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总算又收获了。<br/><br/> 村里人聚在一堂,一扁担一扁担地挑走自己的土豆,关于重量和分配的问题吵闹得理所应当,这次大家不止计较土豆的大小,连土豆皮沾上的泥巴都殷勤地拂去,然后要求再重新计算重量。<br/><br/> 徐中磊一家三口就蹲在墙角,闻着湿热的粪水味昏昏欲睡。<br/><br/> 就像他在童年时,和外公一起在大棚里育水稻苗一样。<br/><br/> 村里的老人,枯瘦如木柴,一张人皮披在骨头上,站在一起时如僵尸聚会。<br/><br/> 一共剩下六位老人,仅仅两年时间,全部都衰老了二十年不止。<br/><br/> 连一向最有活力的朱娭毑,都像是被吸走精气一样,佝偻着,衰老地数土豆。<br/><br/> 大概是她的好姐妹余娭毑死了?<br/><br/> 徐中磊漫不经心想,又捏了捏程昱铭的手,发觉青筋满布,厚茧粗粝,就是一双正宗的,农民的手。<br/><br/> 谁说农村的地养人的?只有不种地的人才能说出这种话吧。<br/><br/> 收完了土豆,大棚下套种的大白菜也顺便收拾完毕,每人十来颗,盖在装土豆的箩筐里,满满当当一大筐,看着就能过上一个好年了。<br/><br/> 有毒的土豆秸秆、土豆叶、大白菜梆子最后也没有浪费,全部好好地收拾起来,堆到大棚最里边一个堆肥坑里,作为来年的肥料。<br/><br/> “……种完土豆,那可不能直接又种一轮,大家都侍弄过庄稼,你们自己说说哪里有不让土休息一阵的道理?直接种,土里有虫有病毒,到时候直接浪费了咱们的土豆种!还不是亏得更多?”<br/><br/> “……听我的……咱们一会把大棚里电线啊,发电机都收起来,先把下面的土翻过来,等外面温度进来把土冻一冻,再种一轮黄豆——固氮保肥,种点小白菜,再种一轮土豆不迟……”<br/><br/> 徐志平苦口婆心,咳嗽一声又大声道:“咱们这大棚建起来不容易!咱们还要活几十年的,别一年两年的就把土质搞差了,到时候难道喝西北风去?要科学种地,千万别胡来!”<br/><br/> “现在土豆种出来了,还能撑几个月,就是花几个月时间冻一冻也好……听你的!志平哥,你种了十几年大棚,说的话错不了!”春娟姐帮着土豆过秤,一边帮腔。<br/><br/> ……<br/><br/> 这场小小的争执很快过去,因为……过年了!<br/><br/> 就算是末世里,华夏人依旧秉持着过年时“大过年的”、“来都来了”、“算了算了”的优良美德,最后约完除夕的集体餐之后,各自欢欢乐乐散去。<br/><br/> 二月二十三日,除夕。<br/><br/> 相较于去年还有腊鱼腊鸡,今年的除夕宴简直就没有一丁点值得准备的地方。<br/><br/> 没有荤菜,没有花式繁多的主食,只有土豆,无尽的土豆,还有数不清的白菜、苔藓……<br/><br/> 于是,也不需要女人们辛苦准备年夜饭了,大家围成一团,在烘干房烧起大坑,躺着、坐着唠嗑,对于年夜饭简直一点期待也无。<br/><br/> 等到正午,春娟姐一嗓子喊道:“吃饭了!”<br/><br/> 徐中磊拉着一家三口,带着自己的大陶碗也跟着往餐桌面前凑,发现竟然做得有模有样。<br/><br/> 分了两桌,每桌都踏踏实实上三大盆:红薯粉烩土豆,辣炒大白菜,还有一个盆大饼子,用的是土豆和绿苔藓——味道最好的一种苔藓。<br/><br/> 结结实实三个大脸盆装着,两个大菜盆边肉眼可见许多油花花,看着便是真材实料。<br/><br/> 大家一哄而上,瞬间围住两个大桌。<br/><br/> 徐中磊第一碗红薯粉丝还没吃到一半,看见一旁徐大利已经满上了第二碗,不由得让人感慨“干饭人”群体的内部竞争如此激烈!<br/><br/> 稍微一扫视,原来在桌男男女女都已经端上吃上了第二碗……而大盆里的红薯粉已经所剩无几。