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脸面
第321章 脸面
清晨,道观。
越发寒冷的天气並没有消磨道士们的热情,从一大早开始,练了早课,抄了两篇经文,就算是平日里最严格的师兄也没有挑他们的刺,而是带著他们来到了炼丹房。
炼丹房外面门框两侧,分別写看一行字:炼丹炼人还炼仙,伏火伏丹伏青烟。
道士们在炼丹房外先跪坐成一排,在师兄的带领下朝著门內的方向恭恭敬敬叩首,念诵祈祷的经文。
“这是在干嘛?”
已经在旁边看了很久的武安,忍不住问道。
潘师正坐在藤椅上,慢悠悠道:“第一批弟子被大王召入朝中,有了官身,这些后来的弟子也不甘落后,现在,他们正在祭雷公。”
“雷公?我他娘的炼的不是火药么?”
“炉中药成时,响动如雷,祭雷公很合理嘛。”
潘师正著指头算了算,认真道:“先祭雷公,再祭丹公,到了正午时分,借著阳气最盛的时候开始.....”
这都什么跟什么......武安脸上露出了笑容,一字一句道:
“这些事情全部免掉,每日从寅时开始,晚上亥时结束。
所有人不间断的给我炼火药,还有丹炉的形状也不准隨意更改,不管你这道观里怎么排班,但除非是做出了我要的东西,要不然不准熄火,但凡怠慢者,严惩。
老道士,本王才给你这个破道观拨了两万贯和无数药料,你是不是觉得本王给少了?”
自己拨下来的经费是白来的?
眼看著一群道士居然把这种应该流水线作业的东西变成了精致化的私人手工定製,武安就面色不善起来,老道士潘师正眨了眨眼睛,说道:“老夫真的不知情,都是这些弟子自己琢磨的,大王,这东西毕竟也没人捣鼓过,若是...:..”
“老道士。”
武安低头看向他,笑著说道:“我知道,你不仅有儿子,甚至还有玄孙了。”
潘师正老脸一红,但很快,他就听武安补充道:
“我给你儿子封个官爵,我也可以给你那些孙子玄孙再追封几个,要么?”
“不,不,不要了,老夫也想不起来还有谁了,无需封他们,大王不需要这般客气。”
武安看出了潘师正的那点小心思,这所谓的火药如果能一直掌握在潘师正这一脉弟子手中,后者肯定会受益无穷。
“那你还记不记得我说的另一句话?”
“记得!”
老道士马上就道:“配方绝对不会流传出去。”
“还有一句话。”
武安低头看著他,道:“这不是在扮家家酒,懂么?”
“小人明白,一定谨记在心!”
“还是不够保险。”
武安舔了舔嘴唇,出於本能的不安全感,武安对周围事物的控制欲比较强,但至少能保持在一个底线上。
可就在此刻,他忽然生出心思,想著要不要派万骑清算所有不相干的人,然后把这些道士变成匠户,將他们置於严格管控之下。
武安好像有点能理解那位清朝皇帝的感受了。
要发展吧,又害怕这玩意反过来对付自己。
可要是不发展吧,自家帚自珍,依靠家族传承技术,长时间反而还会导致极大的退步。
老道士站了起来,满脸的紧张,武安摆摆手,隨意安慰了几句,继而告辞。
站在道观门口的时候,丘神和梁信领著亲兵迎了过来,武安看了一圈周围,问道:“这几天有没有閒杂人等靠近这里?”
“除了进香的,两天前还抓到了一个贼,是想溜进道观偷东西的,已经扭送县衙了。”梁信恭恭敬敬道。
这种事儿其实很常见,就算金吾卫在城內每天多巡逻几趟,但也肯定无法杜绝小偷的存在。
“进去了没有?”
“回大王的话,溜进去偷盗了一些財物,他翻墙出来的时候,被我们金吾卫的人抓到,已经审问过了才送交官府的。”
“什么?”
但出乎梁信的意料,武安却立刻看向他。
“这么大的事怎么没跟本王说?”
梁信张了张嘴,他也是跟著武安过来巡查,临时问了一嘴才知道了这个事情。
但他立刻就单膝跪了下来,闷声道:“末將无知,请大王责罚。”
武安没说话。
梁信立刻將还撑著的那条腿放下,全身跪伏下来。
“罚你俸禄三月,带你的人,从今天开始守在这里吧。”
“多谢大王责罚!”
武安看向丘神,向来在手下將士面前凶威赫赫的丘神身子一抖,低下头。
“丘神。”
“末將在!”
武安淡淡道:
“既然道观里管事的人管不了事情,那就都砍了吧,那个喜欢偷东西的,活著也是把米吃贵,派个人到县衙去,灭口。”
“末將,谨遵命!”
“你们不讲理.....
