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日新月异的华夏国
<p> 第九百九十一章日新月异的华夏国<br />
“俸禄那玩意儿,说实在的,那可是实实在在的银子,但凡有点来路的,谁不想着偷偷藏在箱子底?”<br />
“可这日常人吃马嚼的,怎么过?”<br />
“那就不得不说我华夏国的福利了!”<br />
“俸禄归俸禄,你带回家爱怎么怎么,可这福利,则是职位不同、岗位不同,便有所不同。”<br />
“其中,米面粮油、酒水零嘴,这些东西我华夏国皆由专门的商铺出售。”<br />
“平常普通人也可购买,但我等官吏每月都会分衙门发下一定的票据。”<br />
“拿着这些票据,直接就能去商铺内选购自己想要的东西。”<br />
“甚至,这里头还有些是普通人买不到或者限量购买的神奇之物。”<br />
“这其实就是给了人一个富贵!”<br />
“你可以拿着这些票据换来一家老小吃吃喝喝,可同样也能卖给那些想要囤积特殊商品获利的商人换取钱财。”<br />
“说白了,这福利,就是换个法子发钱!”<br />
钱班头洋洋洒洒一大通说完,可迎来的却不是众人的惊讶和羡慕,反倒是迷茫。<br />
“咋地?”<br />
“这等福利,你们莫不是还觉着不够?”<br />
“你们这比咱个见过世面的锦衣卫老番子还要见多识广?”<br />
钱班头越说这语气就愈发的不善起来了。<br />
别看华夏国如今好像是玩笑一般就那么大点地方。<br />
可实际上,有胡大老爷和朱元璋压在头上,他们最开始当做‘小朝廷’来看的。<br />
但过着过着,他们发现了,这地方不说别的,对他们这些人,那是真的好啊。<br />
不用你去挖空心思、提心吊胆的弄什么‘油水’,你安安心心的每日当差,那就绝对不是一家子能吃上饭的问题。<br />
那是真的能做到一大家子都能吃饱穿暖之余还能积攒下余钱来!<br />
这其实也是胡大老爷的手段。<br />
人教人,屡教不改;<br />
事教人,一教就会!<br />
粮食、果蔬、酒水、药材……<br />
把这些个正常人家日日不可少的东西都纳入到了福利当中,可是胡大老爷笼络人心的一大善举来着。<br />
当然了,也是暗戳戳的把系统空间当中大量的普通菜蔬、粮食换成了银钱。<br />
“钱班头,我等不是纳闷其他的啊!”<br />
“我等就是觉着,这些东西,反正也可以掏钱买,那为何不直接发银子呢?”<br />
钱班头听得有人居然问出了这等蠢问题,直接气笑了。<br />
“若是那高门大户里的公子哥问出这问题,那老子不纳闷、不生气,可你们都是些什么东西?”<br />
“吃上干饭才几天?就这么不谙世事了?”<br />
“这发银子和发物资能一样?”<br />
“若是定下每月的补贴例银了,那若是粮食、蔬菜涨价了呢?”<br />
“那岂不是就等于咱家的补贴变少了?”<br />
“可如今我华夏国的补贴可是实实在在每月米面粮油乃至果蔬都按斤发放的。”<br />
“自己家人少的就吃一部份卖一部分,可若是家里人多的,还要从同僚手里买上一点。”<br />
“这些东西,不分季节、不分年月,那可是月月都有的!”<br />
“这要是在灾年,粮价大涨的时候,光这个补贴那就是能救命的!”<br />
钱班头这话一出,不少人满脸羞惭的直接捂住了脸。<br />
没脸见人了!<br />
一帮子泥地里挣扎的泥腿子而已,如今居然问出这么蠢的话来了。<br />
这特么简直没脸见人啊。<br />
同时,不少人听到这儿也是彻底动了心思了。<br />
如此看来,这华夏国,真能去啊!<br />
哪怕不是去当个吏员,就冲着人家这份气度,这去做点买卖什么的,怕是也比在这应天城里苦熬要好啊。<br />
不知怎的,随着好些个如这坊间酒馆一般的地方有人现身说法之后,这华夏国之名还真就从应天城里传扬得越来越广了。<br />
然后,这慢慢的,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一咬牙一跺脚,赶赴华夏国打算找个能糊口的差事来了。<br />
要知道,这些人可不是说到这儿来找点活儿干,干完就回去的那种。<br />
他们是要真正落户籍的。<br />
以后他们的生老病死,那可就跟华夏国息息相关了。<br />
