詔令中却出现了这个称呼上的严重错误。
唯一的解释就是:
你死后,可以当个皇后。
少帝的眼眶立刻就红了,他几年前就和结髮妻子相诀別,那时候他就明白母亲的这种詔令意味著什么。
这不是要把所有罪过和骂名都推到自己的妻子身上,让她替自己承受所有人满是恶意的揣测和污衊,而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诉自己这个做儿子的....:
你,已经输了!
少帝张了张嘴,他本能地想要说点什么,想去呵斥,或是哀求,但他的嗓子里一阵发乾,只是茫然地呵呵了一声。
他看向坐在旁边的妻子,她没有哭,而是对他露出了一丝笑容。
殿外,脚步声响起,同时还有宦官的大声通报。
“清河郡王,请见陛下!”
少帝这时候答不答应倒是不重要,反正宦官的声儿已经出过了,清河郡王无视规矩自个走进来,那是他的事情。
身著黑衣的青年仿佛是宫內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那身黑衣,与周围的青色、緋色甚至是紫色的官袍都形成了鲜明对比,就差把“我们不一样”五个字绣在胸口到处走。
“都在呢?”
武安问道:“怎么个事儿?”
中年女官看了他一眼,语气冷冷道:“天后也说了,若是清河郡王入宫,还请立刻入东內苑议事,奴婢现在要带皇后去掖庭,还请郡王.....
“既然是皇后,带她去掖庭那种地方做什么?”
“这是天后的詔!”
中年女官加重了最后一个字的腔调,武安却只是笑了笑,一如在相王府后宅里的那样,他也没说话,只是看著少帝。
后者的嘴唇了一下,几乎没有迟滯,对著武安疯狂点头。
“你们可以走了。”
武安看都没看那个女官,走到少帝面前,弯腰把他扶起来。
他没去扶还跪著的韦娘娘,毕竟那是自家兄弟的女眷,影响不好。
“可是.....
“母后,难道说要废帝了?”
中年女官的脸色顿时煞白,这话她可不敢乱接,狗日的清河郡王果然是如同传闻中那般肆无忌惮。
“既然没有,那么皇帝还是皇帝。”
武安拉著皇帝的手,看向中年女官:“从现在开始,羽林军接管西內苑。”
东內苑,龙首殿。
“我说什么来著?”
裴行俭看了一眼那个跪伏在地上的中年女官,儘可能地压抑住脸上的喜色,伴怒道:“武子镇跋扈久矣,如今居然敢擅自驳回天后詔命,当真是大逆不道!”
“请天后立刻再次降詔,不可有朝令夕改之事。”刘仁轨补充道。
两人虽然没有对话,但仅仅是言语之间就想好了后续该如何进行。
韦氏一死,皇帝一废,到时候全天下都要隱隱动乱起来。
天后没说话,她看到殿门处出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虽然他在外面的时候,时常做出不少让天后气到心疼的事情,可真的看到他又站在自己面前,
天后倒是很愿意夸他颇有自己当年的风范。
“天色不早了,请刘公裴公,早点回家吧。”
“武子镇,你方才抗拒天后詔令,岂不知此乃大逆不道之行?”裴行俭说道。
“將韦氏羈押到掖庭里,派人看守,事后再行审问,若是无事,便会释放,你难道还想说她是无辜的?”
“无辜不无辜且另说,但韦氏毕竟是我嫂嫂,母后是我母亲,现在一个被你们逼著要入掖庭,
一个被你们逼著下詔。”
武安站在殿门处,身形挺拔如剑,反问道:
“此乃我家家事,与尔等何干?”
刘仁轨忽然默不作声了,裴行俭瞪大了眼睛,片刻后沉声道:“我们几时逼著天后下詔了?”
天后在这时候敲了敲桌子,面无表情的开口了。
“没逼吗?”
今天的阳光恰到好处,温暖又不炎热,丝丝微风带著早秋的凉意,和天边的晚霞作別。
或许一两场小雨之后,天气就会迅速变冷。
狄仁杰在周兴面前坐下,在两年前,两人的地位天差地別,隨后,周兴不断地高升,狄仁杰却在不停地原地踏步,其实这在官场上就等於是在后退。
虽然时至今日,他已经成了宰相,可身上却也被迫打下了一道派系的烙印。
“狄公,不用入內商量事情么?”
