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大宋第一標会
千年同此月,竟夕起相思。
八月十五,团圆、赏月、吃饼,吟诗聚会。
一连三天,李长安被各种人请酒。现在他身上最值钱的,是新京营造使这个差事,全天下最大的生意操盘人。
別说一般的商家,就是濮王府也得赶看王爷的马车亲自来请。
富弼在孙女婿的软磨硬泡之下,答应从洛阳给他调五十个忠诚的洛党体己人先顶著。
条件么,是韩琦回京,不但带回来三千西军精锐,还带回来一万將要裁退的老兵,李长安得把他们安顿下来。
一万人,每天光吃饭就能消耗掉一个小粮仓那种。
李长安今天排到了石家,就是那个带头支持他的石家。
刚到门口,国公府的大门已经全然开,石俊在外,石家后辈和家眷在大门里,躬身相迎。
“偕越了,富公来也不必如此,小子怎敢?”
石俊把臂相迎,哪容李长安客气,不等他给老夫人行礼问好,就当著全家人开始恭维起来。
“李公子乃当世人杰,驾临寒舍,足感盛情。为你介绍,这是我的大儿子..::
又是老一套,都想往招商局里塞人。
石俊恨不得把家里扫地刷马桶的都拎出来,给李长安上压力。我府上这么恭敬你,要个不起眼的差事,你不会不给面子吧。我大儿子能承袭爵位,可小五没事儿可干,您多费心栽培。
酒席开始,石家小五一直侍立在侧,执弟子礼,帮李长安斟酒布菜。
还没经歷过大元朝,此时宋朝上层还是分餐制,一人一个蓆子,配一张茶几大小的食案。
吃菜跟法餐似的,桌上最多不会堆放超过三个盘子。
上一道吃一道,爱吃可以加量,不喜欢也可以略过。
石家乃是武將出身,虽然百年来也出过不少读书人,家风却一直未改,还是豪放风格上的菜系也是紧著肉来吃,有两样比较奇葩,一个是猪婆龙肉,另一个是黑熊掌。
两辈子加一块都没吃过熊掌,这东西qq弹弹,跟肉皮冻似的,蘸上姜醋和一种类似芥末酱的东西,吃起来特別带劲。
看李长安喜欢,石俊当即表示送一对儿当做伴手礼。
“不可不可,家里人多,分不均,反倒不美!”
石俊听的脸直抽抽,咬著后槽牙说到,“我家人不喜食荤,原本还留著两对儿送宫里贺寿的,一併与长安拿去。”
“真不爱吃?”
“不爱吃,俺老石爱吃牛肉,不喜杂味的很!”
“那你一副心疼的样子?”
“贤弟哪里话,我不过是伤心你忙起来,以后无法常聚请教,是以有些难过罢了!”
吃过饭听戏,听戏之后赏舞,赏舞之后观宝。
前两样李长安没啥兴趣,后世打开屏幕就有,而且都是最顶尖的一级艺术家。
他在濮王和高家已经看过了不少稀释珍宝,对第三项活动有看无比的兴趣。
爷俩一前一后,带看李长安进了藏宝阁。
观赏了石家宝藏,获赠一把匕首,说是李后主隨身携带的护身宝刃。
出门之前,答应石小五可以从秘书干起,具体的差事叫总裁室侍从。如若干的不错,一年后可外放单领事业。
空看手来的,走的时候隨了两辆满载的马车,满满登登的全是稀罕食材。
八月十八,推掉后续饭局邀请,来到金楼,主持招商局第一次招標说明会。
此次说明,意在宣传。
盖一座城所需要的东西太多了,光说物料的重量,每平方米一吨,这二百多平方公里要多少东西。
没有几万个供应商,那就只能採取分包卖地皮的方式。
如果那么干,就失去了他以此衝击天下秩序的用意。他要用这个买卖,调动起来所有商人的胃口。
说明会,来的以商会、行会、商行掌柜为主。
他特意请了一些“消息人士”,也叫“包打听”。
当李长安公布一期规划的宏伟蓝图时,只收穫了一阵阵不值钱的讚嘆声。
等他列出招標类目和具体项目,与会的眾人要时间变成了吸血鬼,眼珠子红的,好像是城隍庙的灯笼。
木料,一百万根;砂石,五万船;铁钉,两万斤;斧头、铁锹、锯子.....
每一样的单位数量都让人发狂,为什么有人买东西按照方来標记数量啊。
事无巨细,甚至连工人吃饭的食堂,排泄的厕所,一律拿出来招標採购。
少则几千贯,多则几百上千万贯,这规模可看傻了眾人。
“技术標由技术一处负责,炼铁、炼钢、挖煤、起重机械,这些一律先招標技术,再招產品。服务標则是要验看资质,检查服务水平,然后分段承包;所需物料人工,由十三处负责,.”