这种趋势,一开始还不怎么显眼。<br />
但随着来的人越来越多,反而形成了一股子虹吸效应。<br />
到码头以及主干道建设工程开展的时候,更是达到了高峰。<br />
也是这个时候,胡大老爷跟朱元璋坐在一起看着眼前的奏报才会觉着目瞪口呆。<br />
“重八,你这首相干得可以啊!”<br />
“瞧瞧你这人口增长,如今都已然超过其他几个县城了。”<br />
“原本这我华夏国正经老底子不超过五百人,可这才几个月啊,都四万多人了!”<br />
“乖乖,重八,没想到你这皇帝当得好,首相也当得如此出色啊!”<br />
胡大老爷那叫一个戏谑啊。<br />
说得越诚恳朱元璋脸上的羞怒之色便越是明显。<br />
因为这实际上就是从应天城以及应天城周边跑来的‘流民’啊!<br />
这时候正式春耕的时候,可不去种地,反倒是来这儿做工求活。<br />
那只有一个理由,那便是在老家活不下去了啊。<br />
这如何不让朱元璋这个大明前任皇帝羞怒?<br />
要知道,他那时候最大的骄傲便是对百姓好来着。<br />
可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啊。<br />
这天子首善之地,不照样有人逼的人家破人亡、远走他乡?<br />
“咱……咱…咱咱懒得跟你一般见识!”<br />
朱元璋多少是有些恼羞成怒了。<br />
这如同服软认输一般的话,往日里他可不会这么容易说出口。<br />
可胡大老爷心里舒坦了啊。<br />
对对对,就是这样,你得嘴硬一下啊。<br />
你不嘴硬一下,我都以为你这朱元璋是假的了呢。<br />
“惟庸,最近你在干啥呢?”<br />
“明明你这华夏国一大堆的事儿,怎么就没见着你过问一二?”<br />
“你这么干,不是明君之举啊!”<br />
眼见着朱元璋居然要在当皇帝这事儿上给自己找茬,胡大老爷呵呵一笑。<br />
就知道你个老小子不是个轻易认输的。<br />
不过,胡大老爷也没对朱元璋太过逼迫。<br />
他觉着,这老头多少有些可怜了啊!<br />
欺负他,有点不当人啊!(本章完)</p>
“俸禄那玩意儿,说实在的,那可是实实在在的银子,但凡有点来路的,谁不想着偷偷藏在箱子底?”<br />
“可这日常人吃马嚼的,怎么过?”<br />
“那就不得不说我华夏国的福利了!”<br />
“俸禄归俸禄,你带回家爱怎么怎么,可这福利,则是职位不同、岗位不同,便有所不同。”<br />
“其中,米面粮油、酒水零嘴,这些东西我华夏国皆由专门的商铺出售。”<br />
“平常普通人也可购买,但我等官吏每月都会分衙门发下一定的票据。”<br />
“拿着这些票据,直接就能去商铺内选购自己想要的东西。”<br />
“甚至,这里头还有些是普通人买不到或者限量购买的神奇之物。”<br />
“这其实就是给了人一个富贵!”<br />
“你可以拿着这些票据换来一家老小吃吃喝喝,可同样也能卖给那些想要囤积特殊商品获利的商人换取钱财。”<br />
“说白了,这福利,就是换个法子发钱!”<br />
钱班头洋洋洒洒一大通说完,可迎来的却不是众人的惊讶和羡慕,反倒是迷茫。<br />
“咋地?”<br />
“这等福利,你们莫不是还觉着不够?”<br />
“你们这比咱个见过世面的锦衣卫老番子还要见多识广?”<br />
钱班头越说这语气就愈发的不善起来了。<br />
别看华夏国如今好像是玩笑一般就那么大点地方。<br />
可实际上,有胡大老爷和朱元璋压在头上,他们最开始当做‘小朝廷’来看的。<br />
但过着过着,他们发现了,这地方不说别的,对他们这些人,那是真的好啊。<br />
不用你去挖空心思、提心吊胆的弄什么‘油水’,你安安心心的每日当差,那就绝对不是一家子能吃上饭的问题。<br />
那是真的能做到一大家子都能吃饱穿暖之余还能积攒下余钱来!<br />
这其实也是胡大老爷的手段。<br />
人教人,屡教不改;<br />
事教人,一教就会!<br />
粮食、果蔬、酒水、药材……<br />
把这些个正常人家日日不可少的东西都纳入到了福利当中,可是胡大老爷笼络人心的一大善举来着。<br />
当然了,也是暗戳戳的把系统空间当中大量的普通菜蔬、粮食换成了银钱。<br />
