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华夏国的变化太喜人了
<p> 第九百九十二章华夏国的变化太喜人了<br />
当然了,之所以不下死手欺负朱元璋。<br />
主要吧,还是有两方面原因。<br />
一个是两家如今是‘邻居’不说,对方还是个大明太上皇来着。<br />
真要是惹毛了,这所谓的华夏国,还禁不住城里头的禁军一通杀的。<br />
另一个嘛,也是胡大老爷真心觉着老朱这厮是个工作狂。<br />
而且,这厮的学习能力,是真心强悍。<br />
明明华夏国这边如今方方面面的政令、规矩都跟大明相差仿佛。<br />
可作为统领所有事务的朱元璋,不仅磕磕绊绊的上手了,还在极为迅速的吸纳学习。<br />
如今的他,不仅政务已经完全上手了,他还能跟胡大老爷有来有往的讨论起政令的合理和错漏来了。<br />
虽然动不动就被胡大老爷给怼在墙上,甚至吹胡子瞪眼睛那都是平常的事儿。<br />
但有一说一,如今的朱元璋,在政治上,已经开始逐步摆脱原本那小农经济的桎梏,开始向着正统的政治家开始前进了。<br />
当然了,这事儿也仅仅只是有个方向而已。<br />
毕竟胡老大爷自己都还只是个二把刀呢,哪里还能把朱元璋给彻底教出来?<br />
但是,他们这两个老登,有一个胡大老爷上辈子任何一个学政治经济学的学子都不曾有,甚至想都不敢想的有利条件。<br />
那便是他们能当场实习。<br />
但凡有什么想法,只要二人一琢磨,能行,那就能在当地开始执行。<br />
然后执行的过程中,两个老登会观察,同时也会不断的接收反馈。<br />
而后,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的查漏补缺。<br />
胡大老爷固然没系统的学过政治经济学,但他知道照葫芦画瓢啊,他是正经在一个和平稳定的大国待过的。<br />
所以,他就负责画出方向,而一身蛮力的朱元璋就负责吭哧吭哧的拉着华夏国一应人等朝着这个方向努力。<br />
如此一来,岂有不成的道理?<br />
可华夏国这蒸蒸日上之后,这产生的虹吸效应,那可就太利害了。<br />
关键是,华夏国的吏治极其清明。<br />
倒不是说华夏国这儿的官儿就都是好人不知道弄权、贪钱了。<br />
而是华夏国这边首先把该给的给足了。<br />
别看史书上动不动说某个贪官贪了几十万两,可实际上,从之前的洪武初年来看,绝大多数因为贪腐被朱元璋弄死的,实际上顶多就是几千两了。<br />
那还不是一次贪腐来的,那是多少年积攒下来的。<br />
可如今呢?<br />
如毛骧这样的一部长官,那摆在明面上一年的俸禄那就超过三千两了。<br />
这钱不仅不用遮掩,还可以堂堂正正销,更别说还有比底层官员更多的‘津贴’让他不用担心家用。<br />
这其实就打消了不少人贪腐的冲动了。<br />
不缺钱,冒这个险干啥?<br />
然后呢,便是华夏国的‘公示’制度了。<br />
华夏国的相关政策,那没个衙门前边都有专门的遮风挡雨的告示牌公布的。<br />
胡大老爷还特意把整个华夏国的告示给弄成了白话文。<br />
那是真的,力求让人但凡能识字的就能看明白。<br />
更别提还有专门印刷出来的小册子。<br />
这些都是免费赠送的。<br />
里头不仅有华夏国方方面面的介绍,以及来华夏国应当遵守的规矩,甚至还有什么事儿得去哪个衙门的提醒。<br />
可以说,跟大明比起来,华夏国先进的简直不像个藩国。<br />
而且,华夏国如今最大的优势是什么?<br />
那自然是钱多物资多啊。<br />
通过之前的‘招商引资’拉来的应天豪商、大户们,如今觉着自己找着自家后五十年的财源了,那叫一个痛快啊。<br />
大把大把的银钱就送来了,更是帮着可劲儿招人来干活。<br />
而胡大老爷这边也不含糊,明明是按人数收取的餐食费用,可他却用海量的物资让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人无话可说。<br />
干饭、酸菜、肉丁、咸鱼再加上一大碗蛋汤……<br />
好家伙,反正朱元璋如今都觉着去工地上吃饭不算作秀了。<br />
因为那儿的饭菜虽然不够精致,但绝对能让人吃得下、吃得饱。<br />