招標项目说明书,一本五十贯,想要的提前预定,五日后前来领取。
钱没挣到一分呢,还得先搭上点。
人们听了消息很是亢奋,朝廷没钱,导致这几年市面有些萧条,大家都感觉日子不好过。
现在好了,李財神这一个活儿顶十万个,未来十年不愁没买卖做。
订唄,多订点,余的还可以转卖给外面州府的商人赚钱。
啥活没干,开个说明会,招商局进帐十万贯钱,这帮人拿標书说明文件当商业教材买了。
人手不足,现在还没法製作招標文件。
从开封到洛阳快马两日行程,这帮古人出远门还得折腾,估计见到人至少是七八天后了。
开完说明会,去打听了一下苏軾改革的事儿,抓了几百人了,还没开审,据说已经有人开始主动退赃。
王安石藉机推出了市马法、养马法等一堆法令,正在被热烈討论当中。
司马光月底启程,送来了帖子,要举行一个送行会。
日子一天天过去,到了八月二十五,洛阳人终於姍姍而至。
一共三十八个人,全是青年,有的是读书的举人,有的是考中进士却不当官的隱士,还有给人做幕僚的策士。
人一到齐,简单吃过一顿接风宴,李老板立即开工。
十六个办事处都是空架子,这回有了人,终於可以开动了。
先培训,再练习,然后边学边干。
钱韦明过来瞅过一眼,大摇其头,说李长安不当人子,怎么能把读书人当牛马用呢,太不士大夫了。
这叫什么牛马,李老板还有996和007没上呢。
到了九月初六,是个开张的好日子,富弼亲自用易经算的。
大宋新京营建总工程,第一期三年计划,熙寧二年第一次招標大会正式召开。
西至长安、东到济南、北到邯郸、南到扬州,还有赐乐业人和大食人也参合了进来,万家参標。
市面上一份招標说明书已经炒到了两百贯一份。
十六个办事处,分布在金楼所在的金融一条街各处,导致开会当天,汴京从南熏门一直堵到东埠码头。
无奈之下,大会只能现改章程,除了主会场,再开东、南两个分会场。
今天只公布具体的招標採购项目,招募工程总承包商。
即便这样,还是堵的水泄不通,由於前期宣传解释不到位,中小商家认定李財神不是吃独食的人,也开始向汴河东码头匯集。
苏軾只能停了案子,把一千八百號衙役都派出来给兄弟维持会场秩序。
政事堂的诸位大佬都嚇坏了,连富弼都没料到,一场標会能有如此浩大的规模。
能与之相比的,大概只有每年的元宵灯会了。
皇帝赵项听说交通不太通畅,表示捧日军可以支援,骑驴的骑兵也是骑兵,组织人排队还是没问题的。
曹偷现在也被加封了太师,只可惜有官无职,现在担当“天一阁看守”。
苏辙还有点正事儿干,他却成了面试的垫师,每天就面见各种“人杰”,领人填表,听人吹嘘自己的才华。
他也想去参標,想去挣钱,可惜姐姐去了后宫,现在见不著面了。
另一个比较积极的朝廷大员是吕惠卿,度支使的位置坐稳了,必须给小財神投桃报李。
別的没有,帮著宣传造势推荐供应商,正是度支司的专业。
別人家盖个园子,修个別墅,招標顶多也就三天。
李长安果然不同凡响,他这个商號取名招商局,竟然要一年无休,十六个办事处天天招商。
直到这个消息传开,汴京外的交通状况才得以缓解。
隨著商人把消息传播开,巴蜀、荆襄、江西的商人也开始动身,奔著有宋以来第一大生意而来。
李长安不是要修城墙,而是要完完整整的建设一座新都市。
这里有市坊、学校、医馆药铺、有戏楼、酒店、钱铺,这里是一座让人消费,同时又產出商品的新城市。
即便不参加竞標,也有无数的商业机会。
进京,忽然间成了大宋商人的潮流。大河南北,长江两岸,每一个城市都有大商人都在赶路进京。
这一度导致整个国境內的飞钱业务大规模增长,多少地主员外都把埋藏的银子铜钱挖出来,换成方便携带的纸幣。
不用担心兑换问题,有大相国寺和金楼,加入结算体系,全国通兑。
搞建设不能没有运输,运输需要畜力和大车,这个標由第四处物流科负责。
然后,他们见到了一个绝不可能的投標人。
千年同此月,竟夕起相思。
八月十五,团圆、赏月、吃饼,吟诗聚会。
一连三天,李长安被各种人请酒。现在他身上最值钱的,是新京营造使这个差事,全天下最大的生意操盘人。
別说一般的商家,就是濮王府也得赶看王爷的马车亲自来请。
富弼在孙女婿的软磨硬泡之下,答应从洛阳给他调五十个忠诚的洛党体己人先顶著。
条件么,是韩琦回京,不但带回来三千西军精锐,还带回来一万將要裁退的老兵,李长安得把他们安顿下来。
一万人,每天光吃饭就能消耗掉一个小粮仓那种。
李长安今天排到了石家,就是那个带头支持他的石家。
刚到门口,国公府的大门已经全然开,石俊在外,石家后辈和家眷在大门里,躬身相迎。
“偕越了,富公来也不必如此,小子怎敢?”