两个锦衣少年原本在家里吃著果子听著曲儿,结果派出去的人足足半个时辰都没回来,紧接著,那些黑衣大汉就踏进了自家的大门。
不仅是他们,现在江夏费氏小房的三十多口人都陆续押送了过来,被迫蹲在庭院里。
在他们对面,狄仁杰不仅穿著那身紫色圆领官袍,头冠也从日常的顶冠变成了官帽,腰间,更是隱隱有一根金玉犀带,乃是当朝天后所赐。
庭院里一直有人在小声啜泣,那两个锦衣少年欲哭无泪,更何况家中的几个长辈就在旁边,他们一开始还有些不忿,低声说了自己做的事情,那几个长辈要不是顾忌旁边的兵卒,恨不得站起来端死这两个小畜生。
娘希匹,那他娘的是紫袍!
朝中能衣紫者,不是清贵,就是显贵。
而江夏费氏这种家族虽然也算是郡望,但要是跟朝廷来的这种官员比起来,那就是个屁!
不过这两个小畜生的委屈还真是有理由的,因为放在以往,他们早就领著一帮恶奴出门挑事打人了。
他们这次甚至派人过去送礼,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表现。
狄仁杰默默看著他们,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直到外面响起了一个强装镇定的大笑声。
“这几日就听上头说狄公要来地方安抚百姓,没想到竟然来了下官这里。”
来的人身著深青色官袍,中年样貌,举手投足间带著几分儒雅气息。
他便是此地的县令,也正是这费家的亲戚。
眼见著自家的亲戚们在庭院里或是跪著或是蹲著,费县令的脸色也有些难看起来,但他脸上转而一肃,对狄仁杰拱拱手,道:
“这次的事情,確实是家中小辈孟浪了,下官已经查清,这两个不肖子弟不仅肆意妄为,甚至还欺压族中佃户,请狄公放心,下官一定会给狄公一个交代!”
这番发言,只是让狄仁杰抬了抬眼,似笑非笑道:
“费明府。”
费县令慌忙应声。
“下官在!”
“是不是在你们这些江淮官家眼里,本官这个朝廷来的宰相,是个二十贯钱十匹布就能打发走的货色?”
“没有......狄公,都是那些小畜生不懂事,下官怎敢有此想?”
“呵......
7
狄仁杰笑了笑,道:“你现在说,没有这个心思,但本官觉得,你有。”
费县令一瞬间浑身发凉,只听见狄仁杰自言自语道:
“这江淮一带的世家大族,原来都是这个样子......欺男霸女,藐视朝廷,抗拒纳税,私自蓄粮。
费明府,本官.....好害怕啊。”
费县令:
6
清晨,道观。
越发寒冷的天气並没有消磨道士们的热情,从一大早开始,练了早课,抄了两篇经文,就算是平日里最严格的师兄也没有挑他们的刺,而是带著他们来到了炼丹房。
炼丹房外面门框两侧,分別写看一行字:炼丹炼人还炼仙,伏火伏丹伏青烟。
道士们在炼丹房外先跪坐成一排,在师兄的带领下朝著门內的方向恭恭敬敬叩首,念诵祈祷的经文。
“这是在干嘛?”
已经在旁边看了很久的武安,忍不住问道。
潘师正坐在藤椅上,慢悠悠道:“第一批弟子被大王召入朝中,有了官身,这些后来的弟子也不甘落后,现在,他们正在祭雷公。”
“雷公?我他娘的炼的不是火药么?”
“炉中药成时,响动如雷,祭雷公很合理嘛。”
潘师正著指头算了算,认真道:“先祭雷公,再祭丹公,到了正午时分,借著阳气最盛的时候开始.....”
这都什么跟什么......武安脸上露出了笑容,一字一句道:
“这些事情全部免掉,每日从寅时开始,晚上亥时结束。
所有人不间断的给我炼火药,还有丹炉的形状也不准隨意更改,不管你这道观里怎么排班,但除非是做出了我要的东西,要不然不准熄火,但凡怠慢者,严惩。
老道士,本王才给你这个破道观拨了两万贯和无数药料,你是不是觉得本王给少了?”
自己拨下来的经费是白来的?
眼看著一群道士居然把这种应该流水线作业的东西变成了精致化的私人手工定製,武安就面色不善起来,老道士潘师正眨了眨眼睛,说道:“老夫真的不知情,都是这些弟子自己琢磨的,大王,这东西毕竟也没人捣鼓过,若是...:..”
“老道士。”
武安低头看向他,笑著说道:“我知道,你不仅有儿子,甚至还有玄孙了。”
潘师正老脸一红,但很快,他就听武安补充道:
“我给你儿子封个官爵,我也可以给你那些孙子玄孙再追封几个,要么?”
“不,不,不要了,老夫也想不起来还有谁了,无需封他们,大王不需要这般客气。”
武安看出了潘师正的那点小心思,这所谓的火药如果能一直掌握在潘师正这一脉弟子手中,后者肯定会受益无穷。
“那你还记不记得我说的另一句话?”
“记得!”
