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王出京后,云彰帝所封的岑王、鄞王,也要分别去往自己的藩地。
丽太妃谈滴珠哭了一路。秦泽墨年纪小,实在不能明白她哭什么,安慰道:“有这么多人陪我们去思州,母妃还从娘家带了一车又一车财物,我们去到自己的封地,就可以随心所欲,有什么好哭的?”
丽太妃骂:“你知道什么叫随心所欲?当了天子才能随心所欲!去到思州那种穷乡僻壤,圈在王府里,整日除了吃喝玩睡,还能做什么?”
秦泽墨反问:“我们平时在皇宫里,不也是吃喝玩睡吗?”
丽太妃:“……”
丽太妃:“那不一样!亲王俸禄有限,不能随意出入封地,还得看天子脸色。”
秦泽墨:“父皇从前也没给我们多少钱,我们不能随意出入皇宫,一样要看他脸色。”
丽太妃:“……”
她想不出反驳的话,只好擦干眼泪,重画了个更娇艳的妆容。她忽然意识到,自己还很年轻貌美,而老公已经死了。
去往宁波府的路上,惠太嫔沈约搂着秦湛明,在马车里笑逐颜开。
“我们要回娘家啦,”她对儿子说,“娘的老家可好玩了,还有个众番云集的大海港,能见识到很多异国的新奇玩意儿呢。”
秦湛明问:“能去大海船上逛逛吗?”
“当然可以,但要记得在开船前下来,否则一觉睡醒——睁眼就到了番邦地界,多吓人。”沈约往脸上套了个金发碧眼的罗刹面具。
秦湛明哈哈笑。
在随行的仆役中,混入了个斗篷罩身的年轻番邦男子,自称曾是宫廷乐师,父亲是西夷人,母亲是宁波人,想跟随队伍前去寻母。
沈约看他汉话说得不错,出于怜悯就答应了。
这个番邦男子顺利抵达宁波,趁夜离队,背着硕大行囊,登上最大的那艘海船,缴纳了一笔不菲的船费。
船长亦是个泰西人,问他:“先生,您叫什么名字,打算去哪儿?”
男子说:“威尔弗雷德。去……这艘船的航路终点是哪儿?”
船长摸着络腮胡,笑道:“北亚美利加!在新大陆再往北,你要去吗?”
威尔弗雷德暗中摸了摸包裹里携带的研究与试验记载,想起被判死刑的精研院同僚们,仍有些毛骨悚然。要不是他先发现叛军入城,在那个神秘白衣男子离开后,及时带着部分资料逃出精研院,自己这颗头颅应该也在菜市口的地面上滚了。
他深吸口气:“就去北亚美利加。或许那里才有支撑我实现医学理想的乐土。”
“是个医学生啊!”大胡子船长高兴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路上帮我的船员看病,减免你一半船费,如何?”
威尔弗雷德手上的“病患”从来没活下来过,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点头:“乐意至极。”
鸣笛声中,水手长大声喊:“heave ho!(起锚!)”
片刻后,锚链检查员遥遥回应:“anchor’s aweigh!(锚离底了!)”
船长扶了扶硕大的船长帽,下令:“set the mainsail!sheet home!(升起主帆!拉紧帆脚索!)”
巨大船帆“刷”地落下,鼓满腥咸海风,这艘泰西建造的大型三桅帆船,开始缓缓移动,离开宁波港。
“get under way!(开始航行!)”船长对水手,同时也对新来的船医说,“伙计们,让我们一起前往北亚美利加。”
威尔弗雷德望向黑夜的海面,与海的尽头那茫茫未知的新大陆,心中默默向神祈祷——
大岳的新皇帝驱逐了我们的医术,但我决不放弃对“异种共生”的研究。天父保佑,让我找到我的理想乡!
在宁波港的海风吹拂不到的京城金陵,韩鹿鸣交接完吏部政事,又对裴去拙语重心长地道:“存之,我对不住叶阳大君。幸好还有你在朝堂,你可得善始善终啊!”