石俊把臂相迎,哪容李长安客气,不等他给老夫人行礼问好,就当著全家人开始恭维起来。
“李公子乃当世人杰,驾临寒舍,足感盛情。为你介绍,这是我的大儿子..::
又是老一套,都想往招商局里塞人。
石俊恨不得把家里扫地刷马桶的都拎出来,给李长安上压力。我府上这么恭敬你,要个不起眼的差事,你不会不给面子吧。我大儿子能承袭爵位,可小五没事儿可干,您多费心栽培。
酒席开始,石家小五一直侍立在侧,执弟子礼,帮李长安斟酒布菜。
还没经歷过大元朝,此时宋朝上层还是分餐制,一人一个蓆子,配一张茶几大小的食案。
吃菜跟法餐似的,桌上最多不会堆放超过三个盘子。
上一道吃一道,爱吃可以加量,不喜欢也可以略过。
石家乃是武將出身,虽然百年来也出过不少读书人,家风却一直未改,还是豪放风格上的菜系也是紧著肉来吃,有两样比较奇葩,一个是猪婆龙肉,另一个是黑熊掌。
两辈子加一块都没吃过熊掌,这东西qq弹弹,跟肉皮冻似的,蘸上姜醋和一种类似芥末酱的东西,吃起来特別带劲。
看李长安喜欢,石俊当即表示送一对儿当做伴手礼。
“不可不可,家里人多,分不均,反倒不美!”
石俊听的脸直抽抽,咬著后槽牙说到,“我家人不喜食荤,原本还留著两对儿送宫里贺寿的,一併与长安拿去。”
“真不爱吃?”
“不爱吃,俺老石爱吃牛肉,不喜杂味的很!”
“那你一副心疼的样子?”
“贤弟哪里话,我不过是伤心你忙起来,以后无法常聚请教,是以有些难过罢了!”
吃过饭听戏,听戏之后赏舞,赏舞之后观宝。
前两样李长安没啥兴趣,后世打开屏幕就有,而且都是最顶尖的一级艺术家。
他在濮王和高家已经看过了不少稀释珍宝,对第三项活动有看无比的兴趣。
爷俩一前一后,带看李长安进了藏宝阁。
观赏了石家宝藏,获赠一把匕首,说是李后主隨身携带的护身宝刃。
出门之前,答应石小五可以从秘书干起,具体的差事叫总裁室侍从。如若干的不错,一年后可外放单领事业。
空看手来的,走的时候隨了两辆满载的马车,满满登登的全是稀罕食材。
八月十八,推掉后续饭局邀请,来到金楼,主持招商局第一次招標说明会。
此次说明,意在宣传。
盖一座城所需要的东西太多了,光说物料的重量,每平方米一吨,这二百多平方公里要多少东西。
没有几万个供应商,那就只能採取分包卖地皮的方式。
如果那么干,就失去了他以此衝击天下秩序的用意。他要用这个买卖,调动起来所有商人的胃口。
说明会,来的以商会、行会、商行掌柜为主。
他特意请了一些“消息人士”,也叫“包打听”。
当李长安公布一期规划的宏伟蓝图时,只收穫了一阵阵不值钱的讚嘆声。
等他列出招標类目和具体项目,与会的眾人要时间变成了吸血鬼,眼珠子红的,好像是城隍庙的灯笼。
木料,一百万根;砂石,五万船;铁钉,两万斤;斧头、铁锹、锯子.....
每一样的单位数量都让人发狂,为什么有人买东西按照方来標记数量啊。
事无巨细,甚至连工人吃饭的食堂,排泄的厕所,一律拿出来招標採购。
少则几千贯,多则几百上千万贯,这规模可看傻了眾人。
“技术標由技术一处负责,炼铁、炼钢、挖煤、起重机械,这些一律先招標技术,再招產品。服务標则是要验看资质,检查服务水平,然后分段承包;所需物料人工,由十三处负责,.”