“钱班头,我等不是纳闷其他的啊!”<br />
“我等就是觉着,这些东西,反正也可以掏钱买,那为何不直接发银子呢?”<br />
钱班头听得有人居然问出了这等蠢问题,直接气笑了。<br />
“若是那高门大户里的公子哥问出这问题,那老子不纳闷、不生气,可你们都是些什么东西?”<br />
“吃上干饭才几天?就这么不谙世事了?”<br />
“这发银子和发物资能一样?”<br />
“若是定下每月的补贴例银了,那若是粮食、蔬菜涨价了呢?”<br />
“那岂不是就等于咱家的补贴变少了?”<br />
“可如今我华夏国的补贴可是实实在在每月米面粮油乃至果蔬都按斤发放的。”<br />
“自己家人少的就吃一部份卖一部分,可若是家里人多的,还要从同僚手里买上一点。”<br />
“这些东西,不分季节、不分年月,那可是月月都有的!”<br />
“这要是在灾年,粮价大涨的时候,光这个补贴那就是能救命的!”<br />
钱班头这话一出,不少人满脸羞惭的直接捂住了脸。<br />
没脸见人了!<br />
一帮子泥地里挣扎的泥腿子而已,如今居然问出这么蠢的话来了。<br />
这特么简直没脸见人啊。<br />
同时,不少人听到这儿也是彻底动了心思了。<br />
如此看来,这华夏国,真能去啊!<br />
哪怕不是去当个吏员,就冲着人家这份气度,这去做点买卖什么的,怕是也比在这应天城里苦熬要好啊。<br />
不知怎的,随着好些个如这坊间酒馆一般的地方有人现身说法之后,这华夏国之名还真就从应天城里传扬得越来越广了。<br />
然后,这慢慢的,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一咬牙一跺脚,赶赴华夏国打算找个能糊口的差事来了。<br />
要知道,这些人可不是说到这儿来找点活儿干,干完就回去的那种。<br />
他们是要真正落户籍的。<br />
以后他们的生老病死,那可就跟华夏国息息相关了。<br />
这种趋势,一开始还不怎么显眼。<br />
但随着来的人越来越多,反而形成了一股子虹吸效应。<br />
到码头以及主干道建设工程开展的时候,更是达到了高峰。<br />
也是这个时候,胡大老爷跟朱元璋坐在一起看着眼前的奏报才会觉着目瞪口呆。<br />
“重八,你这首相干得可以啊!”<br />
“瞧瞧你这人口增长,如今都已然超过其他几个县城了。”<br />
“原本这我华夏国正经老底子不超过五百人,可这才几个月啊,都四万多人了!”<br />
“乖乖,重八,没想到你这皇帝当得好,首相也当得如此出色啊!”<br />
胡大老爷那叫一个戏谑啊。<br />
说得越诚恳朱元璋脸上的羞怒之色便越是明显。<br />
因为这实际上就是从应天城以及应天城周边跑来的‘流民’啊!<br />
这时候正式春耕的时候,可不去种地,反倒是来这儿做工求活。<br />
那只有一个理由,那便是在老家活不下去了啊。<br />
这如何不让朱元璋这个大明前任皇帝羞怒?<br />
要知道,他那时候最大的骄傲便是对百姓好来着。<br />
可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啊。<br />
这天子首善之地,不照样有人逼的人家破人亡、远走他乡?<br />
“咱……咱…咱咱懒得跟你一般见识!”<br />
朱元璋多少是有些恼羞成怒了。<br />
这如同服软认输一般的话,往日里他可不会这么容易说出口。<br />
可胡大老爷心里舒坦了啊。<br />
对对对,就是这样,你得嘴硬一下啊。<br />
你不嘴硬一下,我都以为你这朱元璋是假的了呢。<br />
“惟庸,最近你在干啥呢?”<br />
“明明你这华夏国一大堆的事儿,怎么就没见着你过问一二?”<br />
“你这么干,不是明君之举啊!”<br />
眼见着朱元璋居然要在当皇帝这事儿上给自己找茬,胡大老爷呵呵一笑。<br />
就知道你个老小子不是个轻易认输的。<br />
不过,胡大老爷也没对朱元璋太过逼迫。<br />
他觉着,这老头多少有些可怜了啊!<br />
欺负他,有点不当人啊!(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