裴去拙收留他在后园竹林小筑疗养期间,与他相谈甚欢,成了知交,女儿糯糯的大名“裴今是”,还是他给取的。
从修撰升任为户部郎中,又从户部平调至吏部,裴去拙知道皇上、君上看重他,历练他。他也认死理,那就是精忠报国,让妻子燕脂想拧掉他耳朵的机会都没有。
如今韩鹿鸣致仕,虽是个人志向,他却如同丢了个老友一般,怅然若失。
“……茸客,你放心,我会自始至终,蜡炬春蚕。”他郑重立誓。
韩鹿鸣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送我个离别礼吧——我想要一头驴。”
将官服乌纱帽整整齐齐叠放在公案,韩鹿鸣骑着一头白鼻白肚的青驴出了城。
在他看来,驴是最好的坐骑。所谓的倔劲儿,其实是能察觉危险的冷静,大耳听风辩位,耐力超强,爬陡坡如履平地。游历山水的话,驴比马好使。
青驴脖子上挂个书袋,就是他的全副家当。他无需带金银细软,去到哪座城,只要亮明身份,就是权贵的座上宾。不亮明身份,只要几篇诗文出手,就能震动当地士林。
从金华来京的路上,他也曾遇上土匪打劫。他那点防身术不堪一击,但土匪忘了堵住他的嘴,于是半个时辰后,山大王泣涕如雨地送他出了寨,还附赠一袋肉干做盘缠。
叶阳归的马车,在城门外截住了骑驴的名士。
她最终还是决定,与韩鹿鸣一同离京去金华,而后游医天下。拜别父母和兄弟时,叶阳密又哭了一场,赵香音也怏怏不乐,叶阳辞含笑拥抱她,说人生苦短,从心而行。
他们在金华住了两个月,直至饮溪先生过世。
他们走遍大江南北,采集药材,结交同行,探讨医术,但有时会在某个地方多停留一段时间,结庐而居,悬壶济世。
韩鹿鸣得宋饮溪真传又发扬光大,著书立说,位列大家。千百年后的学子们,一边全文背诵他的作品,一边腹诽他活得太久,太高产。
而大岳也逐渐兴起了一个新的医学流派,名为命门温补学派,讲究以温补应对虚损病症。其领衔者为名医叶阳归,创立了不少补中益气、左右归经的名方,弟子遍天下。
年年盼着抱孙的叶阳密和赵香音,指望不上儿子和儿婿,也迟迟未盼来女儿的婚事,倒是在数年后,从天而降了一对孪生孙子。
叶阳归回了一趟老家襄阳,将襁褓塞进父母怀里,神情自若:“爹娘见谅,意外产物。女儿本未打算将宝贵的时间花在经营婚姻上,但情乃人之天性,如今孩儿也生了,我又忙于行医,你们若是膝下空虚,就拿去养吧。
她叹口气,道:“家族几代以来都有孪生子,我与弟弟是孪生,结果我的孩儿也是孪生,可疼死我。幸亏截云不能生孩子,不然他那么娇气,可怎么忍得住那般疼。”
叶阳密有孙万事足,老怀甚慰地抱去逗弄了。赵香音压低嗓音问:“姓什么呀?”
叶阳归:“孩儿?姓叶阳啊。”
赵香音:“我是说,孩儿他爹姓什么呀?”
叶阳归笑了:“说来,他在生孩子这件事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那就拿一个孩儿姓韩吧。”
这下赵香音安心了,姓韩的挺好,爹聪明儿子大概也不赖。
麟阁内悬挂的文武功臣画像,文臣中只有一个韩鹿鸣,人不在朝堂。
而武将中亦有一个罗摩,在统领大岳水师“偃潮军”八年后,向叶阳辞跪地辞行。
叶阳辞扶起他,再三确认:“罗摩,你一定要走?是受朝臣排挤了吗,还是大岳亏待了水师将士?”
“不是的,小主人!”罗摩私下依然这么称呼他。这个卷毛黑汉,铁塔般高壮,总令朝臣们有些发怵,但此刻一双大眼湿漉漉地看着他的小主人,一如幼时诚挚,焦急地解释,“偃潮军深得朝廷重视,装备与伙食都好。而且朝上也不止我一个异族人,个别官员虽然背后酸几句,但也不敢在我或赵将军面前说三道四,这全赖两位帝君用人唯才,不拘出身。
“只是我爹想要叶落归根了,我的族人们也想回karanga(卡兰加),说家乡在他们血液里呼唤,漂泊的海船总得靠岸。这事儿我考虑过很久,也有意栽培了一批水师将领,好让偃潮军后继有人。这事定下来后,我爹对老爷心怀愧疚,还是我来对小主人开这个口吧!”
叶阳辞了解内情后,虽心底不舍,但也只能成全。他问:“寿姑呢,也决定与你们同去吗?”