“魏玄同和其他人也没进去。”
同为宰相,魏玄同狄仁杰这些后起之辈,在外人看来大多是靠著武氏的威名得以上位,这也就使得他们本该无比深厚的根基,反倒是有些过於脆弱了。
这也是天后想要营造出的局面一一宰相做事就好了,分我的权干嘛?
好好做几年事情,然后我给你们安排好退休和身后事,这难道还不够?
“周尚书似乎一切如故,不知令堂可还康健?”
“多谢狄公,家母的身子骨尚且硬朗。”
“不知不觉,又是两年了。”狄仁杰感慨道。
“是的。”
以前周兴看到狄仁杰的时候,总觉得有问不完的问题和说不完的话头。
虽然说他以前对魏玄同那些所谓的宰相高官颇有嫉恨,但在內心深处,周兴很羡慕他们,甚至是站在他们面前,都有些下意识地想要蜷缩起身子,低著头小声回话。
至於说现在么,呵......所谓公卿,也就是那样子嘛。
把他们扔到长安城外的渭水河里,兴许游的还没有一个流民远呢。
“周尚书跟清河郡王去了一趟黄河边,可有什么见闻?”
“只见百姓苦。”
狄仁杰微微頜首。
“黎庶朝不保夕,食不果腹,往上遇为官不仁,往后见子孙不孝,此乃当地官员教化护民不力。”
“狄公原来很明白这些。”
“在你之前,本官就已经去了一趟江淮,看到了很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
“可是下官觉得,狄公看的,还是不够多。”
“哦?”
“大王说过,要说百姓苦,就不能简单的只说这三个字,要说有田者遭遇苛政、横徵暴敛、当地劣绅宗族欺压,无田者三天饿死两子,带著爷娘,被迫流落外地,做他乡之鬼。
要说水患旱灾,天意弄人,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让一地过去一整年的所有努力白费。
要说..::..朝廷和官员既然做不成事,那为什么要让他们占著位置不放?”
“这些话,偏激了,就算是那些官员里面有些无能之辈,但也毕竟是朝廷授命,不能说这种话。”
狄仁杰笑了笑,他下意识地想要教育一下周兴,告诉他一些官场上的道理一一你不能愤世嫉俗,你要清浊混流併入其中。
但他又不笑了,因为现在的周兴,乃至於他身后那位,似乎还真的就在监管和筛选出做事不力的官员。
武安的很多政令都是看似简单粗暴,实则能从其中品咂出很多味儿。
狄仁杰甚至觉得,如果真的让武子镇来试著主政一下朝廷,没准还真能有什么新格局的变化。
他很快又被自己的这个想法逗笑了。
虽然知道东內苑里面在谈什么,但是有裴行俭和刘仁轨在,那位天后和武子镇再怎么折腾,也不可能剥夺皇帝甚至是宰相的诸多权柄。
只要皇帝亲口说一句话出来,就能让他们遭到很大的阻碍。
而这时候,他看到一队女官急匆匆地走出东內苑的大门,径直往西而去。
旁边的周兴这时候忽然主动开口问道:
“狄公,你是有什么顾虑么?”
“自然是有的。”
狄仁杰微微頜首,他不介意和这位吏部尚书多聊聊,看看对方是怎么想的。
“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他摊开手,先露出五根指头,然后一根根回去,只剩下一根指头朝周兴竖著。
“民间想要当家,无非是靠自己的吃饭本事说话,现如今吐蕃、突厥、新罗三国的遗泽,最多在两年之內就能被吃的乾乾净净,接下来若是赚不到类似的进项,哪怕是再忠心的狗,也会觉得不满足。”
虽然黑齿常之的战报已经陆续传回朝中,淬炼出来的辽东唐军主力可以名正言顺的正面攻打东北一带的契丹奚人等外族,给他们造成了沉重伤亡。
但可以预料到的是,这次战爭的收益,甚至还比不上攻灭新罗来的多。
武安需要餵饱的不只是朝廷,还有天后。
“这是天后的詔令。”
为首的中年女官平静道:“若是陛下有什么话还要与皇后说,还请儘快,时间已经不早了。”
她甚至都没有做过多的掩饰,话说出来之后,在场所有人都能听出话语里的意味。
堂堂皇后,被带去掖庭做什么?