至于说工程建设那就更不用说了。<br />
每日里吃饱之后,还有工钱结算,那这等差事,谁不满足?谁不珍惜?<br />
甚至有应天府那些田亩不多的,干脆连自家的春耕都不想管了,也要来这儿谋一份差事。<br />
可这样一弄,朱元璋就愈发的烦躁了啊。<br />
凭什么这华夏国就能干的这么好,咱大明就被比下去了呢?<br />
可胡大老爷却笑眯眯的点点头。<br />
“不然呢??”<br />
“大明家大业大、汉家正统王朝这些事没错的。”<br />
“看咱这华夏国,船小好调头啊。”<br />
“重八你想必也体会到了,咱这儿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最多隔个三五天就能发现。”<br />
“然后呢,咱第一时间调整,再找人商量商量,之后就能推动贯彻下去。”<br />
“可大明呢?”<br />
“如今大明可还有不少地方压根只是名义上是大明而已,真正的权利全在那些个土皇帝手里,你凭什么觉着你的政令能贯彻下去?”<br />
朱元璋被胡大老爷这番话给说得不知道怎么好了。<br />
恰在这时,蓝玉忽然溜溜达达跑了进来。<br />
朱元璋一见蓝玉那满脸浪笑的倒霉模样,顿时一股无名火从胸中喷涌而出。<br />
“蓝玉,你今儿个是不是皮痒痒了?”<br />
本来进来报信的蓝玉,被这一声吼给弄得笑容一滞。<br />
“陛下,咱也没犯错啊,咋了?”<br />
“咋了?”<br />
一看蓝玉居然不老老实实领罪,居然还敢反问,朱元璋上去就是一脚。<br />
“惟庸让你在家天天锻炼调养身体不喝酒的呢?”<br />
“特娘的,咱还想看看惟庸的新式练兵法呢。”<br />
“可结果你这废物耽误多少天了?”<br />
蓝玉一听这话,脸上的笑容那是彻底没了,他无奈的撇撇嘴,偷偷看了胡大老爷一眼,见胡大老爷没说话,他这才小心翼翼委屈巴巴的说道。<br />
“这戒酒的事儿,哪有那么简单!”<br />
“不过陛下,咱这身体可比以前好多了,家里那几个娘们可被咱收拾得服服帖帖的!”<br />
朱元璋斜着眼睛看着蓝玉,也不说话,就听着。<br />
都是大老爷们,谁会在这事儿上服软?(本章完)</p>
当然了,之所以不下死手欺负朱元璋。<br />
主要吧,还是有两方面原因。<br />
一个是两家如今是‘邻居’不说,对方还是个大明太上皇来着。<br />
真要是惹毛了,这所谓的华夏国,还禁不住城里头的禁军一通杀的。<br />
另一个嘛,也是胡大老爷真心觉着老朱这厮是个工作狂。<br />
而且,这厮的学习能力,是真心强悍。<br />
明明华夏国这边如今方方面面的政令、规矩都跟大明相差仿佛。<br />
可作为统领所有事务的朱元璋,不仅磕磕绊绊的上手了,还在极为迅速的吸纳学习。<br />
如今的他,不仅政务已经完全上手了,他还能跟胡大老爷有来有往的讨论起政令的合理和错漏来了。<br />
虽然动不动就被胡大老爷给怼在墙上,甚至吹胡子瞪眼睛那都是平常的事儿。<br />
但有一说一,如今的朱元璋,在政治上,已经开始逐步摆脱原本那小农经济的桎梏,开始向着正统的政治家开始前进了。<br />
当然了,这事儿也仅仅只是有个方向而已。<br />
毕竟胡老大爷自己都还只是个二把刀呢,哪里还能把朱元璋给彻底教出来?<br />
但是,他们这两个老登,有一个胡大老爷上辈子任何一个学政治经济学的学子都不曾有,甚至想都不敢想的有利条件。<br />
那便是他们能当场实习。<br />
但凡有什么想法,只要二人一琢磨,能行,那就能在当地开始执行。<br />
然后执行的过程中,两个老登会观察,同时也会不断的接收反馈。<br />
而后,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的查漏补缺。<br />
胡大老爷固然没系统的学过政治经济学,但他知道照葫芦画瓢啊,他是正经在一个和平稳定的大国待过的。<br />
所以,他就负责画出方向,而一身蛮力的朱元璋就负责吭哧吭哧的拉着华夏国一应人等朝着这个方向努力。<br />
如此一来,岂有不成的道理?<br />
可华夏国这蒸蒸日上之后,这产生的虹吸效应,那可就太利害了。<br />
关键是,华夏国的吏治极其清明。<br />