罗摩遗憾摇头:“我娘说,她生是大岳人,死是大岳鬼,我们有根,她也有。她在夫人身边很满足,希望我们回去后,该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年节时念念她就好。”
叶阳辞长叹口气:“缘起缘灭缘自在,情深情浅不由人。”
李檀舍不得罗摩,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呜呜呜,摩哥,你就这么走了,主人身边就剩我一个老人儿了……”
罗摩拍拍他的胳膊:“你都成家立业了,怎么还跟小孩子一样,别哭啦。将来我若是在家乡呆腻了,航海旅行,再来岳国看你。”
李檀这才收了眼泪:“你说话要算数!”
云彰八年,六月。
罗摩将偃潮军舰队移交给新一任水师统领,与他的六百多名族人驾驶十二艘海船,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等诸多礼物,在皇帝与大君的目送下离京,从镇江入海口扬帆出海。
船队在沿途的宁波港、福州港稍作停留补给,而后又继续南下,过琉球海峡,绕过暹罗、真蜡所在的半岛,又穿过狭长的满剌加海峡,继续西行横跨大洋,最终抵达家乡所在的大陆南端。
karanga,karanga,永远的家乡,我们回来啦!族人们在甲板上欢呼跳跃,放声歌唱。
只有罗摩站在高高的桅杆,最后回望了一眼,位于另一片遥远大陆上的岳国——那也是他的半个家乡,是他将终生缅怀的地方。
“小主人,”他喃喃道,“罗摩祝你……此生所得,永不失去。”
叶阳辞心情有些低落,虽然面上分毫不显,但秦深与他朝夕相处,彼此默契,一下子就能察觉出来。
七月十五是道教的中元节,地官赦罪;亦是佛教的盂兰盆节,解救倒悬。
京城入夜灯火通明,百姓举行跳月庆典、秋尝祭祖,秦淮河里漂满了度孤魂的花灯。城隍出巡,不仅有活人装扮的皇隶到诸鬼相,还有旗锣队、花灯队、高跷队等,以至万人空巷。
叶阳辞一身蓝衫,外罩白色薄绢披风,站在城楼上,看声势浩大的游街队伍,有些心不在焉。
秦深也没穿龙袍,着凝夜紫色、暗银花纹的曳撒。他两手掐着於菟的肋下,把一个又重了两斤的好大儿端到叶阳辞面前:“你看,於菟看完城隍游街,学会做鬼脸了。”
叶阳辞侧了头看,於菟眯眼,龇牙,敷衍地打了个哈欠。
秦深暗中拧了一把它的咯吱窝,於菟这才意识到,大爹生气了,连忙将功补过,做了个皱鼻噘嘴的鬼脸,把舌头也撇出老长。
叶阳辞果然笑了,接过於菟,安抚地顺毛:“我没有不开心,你别折腾它。”
秦深伸手搂住他的肩,往自己胸膛上靠:“我明白,道理你都懂。但阿辞,是人就有喜怒哀乐,当你不开心时,想想我,我永远陪着你。”
叶阳辞抱着猞猁,向后微仰,枕在他肩窝,看城下浮灯如星云,长而蜿蜒的荧光从秦淮河一直漂入扬子江,流向东海。
他忽然生出了戏谑之心,轻俏地说:“阿深,我们抛下政务,私奔去东海吧!听说东海有海豚群游,跃出海面时如虹桥银瀑,很是壮观。”
秦深当即响应:“好啊,走!这就走!”
他们牵着手下城楼,於菟屁颠屁颠地紧跟在后,避开周围戒守的奉宸卫,在秦淮河旁租了一艘河船。
到了龙江关码头,他们又直接买了一艘带帆快船,顺江而下,东渡向海。
等到奉宸卫惊觉不对,满城寻人,翌日天亮仍未见云彰帝与大君的身影。满朝文武在等候上朝的承天门外交头接耳时,他们二人的快船已经抵达镇江府的丹徒水道。
六部大员们听闻二圣在中元夜忽然失踪,京城遍寻不见,着急忙慌地求见两位皇嫂。
安伽蓝一听这稀奇事,笑问:“看情形不像遇险,倒像是偷跑。诸位大人担心的究竟是圣驾安危,还是皇上与君上一同撂挑子不干了?”
大员们不好回答这么诛心的问题,只能转而恳求安练茹:“还望皇长嫂殿下念及社稷之重、臣子之忧,替我等想想办法吧!”
安练茹将太子写的大字批阅好,放在桌面,方才沉静地开口:“皇上与君上治国理政八年,哪一日不是兢兢业业,也该让他们松快松快了。诸位大人先忙活着,过几日去东海上寻寻看吧。”
“东海?”