招標项目说明书,一本五十贯,想要的提前预定,五日后前来领取。
钱没挣到一分呢,还得先搭上点。
人们听了消息很是亢奋,朝廷没钱,导致这几年市面有些萧条,大家都感觉日子不好过。
现在好了,李財神这一个活儿顶十万个,未来十年不愁没买卖做。
订唄,多订点,余的还可以转卖给外面州府的商人赚钱。
啥活没干,开个说明会,招商局进帐十万贯钱,这帮人拿標书说明文件当商业教材买了。
人手不足,现在还没法製作招標文件。
从开封到洛阳快马两日行程,这帮古人出远门还得折腾,估计见到人至少是七八天后了。
开完说明会,去打听了一下苏軾改革的事儿,抓了几百人了,还没开审,据说已经有人开始主动退赃。
王安石藉机推出了市马法、养马法等一堆法令,正在被热烈討论当中。
司马光月底启程,送来了帖子,要举行一个送行会。
日子一天天过去,到了八月二十五,洛阳人终於姍姍而至。
一共三十八个人,全是青年,有的是读书的举人,有的是考中进士却不当官的隱士,还有给人做幕僚的策士。
人一到齐,简单吃过一顿接风宴,李老板立即开工。
十六个办事处都是空架子,这回有了人,终於可以开动了。
先培训,再练习,然后边学边干。
钱韦明过来瞅过一眼,大摇其头,说李长安不当人子,怎么能把读书人当牛马用呢,太不士大夫了。
这叫什么牛马,李老板还有996和007没上呢。
到了九月初六,是个开张的好日子,富弼亲自用易经算的。
大宋新京营建总工程,第一期三年计划,熙寧二年第一次招標大会正式召开。
西至长安、东到济南、北到邯郸、南到扬州,还有赐乐业人和大食人也参合了进来,万家参標。
市面上一份招標说明书已经炒到了两百贯一份。
十六个办事处,分布在金楼所在的金融一条街各处,导致开会当天,汴京从南熏门一直堵到东埠码头。
无奈之下,大会只能现改章程,除了主会场,再开东、南两个分会场。
今天只公布具体的招標採购项目,招募工程总承包商。
即便这样,还是堵的水泄不通,由於前期宣传解释不到位,中小商家认定李財神不是吃独食的人,也开始向汴河东码头匯集。
苏軾只能停了案子,把一千八百號衙役都派出来给兄弟维持会场秩序。
政事堂的诸位大佬都嚇坏了,连富弼都没料到,一场標会能有如此浩大的规模。
能与之相比的,大概只有每年的元宵灯会了。
皇帝赵项听说交通不太通畅,表示捧日军可以支援,骑驴的骑兵也是骑兵,组织人排队还是没问题的。
曹偷现在也被加封了太师,只可惜有官无职,现在担当“天一阁看守”。
苏辙还有点正事儿干,他却成了面试的垫师,每天就面见各种“人杰”,领人填表,听人吹嘘自己的才华。
他也想去参標,想去挣钱,可惜姐姐去了后宫,现在见不著面了。
另一个比较积极的朝廷大员是吕惠卿,度支使的位置坐稳了,必须给小財神投桃报李。
別的没有,帮著宣传造势推荐供应商,正是度支司的专业。
別人家盖个园子,修个別墅,招標顶多也就三天。
李长安果然不同凡响,他这个商號取名招商局,竟然要一年无休,十六个办事处天天招商。
直到这个消息传开,汴京外的交通状况才得以缓解。
隨著商人把消息传播开,巴蜀、荆襄、江西的商人也开始动身,奔著有宋以来第一大生意而来。
李长安不是要修城墙,而是要完完整整的建设一座新都市。
这里有市坊、学校、医馆药铺、有戏楼、酒店、钱铺,这里是一座让人消费,同时又產出商品的新城市。
即便不参加竞標,也有无数的商业机会。
进京,忽然间成了大宋商人的潮流。大河南北,长江两岸,每一个城市都有大商人都在赶路进京。
这一度导致整个国境內的飞钱业务大规模增长,多少地主员外都把埋藏的银子铜钱挖出来,换成方便携带的纸幣。
不用担心兑换问题,有大相国寺和金楼,加入结算体系,全国通兑。
搞建设不能没有运输,运输需要畜力和大车,这个標由第四处物流科负责。
然后,他们见到了一个绝不可能的投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