老道士马上就道:“配方绝对不会流传出去。”
“还有一句话。”
武安低头看著他,道:“这不是在扮家家酒,懂么?”
“小人明白,一定谨记在心!”
“还是不够保险。”
武安舔了舔嘴唇,出於本能的不安全感,武安对周围事物的控制欲比较强,但至少能保持在一个底线上。
可就在此刻,他忽然生出心思,想著要不要派万骑清算所有不相干的人,然后把这些道士变成匠户,將他们置於严格管控之下。
武安好像有点能理解那位清朝皇帝的感受了。
要发展吧,又害怕这玩意反过来对付自己。
可要是不发展吧,自家帚自珍,依靠家族传承技术,长时间反而还会导致极大的退步。
老道士站了起来,满脸的紧张,武安摆摆手,隨意安慰了几句,继而告辞。
站在道观门口的时候,丘神和梁信领著亲兵迎了过来,武安看了一圈周围,问道:“这几天有没有閒杂人等靠近这里?”
“除了进香的,两天前还抓到了一个贼,是想溜进道观偷东西的,已经扭送县衙了。”梁信恭恭敬敬道。
这种事儿其实很常见,就算金吾卫在城內每天多巡逻几趟,但也肯定无法杜绝小偷的存在。
“进去了没有?”
“回大王的话,溜进去偷盗了一些財物,他翻墙出来的时候,被我们金吾卫的人抓到,已经审问过了才送交官府的。”
“什么?”
但出乎梁信的意料,武安却立刻看向他。
“这么大的事怎么没跟本王说?”
梁信张了张嘴,他也是跟著武安过来巡查,临时问了一嘴才知道了这个事情。
但他立刻就单膝跪了下来,闷声道:“末將无知,请大王责罚。”
武安没说话。
梁信立刻將还撑著的那条腿放下,全身跪伏下来。
“罚你俸禄三月,带你的人,从今天开始守在这里吧。”
“多谢大王责罚!”
武安看向丘神,向来在手下將士面前凶威赫赫的丘神身子一抖,低下头。
“丘神。”
“末將在!”
武安淡淡道:
“既然道观里管事的人管不了事情,那就都砍了吧,那个喜欢偷东西的,活著也是把米吃贵,派个人到县衙去,灭口。”
“末將,谨遵命!”
“你们不讲理.....
两个锦衣少年原本在家里吃著果子听著曲儿,结果派出去的人足足半个时辰都没回来,紧接著,那些黑衣大汉就踏进了自家的大门。
不仅是他们,现在江夏费氏小房的三十多口人都陆续押送了过来,被迫蹲在庭院里。
在他们对面,狄仁杰不仅穿著那身紫色圆领官袍,头冠也从日常的顶冠变成了官帽,腰间,更是隱隱有一根金玉犀带,乃是当朝天后所赐。
庭院里一直有人在小声啜泣,那两个锦衣少年欲哭无泪,更何况家中的几个长辈就在旁边,他们一开始还有些不忿,低声说了自己做的事情,那几个长辈要不是顾忌旁边的兵卒,恨不得站起来端死这两个小畜生。
娘希匹,那他娘的是紫袍!
朝中能衣紫者,不是清贵,就是显贵。
而江夏费氏这种家族虽然也算是郡望,但要是跟朝廷来的这种官员比起来,那就是个屁!
不过这两个小畜生的委屈还真是有理由的,因为放在以往,他们早就领著一帮恶奴出门挑事打人了。
他们这次甚至派人过去送礼,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表现。
狄仁杰默默看著他们,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直到外面响起了一个强装镇定的大笑声。
“这几日就听上头说狄公要来地方安抚百姓,没想到竟然来了下官这里。”
来的人身著深青色官袍,中年样貌,举手投足间带著几分儒雅气息。
他便是此地的县令,也正是这费家的亲戚。
眼见著自家的亲戚们在庭院里或是跪著或是蹲著,费县令的脸色也有些难看起来,但他脸上转而一肃,对狄仁杰拱拱手,道:
“这次的事情,確实是家中小辈孟浪了,下官已经查清,这两个不肖子弟不仅肆意妄为,甚至还欺压族中佃户,请狄公放心,下官一定会给狄公一个交代!”
这番发言,只是让狄仁杰抬了抬眼,似笑非笑道:
“费明府。”
费县令慌忙应声。
“下官在!”
“是不是在你们这些江淮官家眼里,本官这个朝廷来的宰相,是个二十贯钱十匹布就能打发走的货色?”
“没有......狄公,都是那些小畜生不懂事,下官怎敢有此想?”
“呵......
7
狄仁杰笑了笑,道:“你现在说,没有这个心思,但本官觉得,你有。”
费县令一瞬间浑身发凉,只听见狄仁杰自言自语道:
“这江淮一带的世家大族,原来都是这个样子......欺男霸女,藐视朝廷,抗拒纳税,私自蓄粮。
费明府,本官.....好害怕啊。”
费县令: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