“前阵子,我偶听君上提过一嘴。”
大员们如聆仙音,忙不迭地告退。他们哪里等得了,当即派出船队,循江入海,在茫茫碧波上到处搜寻。
三日之后,嵊泗列岛以东的海域。
秦深戴一顶大斗笠,坐在船头垂钓,身后的炉子里用普宁豆酱焖着条大黄鱼,香味从砂锅盖缝隙里,勾人口腹地钻出来。
叶阳辞倚着船舷远眺,海上落日晚霞,在天际浓墨重彩地铺陈渲染,绮美万分。他忽然惊喜地唤道:“海豚!阿深,快来看海豚!”
秦深当即起身提竿,将一条活蹦乱跳的海鲋连竿丢在甲板,快步冲到他身旁。
只见一大群海豚跃出海面,在半空中划出道道优美弧线,余晖下豚身泛着金光,洒下的水花如珠如彩。
秦深说:“——里面有只粉色的,稀奇。”
叶阳辞定睛细看,果然有只粉色海豚混在其间,颜色犹如三月桃花,娇妍可爱。
“真好看哪!”叶阳辞感慨,“东海西漠,北原南岛。天下之大,哪里没有奇景呢……”
秦深转过脸,目光深邃地注视他:“有你在侧,哪里都是胜境奇景。阿辞,你在哪儿,我就在哪儿,你想要什么,我们一同得到。”
叶阳辞说:“此时此刻,我只想要你。”
他们在日落时分的海上忘情亲吻,直至身后的水天尽头,浮现出船队的点点黑影,方才彼此抵着额头,喘息叹道:“被找着了。”
秦深说:“下次去南巡,或者北狩吧。”
叶阳辞说:“劳民伤财。且不知为何,听着有点不太吉利。”
于是秦深说:“那就快点把秦炎开养大,养熟。”
“太子又不是猞猁,哪能长这么快。”叶阳辞笑着转头,发现甲板上那条刚钓上来的海鲋,已经被於菟啃得只剩一架鱼骨。於菟吐出鱼鳍,抖了抖身上沾的鳞片,满意地打了个饱嗝。
后方的舰船上,奉宸卫指挥使手拿窥筩,绝处逢生似的,惊喜唤道:“皇上——君上——”
因为偷溜出海去玩,秦深挨了谏臣的骂,就连一贯行事低调的叶阳辞也没逃过。
他们知道这些言辞激烈的谏疏是言官们的一颗忠心,并未因此生恼,还和颜悦色地赐了些财物,以示从谏如流。
借着这事儿,有些人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又开始翻秦深当年登基的旧账,暗中流言,说他夺权弑君、得位不正。又说他立秦浔之子为储君,只是沽名钓誉,迟早会把秦炎开迁贬出去,就像对待先帝的两个皇子那样。还说他册立男君、移权外姓,开了个礼制崩塌的坏头。
秦深听到了这些流言,但像对待阴沟里的蛆虫般不屑一顾。
——云彰盛世,四海承平,就是他和叶阳辞给天下人最好的答案。
天和殿外的玉阶下多了一块石碑,碑上刻了八个大字:“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秦炎开路过时读了读,问身旁的叶阳辞:“先生,我知道这是孔圣人的话,叔皇放在这里,是为何意?”
“仲尼非天子身份而编修《春秋》,并预判后世对他定然有褒、有贬。”叶阳辞揉了揉他的后脑勺,笑道,“你叔皇借他之口,告诉天下人——是非在己,毁誉由人,得失不论。”
秦炎开点点头,琢磨了一会儿,又说:“可我觉得叔皇不太像这种性情哎……”
“那你觉得,他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叔皇是在骂那些背后嚼舌根的贱人——只有青史能评判我,你们算老几?!”
叶阳辞朗声大笑。
云彰二十五年,帝与大君传位与太子秦炎开,退居太上皇、太上君。
时年秦深五十岁,叶阳辞四十七岁,正值春秋鼎盛的壮年,又兼内力浑融,尤显年轻。
秦炎开苦苦推辞,群臣也泪洒丹墀,哭求二圣继续临朝,然而他们心意已决,联袂飘然而去。
从此海阔天空,流连金陵时便去赏钟山梅花;游历五湖时就月夜泛舟,在满船旖旎中撞碎星河。
识君卅载如初逢,每剔银灯认旧容。
世如烂柯局未尽,心随寒暑与君同。
从此花上笑,灯下影。莫道浓情销骨甚,雪落双肩始白头。
(正文完)
丽太妃谈滴珠哭了一路。秦泽墨年纪小,实在不能明白她哭什么,安慰道:“有这么多人陪我们去思州,母妃还从娘家带了一车又一车财物,我们去到自己的封地,就可以随心所欲,有什么好哭的?”