而且韦氏的位份甚至都不是皇后,仅仅是贵妃,现在詔令中却出现了这个称呼上的严重错误。
唯一的解释就是:
你死后,可以当个皇后。
少帝的眼眶立刻就红了,他几年前就和结髮妻子相诀別,那时候他就明白母亲的这种詔令意味著什么。
这不是要把所有罪过和骂名都推到自己的妻子身上,让她替自己承受所有人满是恶意的揣测和污衊,而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诉自己这个做儿子的....:
你,已经输了!
少帝张了张嘴,他本能地想要说点什么,想去呵斥,或是哀求,但他的嗓子里一阵发乾,只是茫然地呵呵了一声。
他看向坐在旁边的妻子,她没有哭,而是对他露出了一丝笑容。
殿外,脚步声响起,同时还有宦官的大声通报。
“清河郡王,请见陛下!”
少帝这时候答不答应倒是不重要,反正宦官的声儿已经出过了,清河郡王无视规矩自个走进来,那是他的事情。
身著黑衣的青年仿佛是宫內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那身黑衣,与周围的青色、緋色甚至是紫色的官袍都形成了鲜明对比,就差把“我们不一样”五个字绣在胸口到处走。
“都在呢?”
武安问道:“怎么个事儿?”
中年女官看了他一眼,语气冷冷道:“天后也说了,若是清河郡王入宫,还请立刻入东內苑议事,奴婢现在要带皇后去掖庭,还请郡王.....
“既然是皇后,带她去掖庭那种地方做什么?”
“这是天后的詔!”
中年女官加重了最后一个字的腔调,武安却只是笑了笑,一如在相王府后宅里的那样,他也没说话,只是看著少帝。
后者的嘴唇了一下,几乎没有迟滯,对著武安疯狂点头。
“你们可以走了。”
武安看都没看那个女官,走到少帝面前,弯腰把他扶起来。
他没去扶还跪著的韦娘娘,毕竟那是自家兄弟的女眷,影响不好。
“可是.....
“母后,难道说要废帝了?”
中年女官的脸色顿时煞白,这话她可不敢乱接,狗日的清河郡王果然是如同传闻中那般肆无忌惮。
“既然没有,那么皇帝还是皇帝。”
武安拉著皇帝的手,看向中年女官:“从现在开始,羽林军接管西內苑。”
东內苑,龙首殿。
“我说什么来著?”
裴行俭看了一眼那个跪伏在地上的中年女官,儘可能地压抑住脸上的喜色,伴怒道:“武子镇跋扈久矣,如今居然敢擅自驳回天后詔命,当真是大逆不道!”
“请天后立刻再次降詔,不可有朝令夕改之事。”刘仁轨补充道。
两人虽然没有对话,但仅仅是言语之间就想好了后续该如何进行。
韦氏一死,皇帝一废,到时候全天下都要隱隱动乱起来。
天后没说话,她看到殿门处出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虽然他在外面的时候,时常做出不少让天后气到心疼的事情,可真的看到他又站在自己面前,
天后倒是很愿意夸他颇有自己当年的风范。
“天色不早了,请刘公裴公,早点回家吧。”
“武子镇,你方才抗拒天后詔令,岂不知此乃大逆不道之行?”裴行俭说道。
“將韦氏羈押到掖庭里,派人看守,事后再行审问,若是无事,便会释放,你难道还想说她是无辜的?”
“无辜不无辜且另说,但韦氏毕竟是我嫂嫂,母后是我母亲,现在一个被你们逼著要入掖庭,
一个被你们逼著下詔。”
武安站在殿门处,身形挺拔如剑,反问道:
“此乃我家家事,与尔等何干?”
刘仁轨忽然默不作声了,裴行俭瞪大了眼睛,片刻后沉声道:“我们几时逼著天后下詔了?”
天后在这时候敲了敲桌子,面无表情的开口了。
“没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