<br/><br/> 这波是内卷。<br/><br/> 两盆有油水大菜吃完,剩下的苔藓饼子也用锅底的汤汁浸了,珍惜地吃进嘴里,最后剩下六个大脸盆<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无一不瓦光锃亮,净可照人。<br/><br/> 饭后吹牛时间,铁叔一磕鞋底灰,摸着自己小胡子,笑道:“……我们年轻时得去镇上修水库,壮劳力一天算两个工分,管中午一顿稀饭。那时候也是穷,我们穷,镇上也穷。中午吃饭的时候还有个人盯着,让我们吃完第一碗才能第二碗,我第一碗就下死力气装,堆得跟碗一样平。稀里哗啦喝完稀饭之后,一看,嘿!一桶稀饭就没了!但是别人都端着第二碗细嚼慢咽……我当时就说!这不对啊!咋滴我就没喝到第二碗呢?!”<br/><br/> “为啥呢?”程昱铭好奇地问。<br/><br/> 躺着坐着的众人嬉笑着一起回答:<br/><br/> “因为大家第一碗都只装半——碗——”<br/><br/> 徐志平笑道:“每次村里吃席,铁叔都把这事说一遍,不知道这事都不能算徐家老屋人!”<br/><br/> ……<br/><br/> 除夕只能算是短暂的放纵,意思意思过完大年初一,徐家老屋又回到了“猫冬”的状态。<br/><br/> 挂历一页一页地撕去,在四月之后的某一个清晨,“咔擦”“咔嚓”的冰层断裂声响起,想到某种可能,徐中磊着急地拉开窗帘。<br/><br/> “哗啦——”<br/><br/> 久违的太阳从东边升起,远处的云层逐渐消散,冰雪之下的徐家老屋变得一片金黄,房屋、围墙、树林、田地……一片澄澈,世界清晰得如同十年的盲人拥有了一双崭新的眼睛。<br/><br/> “ohhhhhhhhh——”<br/><br/> “八个月!!!八个月的雪,停了!!!”<br/><br/> “雪停之后,第一个太阳天,值得好好庆祝。”程昱铭高兴得衣服都没穿好,钻进地下室,打算找一些食材,做上一大桌子的饭菜,庆祝“守得云开”的一天。<br/><br/> 徐中磊带着家里大大小小猫猫狗狗在院子来回走了几十趟,又翻出了几百年没拿出来的手机,开最大音量唱《好运来》。<br/><br/> 遇到高兴的事情就是值得载歌载舞,少数民族诚不欺我!<br/><br/> 再远的地方,传出来被松软雪花吸收后的欢呼声——<br/><br/> “RNM,老天爷,老子活过来了!没想到吧哈哈哈哈哈哈哈——”<br/><br/> “……你有本事再不出太阳啊!老子还能再活一个月!”<br/><br/> 八个月积攒下来的冰层有几十厘米,就算太阳出来也需要好几天才能融化,但这并不妨碍徐家老屋人心里一条又一条地计划接下来的日子。<br/><br/> 徐志平准备把屋子推倒重建,墙壁要再厚一点,至少得弄个七十厘米厚,地基再抬高一点,最好抬一米高,到时候再下雪就不用辛辛苦苦铲墙根;<br/><br/> 铁叔和国强国盛两兄弟早就约好了,他们仨人要把屋子再改一下,火炕要改,厨房最好挪到屋子里,这样以后就不要趟着大雪再去厨房做饭,要箍几个好用的恭桶,老年人总是便秘,露天上厕所实在是折磨人……<br/><br/> 曾医生想去镇上中药房,带上儿子看能不能多找到几本医书;<br/><br/> ……<br/><br/> 但是万万没想到,最先把内心无数想法付诸行动的是一个小姑娘——<br/><br/> 徐敏敏。<br/><br/> 她要分家。<br/><br/> 这可炸锅了,徐中磊一家吃瓜群众赶到徐辉家里,听见老村长在一边淳淳教诲:<br/><br/> “……你一个小姑娘想那么多干嘛?在家干点活不是应该的吗?你娭毑不是也没有饿着你吗?要是不你娭毑你爹妈养着,这么几个月你早就饿死了。现在天<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