丽太妃骂:“你知道什么叫随心所欲?当了天子才能随心所欲!去到思州那种穷乡僻壤,圈在王府里,整日除了吃喝玩睡,还能做什么?”
秦泽墨反问:“我们平时在皇宫里,不也是吃喝玩睡吗?”
丽太妃:“……”
丽太妃:“那不一样!亲王俸禄有限,不能随意出入封地,还得看天子脸色。”
秦泽墨:“父皇从前也没给我们多少钱,我们不能随意出入皇宫,一样要看他脸色。”
丽太妃:“……”
她想不出反驳的话,只好擦干眼泪,重画了个更娇艳的妆容。她忽然意识到,自己还很年轻貌美,而老公已经死了。
去往宁波府的路上,惠太嫔沈约搂着秦湛明,在马车里笑逐颜开。
“我们要回娘家啦,”她对儿子说,“娘的老家可好玩了,还有个众番云集的大海港,能见识到很多异国的新奇玩意儿呢。”
秦湛明问:“能去大海船上逛逛吗?”
“当然可以,但要记得在开船前下来,否则一觉睡醒——睁眼就到了番邦地界,多吓人。”沈约往脸上套了个金发碧眼的罗刹面具。
秦湛明哈哈笑。
在随行的仆役中,混入了个斗篷罩身的年轻番邦男子,自称曾是宫廷乐师,父亲是西夷人,母亲是宁波人,想跟随队伍前去寻母。
沈约看他汉话说得不错,出于怜悯就答应了。
这个番邦男子顺利抵达宁波,趁夜离队,背着硕大行囊,登上最大的那艘海船,缴纳了一笔不菲的船费。
船长亦是个泰西人,问他:“先生,您叫什么名字,打算去哪儿?”
男子说:“威尔弗雷德。去……这艘船的航路终点是哪儿?”
船长摸着络腮胡,笑道:“北亚美利加!在新大陆再往北,你要去吗?”
威尔弗雷德暗中摸了摸包裹里携带的研究与试验记载,想起被判死刑的精研院同僚们,仍有些毛骨悚然。要不是他先发现叛军入城,在那个神秘白衣男子离开后,及时带着部分资料逃出精研院,自己这颗头颅应该也在菜市口的地面上滚了。
他深吸口气:“就去北亚美利加。或许那里才有支撑我实现医学理想的乐土。”
“是个医学生啊!”大胡子船长高兴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路上帮我的船员看病,减免你一半船费,如何?”
威尔弗雷德手上的“病患”从来没活下来过,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点头:“乐意至极。”
鸣笛声中,水手长大声喊:“heave ho!(起锚!)”
片刻后,锚链检查员遥遥回应:“anchor’s aweigh!(锚离底了!)”
船长扶了扶硕大的船长帽,下令:“set the mainsail!sheet home!(升起主帆!拉紧帆脚索!)”
巨大船帆“刷”地落下,鼓满腥咸海风,这艘泰西建造的大型三桅帆船,开始缓缓移动,离开宁波港。
“get under way!(开始航行!)”船长对水手,同时也对新来的船医说,“伙计们,让我们一起前往北亚美利加。”
威尔弗雷德望向黑夜的海面,与海的尽头那茫茫未知的新大陆,心中默默向神祈祷——
大岳的新皇帝驱逐了我们的医术,但我决不放弃对“异种共生”的研究。天父保佑,让我找到我的理想乡!
在宁波港的海风吹拂不到的京城金陵,韩鹿鸣交接完吏部政事,又对裴去拙语重心长地道:“存之,我对不住叶阳大君。幸好还有你在朝堂,你可得善始善终啊!”