倒不是说华夏国这儿的官儿就都是好人不知道弄权、贪钱了。<br />
而是华夏国这边首先把该给的给足了。<br />
别看史书上动不动说某个贪官贪了几十万两,可实际上,从之前的洪武初年来看,绝大多数因为贪腐被朱元璋弄死的,实际上顶多就是几千两了。<br />
那还不是一次贪腐来的,那是多少年积攒下来的。<br />
可如今呢?<br />
如毛骧这样的一部长官,那摆在明面上一年的俸禄那就超过三千两了。<br />
这钱不仅不用遮掩,还可以堂堂正正销,更别说还有比底层官员更多的‘津贴’让他不用担心家用。<br />
这其实就打消了不少人贪腐的冲动了。<br />
不缺钱,冒这个险干啥?<br />
然后呢,便是华夏国的‘公示’制度了。<br />
华夏国的相关政策,那没个衙门前边都有专门的遮风挡雨的告示牌公布的。<br />
胡大老爷还特意把整个华夏国的告示给弄成了白话文。<br />
那是真的,力求让人但凡能识字的就能看明白。<br />
更别提还有专门印刷出来的小册子。<br />
这些都是免费赠送的。<br />
里头不仅有华夏国方方面面的介绍,以及来华夏国应当遵守的规矩,甚至还有什么事儿得去哪个衙门的提醒。<br />
可以说,跟大明比起来,华夏国先进的简直不像个藩国。<br />
而且,华夏国如今最大的优势是什么?<br />
那自然是钱多物资多啊。<br />
通过之前的‘招商引资’拉来的应天豪商、大户们,如今觉着自己找着自家后五十年的财源了,那叫一个痛快啊。<br />
大把大把的银钱就送来了,更是帮着可劲儿招人来干活。<br />
而胡大老爷这边也不含糊,明明是按人数收取的餐食费用,可他却用海量的物资让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人无话可说。<br />
干饭、酸菜、肉丁、咸鱼再加上一大碗蛋汤……<br />
好家伙,反正朱元璋如今都觉着去工地上吃饭不算作秀了。<br />
因为那儿的饭菜虽然不够精致,但绝对能让人吃得下、吃得饱。<br />
至于说工程建设那就更不用说了。<br />
每日里吃饱之后,还有工钱结算,那这等差事,谁不满足?谁不珍惜?<br />
甚至有应天府那些田亩不多的,干脆连自家的春耕都不想管了,也要来这儿谋一份差事。<br />
可这样一弄,朱元璋就愈发的烦躁了啊。<br />
凭什么这华夏国就能干的这么好,咱大明就被比下去了呢?<br />
可胡大老爷却笑眯眯的点点头。<br />
“不然呢??”<br />
“大明家大业大、汉家正统王朝这些事没错的。”<br />
“看咱这华夏国,船小好调头啊。”<br />
“重八你想必也体会到了,咱这儿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最多隔个三五天就能发现。”<br />
“然后呢,咱第一时间调整,再找人商量商量,之后就能推动贯彻下去。”<br />
“可大明呢?”<br />
“如今大明可还有不少地方压根只是名义上是大明而已,真正的权利全在那些个土皇帝手里,你凭什么觉着你的政令能贯彻下去?”<br />
朱元璋被胡大老爷这番话给说得不知道怎么好了。<br />
恰在这时,蓝玉忽然溜溜达达跑了进来。<br />
朱元璋一见蓝玉那满脸浪笑的倒霉模样,顿时一股无名火从胸中喷涌而出。<br />
“蓝玉,你今儿个是不是皮痒痒了?”<br />
本来进来报信的蓝玉,被这一声吼给弄得笑容一滞。<br />
“陛下,咱也没犯错啊,咋了?”<br />
“咋了?”<br />
一看蓝玉居然不老老实实领罪,居然还敢反问,朱元璋上去就是一脚。<br />
“惟庸让你在家天天锻炼调养身体不喝酒的呢?”<br />
“特娘的,咱还想看看惟庸的新式练兵法呢。”<br />
“可结果你这废物耽误多少天了?”<br />
蓝玉一听这话,脸上的笑容那是彻底没了,他无奈的撇撇嘴,偷偷看了胡大老爷一眼,见胡大老爷没说话,他这才小心翼翼委屈巴巴的说道。<br />
“这戒酒的事儿,哪有那么简单!”<br />
“不过陛下,咱这身体可比以前好多了,家里那几个娘们可被咱收拾得服服帖帖的!”<br />
朱元璋斜着眼睛看着蓝玉,也不说话,就听着。<br />
都是大老爷们,谁会在这事儿上服软?(本章完)</p>