裴去拙收留他在后园竹林小筑疗养期间,与他相谈甚欢,成了知交,女儿糯糯的大名“裴今是”,还是他给取的。
从修撰升任为户部郎中,又从户部平调至吏部,裴去拙知道皇上、君上看重他,历练他。他也认死理,那就是精忠报国,让妻子燕脂想拧掉他耳朵的机会都没有。
如今韩鹿鸣致仕,虽是个人志向,他却如同丢了个老友一般,怅然若失。
“……茸客,你放心,我会自始至终,蜡炬春蚕。”他郑重立誓。
韩鹿鸣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送我个离别礼吧——我想要一头驴。”
将官服乌纱帽整整齐齐叠放在公案,韩鹿鸣骑着一头白鼻白肚的青驴出了城。
在他看来,驴是最好的坐骑。所谓的倔劲儿,其实是能察觉危险的冷静,大耳听风辩位,耐力超强,爬陡坡如履平地。游历山水的话,驴比马好使。
青驴脖子上挂个书袋,就是他的全副家当。他无需带金银细软,去到哪座城,只要亮明身份,就是权贵的座上宾。不亮明身份,只要几篇诗文出手,就能震动当地士林。
从金华来京的路上,他也曾遇上土匪打劫。他那点防身术不堪一击,但土匪忘了堵住他的嘴,于是半个时辰后,山大王泣涕如雨地送他出了寨,还附赠一袋肉干做盘缠。
叶阳归的马车,在城门外截住了骑驴的名士。
她最终还是决定,与韩鹿鸣一同离京去金华,而后游医天下。拜别父母和兄弟时,叶阳密又哭了一场,赵香音也怏怏不乐,叶阳辞含笑拥抱她,说人生苦短,从心而行。
他们在金华住了两个月,直至饮溪先生过世。
他们走遍大江南北,采集药材,结交同行,探讨医术,但有时会在某个地方多停留一段时间,结庐而居,悬壶济世。
韩鹿鸣得宋饮溪真传又发扬光大,著书立说,位列大家。千百年后的学子们,一边全文背诵他的作品,一边腹诽他活得太久,太高产。
而大岳也逐渐兴起了一个新的医学流派,名为命门温补学派,讲究以温补应对虚损病症。其领衔者为名医叶阳归,创立了不少补中益气、左右归经的名方,弟子遍天下。
年年盼着抱孙的叶阳密和赵香音,指望不上儿子和儿婿,也迟迟未盼来女儿的婚事,倒是在数年后,从天而降了一对孪生孙子。
叶阳归回了一趟老家襄阳,将襁褓塞进父母怀里,神情自若:“爹娘见谅,意外产物。女儿本未打算将宝贵的时间花在经营婚姻上,但情乃人之天性,如今孩儿也生了,我又忙于行医,你们若是膝下空虚,就拿去养吧。
她叹口气,道:“家族几代以来都有孪生子,我与弟弟是孪生,结果我的孩儿也是孪生,可疼死我。幸亏截云不能生孩子,不然他那么娇气,可怎么忍得住那般疼。”
叶阳密有孙万事足,老怀甚慰地抱去逗弄了。赵香音压低嗓音问:“姓什么呀?”
叶阳归:“孩儿?姓叶阳啊。”
赵香音:“我是说,孩儿他爹姓什么呀?”
叶阳归笑了:“说来,他在生孩子这件事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那就拿一个孩儿姓韩吧。”
这下赵香音安心了,姓韩的挺好,爹聪明儿子大概也不赖。
麟阁内悬挂的文武功臣画像,文臣中只有一个韩鹿鸣,人不在朝堂。
而武将中亦有一个罗摩,在统领大岳水师“偃潮军”八年后,向叶阳辞跪地辞行。
叶阳辞扶起他,再三确认:“罗摩,你一定要走?是受朝臣排挤了吗,还是大岳亏待了水师将士?”
“不是的,小主人!”罗摩私下依然这么称呼他。这个卷毛黑汉,铁塔般高壮,总令朝臣们有些发怵,但此刻一双大眼湿漉漉地看着他的小主人,一如幼时诚挚,焦急地解释,“偃潮军深得朝廷重视,装备与伙食都好。而且朝上也不止我一个异族人,个别官员虽然背后酸几句,但也不敢在我或赵将军面前说三道四,这全赖两位帝君用人唯才,不拘出身。
“只是我爹想要叶落归根了,我的族人们也想回karanga(卡兰加),说家乡在他们血液里呼唤,漂泊的海船总得靠岸。这事儿我考虑过很久,也有意栽培了一批水师将领,好让偃潮军后继有人。这事定下来后,我爹对老爷心怀愧疚,还是我来对小主人开这个口吧!”
叶阳辞了解内情后,虽心底不舍,但也只能成全。他问:“寿姑呢,也决定与你们同去吗?”
罗摩遗憾摇头:“我娘说,她生是大岳人,死是大岳鬼,我们有根,她也有。她在夫人身边很满足,希望我们回去后,该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年节时念念她就好。”
叶阳辞长叹口气:“缘起缘灭缘自在,情深情浅不由人。”
李檀舍不得罗摩,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呜呜呜,摩哥,你就这么走了,主人身边就剩我一个老人儿了……”
罗摩拍拍他的胳膊:“你都成家立业了,怎么还跟小孩子一样,别哭啦。将来我若是在家乡呆腻了,航海旅行,再来岳国看你。”
李檀这才收了眼泪:“你说话要算数!”
云彰八年,六月。
罗摩将偃潮军舰队移交给新一任水师统领,与他的六百多名族人驾驶十二艘海船,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等诸多礼物,在皇帝与大君的目送下离京,从镇江入海口扬帆出海。
船队在沿途的宁波港、福州港稍作停留补给,而后又继续南下,过琉球海峡,绕过暹罗、真蜡所在的半岛,又穿过狭长的满剌加海峡,继续西行横跨大洋,最终抵达家乡所在的大陆南端。
karanga,karanga,永远的家乡,我们回来啦!族人们在甲板上欢呼跳跃,放声歌唱。
只有罗摩站在高高的桅杆,最后回望了一眼,位于另一片遥远大陆上的岳国——那也是他的半个家乡,是他将终生缅怀的地方。
“小主人,”他喃喃道,“罗摩祝你……此生所得,永不失去。”
叶阳辞心情有些低落,虽然面上分毫不显,但秦深与他朝夕相处,彼此默契,一下子就能察觉出来。
七月十五是道教的中元节,地官赦罪;亦是佛教的盂兰盆节,解救倒悬。
京城入夜灯火通明,百姓举行跳月庆典、秋尝祭祖,秦淮河里漂满了度孤魂的花灯。城隍出巡,不仅有活人装扮的皇隶到诸鬼相,还有旗锣队、花灯队、高跷队等,以至万人空巷。
叶阳辞一身蓝衫,外罩白色薄绢披风,站在城楼上,看声势浩大的游街队伍,有些心不在焉。
秦深也没穿龙袍,着凝夜紫色、暗银花纹的曳撒。他两手掐着於菟的肋下,把一个又重了两斤的好大儿端到叶阳辞面前:“你看,於菟看完城隍游街,学会做鬼脸了。”
叶阳辞侧了头看,於菟眯眼,龇牙,敷衍地打了个哈欠。
秦深暗中拧了一把它的咯吱窝,於菟这才意识到,大爹生气了,连忙将功补过,做了个皱鼻噘嘴的鬼脸,把舌头也撇出老长。
叶阳辞果然笑了,接过於菟,安抚地顺毛:“我没有不开心,你别折腾它。”
秦深伸手搂住他的肩,往自己胸膛上靠:“我明白,道理你都懂。但阿辞,是人就有喜怒哀乐,当你不开心时,想想我,我永远陪着你。”
叶阳辞抱着猞猁,向后微仰,枕在他肩窝,看城下浮灯如星云,长而蜿蜒的荧光从秦淮河一直漂入扬子江,流向东海。
他忽然生出了戏谑之心,轻俏地说:“阿深,我们抛下政务,私奔去东海吧!听说东海有海豚群游,跃出海面时如虹桥银瀑,很是壮观。”
秦深当即响应:“好啊,走!这就走!”
他们牵着手下城楼,於菟屁颠屁颠地紧跟在后,避开周围戒守的奉宸卫,在秦淮河旁租了一艘河船。
到了龙江关码头,他们又直接买了一艘带帆快船,顺江而下,东渡向海。
等到奉宸卫惊觉不对,满城寻人,翌日天亮仍未见云彰帝与大君的身影。满朝文武在等候上朝的承天门外交头接耳时,他们二人的快船已经抵达镇江府的丹徒水道。
六部大员们听闻二圣在中元夜忽然失踪,京城遍寻不见,着急忙慌地求见两位皇嫂。
安伽蓝一听这稀奇事,笑问:“看情形不像遇险,倒像是偷跑。诸位大人担心的究竟是圣驾安危,还是皇上与君上一同撂挑子不干了?”
大员们不好回答这么诛心的问题,只能转而恳求安练茹:“还望皇长嫂殿下念及社稷之重、臣子之忧,替我等想想办法吧!”
安练茹将太子写的大字批阅好,放在桌面,方才沉静地开口:“皇上与君上治国理政八年,哪一日不是兢兢业业,也该让他们松快松快了。诸位大人先忙活着,过几日去东海上寻寻看吧。”
“东海?”
“前阵子,我偶听君上提过一嘴。”
大员们如聆仙音,忙不迭地告退。他们哪里等得了,当即派出船队,循江入海,在茫茫碧波上到处搜寻。
三日之后,嵊泗列岛以东的海域。
秦深戴一顶大斗笠,坐在船头垂钓,身后的炉子里用普宁豆酱焖着条大黄鱼,香味从砂锅盖缝隙里,勾人口腹地钻出来。
叶阳辞倚着船舷远眺,海上落日晚霞,在天际浓墨重彩地铺陈渲染,绮美万分。他忽然惊喜地唤道:“海豚!阿深,快来看海豚!”
秦深当即起身提竿,将一条活蹦乱跳的海鲋连竿丢在甲板,快步冲到他身旁。
只见一大群海豚跃出海面,在半空中划出道道优美弧线,余晖下豚身泛着金光,洒下的水花如珠如彩。
秦深说:“——里面有只粉色的,稀奇。”
叶阳辞定睛细看,果然有只粉色海豚混在其间,颜色犹如三月桃花,娇妍可爱。
“真好看哪!”叶阳辞感慨,“东海西漠,北原南岛。天下之大,哪里没有奇景呢……”
秦深转过脸,目光深邃地注视他:“有你在侧,哪里都是胜境奇景。阿辞,你在哪儿,我就在哪儿,你想要什么,我们一同得到。”
叶阳辞说:“此时此刻,我只想要你。”
他们在日落时分的海上忘情亲吻,直至身后的水天尽头,浮现出船队的点点黑影,方才彼此抵着额头,喘息叹道:“被找着了。”
秦深说:“下次去南巡,或者北狩吧。”
叶阳辞说:“劳民伤财。且不知为何,听着有点不太吉利。”
于是秦深说:“那就快点把秦炎开养大,养熟。”
“太子又不是猞猁,哪能长这么快。”叶阳辞笑着转头,发现甲板上那条刚钓上来的海鲋,已经被於菟啃得只剩一架鱼骨。於菟吐出鱼鳍,抖了抖身上沾的鳞片,满意地打了个饱嗝。
后方的舰船上,奉宸卫指挥使手拿窥筩,绝处逢生似的,惊喜唤道:“皇上——君上——”
因为偷溜出海去玩,秦深挨了谏臣的骂,就连一贯行事低调的叶阳辞也没逃过。
他们知道这些言辞激烈的谏疏是言官们的一颗忠心,并未因此生恼,还和颜悦色地赐了些财物,以示从谏如流。
借着这事儿,有些人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又开始翻秦深当年登基的旧账,暗中流言,说他夺权弑君、得位不正。又说他立秦浔之子为储君,只是沽名钓誉,迟早会把秦炎开迁贬出去,就像对待先帝的两个皇子那样。还说他册立男君、移权外姓,开了个礼制崩塌的坏头。
秦深听到了这些流言,但像对待阴沟里的蛆虫般不屑一顾。
——云彰盛世,四海承平,就是他和叶阳辞给天下人最好的答案。
天和殿外的玉阶下多了一块石碑,碑上刻了八个大字:“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秦炎开路过时读了读,问身旁的叶阳辞:“先生,我知道这是孔圣人的话,叔皇放在这里,是为何意?”
“仲尼非天子身份而编修《春秋》,并预判后世对他定然有褒、有贬。”叶阳辞揉了揉他的后脑勺,笑道,“你叔皇借他之口,告诉天下人——是非在己,毁誉由人,得失不论。”
秦炎开点点头,琢磨了一会儿,又说:“可我觉得叔皇不太像这种性情哎……”
“那你觉得,他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叔皇是在骂那些背后嚼舌根的贱人——只有青史能评判我,你们算老几?!”
叶阳辞朗声大笑。
云彰二十五年,帝与大君传位与太子秦炎开,退居太上皇、太上君。
时年秦深五十岁,叶阳辞四十七岁,正值春秋鼎盛的壮年,又兼内力浑融,尤显年轻。
秦炎开苦苦推辞,群臣也泪洒丹墀,哭求二圣继续临朝,然而他们心意已决,联袂飘然而去。
从此海阔天空,流连金陵时便去赏钟山梅花;游历五湖时就月夜泛舟,在满船旖旎中撞碎星河。
识君卅载如初逢,每剔银灯认旧容。
世如烂柯局未尽,心随寒暑与君同。
从此花上笑,灯下影。莫道浓情销骨甚,雪落双肩始白头。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